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的交会穴及其应用

2011-07-03 00:51 楼主
古经书中记载及研究后得出的人体交会穴,归纳起来约有109个,它们是:
手太阴肺经
1、中府穴

手足太阴之会;
2、列缺穴

手太阴络穴,任脉、手太阴之会;
手阳明大肠经
1、偏历穴

手阳明络穴;
2、臂臑

手阳明络会,手足太阳之会,手阳明、阳维之会;
3、肩髃

手阳明、阳跷之会,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之会;
4、巨骨穴

手阳明、阳跷之会;
5、迎香穴

手足阳明之会;
足阳明胃经
1、承泣穴

足阳明、阳跷、任脉之会;
2、巨髎穴

手足阳明、阳跷之会;
3、地仓穴

手足阳明、阳跷、任脉之会;
4、下关穴

足阳明、足少阳之会;
5、头维穴

足阳明、足少阳、阳维之会;
6、人迎穴

足阳明、足少阳之会;
7、气冲穴

冲脉、足阳明之会;
8、丰隆穴

足阳明络穴;
足太阴脾经
1、公孙穴

足太阴脾经络穴,冲脉、足太阴之会;
2、三阴交穴
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之会;
3、冲门穴

足太阴、足厥阴之会;
4、府舍穴

足太阴、阴维、足厥阴、足少阴、足阳明之会;
5、大横穴

足太阴、阴维之会;
6、腹哀穴

足太阴、阴维之会;
7、大包穴

脾之大络;
手少阴心经
1、通里穴

手少阴心经络穴,手少阴、足少阴之会,手少阴、胞宫之会;
手太阳小肠经
1、后溪穴

手太阳督脉之会;
2、支正穴

手太阳络穴;
3、臑俞穴

手足太阳、阳维、阳跷之会;
4、秉风穴

手太阳、手阳明、手足少阳之会;
5、颧髎穴

手太阳、手少阳之会;
6、听宫穴

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穴

手足太阳、足阳明、手足少阳、阴跷、阳跷、督脉之会;
2、大杼穴

手足太阳、督脉、手足少阳之会;
3、风门穴

足太阳、督脉之会;
4、飞扬穴

足太阳络穴;
5、仆参穴

足太阳、阳跷之会;
6、申脉穴

足太阳、阳跷之会;
7、金门穴

阳维脉别属;
足少阴肾经
1、大钟穴

足少阴肾经络穴;
2、照海穴 足少阴、阴跷之会;
3、筑宾穴 阴维脉络穴;
4、大赫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5、气穴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6、四满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7、中注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8、盲俞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9、商曲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10、石关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11、阴都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12、腹通谷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13、幽门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14、俞府穴 手足少阴之会;
手厥阴心包经
1、天池穴 手足厥阴、手少阳之会;
2、内关穴 手厥阴络穴,手厥阴、阴维之会;
手少阳三焦经
1、外关穴 手少阳三焦经络穴,手少阳、阳维之会;
2、天髎穴 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足少阳胆经
1、翳风穴 手足少阳之会;
2、角孙穴 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3、瞳子髎 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4、上关穴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5、颔厌穴 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6、悬厘穴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7、曲鬓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8、率谷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9、天冲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10、浮白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11、头窍阴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12、完骨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13、本神穴 足少阳、阳维之会;
14、阳白穴 手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
15、头临泣穴 足少阳、足太阳、阳维之会;
16、目窗穴 足少阳、阳维之会;
17、正营穴 足少阳、足太阳、阳维之会;
18、承灵穴 手足少阳、阳维、足阳明之会;
19、脑空穴 手足少阳、阳维、足阳明之会;
20、风池穴 手足少阳、阳维、足阳明之会;
21、肩井穴 手足少阳、阳维、足阳明之会;
22、辄筋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23、日月穴 足少阳、足太阴、阳维之会;
24、带脉穴 足少阳、带脉之会;
25、五枢穴 足少阳、带脉之会;
26、维道穴 足少阳、带脉之会;
27、居髎穴 足少阳、阳跷、阳维之会;
28、环跳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29、中渎穴 足少阳络穴,别走厥阴;
30、光明穴 足少阳络穴;
足厥阴肝经
1、蠡沟穴 足厥阴肝经络穴;
2、章门穴 足厥阴、足少阴、带脉之会;
3、期门穴 足厥阴、阴维之会;
督脉
1、长强穴 督脉、足太阳、足少阳之会;
2、陶道穴 督脉、足太阳之会;
3、大椎穴 手足三阳之会;
4、哑门穴 督脉、阳维之会;
5、风府穴 督脉、足太阳、阳维之会;
6、脑户穴 督脉、足太阳之会;
7、百会穴 督脉、手足三阳、足厥阴之会;
8、神庭穴 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9、水沟穴 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10、龈交穴 督脉、任脉、足阳明之会;
任脉
1、会阴穴 任脉、督脉、冲脉之会;
2、曲骨穴 任脉、足厥阴之会;
3、中极穴 任脉、足三阴之会;
4、关元穴 任脉、足三阴、足阳明之会;
5、阴交穴 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
6、下脘穴 任脉、足太阴之会;
7、中脘穴 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8、鸠尾穴 任脉络穴;
9、膻中穴 任脉、足太阴、足少阴、足少阳之会;
10、天突穴 任脉、阴维之会;
11、廉泉穴 任脉、阴维之会;
12、承浆穴 任脉、手足阳明、督脉之会。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7-03 00:52 2楼
手太阴肺经
1、中府穴

