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脉经》里的数脉

2009-12-06 16:57 楼主
《德胜脉经》里的数脉[font=ˎ̥]
第五节
数脉
现在讲数脉。数脉的“数”,音“硕”,拼音是“shuò”。
最权威的解释莫过于[font=隶书]《王叔和脉经》:数脉,去来促急。
“数脉,去来促急”的“促急”,自然就是“快”。在脉象中,一息就是医生的鼻子一次呼加一次吸及中间的停顿的时间总和。一息中,医生感到名人的脉搏跳动达到6次以上(包括6次),就是数脉。
[font=隶书]《濒湖脉学》:数脉,一息六至(《脉经》)。脉流薄疾(《素问》)。数为阴不胜阳,故脉来太过焉。浮、沉、迟、数,脉之纲领。
[font=隶书]〔体状诗〕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濒湖脉学》例举了《脉经》对数脉的论述“数脉,一息六至”和《素问》对数脉的描述“脉流薄疾”。这里的“薄疾”是指数脉只是快而力道不是很大。数脉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体内的阴阳失去了平衡,阴弱阳强(阴不胜阳),所以数脉体现的是快。“太过”就是超过了正常脉所跳动的次数。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是医生诊脉的纲领脉象。
[font=隶书]《四言举要》: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
数脉是阳脉,一息跳动六次。如果达到七次,就是“疾脉”,更重了。到了八次,就到了极点。如果一息到了九次,就是阳气要散了。
[font=隶书]《厘正按摩要术》:
[font=隶书]数一息脉来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也。主热属阳。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但内痛甚者、汗将出者、虚阳将越者、泻痢、痞疡、初产、喘咳、脉亦数。(陈修园)
[font=隶书]数而流利为滑脉,主痰饮食积。数而牵转为紧脉,主寒,主痛。数而时止为促脉,主三焦郁火。数见于关为动脉,主痛、主惊,男亡阳,女血崩。(陈修园)
[font=隶书]《中医诊断学教材》:数脉
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主病:热证。

[font=隶书]说明: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脉数而有力。阳虚内热,脉数而无力。阳虚外浮脉数大无力按之空,三者应仔细鉴别。
总结一下:
数脉,是医生调匀呼吸以后,感觉到病人的脉搏在一息之间,跳动六次以上的脉象。
数脉是阳脉,主热。不管是湿热内蕴还是表热外浮,都会出现数脉。

《难经》的第一难中讲道: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

初学脉学,可以不必对《难经》中的文字过度去探究。总之,《难经》已经把正常的人一天应该有多少次呼吸作了讲述。折算到现在的时间算,我们每一分钟的一呼一吸,也就是一息应当进行十八次。所以,一个初入中医大门,学习脉学的人,要严格的训练自己,把应诊时的呼吸能很自然的调节到十八次。数脉一息六次以上。迟脉一息三次以下。那么正常人的脉象一息自然是四至五次。如果一息四至,一分钟十八息的脉搏跳动应该是72次。如果一息五至,一分钟十八息的脉搏跳动应该是90次。都属于正常。西医对此也是如此认识。但是,西医知道这个数据,不过200多年,而中国人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把它上升成理论并完成著作,我们有理由不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吗?
[font=ˎ̥]
(此文与《德胜脉经》的书和网上流传的视频有所不同)[font=ˎ̥]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3-10 19:46 2楼
能r提供全文下载的吗??
⬅ 《德胜脉经》里的迟脉 老茶馆 《吴鞠通医案》伏暑门周姓案析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