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证为厥阴证之求证

2011-11-12 08:52 楼主
厥阴病的纲领证条文是:“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从纲领证中可以看出,厥阴证的特点是:


一、消渴。消渴是因为营血不足。营血不足则生风热,风热则阳浮,血虚则阴弱,阳浮则热,阴弱则燥,燥热相搏,即为消渴。

二、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病机是阳浮而阴弱。阳浮则上焦热。阳气浮于上,必阴气沉于下,阴气沉于下,则下焦寒。上焦热,则心中疼热;下焦寒,则下之利不止。上焦热,则有饥饿感。下焦寒,则生水气,水气停胃,则饥而不欲食。下焦寒,蛔感到不适,则向上爬,故其人食即吐蛔。

三、气上冲。气上冲,是因为胃气不得旁达。胃气不得旁达,是因为表有邪束,若表无邪束,胃气能够旁达,就不会有气上冲。气上冲者,是因为胃中有水气。胃中有水气,水气被热所激,不能旁达,就向上冲逆。

综合来看,厥阴病之寒热错杂的病机就是荣气竭而卫气浮。荣气竭则燥热消渴,卫气浮则气上冲。

《金匮要略》消渴证的病机之一是:“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寸口脉浮而迟,脉浮为气虚,脉迟为血虚,因劳而伤精耗血,故曰迟即为劳。劳则荣气竭,此谓劳则营血耗伤,营阴虚则卫阳浮,就是虚劳的病机,也是小建中汤证的病机。以《金匮要略》条文为证:“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伤寒论》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从这3条中可以看出,小建中汤具有咽干口燥即消渴证,也具有心中悸而烦即气上冲证和上焦浮热证。

再看桂枝汤证的病机,《伤寒论》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条明述,阳浮而阴弱,是桂枝汤证的病机,且鼻鸣干呕就是气上冲。《伤寒论》又曰:“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此2条论述了气上冲是桂枝汤证的适应证,卫气强而营气弱是桂枝汤证的病机。“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烦为营卫不和,是发汗后伤津耗血,血虚生热则烦,血虚则阳浮,阳浮则卫气强,卫气强则脉浮,营气弱则生热,热则脉数,故发汗后脉浮数者,是卫强而营弱,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伤寒论》更进一步论述了桂枝汤证的病机:“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综上所述,小建中汤证,桂枝汤证的病机,都是阳浮而阴弱,即营气虚而卫气强,都有气上冲和消渴的证状,都是寒热错杂的病证,都符合厥阴证之纲领证特点,故均为厥阴方。故认为,桂枝汤证是厥阴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麻黄桂枝证的病理药理机制探析 老茶馆 张镜人 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