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说候

2009-11-21 14:44 楼主
侯海泉撰


中医证候之证,原本作“證”。古“证”与“證”本属两字。许氏《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两字皆收,两字义不同。證,《说文》:“諫也”,乃直言进諫之意。这是“證”的本义,与证候之“证”,其义相去甚远。两字相通用,最早的文献见于《晋书.范宁传》。《晋书》乃唐人房玄龄奉数领衔修撰,可见此两字大约在唐朝时已经通用。现在将“證”字简化为“证”,也是古已有之的事例。
证:《说文》“告也”,乃明告其实之意。“实”,就是凭据。所以“证”训为“凭据”,即可以帮助判定是非的事与物,皆谓之“证”,如人证、物证、病证等。这是“证”的最初字义,后来在“凭据”的意思里又引伸出“征验”的含义,即外在的表现。通过外在的表现,验证其存在的性质,这就是中医用证的由来与依据。中医学中使用的“证”字,现今皆与病证症候等联系起来,误认为只有在疾病的状态下,才能证。其实不然,就人体而言,有生理之证和病理之证,而生理之证乃辩证之先要。因为不知道人体的正常胜利状态是什么样的,也就无法知道千变万化的病理状态为何。如有人身温、神静、呼吸平稳、脉不疾不徐,乃平人之征(体育运动中除外),是为生理之证。反之身热神躁呼吸急促脉数等,乃病人之证,是为病理之证。下面仅从证字的字义及人体之表现而析言之。
证者,验也。段玉裁注《说文》曰:“证,今人为证验字”。可见证即验。验之于人体,即观察人体的外在现象。即中医所“司外揣内”。人体的外在表现为五个方面即:形、声、气、色、味(又叫大五行)。形即人体之大小长短、高矮胖瘦、毛发之长短、爪甲之厚薄等等;声即平声、郑声、谵语、嗳气、哀声、诳语等;气即皮肤之颜色,毛发爪甲之光泽、舌头之颜色,粪便之颜色等;味即口齿之味道(如烂苹果味、口臭等)、身体之味道。疮面之味道等。而形、声、气、色、味这些人体的外在变化规律叫做“候”(这里指的是中医人体之候)。
证者,征( 徵 )也,征象,表现。验其证之表现确实存在,故证者,信也。如果不信,虚假者,其证便谓之“假”,中医常云:“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便谓此。
证者,质也(见《增韵》)。质者,体也。《易.系辞》曰:“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注:“质,体也”。验之于人则为人之体质,即人体。内而脏腑,外而经络,以及肌胰、皮毛、筋骨、气血、水精、津液等,均可有正常的生理表现和异常的病理反应。这些变化可通过人体的外在表现而测知,即“司外揣内”。
綜上所述,人体之“证”,有生理之证和病理之证的区分。因此,“证”就是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所反映出来的信息群。而人体以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为体,以气、血、津液为载体,以五行为介质,以经络为通道,以四肢、百骸为用,以皮肤、毛发、五官、爪甲、脉象等为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反映点,此谓“成于中而形于外”者,故可“司外揣内”而知之。
而“症”就是人体病理状态下所反映出来的信息群。它和西医的症状不同、故而不能混为一谈。
那么,什么是“候”呢?“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候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发展的基础,它起源于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谓:“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意思是,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固有规律。中医学对自然变化和人体生理、疾病规律的总结认识,基本上是通过对有关各种客观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而来,因此,中医学十分强调“候”,认为“道”源于“候”,因而,“候”也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中所谓的“候”,一般可分为“气候”、“物候”、“病候”三个方面。所谓“气候”指日月星辰的运行与风火湿燥寒等气候变化的客观表现;“物候”,指自然界中各种物质,主要指各种生物的生长收藏的客观表现;“病候”,指人体疾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素问.五运行大论》谓:“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天象,虽远可知也。”《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天道是玄远的,但是由于天地相关,我们除了直接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和地面的关系以外,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观察季节气候与万物生长的各种物候现象来探索和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自然界中的六气,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因此,我们也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及其对万物的作用来总结其规律。自然气候的变化与地面上的物候变化密切相关;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因而也就可以把自然气候变化有关的各方面因素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密切联系起来,并把它视为一个整体,由此来寻找和总结人体疾病的防治规律,并直接运用于指导临床。由此可见,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就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着的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包括人体在内)对这些变化而产生的相应反应。中医把自然界气候和物候统一起来,把气候、物候和人体疾病统一起来,从客观变现上来探讨气候、物候变化和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规律,并把它广泛用之于临床实践,并在此实践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素问.天元纪大论》谓:“至数之机,迫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是以至数极而道不惑。”“推而次之,另有条理,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了纲纪。”