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录

2009-05-07 11:51 12楼
(四)

后来从学校出来后,在公司上班了,因为做课题的关系,认识了成都周边县一位治疗肝病的老师,这位老师姓潘,潘老师挂的是肝病门诊的牌子,但基本他的病人肝病病人占了一半,其他病人占了一半。老先生不仅肝病看得好,内科其他病也看得非常好。潘老师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经方派医家,用药精炼,药味数量不多,而剂量偏重,临床疗效历历,确实让人佩服。而他的肝胆病人,基本四川各地的都有,不限于成都一地。潘老师性格幽默,平易近人,爱与人开玩笑,很好交往。如有问题请教,必毫无保留地回答,有时有些典型的病例,他就请病人配合让我观察诊断,这样的老师不经常想念他都难!

因在公司上班空闲时间比较多,所以就准备再好好学习下中医。然后就到王老师那去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很赞同,说现在中医学得好的人越来越少了,你有兴趣就该好好学学,今后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的。我说自己基础差,随便找个冷门的专业先混进来再说。老师说,要找就找个好老师学学,不要将就,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老师接着说,宋老师可以嘛,临床很不错的,中医也很传统,而且搞各家的,容易兼收各家精华。我说我跟宋老师不熟。老师说我去跟他说。老师为人很好,待人诚恳,虽以前长期在领导岗位,也是多做实事不问其余,在学校中口碑甚佳。以前在学校时,碰到其他老师问我是谁的学生,我说是王老师的学生,问我的老师必说,我跟你们王老师关系很好啊,你们老师是很耿直的人
2009-05-07 12:26 13楼
等待下文! 没想到楼主也是从一个纯爱好者开始的。
2009-05-07 12:32 14楼
先生与中医有缘,
2009-05-07 12:37 15楼
(五)

于是就开始了跟宋老师的临床,宋老师是我们学校著名的四大才子之一,年轻时的理想是考北大中文系,后文革来临,梦想随即消亡于无形。下过乡当过知青,经历很坎坷。后读学校的工农兵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跟老师临床前后有两年时间,是我的所有老师中跟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老师的中医很传统,非常强调辨证论治。老师可以说对中医的经典理论了如指掌。内难金伤温病均有极深的造诣,现在有些注释的这些基础著作里,还引用的有老师的观点。跟老师临床日久,再回头读经典著作,就会感觉,噢,老师当时治疗某病人,就是运用的此方化裁或用的此理论。老师在各家中推崇的是温补派医家,觉得现在温补派医家的思想运用的几率多,但我最近重新学习温病学著作时,发现老师以前治疗的一些病案,原来是这样想的啊,他在温病方面的造诣确实也很深。我们也知道学校有些老师经常会抱着发高烧的小孩找他看,一般老师会问,咋还不送医院输液呢?抱小孩的老师会说,宋老师,没有问题的,你帮忙看了就是了,剩下的事我们去处理。

跟老师两年临床,才感觉自己能用中医理论去思维了。有时老师对我的指点是醍醐灌顶的,记得有段时间对儿科的治法很迷茫,有次晚上下门诊,老师专门叫我留下,给我讲小儿为稚阳之体,表示小儿生机是蓬勃向上的,并不是小儿都为阳热之体。老师并举了自己用苓桂术甘汤、楂曲平胃散治疗儿科的验案,并批驳现在某些儿科医家治疗小儿不思辨证,滥用清热解毒凉血药是不对的。从那晚起,我对儿科的治疗,始能放手而行,疗效也比以前好多了。
2009-05-07 12:51 16楼
(六)