手足太阴之会;
本穴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气态物,其流注方向是从胸腹内部向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聚集并由中府流向肺经。本穴之所以名为手足太阴之会,是因为中府穴的气血物质来自于中焦胸腹的气化之气,中府穴的气态物中肺脏提供的肺气最多,同时亦有脾脏提供的脾气、心脏提供的心气、肝脏提供的肝气、肾脏提供的肾气,还有六腑提供的六腑之气等。其中,五脏六腑提供的气当中,以肺气为最多,脾气次之,其它脏腑提供的气态物则相对较少,离中府穴位置最远的二肾提供的肾气最少。
因中府穴的气态物主要由肺脾二脏提供,故经书将其定为手足太阴之会。
以下情况最适宜用:
1)内部脏腑气虚及经肺经气虚宜灸。
内部脏腑气虚是指内部脏腑有寒,中焦或三焦气化不及,内部经气不足则上输于肺经的经气亦不足,导致肺经亦虚,总之,只要是肺经气虚的患者,若其不存在明显的阴虚症候,则中府穴施灸为上上之法。中府穴施灸后,它可促使中焦阴液气化,亦可促进肺经经气蒸发,从而改善且经经气不足的现象。本人曾治一老妪,左手冰凉不温多年,自謿为左手是北极,右手是南极,此即是脏腑及肺经气虚不能温燻皮肤所致,无需它诊,一看就是个中府穴证,灸后左手温度即刻上升,感觉舒服。
中府穴是否宜灸,可因脉而得。《脉经》:“寸口脉细,发热,吸吐,宜服黄芩龙胆汤。吐不止,宜服桔皮桔梗汤,灸中府”。
中医药家常常说某某病为桂枝证、柴胡证、半夏汤证,其实经络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像上面这种情况,我习惯称它为中府证。
2)内部脏腑气盛及肺经气盛宜泻。
内部脏腑气盛,胸腹气闷、气促,经气有余以致皮肤发热,好动不寐,或嗜睡,此种情况亦属中府证,无需辨证,针泻中府穴不光可快速的消除有余的胸腹之气,也能消除有余的肺经经脉之气,使皮热外散,可得立治。
3)内部脏腑气盛,外部经脉气虚者宜针而通之。
中府穴还有一个病理状态,即是堵塞不通,它会使得内部脏腑之气不得外出,脏腑气有余,而外部经络的肺经则出现气虚不足的情况,当此之时,亦无需辨证,需用针通调中府穴,方法是,先直刺中府穴,提插捻转后,将针退至皮下后再向去门方向平刺即可。此法之意即是先引出胸腹之气,然后再引向肺经。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交会穴它有个气血运行的方向,中府穴的气血运行方向即是由胸走手,胸腹内部的脾气可以由中府穴上走肺经,而中府穴的气态物却不能下走脾脏。我们针刺中府穴时可补气,那是在补肺气,但不能补脾气,脾气之所以以也会随之旺,是因为肺气强后就不盗脾母之气,故子强母实。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明确气血运行的方向,否则就不好运用。

