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蛇医:不再与蛇争命

2011-06-10 09:21 楼主
77岁的李粉根等了一整天,但没有一位病人上门。
打开诊所的抽屉,是一大罐密封的治蛇毒中药制剂。但连老李自己也记不清,上一次拿出来使用是什么时候。
蛇,江南稻田山野的常客,曾令多少农民受苦,却也成就了老李家几代人的生计。在松江区车墩镇,随便找个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一问便知:“被蛇咬就去华阳桥找老李。”
城市化令松江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蛇的踪迹渐成稀罕。16岁便从父亲手里郑重接过祖传秘方的李粉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连蛇也看不到。
但现实就是这样,当传统技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等待它的只有被遗忘的命运。就这样,李粉根成了松江地区最后的蛇医。
接下“衣钵”
松江区车墩镇华阳街。
过去站在这里四望,触目所及皆为绿色农田,如今只有高声播放流行音乐的成排商铺。在一家袜店和一家电信通讯店的夹缝间,有条仅能容一人通过的小巷子。小巷深处的平房,就是老李家。
小院一角,被辟为一间独立的诊所。就在这里,老李曾接待过无数慕名而来的蛇咬伤者,最热闹的时候,一年要救治五六百人。
“蛇医这碗饭,既能救人又能挣钱,你要不要?”60多年前,当老李的父亲准备让儿子继承衣钵时,问了这样一句话。李粉根选择了“要”。
这碗饭吃得并不容易。为辨识药草,李粉根曾翻山越岭;为认识蛇种,他不得不亲自捉蛇。一次在江西捉蛇时,老李避让不及,被一条已捉到箱子里的眼镜蛇轻轻一“吻”。顿时,左手臂变成紫青色。连夜乘快车回家治疗,总算是保住了性命。伤愈后,他依旧出门捉蛇。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俗话,在老李身上似乎并不起效,在和蛇打交道的过程中,老李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向。在父亲的教导下,不满20岁的李粉根第一次独立医治病人。对方是邻家的农民,在稻田干活时被蛇咬伤。送来诊所时,手背上有两个锯齿形的齿印,一看就是典型的蝮蛇咬痕。李粉根连忙把药草磨碎了敷在对方的伤口上。翌日,病人肿亮的手背就恢复了原形,几天后,竟能活动自如。
在当时,救活一个壮劳力,等于挽救整个家庭。看着病人家属真诚致谢谢,李粉根有了信心,“我能接下‘蛇医’这碗饭”。
经过多年实践摸索,老李对“祖传秘方”加以改良,最终形成由浮萍草、蛇舌草、夏枯草等十几味草药合成的纯中药治蛇伤制剂。
保命之战
上海市郊,最常见的蛇是蝮蛇。
这种粗短的蛇呈暗褐色,三角形的头部宣告着它的毒性。它的别名又叫“草上飞”,顾名思义,多栖息于荒野草丛和田野溪沟。
上了点年纪的农民,几乎都有在孩提时代捉无毒小蛇的尾巴戏耍的记忆。唯独看到褐色的“草上飞”,大人总叮嘱要退避三舍。
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农民习惯在夏日赤足露膀地干活,被蛇咬伤的几率大增。一次,一位8岁小姑娘在田里拔草,只觉手上一麻。听到哭喊的大人赶来一看,一条蝮蛇正从小女孩的脚下滑走。知道不妙的农民连忙抱起女孩送到老李家。当时,蛇毒已使女孩的手臂紫了一大块,难忍的肿痛让女孩哇哇大哭。老李赶忙用祖传秘方进行救治,在清创后用小刀划破皮肤,挤出血后撒上药剂,并配以药粉让其口服。一周后,姑娘痊愈了。如今,她已成了50多岁的老人,仍常来老李家做客。
随着老李 “祖传秘方”的招牌打响,他进入华阳桥卫生院工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农村蛇伤病人多,卫生院专设了“蛇伤门诊”,还推荐老李接受了由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蛇伤防治与蛇类资源医用研究会主办的蛇医培训。从一位江湖俗称的 “捉蛇叫花子”,成为坐堂看诊的中医士,老李自此和卫生院的西医一起,从蝮蛇的毒牙下抢救出难以计数的病人。每年六月至九月蛇伤发病高峰期,医院总是住满了病人。
华阳桥专治蛇伤的声名,也在上海市郊传开。
