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460味药材
🌿内红消 ➡ (红木香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 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①汪连仕《采药书》:"入膏用,行血散气。"②《纲目拾遗》:"治风气痛,伤力,跌扑损伤,胃气疼痛,食积,痧胀等症,俱酒煎服。"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行血,理气,消胀,止痛,驱蛔虫。"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风湿筋骨痛,跌打瘀积肿痛。"⑤《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心胃气痛,月经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红筋柳 ➡ (西河柳的别名)
  • 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 的干燥细嫩枝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阴干。
  • 散风,解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 心经 胃经 肺经 茎木
🌿青蛙七 ➡ (鸢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根茎。
  • 消积杀虫;破瘀行水;解毒。主食积胀满;蛔虫腹痛;症瘕臌胀;咽喉肿痛;痔瘘;跌打伤肿;疮疖肿毒;蛇犬咬伤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根茎 茎木
🌿银南星
  •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银南星的块茎。
  • 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消肿散结。主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骨折;痈疮衩起;蛇咬伤
  • 心经 胃经 肺经 茎木
🌿扁担杆子 ➡ (娃娃拳的别名)
  • 为椴树科植物扁担杆的根、茎、叶。全年可采。
  • 治脾虚食少,胸痞腹胀,妇女崩带,小儿疳积。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治小儿疳气体弱及妇女崩带。"②《贵州草药》:"祛风除湿,理气消痞。"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藤篮果 ➡ (漆大姑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枝叶。
  • 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①《岭南采药录》:"凡患漆疮皮肤红肿作痒,取其叶煎水洗之。"②《陆川本草》:"止血,驱风,消肿。治刀伤出血,血风瘙痒,疮疖痘毒。"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利湿,破血。治跌打,蛇伤,漆蚀,疮疥,痢疾。"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扬子木姜子 ➡ (豹皮樟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茎皮。
  • 温中止痛;理气行水。主胃脘胀痛;水肿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葛麻藤 ➡ (葛根的别名)
  •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
  •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满山香 ➡ (豆豉姜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根及根茎。9~10月间挖取,洗净、晒干。
  •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胃痛,脚气。①《分类草药性》:"治周身筋骨疼痛,发表,散风寒疹子,去膨胀,理气。"②《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止痛,祛风湿,理筋骨。治胃冷痛,孕妇水肿,跌打宽筋。"③《广西中药志》:"治感冒。"④《广东中药》:"祛风散寒,息肝风,消肿。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产后脚软,痰湿脚气。"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通光散 ➡ (南山藤的别名)
  • 萝藦科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L. f.) Benth. ex Hook. f. [Wattakaka volubilis (L. f.) Stapf],以全株、根状茎入药。
  • 清热、消炎,止吐。感冒,气管炎,妊娠呕吐,食管癌,胃癌。用量0.2~1两,或研粉每次1钱,日服2~3次。疟疾:用根状茎2钱,水煎服,每日1剂。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冷饭团 ➡ (地血香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根或茎藤。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①《广西药植名录》:"茎:退热,止渴。治咳嗽,肝肺热。"②《广西中草药》:"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痛经,产后腹痛.急慢性胃肠炎。"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祛风,镇痛,舒筋活血。"④《云南中草药选》):"藤茎:治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假夜来香 ➡ (南山藤的别名)
  • 萝藦科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L. f.) Benth. ex Hook. f. [Wattakaka volubilis (L. f.) Stapf],以全株、根状茎入药。
  • 清热、消炎,止吐。感冒,气管炎,妊娠呕吐,食管癌,胃癌。用量0.2~1两,或研粉每次1钱,日服2~3次。疟疾:用根状茎2钱,水煎服,每日1剂。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盘蛇莲 ➡ (倒插花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五岭细辛的根、根茎或全草。
  • 温经散寒;止咳化痰;消肿止痛。主胃痛;咳喘;跌打损伤;烫伤;蛇咬伤;含嗽治牙痛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山沉香 ➡ (羽叶丁香的别名)
  • 为木犀科植物羽叶丁香的根或枝干。全年采挖,以秋末为好。挖取树根,除净外皮,晒干。
  • 降气,温中,暖肾。
  • 胃经 肾经 根茎 茎木
🌿剑杆 ➡ (廉姜的别名)
  • 为姜科植物华良姜的根茎。秋季采收。
  • 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①《本草拾遗》:"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②《纲目》:"温中下气,消食益智。"③《植物名实图考》:"治胃痛。"④《贵州草药》:"散寒止痛,定喘。"⑤《广西药植名录》:"治胃寒冷痛,噎膈呕吐,腹痛泄泻,消化不良。"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西湖柳 ➡ (西河柳的别名)
  • 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 的干燥细嫩枝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阴干。
  • 散风,解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 心经 胃经 肺经 茎木
🌿毛漆 ➡ (漆大姑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枝叶。
  • 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①《岭南采药录》:"凡患漆疮皮肤红肿作痒,取其叶煎水洗之。"②《陆川本草》:"止血,驱风,消肿。治刀伤出血,血风瘙痒,疮疖痘毒。"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利湿,破血。治跌打,蛇伤,漆蚀,疮疥,痢疾。"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英雄草 ➡ (徐长卿的别名)
  • 本品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 (Bge.)Kitag. 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阴干。
  • 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山西胡麻 ➡ (亚麻的别名)
  • 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根、茎、叶。
  • 根:平肝,补虚,活血。治慢性肝炎,睾丸炎,跌打扭伤;茎叶:治肝风头痛,刀伤出血。①《滇南本草》:"根:大补元气,乌须黑发;茎:治头风疼痛;叶:治风邪入窍,口不能言。"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平肝,顺气,润肠。治睾丸炎、疝气、慢性肝炎、肝风头痛、便秘。"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棉筋条 ➡ (娃娃拳的别名)
  • 为椴树科植物扁担杆的根、茎、叶。全年可采。
  • 治脾虚食少,胸痞腹胀,妇女崩带,小儿疳积。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治小儿疳气体弱及妇女崩带。"②《贵州草药》:"祛风除湿,理气消痞。"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