文献记载:
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灵枢·五邪》。肺系急,胸中痛,恶心胸满,悒悒然,善呕胆,胸中热,喘逆气,气相追逐,多浊唾,不得息,肩背风,汗出,面腹肿,膈中食饐,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胀,皮肤骨痛,寒热烦满《甲乙》。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千金》。飞尸遁㾏《聚英》。妇人乳痛《六集》。(本记载引自《腧穴临证指要》一书)
文献记载病症分析举例:
皮肤痛:皮肤痛是人的一种感受,若是以寒热二种情况分别之,则多数情况下受寒并不会引起皮肤痛,受热才会引起皮肤痛。为什么这样说呢,取二种极端情况作对比就可得知。冬天我们下凉水,皮肤不会感到痛,只会感到寒冷至骨,但接触到高温皮肤就受不了。被火烫伤后皮肤感觉特别的痛,洗脸洗脚水太热皮肤就会感到刺痛。因此,古人描述的皮肤痛,它实际上是指人体中出现的火克金症状。人体中出现火克金的的症状与中府穴有何关系呢?中府穴有通透胸腹之气的作用,心居胸内,火藏其中,心火旺则传其所克之肺金,肺气温度一高则皮肤灼痛。此症的治疗方法是,泻中府,宣泄内热。
上气喘:气喘或上气喘,这样一个症状我们应从哪方面去考虑呢?要从胸部气体的交换空间考虑。与正常人相比,气喘患者肺的呼吸气量一般相对要低,即每次吸入的气和呼出的气都要较正常人少。这个特点告诉了我们,气喘患者胸腔内部的气体交换空间要比正常人小,也比他未出现气喘时要小。其次是气喘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呼吸频率快,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多。这说明气喘患者的氧气需要量与正常人相比未改变,由于气喘患者的氧气需要量与正常人相比一样,单位时间吸入的氧气较正常人少、呼出的废气亦比正常人少,因此,要保证患者所需的氧气吸入量和废气呼出量,他必须增加呼吸次数。

气喘患者的体内情况是胸腹内部空间变小了,若从阴阳上进行分辨,则无疑是阴多、寒多造成的,阴类事物为收、为聚,阳类事物为张、为散,阴类事物为寒,阳类事物为热。中府穴何以可以治疗气喘呢?因它可以直通胸腹腔,灸中府可将热量传递至胸腹腔内,除却胸腹内寒,使已收缩的胸腹腔得以舒张,故可改变气喘现象。

汗出:汗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其本质,实际上是人体之气外泄的表现。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人体皮肤(或皮毛)中由内往外而出的物质它一定是气态物,亦即中医所指的气,而绝不可能是液态物。何以这样肯定?因皮毛属于人体三部九候的最高、最外的层次,人体中的阴液不可能运行到这样高的层次的,故汗非人体之阴液,必定是人体之气。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汗却是阴液物质呢?这是因为,人体的皮肤它实际上是一个有一定的密闭特性、又有一定通透特性的布袋,因其密闭故能固气,因其通透,故能泄气。在认识人体之汗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因素,即是气和汗是人体物质阴阳的二个方面,它们能相互转化,且人体的阴阳二物是在不断的变化的。人体的皮毛通常要比外界的温度高,在皮下的气态物,一但外出人体的皮毛之后,由于温度降低,它会发生液化,因此变化而为汗。为什么有的人易出汗,而有的人不易出汗呢?这就要看皮毛之气的液化环境了。正常情况下,气态物上升到人体的皮毛层下时,应该发生液化,若是液化变化发生的完全,则不会出汗,若是皮毛层下的气态物环境温度较高,那皮层下的气态物就有可能液化得不完全,这时由于人体内压较大,大于皮毛层的密闭能力,皮层下的气态物就会循皮毛中的孔隙外出皮肤。外出皮肤的气态物它实际上也是由人体的阴液气化得来,当此气态物外出皮肤之后,它会在环境的低温下发生液化变化,化作为汗。中府穴能治疗汗出,是因为泻中府有开胸部天窗的作用,导内热外散,降低内压。内热一外散,内压一降低,则为皮毛层下的气态物液化创造了条件,可使皮毛层下的气态物更好的液化,皮毛层下的气态物液化完全了,出汗现象就消除了。

