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医——徐仲才

2011-08-28 09:09 楼主
徐仲才,上海市人。上海中医学院内儿科教授,主任中医师。幼承家学,尽得其父儿科名家徐小圃之传,又师事名医祝味菊研习中医内科。解放前担任神州国医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后曾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委员,全国儿科学会委员,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防痨协会上海分会理事等职。

一、学术观点

徐氏重视阳气对于人体的作用。徐仲才极其重视阳气对于人体的作用。徐氏在总结中医前辈徐小圃、祝味菊运用温阳药经验的基础上,强调阳气在人体上的重要性,屡屡引述《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一节:“阳气在,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认为类比生动。析理剀明。又指出,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生命的动力,在病理情况下是抗病的主力。不仅对小儿稚阴、雅阳之体,需要处处顾及阳气,而且内伤杂病由于久病失治,往往阳气受戕,使用温阳扶正治则,尤为重要。所谓温阳,首先是肾命之阳,当然也包括心阳、脾阳及其他脏腑之阳。而人身为一整体,历来认为肾寓元阴、元阳,若仅从阳气推论,一身之阳无不根源于肾。为此,徐氏在临床中,非常重视温阳益脾法则的应用,每奏奇效。

《伤寒论》脾肾兼顾,首先温补肾命之阳。在强调阳气对于人体作用的前提下,徐氏认为,历代对肾和命门常相提并论,实际上,颇多内伤杂病辨证为命门火衰的病人,与所谓肾阳亏虚的见证多属一致,而所谓补命火的药物,又多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徐氏擅用温补肾命药物,在临证处方中使用附子一味药物的尤为多见。认为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载一百十三方中,用附子的就有二十方之多,其功效大致有“回阳救逆”、“温阳行水”、“温中祛寒”、“温经止痛”等作用,但可简括为“温阳”两字。对于附子一药,如果辨证准确,配伍得当,不但疗效显著,其副作用也是可以避免的。徐氏应用附子的指征是:临床遇见神疲乏力,体软,面色苍白,畏寒,四肢清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大便溏泄,甚至五更泻,唇甲青,舌质淡胖,苔白滑润,或舌光不欲饮,或口干不欲饮,脉或细或沉迟。总之附子是温阳祛寒要药,尤其是温补肾命之阳,可以振奋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增加机体的活力和抗病的能力。因此临床上应用附子,只要抓住虚证寒证的一二个症状特点即可,不要求条条具备。

二、证治经验

1、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的发生和发展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而以内因(体质因素)尤为重要。在内因方面,还要强调肾阳的盛衰与哮喘的关系至为密切,这是由于阳气在生理情况下是生命的动力,在病理情况下又是机体抗病的主力,而肾主一身之阳,命门也是肾,是生命的根本。哮喘患者常常表现出肾命火衰症候群,肾气失于摄纳,因而病情日趋严重。

小儿哮喘与成人不同,且较难治,其原因在于: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五脏未充,易虚易实;伏痰深处,不易拔除;先天禀赋不足者,多肾气不足。故临床分期论治。

发作期的辨证施治。寒喘,系风寒之邪外束和体内伏痰互阻肺络。发病时喘促气急,喉有水鸡声,痰色白而清稀,胸膈胀闷,面色晦滞。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面滑润,水分多,脉弦滑或浮紧。常用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法治疗:方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麻黄4.5~9g 细辛1.5~3g 干姜1.5~6g 半夏6~12g 五味子1.5~3g 甘草3~6g 苏子6~9g 白芥子6~9g。以上述方剂治疗寒性哮喘,往往收到平喘化痰的效果。对于上方的应用,还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领:

①麻黄为宣肺平喘主药。麻黄有生炙两种,生麻黄一般用4.5~9g 炙麻黄一般用6~9g。临床体会,小儿哮喘病变较为迅速,兼之体质多见虚弱,“无粮之师,利在速战”,根据病情需要,不失时机地重用、多用麻黄,以宣肺平喘。对个别顽固病例。可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剂量。

