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谈怪论”之五:医理源于易理

2011-07-17 18:21 楼主
刘养元


《周易》由《易经》与《易传》组成。《易经》是我国殷商到周朝自然科学、社会、历史、哲学的总结,是一部自然科学与哲学密切结合的伟大著作。其基本内容为六十四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辞。《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及发挥,对《易经》有着重要的发展,对中国文化有着杰出的贡献。其基本内容包括《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

《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时期,《内经》成书于战国至两汉之间。由于两书成书时间相距不远,《内经》深受《周易》的影响。《周易》纳入了先秦时期五行学说的精髓,而《内经》也是以阴阳五行作为基础理论的,因此,《内经》和《周易》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而且《周易》中的许多哲理、易理都渗入了《内经》,《内经》也充分汲取了《周易》的精髓,创造性地与医学相结合,使中医学成了一门哲学水平很高的自然科学。

兹就《周易》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内经》的影响,择其要阐述如下:

一、《周易》圆道与《内经》循环理论相应
圆道是天道,是《周易》的精髓。《易·系辞》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说明天体的运动是呈周期性的,天道如此,物道亦随天道。可知人道的生、长、壮、老、已也是呈圆道运动往复的,《内经》根据《周易》的圆道创建了循环理论。如:⑴、《内经》的阴阳消长呈圆道;⑵、《内经》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呈圆道;⑶、《内经》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呈圆道;⑷、《内经》经络循行呈圆道;⑸、《内经》营卫循行呈圆道等。

二、《周易》的平衡观与《内经》平衡论思想相应
《周易》认为有动必有静,《易·系辞》说:“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周易》的平衡观还反映在卦的结构上,如八卦和六十四卦,对于阴、阳爻的数量和位置的分布都是平衡的。《易经》的“易”包括“变易”和“不易”,实际上也就是动和静的统一。有“变易”就必有“不易”,变易是绝对的,不易是相对的,有了“不易”,事物才可能有相对的静止,也才能保持平衡。《内经》发展了《周易》的平衡理论,在运气学说中的论述极为精辟,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所谓“高者抑之”,即太过者抑之;所谓“下者举之”,即不及者举之也。又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皆为制约以平衡之意也。

三、《周易》三才统一观与《内经》三维观相应
《周易》卦、爻辞中充满了三才统一观,如《易·说卦》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内经》发展了《周易》三才统一观,创造了有特色的中医三维医学,体现了人与天地、社会相应的整体观思想。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又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明确指出了人与天地的关系。

此外,《内经》还论述了:《内经》藏象数与《周易》河图数相应,《内经》九宫八风与《周易》洛书九宫八卦相应,《内经》阴阳合体与《周易》太极阴阳合抱相应,《内经》比类取象与《周易》的类比思维相应,《内经》脉象与《周易》卦象相应,《内经》全息原理与《周易》太极八卦全息律相应,《内经》六脏六腑与《周易》六爻象相应等等。

由此可见,《周易》的基本原理对《内经》有着重大的影响。历代医家皆认定“医理源于易理”,所以,皆重视以《周易》来研究《内经》。中国一代大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医门棒喝》说:“是以《易》之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如忽略易理对医理的指道作用,舍易论医,中医理论的许多秘密就难以完全揭开。所以,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无不求索于《易》,如孙思邈 、王冰、张景岳、唐容川、赵献可、郑钦安、黄元御等。其实,把《周易》原理运用到中医学中,何止这七人!李东垣就是第一个能够 全面把《周易》原理运用到中医药学的。但在评价李东垣的学术思想时,却极少有人涉及到李氏对医易作出的贡献。王好古在其所编集的《此事难知》序言中说:“兹又言外不传之秘,具载斯文矣!”说明此书记载了其师李东垣“不传之秘”,这个“不传之秘”是什么?就是李东垣应用《周易》研究医学的方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7-20 10:54 2楼
医者禁易,易者不医
--五行术契---习医学习五行术时规矩,不可不遵守
2011-07-21 07:39 3楼
丌山乙丁 说:
医者禁易,易者不医
--五行术契---习医学习五行术时规矩,不可不遵守

好像历代都有用易理解说中医理论的

‘医者禁易,易者不医’不知出处哪里?
⬅ “奇谈怪论”之三:“因医求义”的研究方法 老茶馆 奇谈怪论”之十:一个“有眼无脑”的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