老李犹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浙江金华的农民在当地被蛇咬伤,蛇毒攻心、生命垂危。以为医治无望的家属打电话给松江的亲戚讨论后事,这名亲戚听罢连声急叫“且慢!我们这里的蛇医或许能救”,他连夜敲开老李的家门说明情况。老李二话没说带上药剂,星夜兼程赶到金华,硬是用中药把已昏迷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
自此,老李的声名遍及苏浙,不少蛇伤患者会从外省转几次车专程来老李处求诊。
蛇不见了
1991年,作为上海地区的蛇医代表,李粉根参加了在江西省举办的第三期 “蛇伤防治师资培训班学习”。风景如画的龙虎山让老李心旷神怡,但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热烈探讨蛇伤防治之术的同时,变化已在悄然发生。
松江区农委的数据显示:上世纪九十年代,松江全区耕地面积从七十年代的60.3万亩减少至58.1万亩,全区农业人口也从二十年前的19万锐减为6.8万。到了2010年,这组数据更仅剩25.6万亩和5600多人。郊区大片的农田为商品房、工厂和店铺所取代,蛇没有了栖息之所,也不再有机会与农民狭路相逢。
1996年退休后,老李依然每周去华阳桥卫生院为蛇伤患者治病。七年后,华阳桥卫生院与车墩卫生院合并为车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蛇伤门诊”的牌子虽在,但除了2003年当年就诊患者达到136名外,2004年至2008年就诊患者均不超过百例,至今更是每年仅20例。医院不再设专职蛇医,若有蛇伤病人则由外科大夫用注射抗毒血清等办法救治。
今年,老人被告知:不用再去门诊忙活了。
他决定重新回家开诊所。秘方的药效没变,专业的判断力没减,自己的声名也还在。然而,谁还需要蛇医呢?
和老李一起走在华阳街上,许多老者迎面看到他都会和他打招呼,然而年轻人都已不认识他了。一位老先生骑车经过,停下车来询问:“老李,晚上看诊吗?”
李粉根顿时眼睛一亮:“你哪里被咬了?”
对方比划着腰部:“噢,没被蛇咬,我是生了带状疱疹,你能看吗?”
老李几乎不被察觉地叹了一口气:“好吧,你晚上来吧。”
治蛇伤的“祖传秘方”,现在更多地被用于治疗蜈蚣虫咬或疱疹。在李粉根递来的名片上,他也在蛇医下面印上了“疱疹”两个字。
告别时刻
“我老了。”捣着药草时,古稀之年的老李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从父亲手里传下来的祖业,现在该传给谁呢?
夫妻俩膝下有两儿一女。在子女小的时候,老李不敢让他们继承“传家宝”,因为老李深知,这行风险太大,万一病人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后来两个儿子当了兵,如今已进入不惑之年,女儿也有了稳定的工作,都没了学医的念头。
虽后继无人,但让老李安慰的是,早在上世纪参与社区医疗工作时,他就将部分“祖传秘方”公布,生产出的“一号蛇伤散”一直被 “蛇医门诊”使用。褐色的药粉,每80克只要19.92元,对收入不高的务农者来说,十分价廉物美。然而,根据有关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能在国家基本药物和本市增补药物的范围内配备使用药品。“一号蛇伤散”由于“榜上无名”面临停用。车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为此事请示上级部门,但终因“此药连生产批号也没有”而不了了之。这一在实际治疗中使用了三十多年的制剂,终究走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
老人现在整日在家等着病人。而病人总也不来。
窗外传来老伴炒菜煮饭的声音。每当这时,老李会翻出记载昔日“辉煌”的结业和培训证书重温。如今,陪伴他的唯有架子上一大罐浸泡在酒中的蛇,那些眼镜蛇、蝮蛇、还有保持着盘桓姿势的竹叶青蛇,在液体中微微起伏,似见证着他曾与蛇争命的岁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蛇医世家”赶跑上门拜师人 称这行没钱途(图) 老茶馆 驯服毒蛇的蛇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