②本方取小青龙汤中六味药物,即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甘草,具有温肺镇咳,化饮止呕,纳气和中的功效。伴发热可用桂枝、白芍,对汗多患者可去桂留芍。

③三子养亲汤是治痰良方,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三药功能降气豁痰,可增强小青龙汤平喘化痰的作用。其中莱菔子稍有异味,能消导破气,对气虚明显者不用。

④常用哮喘丸治疗寒性哮喘。哮喘丸又名寒喘丸,由白信石、豆豉、枯矾、面粉组成,每粒含砷量0.0016g~0.002g 服用时一般每日1~2次,每次 2~3粒。根据病情和年龄酌情增减。急性发作时,哮喘丸与上述方药同用效果较好。有些患孩在白天不发,至半夜则出现哮鸣音,此类病人往往在临睡时服一次即可。亦有在气候变化或患孩有胸闷呼吸不畅等发病先兆时,立即吞服哮喘丸,有时亦能阻止或减轻哮喘发作。

寒喘兼阳虚

此类病例,大抵是素禀阳气偏虚,再或病情演变,由肺及肾,肾阳虚亏,影响肾气摄纳。常见于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临床多见畏寒肢冷,精神疲软。张口抬肩,端坐呼吸,小便清长,面色苍(白光)huang白或青灰,口唇发紫,头汗涔涔,舌质淡胖,脉濡细无力。

在上述寒喘方中加入局方黑锡丹9g(包煎),以摄纳肾气,并用熟附子9g(先煎),以壮火益元,加强其温肾纳气之功。局方黑锡丹的成分,除黑铅、硫磺外,尚有附子、肉桂、胡芦巴等温肾药共12味。方书载称可医治“真阳暴脱,阴火上冲,痰喘昏迷,四肢厥冷”等危症。但据分析,其中附子含量极低,如每日吞服9g 附子仅占0.6g强。方中附子也是治疗哮喘的温阳要药,和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法配伍应用,以中有补,往往取效。附子气味辛甘,性温大热,温肾阳而去沉寒。处方中用熟附子,先煎15~20分钟,一般剂量在9g左右,个别病例尚可增加。临床上为了使附子专于温肾,常加龙骨、磁石等潜阳药配合应用。近年来通过病例总结体会到,对于寒喘兼阳虚者,附子与局方黑锡丹同用,则温阳纳气之力较强,常收到明显的平喘效果

寒喘兼阳虚者,一般都有程度不等的汗出,而麻黄是发汗解表的药物,用后是否引起阳随汗泄,更加虚亏?在多汗的情况下用大量麻黄,这是因为麻黄平喘作用较其他中药明显之故。实践证明,这样用药,并未遇到汗出亡阳的例子,多数病人在哮喘缓解后汗出逐渐减少。因汗出不已是喘甚之故,喘平汗自止,这里用麻黄是作为治喘的手段。麻黄不与桂枝同用其发汗作用本来不大,况与黑锡丹、附子同时并用,加强固真元,纳肾气,防虚脱的功用,这是本着历来中医主张“治病务求其本”的精神而设想的。

热喘:多系痰热蕴肺为患。但不少病例由寒喘演变而来,寒邪郁久化热或部分化热,因而表现寒热夹杂。热喘可伴有阴虚内热,也可兼有阳虚证候。热喘临床见证有胸闷息粗,咳呛阵作,痰黄稠厚,难以排出,口干口苦,喜饮水或欲饮冷水,身热多汗,舌质较红,苔黄腻,一般有苔,也碰到舌光的,脉象滑数。常用麻杏石甘汤,可再加清化痰热药物,如胆星、瓜蒌、黄芩、鱼腥草等。其中生石膏剂量应不少于30g 布包先煎,否则汤药腻口难吃。如热象较轻者,也可用定喘汤,方药组成有麻黄、杏仁、款冬花、姜半夏、苏子、桑白皮、黄芩、甘草、银杏(白果)等,本方配伍实际上是温凉并用,也适用于哮喘偏热症或寒热夹杂之症,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前述热喘见症兼有心烦、手足心热、舌质绛红少津、苔少而花剥、脉来细数,当考虑到痰热蕴肺,阴分亦伤。可用麻杏石甘汤加黄芩、瓜蒌仁、贝母以清肺化痰平喘,再加沙参、麦冬、玉竹以益阴生津。对于上述热喘兼有阴虚内热者,有人认为麻黄性味辛温,虑其伤阴而不用。我却认为麻黄乃是中医平喘要药,只要配伍得宜,用之无妨。再如前述热喘见症兼有面色苍白,神疲肢软,手足欠温。脉濡细者,辨证为上见痰热蕴肺,下见肾阳亏损,肾气不纳。在这种情况下,不必拘泥于成法套方,以采用清上(肺)温下(肾)法为宜,如用麻杏石甘汤以宣肺清热,再加附子、局方黑锡丹以温肾纳气,上下兼顾,温凉并用而取效。

