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针灸治疗法

2011-09-13 09:48 楼主
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狭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所致,临床表现为呼气性或吸气性呼吸困难。祖国医学很早就有了关于哮喘的较为完整的认识,《医学正传·哮喘》指出:“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简明而生动地描述了哮喘的临床表现,并指出哮与喘的区别。《类证治裁·喘症》认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朱丹溪则主张“未发以扶正气为本,既发以攻邪气为急”,论及了中医治疗哮喘的法则。一般而言,中医所说的哮喘大致相当于西医的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
【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皆以哮喘为最主要的症状,哮喘的病理环节主要是气管一支气管的痉挛、狭窄、分泌物增多等呼吸道的反应性增高,但引起这一病理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具体到每个病中并不完全一样,现分述如下。
(1)支气管哮喘其发病病因与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在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哮喘一般认为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当机体吸入过敏原如花粉、真菌孢子等,或食鱼、虾等蛋白质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lgE抗体,lgE抗体附着于肥大细胞后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这些过敏原时,机体发生过敏反应,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组胺(H)、前列腺素(PG)、过敏性慢反应物质(sRs—A)等,作用于支气管,引起平滑肌收缩、粘膜充血、分泌增加、广泛的小气道狭窄,发生哮喘。外源性哮喘多在12岁以前发病。
内源性哮喘多见于成年人,常由呼吸道感染、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及其它理化、精神神经等非抗原性因素刺激引起。现代研究表明,内源性哮喘主要是由于副交感神经的异常导致,可能是由于副交感神经感受器的阈值降低,导致反应性增高,同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也引起粘膜分泌亢进和痰液增多。在内源性哮喘的发病中,也不能排除过敏反应而引起的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的作用。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主要是感染、理化刺激及过敏反应三方面原因所引起,其引起哮喘的机制与上述外源性支气管哮喘相类似。
(3)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外因可山吸烟、感染、理化刺激、气候、过敏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的长期刺激,引起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减低、呼吸道免疫球蛋白减少和组织退行性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衰退等,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内因,当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应性增高时,对正常不引起起作用的微弱刺激也可引起呼吸道的痉挛,引发哮喘。
(4)肺气肿的发病机制一般可归纳如下:由于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使管腔变窄,形成不完全阻塞;慢性炎症又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的正常支架作用,阻碍肺泡内气体排出。使肺泡明显膨胀和压力升高;再加上肺部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坏肺组织,致使多个肺气肿阶段,哮喘的表现最为严重。
总之,哮喘证的发生原因、机制十分复杂,以上几种疾病是引发哮喘的主要原因。哮喘发生的最终环节都是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只是发病的具体机制、发病的缓急轻重以及病程的长短有所不同,绝大多数都是内因、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针灸作用机制】
针灸治疗哮喘的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呼吸功能针灸哮喘病人发现,其呼吸中的最大通气量及肺活量皆有显著增加;同时针灸也可使哮喘病人的呼吸道阻力下降,使哮喘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得到缓解和控制。针灸的此种作用是通过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实现的,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针灸的此一治疗机制在控制病情方面占主导作用。
(2)调整机体免疫功能 由于哮喘与I型变态反应有很密切的关系,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是治疗急慢性哮喘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之后,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过程受到显著抑制,血液中组胺浓度下降。已知组胺是引起哮喘的最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故针灸对此物质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原因之一。针灸在调节引起哮喘的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消除呼吸道炎症。
