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507味药材
🌿广东金钱草
  • 为豆科植物金钱草的枝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 清热去湿,利尿通淋。治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胆囊结石,肾炎浮肿,黄疸,疳积,痈肿。①《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活血,消积聚。治小儿疳积,肾及膀胱结石,咳嗽,乳痈。"②《广西中药志》:"清虚热,降火。治砂淋。"③《广东中药》:"平肝火,利水,通淋,清湿热。治肾结石,睾丸炎,吐血,肝热黄疸,痰火核,肺爆。"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肾炎浮肿,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胆囊结石,黄痘性肝炎。"
  • 茎木
🌿伯芹 ➡ (贯众的别名)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凤尾七 ➡ (地苏木的别名)
  • 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的根茎及全草。秋季采收。
  •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除湿。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②《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痢疾。"
  • 根茎 茎木 全草
🌿水苏麻 ➡ (冬里麻的别名)
  • 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枝叶、根。全年可采。
  • 解表清热,活血,利湿。治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风湿性关节炎,咳血,痢疾,跌打损伤,毒疮。①《峨嵋药植》:"发表。"②《贵州植药调查》:"解热,利湿,止血,治痢,外治痞毒。"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枝叶:祛风散寒。治跌打损伤,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
  • 根茎 茎木
🌿赤芍药
  •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 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根茎 茎木
🌿粥香 ➡ (老鸦糊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的根、茎、叶、果实。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 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肉麻绳 ➡ (黑血藤的别名)
  • 豆科黑血藤Mucuna castanea Merr.,以老茎入药。
  • 清肺热,止咳,舒筋活血。主治肺燥咳,咳血,腰膝酸痛,月经不调,贫血,萎黄病。
  • 肾经 肝经 茎木
🌿没翻叶 ➡ (老鸦糊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的根、茎、叶、果实。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 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七叶饭消扭 ➡ (空心泡的别名)
  •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空心泡Rubus rosaefolius Smith,以根,嫩枝及叶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 清热、止咳,止血,祛风湿。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咯血,盗汗、牙痛,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
  • 根茎 茎木
🌿乌垒泥 ➡ (孩儿茶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煎汁浓缩而成的干燥浸膏。
  • 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热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儿消化不良,牙疳,口疮,喉痹,湿疮。①《饮膳正要》:"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②《医学入门》:"消血,治一切疮毒。"③《纲目》:"清膈上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④《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烦热,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湿热痢血,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小儿疳热,口疳,热疮,湿烂诸疮,敛肌长肉,亦杀诸虫。"⑤《本草备要》:"涂阴疳痔肿。"⑥《本草求真》:"治时行瘟瘴。"⑦《药材资料汇编》:"疗火伤,消炎定痛。治眼结膜,鼻腔、口腔等炎症。"
  • 心经 肺经 茎木
🌿三匹七 ➡ (还阳草的别名)
  • 为景天科植物云南景天的根。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喉炎,咳嗽,泄泻,痢疾,跌打,创伤。①《陕西草药》:"收涩,消肿。治痢疾,泄泻,喉炎,跌打损伤,红肿疼痛。"②《贵州药植目录》:"补虚,止咳,清热,止血。治虚弱咳嗽,刀伤出血。"
  • 根茎 茎木
🌿鹿梨 ➡ (豆梨的别名)
  • 蔷薇科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以叶、枝、根、果实入药。
  • 根、叶:润肺止咳,清热解毒。主治肺燥咳嗽,急性眼结膜炎。用量0.5~1两。果实:健胃,止痢。用量0.5~1两,外用适量。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毛头三七 ➡ (岩陀的别名)
  • 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ia Hemsl.,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 清热凉血,调经止痛。用于肠炎,痢疾,痛经,月经过多,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阴囊湿疹。
  • 根茎 茎木
🌿猪毛草
  • 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
  • 清热,散毒。治犬咬伤、汤火伤、刀伤。
  • 根茎 茎木
🌿白头公 ➡ (山甘草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茎叶。全年可采。
  • 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①《广西中药志》:"煎水洗疮,有去腐生新之效。"②《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散恶疮肿毒。"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治流感,感冒,中暑,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腹泻,蛇咬伤。"④《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暑,凉血解毒。治大茶药中毒,皮肤湿疹。"⑤《实用中草药》:"治深部脓肿。"
  •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茎木
🌿过山龙 ➡ (地苏木的别名)
  • 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的根茎及全草。秋季采收。
  •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除湿。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②《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痢疾。"
  • 根茎 茎木 全草
🌿三廉子 ➡ (阳桃的别名)
  • 酢浆草科五敛属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以根、枝、叶、花及果实入药。根、枝、叶全年可采;春末夏初采花;秋季采果。鲜用或晒干。
  • 根:涩精,止血,止痛。用于遗精,鼻衄,慢性头痛,关节疼痛。枝、叶: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产后浮肿,跌打肿痛,痈疽肿毒。花:清热。用于寒热往来。果:生津止咳。用于风热咳嗽,咽喉痛,疟母。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老鸦糊
  • 为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的根、茎、叶、果实。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 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贯钟 ➡ (贯众的别名)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大麻雀米 ➡ (老鸦糊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的根、茎、叶、果实。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 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