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可治食管胃黏膜异位症

2009-06-04 11:43 楼主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是指胃黏膜出现于食管上段,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异位的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可引起烧灼感、疼痛和下咽不畅等症状,临床易误诊为咽炎或食管炎,临床症状、内镜和放射学检查酷似恶性肿瘤,病理学检查常见有广泛的炎症反应,并引起腺体反应性增生和变形,以致误诊为恶性肿瘤而对患者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及病理检查,根据患者的证侯特点,应用《黄帝内经》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显著,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邱某,女,25岁,2008年6月3日初诊。
主诉:吞咽困难2年,加重伴呕吐1个月。
患者1999年因学习压力大开始觉得腹部胀痛,饭后尤甚,反复发作。2006年开始感觉进食吞咽时胸骨后疼痛,饭后常呕吐胃内容物和痰涎,滋腻生冷和饱食后尤甚,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食管胃黏膜异位。经多方中西医治疗未效,疑有癌变,有医院建议手术治疗,精神压力增大。近1月来症状加重,遂来求诊。上腹部胀痛,常泛酸、呕吐,咽干有异物感,胃纳佳,睡眠佳,小便正常,大便溏,月经有血块,白带量多色黄质稀。
体格检查:神清,腹软,无压痛、反跳痛,颈部、腋下、锁骨下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舌淡苔白厚腻,脉寸关部弦尺部浮缓。
检查:1.内镜下表现:病灶位于食管上段后壁,距门齿16厘米。形态:天鹅绒状,颜色发红,酷似胃黏膜,界清,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黏膜灰白色,直径6毫米,未见溃疡或出血。诊断为:食管胃黏膜异位。2.病理诊断:病变组织中含有主细胞和壁细胞的胃上皮组织,胃窦体交界腺型。
辨证:患者因情志不畅,气机不利,久则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气横逆,肝木克土,则腹胀、腹痛,气机不利,痰气交阻则吞咽困难、呕吐,脾虚不运,水湿下流则便溏,白带量多,舌淡苔白厚腻,脉寸关部弦尺部浮缓为肝郁脾虚,痰湿阻滞之象,治宜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方用启膈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米皮糠9,黄芪9克,丹参9克,茯苓15克,川贝母5克,郁金15克,砂仁12克,荷叶蒂2个,桔梗6克,法半夏12克,苏梗10克,厚朴10克,生姜9克,甘草6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08年6月8日,服上方上腹部胀痛减轻大半,但仍以夜间痛甚,白带减少,仍咽干、有异物感,食饱泛酸、呕吐,大便烂,舌淡边有齿印,苔白厚,脉寸关部弦尺部沉。辨证:脾虚肝郁,痰气瘀交阻。治宜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活血,方用:米皮糠9克,黄芪9克,丹参9克,茯苓15克,川贝母5克,郁金15克,砂仁12克,桔梗6克,法半夏12克,苏梗10克,厚朴10克,生姜9克。当归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走马胎1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08年6月13日,服上方腹部胀痛已无,咽干、异物感减轻,食饱泛酸无呕吐,大便烂,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关部弦尺部沉。效不更方,上方干姜加至15克,加肉桂末3克(冲服)。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完最后7剂药,症状全除,生活正常,饮食美味。胃镜复查:食管黏膜呈淡红色未见异常。
目前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大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中医无相关病名,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归属于“噎膈”范畴。
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是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管和胃脘。病位在食道,属胃所主。病变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因三脏之经络皆与食管相连。本案患者肾失固摄,带下量多,肾阳不能温煦脾土,则土虚木旺,肝郁脾虚。
笔者认为,患者属于肝木横逆克土,土气不得归其位,可用扶土抑木,消瘀去痰降气之药,使其通利。方用启膈散加减,全方由沙参、丹参、茯苓、浙贝、郁金、砂仁壳、荷叶蒂、杵头糠8味药组成,主治由于有形之瘀血、顽痰和无形之逆气阻隔、胃气欲降而不得降的噎膈。功效开郁散结、化痰活血、和胃润燥,这是现代医家治疗食道癌的常用方剂,对缓解食道癌的梗噎症状疗效较好。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6-04 12:29 2楼
好医案.
⬅ 经方用药需正本清源 老茶馆 咳与嗽分开辨治效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