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茂

2011-10-02 20:29 楼主
杜雨茂,陕西省城固县人,我国著名的研究《伤寒论》学者。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美国亚拉巴马东方医学院名誉院长及教授、日本汉方交流会顾问。撰写、编著《伤寒论六经辨证表解》、《中医大辞典》等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完成国家和省部级多项研究课题,其中6项获奖、7项获国家专利。由于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中的杰出贡献,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知识分子”称号。 128499508240312500.gif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0-02 20:39 2楼
杜雨茂,男,1934年9月生,陕西省城固县人。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全国中医成人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西北地区仲景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南阳张仲景学术研究会顾问、学院学术及学位委员会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还兼任美国亚拉巴马东方医学院名誉院长及教授、日本日中医药研究会名誉会员、日本汉方交流会顾问、西日本医师汉方学会名誉会员等。

杜氏出生于中医世家。幼即聪明好学,博闻强记。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对祖国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羡慕长辈的医技。1940年,就读于南郑县中楼小学。1945年小学毕业时即同时习诵《医学三字经》、《医学入门》等书。同年考入南郑县立中学。中学毕业后正值解放前夕,汉中遭洪灾,兵戈扰攘,疫病流行,人民群众横遭摧残。病家常扶老携幼接踵求诊,神情凄凄,莫可名状。杜氏遂弃学随父———汉中名医杜荩丞先生习医。四年间,杜氏白天随父应诊,夜晚挑灯攻读。先后学习了《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四部经典著作和有关医籍,遍及内、外、妇、儿、眼、针灸诸科,熟练地掌握了内科诊疗、针灸、传统中药调剂与剂型技术和制作方法,为日后行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农村缺医少药十分严重。农民常奔波数十里求医,常因延误时日而一病不起。杜氏毅然从汉中返回家乡城固县沙河营镇独立开业。年未及冠的杜氏,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饮誉乡里,人称“小杜”先生,与其父并称“二杜”。1954年,杜氏响应国家号召,将自己的诊所加入当地中医联合诊所,继续为民治病。同年7月,杜氏拜著名针灸学家况乾五先生为师,精修针灸,深得真传。1956年,杜氏被选送到汉中地区中医进修班学习,历时半年,成绩名列第一。1958年春,杜氏被选拔到省中医师资班学习。结业后因成绩优秀留在刚成立的陕西中医学院任教,从事中医针灸教学工作。1959年7月,杜氏被选送到全国《伤寒论》师资班深造。学习期间曾登台为师资班同学讲授太阳篇变证部分,给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习结业返校后,调到伤寒教研室工作,从师于伤寒名家成友仁先生,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杜氏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数十年如一日。屡次深造,遍访国内名家。杜氏不仅向先辈学,向同学同事学,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向病人学,向群众学习。还注意收集整理民间单方验方。如以巴豆为主外敷治疗顽固性头痛;以巴豆不去外皮与猪肉炖后喝汤吃肉以治疗顽固疮疥等等。

杜氏通晓诸家,尤专仲景之学,善用经方,辨治肾病及奇难病证屡起沉疴。主张学用《伤寒论》应在“举纲、深究、致用、推广”八字上下功夫,不可死于句下。受仲景寒热并用、补泄兼施、阴阳互调等立法处方思路启迪,以及张景岳“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竭;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的影响,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背反谐同”的学术思想。

杜氏勤奋不辍,笔耕不止,著述甚丰。出版了《伤寒论六经辨证表解》、《伤寒释疑》、《金匮要略阐释》、《伤寒论研究文献摘要》、《奇难病临证指南》(尚在台湾出版发行)。参加编著了《中国医学百

科全书·中医外科学》、《中医大辞典》、《简明中医辞典》、《伤寒论选读》、《中医各家学说》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四部书和部分论文分别获国家、省厅级科研成果奖。

杜氏强调,中医要振兴,科研工作十分重要。自1978年指导研究生以来,对《伤寒论》及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1983年以后,杜氏将科研方向转移到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经历了整理→验证→前瞻性研究,从理论到临床的各个环节都取得一些成绩,并获得新的认识。杜氏主持的科研课题,分别通过部省级鉴定,其中有6项获奖,7项获得专利,4项获金奖。

几十年来,杜氏在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成绩卓著。1991年国务院授予杜氏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知识分子”。《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陕西日报》以及陕西电台电视台和台湾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多次宣传报道杜氏业绩。




