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机遇与挑战 多元化发展中医药

2011-05-23 14:28 楼主
明辨机遇与挑战 多元化发展中医药
□ 苏芮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2009年,我国共有中医医院2728家,比2005年增加8.25%,而2009年,中医医院入院人数达988.07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了420.66万人次,增长了74.14%。由此可见,我国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速度还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日益增加。
●中医医院的硬件与西医医院相差无几,成本高,投入大,所以中医医院也要像西医医院一样增加检查费、西药费才能够维持医院的运转。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是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中医的多元化发展应当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开办中医诊所。这样可以缓解国家财政负担,拓宽国内资金投资渠道;可以形成多层次办医模式,有效地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求;可以有效填补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市场的空白;为中医市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少人才流失,并促使中医院校注重对“纯中医”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老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有利于有实力的诊所向国外发展,推动中医医疗事业的国际化。
中医药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简、便、廉、验”特色的中医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扶持;2009年,及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中医药作为医药卫生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另一方面,在新时期,中医药事业应向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方向发展。
当前,中医人应努力开拓思路,以创新求进步,以创新求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战略调整,从而全面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协调发展,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发展机遇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医药事业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个方面均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态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的历史及现实作用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对当前中医药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我国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医药服务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药,对中医药知识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当今的医学已经进入“社会-心理-生物”的现代医学模式,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更加偏爱天然药物、自然疗法。现代医学理念也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促进”为中心。另外,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加大,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广大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更希望得到天然、毒副作用低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日益成为很多患者的首选。
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当前,全国有中医医院2868所,床位28万余张,中医执业医师27万余人;大部分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科;有8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仅2008年,中医医院即担负了17亿余人次的门诊服务,以及7000余万人的住院服务。可见,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政策支持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历史性地提出了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深化医改中也强调了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和中医药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立法支持
1982年《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从宪法层面对中医药进行规定,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加快中医药立法步伐,推进中医药法律制度建设,以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中医药的发展。
资金支持
政府对卫生事业以及中医药事业的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4586.63亿元,占GDP的4.62%,政府支出709.52亿元,占15.5%,到2009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17204.81亿元,占GDP的5.13%,政府支出4685.60亿元,占27.2%。政府卫生费用的支出9年中增加了6.6倍。2009年中央财政共安排47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入最多的一年。
其中,国家发改委安排专项资金35亿元,支持101个地市级中医医院和165个县级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用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适宜技术推广以及中医药文化建设;财政部、科技部安排资金2亿多元,支持中医药科技体系的建设和自主创新。
传统文化的复兴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的步伐,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项事业日新月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再次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中国传统科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必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面临挑战
中医卫生服务需求增大,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但相对于13亿人口,我国的医疗资源还是很不足的。
从2000年到2009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2亿,净增1.6亿人。城镇化率由36.2%提高到46.6%,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8年中提高了10.4%。我国医疗机构数量,2000年为1034229家,2009年为916571家,8年中机构数量减少了11.4%。
2009年,我国共有中医医院2728家,比2005年增加8.25%,而2009年,中医医院入院人数达988.07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了420.66万人次,增长了74.14%,群众需求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我国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速度还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医卫生服务需求增大,投入相对不足,是中医药医疗事业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
群众需求多层次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贫富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状况上,在医疗需求上最为明显。面对这一现状,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也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经济状况不同表现为对中医需求水平的不同。公立医院是按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需求设立的,收费及服务水平面向大众。建立面向不同阶层的中医诊所可以有效地形成多层次办医的模式,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需求,是中医药医疗事业新时期发展面临的崭新问题。
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
目前许多中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中医药收入占全院总收入的比例偏低,中医院中医不专、西医不强、能够依靠传统方法诊疗疾病的“纯中医”数量越来越少。中医医院的硬件与西医医院相差无几,成本高,投入大,所以中医医院也要像西医医院一样增加检查费、西药费才能够维持医院的运转。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是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老中医经验难以传承
20世纪30、40年代成长起来的名老中医,一生中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是当代中医的巨大财富。但当代名老中医多数年事已高,后继乏人已成严重问题,他们的宝贵经验亟待有效地抢救性保留。寻找一种有效、可行的方式来进行经验继承是中医药医疗事业发展面临的紧急问题。
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足
传染病的防治是中医药的特长。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比西医,中医药有着简便快捷的优势,不必明确致病因素,仅依据患者症状就可以施治,为疾病的康复争取宝贵时间。但是,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中医药如何及时参与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及时救助,仍然是中医药医疗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多元化发展中医药
扩大中医医院规模,增加中医医院数量
据统计,2008年全国综合医院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为5463.82元,而中医医院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为4086.86元,可见,相比西医医院,中医医院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中医医院担负着大量患者的诊疗任务,建立更多的高水平的中医医院,能够极大地缓解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工作重大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
加大对中医医院的财政补贴
增加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鼓励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大对中医医院的财政补贴,是保证中医医院保持中医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鼓励多元化、多层次办医,大力发展以中医医院为品牌的中医连锁诊所
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这一战略目标,中医的多元化发展应当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开办中医诊所。一则,可以缓解国家财政负担,拓宽国内资金投资渠道;二则,中医诊所成本低、覆盖面广、经营灵活,是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径;三则,可以形成多层次办医的模式,有效地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需求;四则,中医诊所的发展更易于突出中医特色,有利于发挥中医自身优势;五则,可以有效填补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市场的空白;六则,为中医市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少人才流失,并促使中医院校注重对“纯中医”的人才培养;七则,有利于老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八则,有利于有实力的诊所向国外发展,推动中医医疗事业的国际化。
总之,鼓励多元化、多层次办医,大力发展以中医医院为品牌的连锁诊所,是中医药进入基层,满足不同阶层老百姓健康需求有效可行的方式,也更有利于中医医疗机构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13名中医师拜师 老茶馆 应该给科普文章“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