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军谈中医之:重视针药结合 、提倡耳穴疗法

2009-05-10 14:41 楼主
我的针灸是逼出来的,也是在自己、亲朋好友和患者身上练出来的。上学时暑假要回老家,每天都有乡亲听说我学医闻讯前来求医诊治。我最初也就照猫画虎了,诊断完病情之后按照教材的论述取穴扎针,这样子扎下去竟然也有效果,一下子激发起了我对针灸极高的兴趣。农村缺医少药,乡亲们经济拮据,因为我最初扎针是免费的,所以找我“治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刚毕业后有一段时间尚没有去医院上班,那段时间找我“练针”的患者就更多了。时间长了,好多几十里外的疑难病患者也慕名而来,患者越是信任,我的压力越大,感觉治不好病实在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啊!只有一边实践一边埋头读书了,我的针术就是这样硬逼着自己一天天提高起来的。

现在好些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实际上掌握了技术就是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饭碗。只要有人患病,就有医生的活路,从这一点来说,中医是永远不会绝迹的。民间藏龙卧虎,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中医到哪儿都可以大有作为。针灸经济廉价方便,且见效神速,立竿见影,进可以发展中医,实现抱负,退可以安身立命,何乐而不为呢?

针灸取穴与用药一理。用药处方是要凭脉断证的,针灸取穴也是一样的道理,要辩证选穴。拘泥于某穴治疗某病症是做不好针灸大夫的,就好象用单方、验方治病入不了中医的大雅之堂一样,因为那样把医生的思维大大局限了。如果抱着经验主义的态度学习中医针灸,以后就很难进取、有所成就了。

针灸治病,调气为先。针灸主要在于调理气血经络,所治气病为多,祛邪为多。它的机理在于调整,人身乃是一个太极,得病就是阴阳失调,用针之道在于补虚泻实,以平为其。这是针灸治病的大法。针灸选穴并不是简单地根据部位在病患局部扎针,“头疼扎头、脚疼扎脚”,而是以病机为主制定治疗方案。比如月经过多是由于气虚气陷所治,可灸百会,引气上行;比如目赤肿痛是由于肝火上炎引气的,可泻太冲出血,引热下行。背困由于脾胃寒湿,阳气不运,可以灸中脘,使阳气敷布;五更泄泻由于坎中无火,可以灸命门,使水火既济。

我把中医使用方药的理念贯穿于针灸临床之中,以治病八法来指导针灸取穴,或者单用针灸,或者针药结合,根据不同的具体病证区别对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比如我治疗颈椎病时,如果患者有较为明显的表证,如颈项强直、屈伸不利、怕风怕凉、外感则重、肢体困倦,这时就以疏散为主,取穴合谷、列缺、风池、大椎等穴,这就相当于中药用麻、桂、荆、防、羌、独之类了。如果头目眩晕、扭转疼痛较重者,病在于肝,肝主筋,取穴阳陵泉,头针的晕听区(结合头针疗法,合理配伍,并不矛盾),阳陵泉化湿利水、舒筋活络,相当于中药的木瓜、芍药、薏苡仁之类;而晕听区在头之侧部肝胆之位,其效相当于中药天麻、勾丁、菊花、夏枯草之类,可以平肝熄风。如果颈椎累计腰椎,患者腰酸背困、畏寒怕冷、小便清频出现肾虚的表现,取穴后溪、绝骨、肾俞、命门。后溪通督脉,颈椎、腰椎为督脉之病,绝骨为骨会,可以壮骨生髓。用肾俞、命门补肾壮骨,取肾主骨之意。

我从实践中悟出了穴位配伍的协同作用相当于某些中药方剂的功效这个道理,带着这个思路治疗肠胃病、腰椎病、月经不调、带下、性功能障碍等病症,取穴少而精,而疗效显著。比如合谷配合足三里,相当于补中益气汤;再配伍血海、三阴交,相当于八珍汤。内关配伍中脘、足三里、上下巨虚,相当于半夏泻心汤,再配伍神门、安眠,相当于黄连温胆汤。合谷属于四关穴之一,可以发散外邪,其所治病症不仅限于头面部。如配伍外关、风池可以发散外邪,偏于风寒;如果在配伍尺泽就有泄热的作用,偏于风热;配伍复溜可以止盗汗,配伍三阴交一补一泻可以催产,我的子女出生时我都用过,使爱人避免了难产之苦。这方面的经验,以后可以作为专题整理出来。

我倡导初学中医,先学针灸;学习针灸,必学耳针。相比较处方用药而言,针灸要容易一些,且能立竿见影,能鼓励和激发学习中医的极大热情,对于中医而言患者大多相信“老中医”,而针灸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提高知名度,为进一步中医临床大好群众基础。只要有大量的患者来找你诊治,就不怕医术不能提高了。

耳穴更是这样,有些患者惧怕扎针疼痛怎么办?就给他贴耳穴,也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耳穴自有它的优势所在,不但可以诊断,也可以治疗。有些病症不需用患者开口,一看其耳朵病症已经了然于胸了。和鼻诊可以准确诊断腰椎病等一样,冠心病、耳鸣、颈椎病、腰椎病、增生、肌瘤、代谢谢紊乱、痔疮等病症在耳穴上都有较为明显的反映,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比所谓的“微观脉法”定位更为直观和准确。 还有一些病症比如失眠、疼痛、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耳穴甚至比体穴、药物见效更快、疗效更高。我初在老家合阳行医,2007年搬至西安,初到这个小区时没有一个认识的人,然而自从门诊贴出一张耳穴图后,患者盈门,很快就打出了局面。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1-05 14:03 2楼
学习了,很有见地.
2015-06-07 17:56 3楼
高论,!!!!!!!
⬅ 中医浅谈椎间盘增生 老茶馆 赵红军谈中医之:“摆平”传统针法与各种新针法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