咳动肩背:咳分为很多种,有干咳,有咳痰,有咳血,有咳逆,有咳喘,但是,咳动肩背这一症状并未理会上述咳的情况,而只是将咳与肩背联系一起,告诉你,咳会振动到肩背。这个疾病的内在机理到底是什么呢?可以用二个字来描述:紧和急。比类取象是中医的一大法宝,若用鼓的振动原理来进行解释,则再明白不过了。鼓为何可振动发声,因其牛皮蒙得紧,拉得急,因此,外部给它一个敲击能量,它就能传导到鼓身各处,并发出响声,若是鼓的牛皮蒙得不紧、拉得不急,则打鼓不响,鼓身不振。同理,咳之所以能传至肩背,引起肩背振动,是因为胸部的气态物与正常人相比,较为饱满充盈之故,因其饱满充盈,因此,这个胸部充盈的气态物实际上就起了能量传递的媒介。设想一下,若是胸部的气态物不是饱满充盈,胸部的咳动会引起肩背的共振吗?

咳动肩背实际上胸部气态物有余的表现,用阴阳来分,则属胸部阳气有余,这种咳也就属于热咳了。用中府穴能够治疗咳动肩背,是因为中府穴可泻胸腹之气,胸腹之气、之热泻却了,咳也就不会引起肩背振动了,同时,这种咳是由于内部引起,内热消除了,咳也消除了。
2011-07-03 00:52 3楼
2、列缺穴

