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机体造血机理与经络之谜2

2011-07-23 13:03 楼主
二、经络(体液循环)的生理调节•保障作用
外源物质必须要结合内源物质,经过体细胞一系列复杂的化合后,才能从无生命物质转变成有着鲜活生命力的细胞基质。因此生理的意义,也就是活细胞在利用内源血的生理功能,不断地把外源无生命物质合成转化成,有着鲜活生命力的自身组织,并储存物质、能量,分裂增生,完成自身的发育成长和进行终生的自身组织不断生新替旧工作。围绕着这样一个生理主题活动,组织必须要每时每刻获得内、外源两种物资供应,但两种血清它们分别产生于两套产养机制,并且又是在两套各自独立地循环机制内运行,怎样做到协调一致的供养全身每一处组织的呢?这就需要体液沿经络运行,来协调全身的物资供应。
1、经络的构成
经络是由全身的肌肉组织,包括血管壁、器官壁、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结缔组织等所构成。在各种纤维细胞间隙中流淌的是体液,而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正是水利用水分子间隙在为机体循环带气、带养和运输代谢谢废物的。在这里我回答你前面那个问题,粘稠的体液能流动吗?能!答案是肯定的。但要想使粘稠的体液流动起来,则必须要具备两个决定性的生理条件,一个是温度,另一个就是推动体液运行的动力。这两个条件在解剖时,你是一个也见不到的,因此,也难怪那些从解剖学认识生理的人,会认为粘稠的体液是不能流动的。忽视了重要的生理条件,你所得出的生理答案自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蛋清就是粘稠的,粘稠的蛋清若是不能流动的话,包裹在蛋清中的卵黄,从哪里去获得氧气发育出一个完整的雏鸡来呢?在孵化器里孵化雏鸡时,关键的要素只有一个,那就是温度,并且这个温度条件还非常苛刻,上下之间只差半度。对于温血动物来讲,生命诞生之初的这个温度,也正它终生的代谢谢温度,因此这是一个恒定温度。但是人类是生活在气候条件变化无常的自然中,稍不注意就会遭到风、湿、暑、寒、热、凉这类邪气的侵扰,会通过经络传递影响组织代谢谢发为疾病,因此中医把“外感六淫”视作是一个极易导致人体发生各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这才是从生理运行的角度,来看待疾病形成的正确视角。保障体液循环的另一个重要生理条件,是推动体液循环运行的动力,它主要来自于全身的肌肉组织,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虽说都是肌肉组织,但每块肌肉在肌黏膜和纤维组织的间隔下,肌细胞收缩、舒张动作的方向却是各不尽相同的,由此也决定了体液在体内流动的方向也是各不相同的。由向同一方向动作的肌肉,共同构筑起了一条可以营养多处的供养渠道,它们有纵有横,表里两经相互衔接沟通,起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内外的作用。与遍布全身各处的大小血管网络一起,共同构筑起了一套既复杂而又无所不顾的营养循环保障体系。
2、经络功能
经络利用经气推动体液循环,在发挥着为组织供气、供养、提供渗透压和运输代谢谢废物的生理功能。在内外均有膜包裹,细胞间又填满了内容物的封闭组织内,其组织内压是非常之大的,巨大的组织内压会导致血管里的内源血,根本无法渗出血管,拿什么去营养组织呢?只有经络提供动力,推动含气的体液,以脉动行进的形式不断进入组织,细胞群间隙才能扩大(这是因为空气是有体积有空间的),组织内压才会降低,伸向该处的毛细血管才能顺畅的把内源血渗出血管,汇入到这个含气、含外源物质的体液中,共同来营养组织。经络的这项功能,被中医称之为“经气”,是经气在调节着全身的气血生理活动,并进一步强调“气率血行,气滞血瘀”。
在躯干,巡行在肌肉中的体液,是透过肌黏膜向外分泌体液,实现内养骨骼、外养皮的。当肌肉收缩时,由于内压的增大,会把运行在其中含气的体液透过黏膜向外分泌,与此同时,伸向该处的毛细血管,也会把血内物质向外渗出,汇入到这个含气、含外源物质的体液中,共同来营养组织。当肌肉舒张时,由于内压的降低和受养组织外压的升高,它又形成了一种向回的吸力,会透过黏膜,把溶解于水中的代谢谢废物,及时的吸收回体液循环,运送至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组织内压,在静态时是个固定不变的东西,这个压力主要来自于细胞的密度和不再流动地细胞间隙液以及组织的封闭性。然在生命进行时它确是动态的,是随着体液的流动和不断施加的渗透压而发生变化的。当肌动力推动含气的体液,以脉动行进的形式进入组织时,水气会利用它们的体积和空间将细胞群间隙撑大,此时,从外观看来组织的体积会胀大,但内压确降低了。