(3)调节机体第二信使(cAMP/cGMP)及其比值 支气管平滑肌正常情况下受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类递质与p受体结合,通过cAMP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通过cGMP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两者之间的协调平衡以使呼吸道功能保持正常。哮喘病人常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血浆cAMP含量偏低而cCMP含量增高,cAMP/cCMP比值下降,经针刺及艾灸治疗之后,cAMP/cCMP比值趋于正常,故推测针灸治疗哮喘的机制是通过提高病人交感神经兴奋性、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而使支气管痉挛得到纠正,哮喘得到缓解。
总而言之,由于哮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针灸对本病的治疗机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无论通过上述的何种机制发挥作用,其最终都是对呼吸道平滑肌的痉挛加以调节。治疗哮喘的常用穴位如:肺俞、身柱、肾俞、膏盲等的位置分布有丰富的神经末梢,针灸通过刺激神经末梢、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状态、激发复杂的体液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消除炎症、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是针灸治疗哮喘的根本途径。
【辨证论治】
中医历来将哮喘分为哮证和喘证加以辨证,一般哮必兼喘,而喘则未必兼哮。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现代医学研究,可将哮证和喘证合为哮喘病加以辨证论治,在针灸治疗时更具有实用性。总的来说哮喘可分虚证和实证,实证多由寒饮伏肺或痰热壅肺而引发;虚证则因久病迁延,正气亏虚所致,最后累及肺、脾、肾三脏。
(一)实证
1.寒饮伏肺
主症:呼吸困难,急促胸闷,或有痰鸣,痰少咯吐不爽或痰多稀薄色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则:温肺散热,化痰平喘。
处方:列缺,尺泽,风门,肺俞,丰隆,天突,关元,气海,定喘。
方义:定喘、天突救哮喘之标,列缺、尺泽宵肃手太阴肺经经气,肺俞、风门宣发足太阴经气,灸关元,气海以温阳补气,丰隆为祛痰救穴。全方合用,有温阳补气,解表散寒、宣肺平喘、祛痰化湿之功。
随症选穴:鼻塞加迎香,头痛加风池。
2.痰热壅肺
主症:呼吸困难,气粗息涌,喉中痰呜时有呛咳,咳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出不利,烦躁不安,面赤口苦,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治则:清宣肺热,化痰定喘。
处方:合谷,大椎,丰隆,肺俞,膻中,天突,定喘。
方义:定喘为治疗哮喘之经验穴,合天突可缓解症状;合谷、大椎疏表清热合肺俞以清肃肺气;丰隆化痰;膻中降气。
随症选穴:热甚可点刺大椎、少商出血,咳甚加云门。
(二)虚证
1.肺气亏虚
主症:喘促气短,语气低微,喉中时有哮鸣音,咳声低弱,咯痰清稀色白,自汗怕冷畏风,面色咣白或潮红,虚烦不安,舌质淡红,脉细弱或细数。
治则:养阴,润肺,补气。
处方:经渠,定喘,气海,丰隆,膏盲,太渊,肺俞。
方义:经渠为手太阴肺经原穴,取之以补肺气;太渊为手太阴肺经土穴,合肺俞以补土生金;丰隆祛痰,气海补气;定喘、膏盲擅治虚劳咳喘合全方以养阴润肺。
随症选穴:咳嗽痰多加脾俞、足三里;肺气极虚,有虚脱倾向者加内关、神门,兼灸关元。
2.脾虚
主症:喘息痰鸣,痰多色白,食少脘痞,厌食油腻或易腹泻,大便不实,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苔薄腻或白滑,质淡,脉细弱。
治则:健脾补气,祛痰化湿。
处方:足三里,三阴交,丰隆,脾俞,肺俞,定喘,气海。
方义:足三里合脾俞健脾开胃以滋气血生化之源;本证多兼肺虚,故取肺俞以补气;丰隆化痰;定喘止咳;气海补气;合用则脾胃健,痰湿除。
随症选穴:喘促甚不能以息者加天突,睡眠不佳加神门、中脘,虚极者加灸关元。
3.肾虚
主症:喘促日久,动则尤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神俱惫,汗出畏冷,面青唇紫.舌苔淡白,脉微弱而沉。或烦闷,口干咽燥,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沉细数。
治则:补肾纳气平喘。
处方:关元,肾俞,三阴交,定喘,天突,太溪,脾俞,膏盲,足三里,气海。
方义:哮喘病发展至本证,肺、脾、肾三脏皆受累,取肾俞、关元、气海、太溪以培肾固本,足三里、脾俞、三阴交以健脾化痰,定喘、膏盲、天突治喘急之标,全方合用,以补益为土,使脾、肺、肾三脏都得以治疗,此为溯本求源之法。
随症选穴:喘促汗冷如油虚脱者,灸关元、气海、命门行针内关、神门以强心固脱。
【典型病例】
赵×,女,13岁,于1963年7月20日初诊。自诉患哮喘已七八年,在6岁时曾因感冒咳嗽,经治疗已愈,但时有咳嗽,每遇感冒或入冬季,咳嗽加重,渐发哮喘。经常疗,时轻时重,之后无论冬夏遇凉喘即发作。重时,喘息痰鸣,难以平卧,甚至昼夜不止,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经久不愈。查:脉沉细无力,舌苔薄白滑润,舌质淡红,面黄肌瘦,足手欠温,呼吸急促,喉中痰鸣,胸背部听诊均有明显哮鸣声。此病乃初病风寒侵袭于肺,失于宣散,以致风寒客肺,久病及脾,脾虚失于健运,痰生闭拒气道乃发哮喘。治:宣肺化痰平喘。针取大椎、风门、肺俞。进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在留针其间,行针2—3次,起针后用艾条灸5~7分钟,喘即缓解,每日针灸一次,一次后。呼吸已正常,哮喘控制,休息一周,改为隔日针灸一次,又巩固治疗1O次。当年冬季遇寒凉而喘未发,感冒时仅感胸闷不透,呼吸不利。次年又按前法治疗20次,第三年又针灸lO次,得以根治。10多年来休质健壮,哮喘再未发作。(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邵经明教授医案,选自《现代针灸医案选》)
【按语】
哮喘是临床多见的校为难治之疾病,西医对本病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辨别哮喘的虚实最为重要,辨证有误,病情极易恶化,治疗原则是热证宜针,冷证宜灸;实证治肺,虚证治肾。当病情发展至肺气肿阶段则需要多种治疗手段齐用。针灸治疗本病见效快,可以迅速地缓解症状,但对久病及肾的患者则需较长疗程,甚至要治疗数年之久。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艾灸灸法之间接灸 老茶馆 咳嗽的针灸治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