杜雨茂“背反谐同”疗顽疾
/threads/121614


杜雨茂:辨证论治之不足及弥补措施
/threads/9107


名家用药经验之杜雨茂用附子经验(笔者自拟)
/threads/121602
2014-04-21 17:49 3楼
孙洪彪网友:您对一代名医杜雨茂教授资料介绍的比较全面,费心了。
我对杜雨茂教授更加情深。数十年来,我本人及全家、亲戚朋友无不介绍给杜雨茂教授看病。他医术精湛,无人能敌。他也是中国建国后,中西医结合卫生方针建立以来,新中国培养出的最杰出的中医学家,尤其是中医临床两大家之一。 此二人被我们称之为“东周西杜”。不仅是建国后,就是百年汇通,千年中医界涌现的最杰出的临床家。
看到当今中医回归之势,反对中西医结合,甚至反对自清末以来的中西汇通医学。这二位大家才是中西医结合发挥到最高境界的人。是中医未来只可以越过,不可以绕过的时代巅峰。
2014-08-28 16:49 4楼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4-8-28 16:56 编辑

杜雨茂教授是一位天才的医学大家和顶级临床圣手。他自幼习医,少有所成。20岁医出三秦,30岁名冠西北,40岁声震华夏,50岁誉满欧亚,60岁得一奇徒,确保汇通医学薪火不灭。他艰难而辉煌的一生,为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做出了无法估量的业绩。
上世纪中后期,年轻的他,与中国诸多年迈的名医大家相齐名,又远远超过了现代大家的临床水平。他紧跟张锡纯学术路线,“不偏不倚”的运用了“衷中参西”学说和“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在临床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他开辟现代中医“奇难病”临床诊治之先河,是现代肾病临床学的奠基人。他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替代医学肾病专家”称号,又被民间传成“神医”和“肾神”。新加坡著名书法家潘受先生为他题词:“仲景在世”。他亲著《奇难病临证指南》一书,1993年在国内外多版本出版,2011年再次修订出版,更名为《杜雨茂奇难病临证指要》。国医大师周仲英教授为该书作序。序中写到:该书为“开中医奇难病证研究风气之先,为当代中医医案不可多得的点金之作”。“…对其学识之广、参悟之深、立意之新、治法之奇,不胜向往,..。”
“奇难病”者,所谓“奇”,指古今中外罕见,发病率极低,既无法诊断,又无从治疗之病;所谓“难”,指中西医疗界公认的高难度疾病,即古今中外医家均未见过,或见过也束手无策之症。60余年,他在临床上,救患者于水火,治愈了数以万例的奇难怪病。名扬海内外。其学识之广、参悟之深、立意之新、治法之奇,不仅将中医学的临床能力推到了历史和时代的极限,同时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华“替代医学”的无限风采!让世人看到了中医不仅仅只会“治未病”,而且还能“治已病”,更能治“奇难病”,看到了中华医学完全有能力肩负人类主流医学职责,看到了中华医学完全有可能淘汰现代主流医学。
2015-02-27 20:01 5楼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2-27 20:13 编辑

杜雨茂教授的成就还不限于此。他本已归于20世纪“中国中医百年百名临床家”之列。之所以重复提及,我尊其为“新医师祖”,除了他是“临床大家”之外,另有奇因。

作为中医学院院长,六十年的老教授,弟子千百,桃李遍天下,不足为奇。奇的是在他的门下,经他亲手启蒙和亲自栽培了一位“私家”奇弟子。也算他的关门弟子。

这位奇弟子,却为女儿身。她世袭书香,天生医才,中西皆通,文理兼备。虽然她与众多中医学子一样,多年无法学会业师的医疗绝学和临床绝技。但她会运用“超思维”和“新理念”破解了现代中医临床医学创下的绝技绝学。从没有规律的“个体绝技绝学”中找到了科学规律。她个人的临床能力,已经跨越了古代和现代水平。
她由临床实践出发,从大病难病入手,重新建立能够支持这些“绝技绝学”的科学理论框架。也就跨越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之间无法逾越的天堑,融中西医理论与一体。由此开创了中医临床新医学。
一门全新的临床医学即将问世,为古老的中医学划出一个崭新的时代!
⬅ 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 老茶馆 留美博士后仿造出3000万元抗癌药售价只有其1/10涉非法经营罪成被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