《素问.天交变大论》谓:“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从上述可见,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正是古人把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过认真、细致、长期观察自然变化和人体疾病变化逐步总结出来的。以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内经》而论,中医理论体系的产生,完全来自我们的祖先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实践与医学实践,是古人仰视天,俯视地,进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在《内经》“候之所始,道之所生”的思想指引下,虽说历代中医学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代有发挥,但总离不开这个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是历代中医学之所以能不断发展的原因所在,也是中医学能否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到今天为止,我们不能完全认识或者根本还不认识的东西还有很多,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弄不清楚的问题还大量存在,因而对于宏观的研究,对于宏观现象的观察、总结、分析、探索工作,由于生活实际的需要,今后必须还要长期的继续进行。这也是我们今天提出“中医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但是,微观必须建立在宏观的基础之上,因为没有宏观,也就谈不上微观。中医学在“候之所始,道之所生”这一经典性名言指导之下,虽然形成了它固有的理论体系,总结出了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是也应该承认,我们在全国观察总结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全面总结气候、物候、病候之间的关系及其固有规律方面还差距甚远,因而在中医学的宏观研究方面还要继续长期进行,更何况即使是进行微观研究,中间也仍然存在着一个“候之所始,道之所生”的问题,因为微观的对象,还是离不开“候”,所不同者,只不过时代不同,所用观测手段不同,深度不同而已,其实质并无根本不同之处。
候的作用机理如何?自然界气候变化是五天为一小动,这叫候。三候为一小周期,这叫一气。一年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因而反应出自然界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阴阳之气更 证候,而人体阴阳二气消长过程也是五天为一小动,一月为一周期,其病理变化或进或退也是如此。这就是证候的由来。正如刘温舒说:“五日之为候,三候谓之气,六气之为所。”张仲景亦说:“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 ,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客春弦秋浮冬沉夏洪”是也。故称为证候为善。而称证型的理论是欠妥的。因型字,《说文》解为铸器之法即型模,就是说铸器物之模型。如方型、圆型、长方型之类,它是静而不变的。因此中医的证候不能用西医的证型来代替。原因有二:其一,证型之“型”只突出了疾病的空间属性而淡忘了疾病是不断变化的时间属性,其二,证型说把疾病演变的真实的、活生生的过程人为地简单化、僵尸化了。
在中医学里,最早把證(证)与候连成一个词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他在《肘后方》序中说:“其论诸病證候.”从此證(证)候便成为中医学中一个专用名词术语了。成书于我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只有一处用到證字,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證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但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之说,一语破的,前已述及。其实,关于證(证)候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只是当时没有规范出證候这一个词而已。应候说《内经》中举凡象候色脉病能(能字古为态字之通假字)以及所有关于疾病表现与转化的描述,都是关于證(证)候的描述。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中没有證候一词,不过各篇篇各的辨某某病脉證并治的脉證二字,其实就是证候一词的原形。该书与《肘后方》及《说文解字》在同一时代,故其基本意思应该是一致的。现在虽有很多中医给“证(證)候”的这个中医、专用名词作过解释,但是我认为都不太完全,即都不是十分正确,基本上的共同错误就是其解释的证候只解释了病理状态的内容,而忽视了人体正常的正理状态下的内容。选成这一思想的根本因素就是只重视疾病的治疗发现,而忽视了健康的生理养生观,故需要予以厘正。就此,本人厘正如下:
证候是中医学的专用术语,即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扣)四诊合参所获知的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所反映出来的运动变化的整体信息群。
其内涵有四:
1. 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获知的包括病人主观讲述的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所反映出来的运动变化的信息群,包括西医无法用视、触、叩、听、及实验室检查出来并治疗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西医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叫“交病”。因此,这与西医学的体征,以及仪器、实验室仪器检查的客观标准有本质区别,无可比性,也无法相互取代。
2. 证候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不仅反映了人体正常的生理变化,还反映了疾病的全过程,包括了疾病表现上的连续性、因果性、相互依存性关系。
3. “整体信息群”包括人身整体与“天人相应”两方面。
4. 证候的不断变化,源于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生机、病机)的不断变化。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火有七说 老茶馆 各医家对火证的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