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录

2009-12-25 02:07 楼主
******夜读录******

(一)
裘沛然谈程门雪老先生的治学过程

程老的治学过程可赅括为四句话,即“泛学知悔,状而益勤,重在思考,验之临床。”

程老经过焚膏继晷的勤奋努力,终于对中医学术具有不少正确的见解和精辟的发挥。例如:认为伤寒与温病不应分家;六经源自经络学说;中医典籍中的内容是精华还是糟粕,要从临床实践来判定,如随便否定,是轻率武断。他对王旭高、舒驰远著作早年很钦佩,后来觉得他有些不符合实际。对喻嘉言《寓意草》,以前认为语多浮夸,及到晚年,乃知其中有很多妙法良方;对张子和的学说,少年时觉其粗犷,后乃认为很有价值,可见辨别精粗之难。说明他读书是通过认真的思考和临床验证,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程老不仅深研《内经》,综览各家,对张仲景、叶天士两家研究尤深。同时,他对当时沪上名医夏应堂、王仲奇、刘民权、叶熙春、祝味菊等的专长,亦深致钦佩,常加研究,具有虚心求教学无常师的精神。

渔翁 录自《裘沛然选集》“纪念程门雪百年诞辰”一文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12-25 10:14 2楼
每位医家所处环境和病人群体的差异,导致经验很不相同,没有碰见类似情况,妄下断语是不妥当的.所以确实需要临床才能验证.
2009-12-25 12:53 3楼
对各种学术经验的学习、理解,与读书是否深入进去也有关系,不得其要,浅尝辄止,难免多生疑窦
2009-12-25 22:13 4楼
夜读录
夜读录(二)

裘沛然谈行医治学感悟

。早年行医时,我见到一位医生用熟地、当归、白术、柴胡以治感冒,心甚鄙之,然而曾目睹其病服该方而告痊。当时以为偶中而已,未之奇也。后来,我自己也遇到感冒病人,曾屡进桑菊、银翘、杏苏、麻桂等方,久延未愈,最后用“五柴胡饮”而竟获捷效。我过去亦熟读张景岳书者,由于没有学到手,所以不敢用,不会用。

我回忆当年学医、行医失败的原因,基本上可归纳为两句话,即“高自感觉,浅尝辄止”。

渔翁 录自《裘沛然选集》
2009-12-25 22:13 5楼
******夜读录******
(三)

《内经》鸡矢醴治验
献县本斋乡孟各庄有陈某某,四十五岁。值荐饥,冒炎暑远地负贩,艰苦焦劳,病不能起。乡医用针挑其肛门,俗谓“挑番”,而肉理组织朽烂如败布之不能任针者,神昏不省。予以四逆散加凉血解毒品,即枳实、柴胡、白芍、甘草、金银花、薄荷、生地、连翘、葛根、贯仲,灌之,晚又一剂,中夜而絶。举家痛哭,乡里毕至。移时大汗一身,满屋恶臭,人不能耐,而苏矣。翌晨,言语清晰,群庆更生。十余日,忽又腹形肿大。予以病后阴虚,未敢利水,仅用猪苓汤之育阴行水者,连服不效。针之亦不效,而腹反肿,如大瓮然,胀极欲裂,肉眼看到水在皮肤中蠕蠕而动。皆谓命合该尽,天数不可违也。予以鸡矢醴古方稍变通之,如法服之,一剂而腹围消二寸,数剂消尽。此真神效之奇方妙方也,愿心存好生者推而广之。
方:雄鸡一只,用筐罩起,饲以麦芽,收取其矢。每天用半碗,布包不要太紧,最好缝一袋贮之。黄酒煮半点钟。注意勿使熬干。不能饮酒者,可加水一半服之。初服时感胸腹有烧灼感,黄酒性热故也。此人所用黄酒是自己用黍米蒸饭淋成者。
按:药是治病,饭是养生,吃饭必讲清洁,治病则不避秽恶。漫言历代医籍盛称秽物之功,则医圣仲景亦载其用此治病,如黄柏汤之马通汁,白通汤之人小便,皆至秽至恶,闻者欲呕,而治病则有奇效。是知古方皆是实践,我辈后学,尤宜遵仲景遗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决不可释古道而行己意,如欧阳修所叱之喜谤先贤,更不可同《山海经》中之山膏善骂。鄙见如是,敬希高明以教我也。河北省医学科学院七四叟河间赵桐


渔翁录自人民卫生出版社09年版赵桐著 赵寿康整理《赵仲琴诊籍四种》
2009-12-28 00:15 6楼
******夜读录*******

夜读录(四)

黑舌
高某某,西医女友也,时相戏谑。有女三岁,面萎黄,舌厚腻(渔翁注:原书如此,似缺一“苔”字)中心发黑,圆形如钱。中西不愈。持西籍黑舌章,意惶惶然,骇问于予。予戏曰:洋书烧掉,药之当愈,勿为大鼻子吓倒也。为立
麦芽、芡实、薏米、山楂、山药、茯苓、鸡内金、石菖蒲。末服。数日即愈。(有真佩兰更好,真佩兰即兰草,后世有以孩儿菊充之者。)

