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量”

2009-05-10 23:56 楼主
李水银 健康报

看成方的加减运用

所谓的成方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利用药物的性味,规定必要的药量,并制成一定的剂型,配伍组织而成。组方的原则分“君、臣、佐、使”四个部分,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药,即主药或主治药,是针对主症或病因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即辅药或辅助药,是协助主药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药物;“佐”药,又叫兼制药,是指协助主药治疗兼症,或监制主药以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使”药,又叫引药,是指引导各药,直达病所的引经药,或对各药起调和作用的药物。假如组方不合“君臣佐使”的法则,就叫做“有药无方”,便失去了方剂的本义。所以,临床上一般遣方用药常按经方、验方进行辨证加减运用。

有些初学者在对疾病的辨证论治中,虽然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可就是疗效不佳,是何道理呢?这往往是犯了生搬硬套的错误。因为临床上每一个病人,每一种疾病都存在着“证”的差异,如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地域方位、气候炎凉、年龄、性别等不同因素。因此在运用成方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化裁运用,方能取效。

方剂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药味加减的变化:在主症不变的情况下,随症状的轻重和兼症的多少,适当增减药味,以改变适应范围。如小柴胡汤治疗外感风寒、邪在少阳之证,若有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有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等。这种加减法,主药不变,辅助药有变,所以主治还是不变。

药物配伍的变化:这是在主症不同的情况下,主辅药有重新配伍的变化。如麻黄汤,麻黄、桂枝相伍本治风寒表实证,但去桂枝加石膏的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相伍则变辛温发汗为辛凉泄热之剂。这种配伍的变化,直接影响方剂的功效和主治。

药量加减的变化:一个方剂的药味不变,只增减其中药物的用量,可改变原方的效能,也可改变原方的组织。如小承气汤以大黄为主药,有泻热通结之用,若重用厚朴为主药,则又变为消胀除满的厚朴三物汤。还有的方剂,药量增减,只改变其效能,而不改变其组织。如桂枝汤原为调和营卫之方,若加重桂枝用量则变为桂枝加桂汤,功能即成温阳镇冲之剂。所以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此外,有些方剂药味组成虽然相同,但由于剂型的改变作用也有缓急的区别。如《伤寒论》中的抵当汤改为抵当丸;后世把《金匮要略》中的枳术汤改为枳术丸,都是剂型变化,取其急或缓治的例子。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5-11 00:09 2楼
方剂随症变化很重要的;
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他是手前臂疼痛(筋脉拘急),吃了一些中药,也见效,可疼痛还没好呢,因药对胃的刺激反应,不得不停服;
后来,多思虑之后,把原方剂改为密丸制,从而降低了药对胃的刺激,效果还不错呢
2009-05-11 00:10 3楼
当然了,其中的“量”也改变了,我查了好多资料呢
2009-05-11 00:27 4楼
没有密而不传的功夫,只有密而不传的境界.
2009-05-11 00:41 5楼
赞成!有些功夫就是有人教不一定学的会。
2009-05-11 06:51 6楼
“量”固然重要,但因人而异,都要与实际相结合,不能固执的守方守量不变!中医大忌!!
2009-05-11 09:59 7楼
有时在一方中,量起到力挽狂阑之作用,
2009-07-16 12:20 8楼
小医愚钝,说到量,就想到分量。有前辈讲给我的一个故事,献给同道共享:一儿童高烧,医处以麻杏石甘汤。不效。家人恐惧,遂请来当地一位名医。诊费一斗小麦。名医诊后,索取前医处方看罢,执笔在前医处方上改写一字。说:一剂烧退,两剂便好。大家都笑这一斗麦挣的容易。药后果如其言。名医改的哪个字呢?名医把前医处方上的麻黄二钱的“钱”改写成了“两”。
2009-07-16 12:39 9楼

古语有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方中君不得威势,自不能发号施令,疾患何除?呵呵
2009-07-16 12:44 10楼
[对不起,昏头了。上文的“麻黄b‘应该是“生石膏”。抱歉抱歉。] 8# 白茅根 [/b]
2009-08-21 03:32 11楼

都是明白人,见之明之。

量也;效也。
⬅ 乌蛇荣皮汤 老茶馆 小儿肾炎误治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