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460味药材
🌿石菖蒲
  •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 心经 胃经 根茎 茎木
🌿良姜 ➡ (土良姜的别名)
  • 为姜科姜花属植物土良姜Hedychium spicatum Buch.-Ham.的根状茎,果实也入药。秋季采挖根状茎,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秋冬收果实、种子,晒干。
  •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寒痛,呕吐,消化不良,寒疝气痛;外用治膝关节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徐长卿
  • 本品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 (Bge.)Kitag. 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阴干。
  • 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沙姜 ➡ (山柰的别名)
  • 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 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 胃经 根茎 茎木
🌿元胡 ➡ (齿瓣延胡索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齿瓣延胡索Corydalisturschaninovii Bess.的块茎。
  • 同延胡索。
  • 胃经 肝经 茎木
🌿芋艿 ➡ (芋头的别名)
  • 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8~9月间采挖,去净须根及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其中间母根(块茎)俗称芋头,旁生小者为芋子。
  • 消疬散结,治瘰疬,肿毒,腹中癖决,牛皮癣,汤火伤。①《别录》:"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②《唐本草》:"蒸煮冷啖,疗热止渴。"③孟诜:"浴去身上浮风,慎风半日。"④《本草拾遗》:"吞之开胃,通肠闭,产后煮食之破血,饮其汁,止血、渴。"⑤《日华子本草》:"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甚下气,调中补虚。"⑥《滇南本草》:"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⑦《医林纂要》:"行水。"⑧《本草求原》:"止泻。"⑨《随息居饮食谱》:"生嚼治绞肠痧,捣涂痈疡初起,丸服散瘰疬。"⑩《岭南采药录》:"以此煮粥,研末和粥食之,能治小儿连珠疬及虚疬,大人亦合,并可免一切疥疮。"⑾《中国药植图鉴》:"调以胡麻油,敷治火伤,开水烫伤;用芋片不断摩擦疣部,可除去。"
  • 胃经 根茎 茎木
🌿粉葛 ➡ (葛根的别名)
  •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
  •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薤白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雪里蕻 ➡ (芥菜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莱的嫩茎叶。
  • 宣肺豁痰,温中利气。治寒饮内盛,咳嗽痰滞,胸膈满闷。①《别录》:"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②《食疗本草》:"主咳逆,下气,明目,去头面风。"③《纲目》:"通肺豁痰,利膈开胃。"
  • 胃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蓬蒿 ➡ (茼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冬、春及夏初均可采收。
  • 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①《干金·食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②《日用本草》:"消水谷。"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治偏坠气疼,利小便。"④《得配本草》:"利肠胃,通血脉,除膈中臭气。"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茎木
🌿泽兰 ➡ (佩兰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 胃经 脾经 肺经 茎木
🌿香薷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 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 胃经 肺经 茎木 果实种子
🌿广玉兰 ➡ (辛夷的别名)
  •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v.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 胃经 肺经 茎木
🌿断肠草 ➡ (细叶铁线莲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芹叶铁线莲的地上部分。
  • 祛风通络;止痛;健胃消食;杀虫。主风湿痹痛;消化不良;呕吐;包囊虫病;阴囊湿疹;疮痈肿毒
  • 胃经 肝经 茎木
🌿白蒿 ➡ (茵陈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 胃经 脾经 肝经 胆经 茎木
🌿蒿菜 ➡ (茼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冬、春及夏初均可采收。
  • 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①《干金·食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②《日用本草》:"消水谷。"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治偏坠气疼,利小便。"④《得配本草》:"利肠胃,通血脉,除膈中臭气。"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茎木
🌿香薷 ➡ (黄香薷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黄香薷的全草。中秋前采收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 清暑热,利小便,除胸满,理烦渴。治中暑下痢,发热口渴,心烦胁痛,口臭,舌出血。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全草
🌿透骨草 ➡ (细叶铁线莲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芹叶铁线莲的地上部分。
  • 祛风通络;止痛;健胃消食;杀虫。主风湿痹痛;消化不良;呕吐;包囊虫病;阴囊湿疹;疮痈肿毒
  • 胃经 肝经 茎木
🌿葛藤 ➡ (葛根的别名)
  •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
  •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野葱 ➡ (薤白的别名)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