渔翁录自《赵仲琴诊籍四种》
2009-12-28 00:15 7楼
******夜读录*******

夜读录(五)

世有畏麻、桂如蛇蝎者,以为其性温而易伤津化燥,不知表寒实证无麻黄之辛散,何以开发腠理,驱邪外出?无桂枝之温通,何以助阳温经而散寒?不畏邪之伤于人,而畏药性之辛温,实为姑息养奸之弊也。盖用药不在医家之喜恶,而在审证之明确,有是证用是药,用之得当则药到病除。用之不当,易变化莫测。阳热偏盛者,辛温固不宜用,营血不足。里虚内伤等证,亦不宜汗。倘确属寒邪束表之证,当用而不用,反以清凉苦寒抑其热,势必助邪伤正,表寒不解,热势更张,斯时宜以麻桂等因势利导,驱邪外出,切勿坐失良机而至表邪传里为患,此乃祛邪即所以扶正之法也。
麻黄开玄府,通达腠理。桂枝辛温通阳,助其疏泄。杏仁利肺气,降逆平喘,甘草保中而生津液。方药化合,专发太阳伤寒肤表之汗,效如桴鼓。然此方一、二碗后,覆卧得汗即可,不必尽剂,更勿令其大汗淋漓以致伤津而耗气。俗云“方是死方,法是活法”。欲求其效,宜潜心钻研意旨,无异于鑪锤之非易也。

渔翁录自《吴佩衡医案》第一案按语
2009-12-28 13:12 8楼
******夜读录*******

夜读录(六)

翻新版《张聿青医案》,“导读”中有两条信息:1.《张聿青医案》又名《且休馆医案》2.张另著有《如梦录》一册,“详载其一生经历和遭遇。”不知传世否?
2009-12-28 13:21 9楼
******夜读录*******

夜读录(七)

干祖望老先生引张璐语批评当前“中医”出版物泛滥现状:
或问医药之书,汗牛充栋,当以何为先?答曰:医林著作日繁,葛藤益甚,而识见愈卑,总皆窃取狐涎,搜罗剩语,从无片言发自己意者。
2009-12-28 22:21 10楼
*******夜读录********

夜读录(八)
五毒之药

庚辰冬,因访问肿瘤治验,偕同道二人北上,于公元1971年元月11日抵天津市某医院。该院曾治某纱厂一女工头皮血管肉瘤。一老师用“五烟丹”撒棉上卷成条,插入瘤组织内,腐肉尽去,新发复生,有典型照片,前后对比,判若两人,见者莫不讶为奇迹。余等请该院以“五烟丹”方药相告,据介绍:“胆矾、丹砂、雄黄、白矾、磁石各30克,共为末,置大锅内,用大瓷碗盖上,用熟石膏粉以醋调糊状封口,用黄沙土埋住,只露碗底,置大铁块压之,用炭火先文后武,烧三天三夜,住火取出,研细末收贮备用。”余谓此老学识诚渊博,《周礼。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玄注:“五毒,五药之有毒者,今医方合五毒之药,用黄堥置石胆、丹砂、雄黄、?石、磁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以注疮,恶肉破骨则尽出。”。。按前方“五烟丹”即郑注五毒之药所制,?石难找,故以白矾代之,制法亦大致相同,但交待反不如郑说清楚,郑说“其烟上着”,说明即后世之升丹法;“以鸡羽取之”,扫取升华物也,语甚明晰。该院仅介绍“住火取出,研细收贮备用”,则不知者将连药渣一起取用矣。且砂锅亦非制丹之具也。殆为保密之故。

渔翁 节录于(中医临床家。胡天雄》
2009-12-29 00:37 11楼
夜读录(九)

范文甫治乳蛾案
许君 寒包火乳蛾,苦喉痛,喉已白烂,脉紧,舌淡红,苔白。外有风寒,内有郁热,寒不散即火不去也。
淡附子3克 生大黄9克 元明粉9克 半夏9克 生甘草3克 细辛0.9克
二诊:好多。
淡附子3克 生大黄9克 元明粉9克 半夏9克 生甘草3克 细辛0.9克 牛膝9克 板兰根24克

按:乳蛾即扁桃体炎,常见单侧或双侧扁桃体红肿,化脓,高热不退。一般认为多因肺胃之火上升,风热之邪外乘,风火相博,或是情志內伤,肝胆之火上攻,痰瘀凝滞所致。治疗常用清火泄热,利咽解毒之法。先生则认为,本病不尽属于热毒火盛,而寒包火者亦不少。自拟大黄附子细辛汤以治之,名曰“家方”,用治苔白,舌质不红,脉紧之乳蛾,每一、二剂即收佳效。

渔翁录自《范文甫专辑》(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
⬅ 读书手札6 老茶馆 跟我学针灸之九 9.针灸治疗肩痛、臂痛和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