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脉经》里的迟脉

2009-12-05 19:38 楼主
《德胜脉经》里的迟脉[font=ˎ̥]
第六节
迟脉
《濒湖脉学》讲:浮、沉、迟、数,脉之纲领。我们已经讲了浮、沉、数三种脉了,现在就讲纲领中的第四种脉-迟脉大家可能知道我又要请出“王叔和”了。的确,《王叔和脉经》虽然已经几千年了,但对于脉学中立论的权威性,却是不容置疑的。[font=隶书]《王叔和脉经》: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王叔和而认为,迟脉,应该是一息脉搏跳动三次,脉跳来去都很迟。[font=隶书]《濒湖脉学》:迟(阴),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迟为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脉谈》言,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一息三至,甚为易见。而曰隐隐、曰状且难,是涩脉矣,其谬可知。〔体状诗〕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体状诗〕脉来三至号为迟,小快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三至为迟,有力为缓,无力为涩,有止为弦,迟甚为败,浮大而软为虚。黎氏曰[font=隶书]迟小而实,缓大而慢;迟为阴盛阳衰,缓为卫盛营弱,宜别之。)《濒湖脉学》举例:《脉经》谈到迟脉,是一息三至,去来极慢。因为迟脉是阳气弱而阴气盛,所以脉搏跳动的就比正常人慢。
在《脉谈》这部著作中,谈到迟脉是“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如果说,一息三至,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说仅有沉脉才能见到脉迟,而且脉象困难,是涩脉。把“涩脉”说是迟脉是错误的。《脉谈》为明金时代医家张璧。号云岐子,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为张元素之子,其脉法研究颇为精当,系以《内经》、《脉经》为本,参以仲景及后世诸家脉论,并阐以己见,著成《云岐子脉法》,以七表八里九道脉为纲,论述各脉之主证及方治。著有《伤寒保命集》(又称《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为论述伤寒证之著作,后编入《济生拔萃》。另有《脉谈》、《医学新说》等,亦皆行于世。但在这里,李时珍对张璧关于迟脉的论述,提出了反驳的意见。
[font=ˎ̥]南宋医学家黎民寿说∶迟小而实,缓大而慢;迟为阴盛阳衰,缓为卫盛营弱,宜别之。说出了迟脉与缓脉的区别,一个是“小而实”,一个是“大而慢”。[font=ˎ̥]黎民寿,南宋名医,著有《诀脉精要》等很多有影响的著作。
[font=隶书]《四言举要》: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驶于迟,缓不及四。

《四言举要》对迟脉的论述是:迟脉一息三至,或更少。缓脉的脉象是稍微比迟脉快一点,但达不到一息四至的水平。这里的“驶”,应理解为“疾”,或“快”。
[font=隶书]《中医诊断学教材》:迟脉
脉象:一息不足四至。
《中医诊断学教材》:认为迟脉的脉象是一息不足四至。没有了缓脉的概念。总结:迟脉是脉搏一息三至或更少的脉象。迟脉所体现的病症:[font=隶书]《濒湖脉学》:〔主病诗〕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迟脉主脏,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 迟脉是主内脏病或有痰的病。这里的“多痰”,不一定是病人口中的痰,而是泛指“久病者多痰”的痰。“沉痼”的意思是久病未愈的病。[font=隶书]“癥瘕”即积聚之别名, 在腹部气滞则聚而见形, 可触摸到硬块。气行则散而无迹, 是“症瘕”的特点。后面几句,是讲迟脉的脉象可根据有力、无力来断定是实寒或是虚寒。根据迟脉发生的部位来断定体内蕴藏寒邪的脏腑。
[font=隶书]《厘正按摩要术》:有力为寒痛,无力为虚痛。伤暑、滞食、困水,以及冷风迫汗、凝滞气血者,脉皆迟。《厘正按摩要术》引用了陈修园的脉学理论,直接指出了迟脉可体现的虚、实脉象,体内寒邪所形成的原因。
[font=隶书]《中医诊断学教材》:寒证。[font=隶书]说明:寒凝气滞,阳失控运,故脉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为虚寒。邪热结聚,阻滞血脉运行,也见迟脉,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又不可做寒证解。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也可脉迟而有力,但不可误作病脉。《中医诊断学教材》简而明的指出迟脉所主的病症:寒证和形成原因。总结:迟脉的脉象是脉搏一息三至或更低的的脉象。迟脉是体内有寒所致。浮脉兼迟,是有表寒。沉脉兼迟是有里寒。迟而有力是实寒。迟而无力是虚寒。(此文与《德胜脉经》的书和网上流传的视频有所不同)[font=ˎ̥]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小儿易惊问题 老茶馆 《德胜脉经》里的数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