手太阴络穴,任脉、手太阴之会;
本穴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液态物,其流注方向分为四支,一是从本穴流向肺经的经渠穴,二是从本穴分流至大肠经,其方向向手背及手指部,三是从本穴循地部分流至脾部,其方向是向手内侧,四是从本穴循地部分流至任脉。本穴名为手太阴络穴,是因其有气血物质交于大肠经,有联络手太阴肺经与阳明大肠经的作用;本穴名为手太阴任脉之会,亦是因其有气血循本穴交于任脉之故。
本穴的气血流注方向是单向的,即从本穴流向脾部、任脉、大肠经,而不是任脉、脾部、大肠经有气血交于本穴。
以下情况最适宜用:
1)肺经阴液有余而大肠经阴液不足者。
肺经阴液有余而大肠经阴液不足者,说明肺与大肠的表里间沟通不好,表里经之间的气血运行出现了不平衡,列缺穴能将肺经有余之阴液导向大肠经,故此种病症应从本穴向大肠经方向平刺。
例:本人曾治一畏寒怕冷而又大便秘结的患者,属肺阴有余大肠阴液不足,即用此法一针而愈。
2)本经左右经脉气血不均衡者。
凡人体左右经脉气血不均衡者,皆为络穴主治范围。如中风偏瘫、单侧病等。
前面发表的络穴的功用一文时介绍过,本人在海天处治一左手列缺穴处肿大疼痛约有半年的患者,证属列缺穴经水受阻,循列缺穴向手指方向平刺一针共二次而愈。
3)肺阴有余脾阴不足者。
肺脾二经同属大阴,同名经之间有气血相通,此即是络穴在起沟通作用。临床上出现脾热、脾燥,而又有肺寒肺湿肺气虚的,此种情况即属同名经之间未能很好沟通导致的。遇此者,只需在列缺穴向手内侧方向斜刺一针,即能很好的调节上述病症。
4)肺阴有余任脉阴液不足者。
本穴能将肺经阴液交于任脉,故其与任脉相通。当出现肺经寒湿阳虚阴盛,而任脉又相对阴虚不足时,此种情况即为列缺穴不能很好的将阴液导入任脉所致。遇此者,遇此者,只需在列缺穴向手内侧方向斜刺一针,即能很好的调节上述病症。
5)肺寒、肺湿、肺气虚者。
因列缺穴有分流肺经阴性水液的作用,能将肺经的有余阴液导向人体的内部,故凡肺寒、肺湿、肺气虚者,皆可用列缺穴逆经平刺泻法治疗。
文献记载:
热病,先手臂厥疭,唇口聚,鼻张目下,汗出如转珠,两乳下二寸坚,胁满悸;疟,热盛;寒热,胸背急,喉痹,咳上气喘,掌中热,数欠伸,汗出善忘,四肢厥逆,善笑,溺白《甲乙》。男子阴中寒痛,尿血精出《千金》。偏风,口?,半身不遂,腕劳《外台》。
文献记载病症分析举例:
掌中热:掌中热,一般情况下可判断归属为心火有余、肺阴不达掌中所致。何以可作这样的判断呢?因诸热皆归于心,手掌心处有心包经劳宫穴,五行属火。故手掌中热多与心火有余有关。为什么又说与肺阴不达掌中有关呢?因肺经列缺穴有特定的分流肺经经水的作用,而其经水的流经方向之一,即是循经渠、太渊二穴直入手掌中的鱼际穴,然后由鱼际穴分于手掌。鱼际穴分流于手掌的肺经经水,有制约手掌中心火热外散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疗掌中热。
溺白:指小便色白浑浊。《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在泉,客胜,甚则下白溺白。”可由多种因素造成。《景岳全书·淋浊》:“溺白证如泔如浆者,亦多属膀胱水道之热,宜导赤散、徙薪饮之类以清之。若无内热而溺白者,多由饮食湿滞,宜小分清饮或苓术二陈汤减去干姜以燥之利之。……若胞气不固而液浊不清者,此亦败精之属也,宜秘元煎或水陆二仙丹以固之。”
关于溺白,常见的治疗方法中,多是从调节脾胃饮食及膀胱水道入手,治时有或愈或不愈者,何也?能治愈的,可说是抓住了其根本,不能治愈的,则与其未抓住中间环节正确进行调节有关。为什么这样说呢?“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看了这段经方,大家应该能够明白,脾胃与膀胱水道间的气血传递,它有个中间环节,即是肺。脾胃的气血精华物质,在传与膀胱时,它先要气化上输于肺,然后由肺(或肺经)将此气液化收降,才能归于膀胱水道。中间环节的肺(或肺经)的功用之一,即是要将脾胃生发的气血精微物质中白类的肺性之物收为己有,然后才将余物传与膀胱水道,若是肺(或肺经)不能将脾胃中生发白色肺类物质收为己有,则不能收降的白色物质就会下传膀胱,使膀胱出现溺白。因此,治疗溺白的方法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即是要调节肺的吸收功能。白在五行中属于肺之色,肺经水液传与膀胱源于列缺穴的分流,当列缺穴不能正常分流脾胃传来的五色五味时,白色之物就会物质循肺经水道下传膀胱。治疗的方法之一,即是要使列缺穴的分流归于正常,其法是在列缺穴处向上平刺。
本人治溺白病时多用列缺逆肺经向上推按法,轻者多能在二三天内获愈。
男子阴中寒痛:男子阴中寒痛一证,其机理与溺白有类似之处,属肺经热血不能下传膀胱所致,治法是在列缺穴处向手内侧斜刺(若加上通里穴直刺),则多可在三五天内治愈。
尿血精出:与男子阴中寒痛、溺白的机理类似。治法是列缺、通里穴泻法。
2011-07-03 23:58 4楼
支持楼主发帖,好贴一定要顶!
2011-07-04 20:43 5楼
观文,当知是程玮老师经验
2011-07-21 08:51 6楼
谢谢,学习了一下。
2011-07-21 12:15 7楼
大内密探 说:
观文,当知是程玮老师经验

多谢提供出处。现在大多转帖(一些好的文章)都不知道其真实出处。
2011-08-04 15:12 8楼
请问楼主是87届南中医毕业的吗?
2011-08-08 08:02 9楼
很不错,就是阐述的太多,一时难以抓到核心。
⬅ 欲汇通西医 未料“失乐园”(录自: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 老茶馆 痹症病案数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