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827味药材
🌿青藤 ➡ (血风藤的别名)
  • 为鼠李科植物翼核果的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补益气血,祛风活络。治气血亏损,风湿疼痛,跌打损伤。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补气补血,舒筋活络。治气血亏损,月经不调,风湿筋骨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②《广西中草药》:"补血祛风,强壮筋骨。治贫血,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
  •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甜菜 ➡ (枸杞叶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嫩茎叶。春、夏采收。
  • 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①《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主患眼风障赤膜昏痛,取叶捣汁注眼中。"②《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③《口华子本草》:"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④《纲目》:"去上焦心肺客热。"⑤《生草药性备要》:"明目,益肾亏,安胎宽中,退热,治妇人崩漏下血。"⑥《本经逢原》:"能降火及清头目。"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胡萝卜
  • 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根。冬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须根,洗净。
  • 健脾,化滞。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①《日用本草》:"宽中下气,散胃中邪滞。"②《纲目》:"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③《医林纂要》:"润肾命,壮元阳,暖下部,除寒湿。"④《岭南采药录》:"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消热解毒,鲜用及晒干用均可。"⑤《现代实用中药》:"治久痢。"
  •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千秋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贝母 ➡ (伊贝母的别名)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ewii Regel 或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 的干燥鳞茎。5 ~7 月间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再去须根及外皮。
  •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方通 ➡ (通草的别名)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K. Koch 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 胃经 肺经 茎木
🌿荸荠
  • 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el[E. tuberosa Roem et Schudt.; E. plantaginea R. Brown.],以球茎及地上部分入药。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晒干;球茎可新鲜采用。
  • 球茎: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硅肺,痔疮出血。地上全草:清热利尿。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萝卜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贝母 ➡ (川贝母的别名)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 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红豆 ➡ (相思子的别名)
  • 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的种子,根、藤、叶也入药。春秋采根;夏秋采藤、叶;秋季采果,晒干,取种子。
  • 根、藤、叶:清热解毒,利尿。根、藤:用于咽喉肿痛,肝炎;叶:用于支气管炎,并作凉茶配料。种子:涌吐,杀虫。外用治癣疥,痈疮,湿疹。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红萝卜 ➡ (胡萝卜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根。冬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须根,洗净。
  • 健脾,化滞。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①《日用本草》:"宽中下气,散胃中邪滞。"②《纲目》:"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③《医林纂要》:"润肾命,壮元阳,暖下部,除寒湿。"④《岭南采药录》:"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消热解毒,鲜用及晒干用均可。"⑤《现代实用中药》:"治久痢。"
  •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白茶 ➡ (山甘草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茎叶。全年可采。
  • 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①《广西中药志》:"煎水洗疮,有去腐生新之效。"②《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散恶疮肿毒。"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治流感,感冒,中暑,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腹泻,蛇咬伤。"④《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暑,凉血解毒。治大茶药中毒,皮肤湿疹。"⑤《实用中草药》:"治深部脓肿。"
  •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茎木
🌿山药
  •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淮山 ➡ (山药的别名)
  •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山药 ➡ (淮山的别名)
  •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
  • 健脾、厚肠胃、补肺、益肾。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消渴,子宫脱垂。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玉竹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
  •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沙参
  • 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ticillata (Pall.) Fisch.]、杏叶沙参A. axilliflora Borb [A. stricta Miq.]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
  • 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淮山
  •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
  • 健脾、厚肠胃、补肺、益肾。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消渴,子宫脱垂。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天冬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 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
  •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三叶草 ➡ (红车轴草的别名)
  • 豆科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L.,以花序及带花枝叶入药。
  • 止咳,止喘,镇痉。
  • 肺经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