汤药服法:因哮喘有发作于夜间、白天、昼夜或清晨者,故服药时间亦应根据发作的具体情况而定。全日发作不休者,可将2帖药同煎后,于一日夜内分4~5次服;发于午夜者,一半白天服,另一半于临睡前服;发于白天者,可用1帖药煎头、二汁分2次服;发于清晨者,隔夜煎好,次晨3~4点时服头汁,二汁于白天服。

2、黄疸

中医传统认为,“黄”色多与“热”相关,如《灵枢·五色》篇云:“黄赤为热”,《素问·痿论》云:“脾热者色黄”,《金匮·黄疸病》篇云:“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在临床望诊中见到“黄”色,亦往往归属于“阳证”、“热证”。徐仲才认为,“黄”与“热”有一定联系,其临床指导意义无可非议,但是在某些病症中见到“黄”色,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辨别,不能贸然地单凭“黄”就视为“热证”。 黄疸病由于胆汁不循常道而侵入血分,外溢体表,患者大便反呈灰白,目、皮肤、舌苔、小便均呈黄色。一般临床多从“湿热”论治。本人体会,黄疸病患者虽目、身皆黄,其发黄只是属于标症。多数黄疸病者临床表现为倦怠,乏力,纳呆,泛恶,口不渴,脉濡或沉细,伴发热者亦不多。其发病机理与湿的关系密切,属于寒湿者临床并不少见。对此等病症,我强调用温燥祛湿之剂治疗,收效较快。抓住神倦,体软,口不渴,脉濡或沉细等寒湿之症即可应用温燥祛湿法。若拘泥于一般辨证时认为“黄为热象”、“黄疸属湿热”说,专事清热,忌用温燥之品,则往往贻误病机,每致迁延不愈。 应用方药以费氏《医醇腾义》和中茵陈汤(茵陈、茅术、白术、厚朴、砂仁、陈皮、木香、山栀、赤茯苓、车前子、萆(艹解)、当归、生熟谷芽、生熟米仁)为主。常选用茅术白术、厚朴燥湿健脾,砂仁、陈皮、木香、谷芽理气和中,茵陈、赤茯苓、车前子、萆(艹解)、米仁利水渗湿,山栀清热解毒,当归入肝和血。寒湿征象明显者则加附子温散寒湿,效更显著;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通便。该方功能燥湿利湿,调畅气机,一般服用10帖左右黄疸即可消退。必须指出,应用该方后,患者往往由不喜饮水转为多饮水,这并非坏事,亦不必虑其伤阴,因为患者饮水量增多,尿量亦可随之增加,则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三、生平著作及荣誉

徐氏著有《徐仲才医案医论集》一书。1931年负责参校《祝氏医学丛书》1~4集:《伤寒新义》、《伤寒方解》、《病理发挥》、《诊断提纲》。1961年后曾先后发表《徐小圃儿科经验简介》,《健脾补肾在慢性气管炎临床上的应用》,《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经验》,《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等论文。曾担任全国中医学院中医教材编审会议顾问,重点参加儿科教材的编审工作。1985年亲自指导《电子计算机模拟名中医徐仲才教授诊疗咳喘病系统》,获上海市科研成果奖。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近代名医——陈道隆 老茶馆 当代名医——夏少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