与此同时伸向该处的毛细血管,才能顺畅的把内源血渗出血管,汇入到含气含外源物质的体液中共同营养组织。当肌肉舒张时,此时,肌肉的形态与受养组织的形态恰恰相反,肌肉的体积胀大、内压降低。而受养组织此时在回缩,细胞间隙缩小,组织内压升高。它会透过肌黏膜把溶解于水中的代谢谢废物,压回肌肉中(这就类似生活中的海绵,受挤压时,体积缩小、水渗出,松开时体积胀大,水被重新吸入)。由于在经络中体液是单向流动,并且是相互交汇的,所以它能把代谢谢废物运送至排泄器官,净化后再次参与循环应用。机体利用体液循环来保障全身的物资供应,并及时带走代谢谢废物,可见体液其实是个大杂烩,它既含氧,内、外源物质,也含着代谢谢废物。幸亏我们体内设有各种净化保障机制,再加之体液是全身循环流动的,才保障了我们的机体既不至于缺乏物资供应,又不至于废物聚集,污染体液环境。这就是中医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的“脏腑经络”理论,对生理、病理的判断、理解、认识上的指导意义和重要性。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证明,气血在躯干是这样进行生理活动的,那非航天员莫属了。首先航天员都是万里挑一的壮汉,他们的体格,都是经过了严格的检查、筛选通过的。进入太空后,虽说太空舱里备齐了包括压力装置、水和氮、氧在内的一切维生设备。但终因缺乏了重力,使得他们的肌肉因失重而用不上力量,造成肌肉萎缩、肌活力下降、肌动力不足。这个时刻都在为机体提供营养保障和渗透压的“肌动力”,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经气”和“正气”,它是与生俱来的,是大自然为生活在重力环境下的生命,时刻要对抗重力而设置的。肌动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全身各组织的受养情况,肌动力越强,组织的受养面越大、受养量越多、受养层次越深,反之则受养面缩小、受养量减少、受养层次变浅。进入失重环境后,人类首先丧失的就是肌动力,使得这个推动全身体液循环的动力,快速的由高过渡到了低,导致健康的宇航员,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症。航天综合症,基本暴露出来的全都是生理保障、运作方面的问题。如,航天员出现的面部浮肿、头胀、颈部静脉曲张,从经络学的观点来看,“头为诸阳之汇”,太阳、阳明、少阳等手足阳经,皆汇于头,也就是说,身体各阳经的体液,都要经过头部再流向他处,此时,正是由于下行肌动力的快速衰减,导致了体液未能及时的被泵走,过多的滞留于头部,出现面部浮肿、头胀等现象。体液原本是机体用来运输物质的,身体的用养量有多大,机体就会相应的存留多少体液,多余部分会以排尿的形式排出体外。随着失重环境下,肌动力的下降,身体对养的利用率也大幅度减少了,此时,机体会自动对体液的存储量作出相应的调整,多余部分要尽快的排出外,这便是导致宇航员初入太空时尿量增加的原因。随着体液量的调整,机体会在适应新的环境下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此时航天员的面部浮肿和头胀现象会自动消失。再就骨骼来讲,首先要说明一点,随着肌活力的下降、肌动力的不足,对身体的影响是全方位、无处不在的。但对身体某些部位的组织来讲,由于它长期养成的供养习惯被打破,所遭受到的影响会是特别严重的。例如从股骨以下的负重组织,长期以来,以养成了一种只有在负重时,其获养量最多、受养面最大、受养层次最深的习惯。当人每行一步时,为了承重,从臀大肌到附骨肌,它们此时的收缩力最强,提供给骨骼的渗透压最大,因此骨骼的获氧量最多。正是下肢负重组织长期以来养成的这种特殊的受养习惯,导致了它们进入失重环境后,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下肢肌肉的不做功而受养量急剧下降,对血内物质的利用率大幅降低,自身组织生新替旧的比例也严重失衡,分解代谢谢大于了合成代谢谢,骨盐的利用率降低和不断丧失引起了骨质疏松。相对于身处同等环境的上肢、躯干等骨组织来讲,失重对其的影响却要远比下肢小得多了。
航天员从重力环境下,快速过度到非重力环境,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生理表现,便很好的诠释出了气血在躯干、肢体生理活动的真实面貌,也是肌肉透过肌黏膜向外分泌体液,实现内养骨骼外养皮最确凿的事实和最有力的证据。


撰稿:任世平

2011年7月18日

联系电话:13964707409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13 14:18 2楼
欢迎大家与我交流
⬅ 破解机体造血机理与经络之谜1 老茶馆 三与郝守玉郝志玲老师探讨中西明理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