现在我的临床诊疗,受宋老师影响最大,而对老师临床思想的理解与掌握,我相信不过十之一二。老师的学生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与老师不仅仅是临床经验与阅历有巨大的差距,而在经典理论的修为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老师为人低调,基本不出入于社交场所,也不象很多成都人那样经常在外边吃饭。老师一年中在外边吃一两回饭,应该主要就是每年年底把在成都的学生招集起来团年了。老师也不热衷于炒作自己,拒绝了很多人帮他建个网站宣传的提议,也拒绝过很多次媒体采访的要求,其中包括比较大的媒体。老师对学生,学习生活都很关心,学生有错误,必马上指出;非老师名下的学生,也悉心指点。记得有位男科的师弟,想跟老师学习,老师说现在学生多,没地方坐,你过两三个月再来。此师弟仍来,站在老师背后抄方,一过就是两周,老师感其精神,经常下门诊还专门给他讲。还有成都一些医院的医生下班后也来跟老师学习,基本都是站着,老师和我们都不认识,老师还是会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有些学生想跟老师临床学习,拎着礼品来找老师,老师必严辞拒绝学生的礼品,而一般门诊有学生走后,老师仍然要安排这些学生过来学习.大致来说,老师喜欢宁静的生活,专心于做学问,对社会上中医的潮流与热点,都有冷静的思考,并会把自己的见解传达给学生,以免学生走入误区。或许老师的所有学生,今后会发挥与张扬自己的个性与风格,但这一辈子在临床与生活中,都会留下老师的印记,这未始不是一件幸运与幸福的事情。

没再去跟宋老师上门诊后,我就开始去专科,先跟皮肤科的钟老师,后跟风湿免疫科的曾老师。跟钟老师主要考虑自己用药偏于温燥,去跟钟老学学怎么养阴。跟曾老师一是想学学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二是去向真火神学学,也算去长长见识。两位老师均在医院名医堂上班,虽然门诊繁忙,总要抽出时间给学生系统讲讲某些病的治疗经验,或者在诊疗时将一些关键的东西点出来,这样跟师的学生确实受益匪浅.这也应该说是成都这边一个优良传统吧.
2009-05-07 13:29 17楼
楼主深藏不露一大侠,“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俺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班门弄斧!
2009-05-07 13:32 18楼
您这学术帖子水平太高了.
2009-05-07 13:46 19楼
俺就是靠发这种学术帖子才混成中级会员的,您要加油呀.
2009-05-07 14:08 20楼
(七)

这么多年一路学下来,虽然还谈不上学有所成,至少现在已经从一个搞机械的技术员,变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医人了。虽然其间颇多曲折,但一路上都有人扶持,应该说还是比较顺利。但自己对中医的认识,确实经历过百折千回的困顿。最初的用药,基本是背方剂,但是古方今病,相伦者少。幸好最初治疗父母,都还蒙对了,所以仗着无知者无畏的精神,走进了中医的殿堂。现在感觉那时,可能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吧。后来迷信过一段时间秘方,挖空心思收集到一些秘方,也不能秘得见病即效,如手持仙丹与人治病。我的理解,秘方大致有三种风格,一是偏,因其偏而能纠病之偏,如果对证,自然疗效历历,如果不对证,则危害甚大;二是全,有些方子比较大,能广络原野,因而用上去或多或少有些效果,但难免诛伐无过;三是针对病机而设方,这种方子要高明些,但病人体质千差万别,时间地域也完全不同,这种类型的方子也不能尽愈诸病取桴鼓之效。我的秘方经历失败后就开始投入到有效药物的研究,觉得只要找到有效药物,总能求得一效。于是本草书上的药效记载、中药的药理研究、单味药量大量小什么功效这些都四下搜求。听说土茯苓能治疗头痛,就在治疗头痛的处方里加几十克进去以求一效,最后的研究所得也寥寥无几。药物经历失败后就开始了专病专方效方的探求,举凡书上写的、文献记载的、某名家治某病经验方,靡不记诵。可惜的是,书上杂志上说的效果,十有七八我没有看到。当然参照西医的病理认识,结合中药的现代研究来用中药,也经过短暂的尝试,可能我的西医本身学得不好,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我现在的体会是,解决简单的临床问题,可能这样有些效,但如果是复杂的问题用中药来治疗,或者是现代医学不能很好解释的一些病例用中药来治疗,不会有很好的疗效的。
⬅ 局部性过度出汗属于小柴胡汤的重要指证 老茶馆 几则红斑狼疮治疗的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