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探讨(一)

2011-11-26 08:41 楼主
“脾气虚”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探讨(一)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内经》认为脾气的脏象是“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六节藏象论篇第九)。“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从以上的两段活可以看出,脾气是人体传输转化水精物质的气化子系统。
我们以系统论为导向,人体系统是属于生态系统的部分,生态系统理论,突出了以水循环为主体的物质变化,与以太阳能量为主体的能量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太阳的能量被具有光合作用的植物固定以后,就以食物链的形式在系统中传输转化。人体系统服从生态系统的规律,人体也是由食物链能量流、以水及其溶解物质为基础的物质流、以及神经内分泌细胞基因信息流组成的系统稳态。人体的能量流、物质流组成的食物链的流通过程,就是中医理论的脾气子系统。
脾气系统是以体内水精物质传输转化为主体形成的系统,这在现有的西医学理论中,找不到相同的概念。与西医学的消化吸收类似,但是西医学的消化吸收概念,由消化道器官所限定,仅是指消化道器官的消化吸收功能。中医的脾气系统则不仅包括消化道器官内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运动变化,还包括水精物质离开消化道器官直到膀胱的运动变化过程。所以脾气子系统是指精微物质伴随水液运化的全过程。首先应提到的是水液的运送过程,当脾气旺盛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时,饮入之水可以正常的输布与排泄,体内的水湿亦可正常的运化;当脾气虚或脾阳虚时,水湿运化失调可导致水湿停留。如停留于肌肤则产生水种;停留在肺则成痰饮;停留于体腔如胸腔、腹腔则出现胸水或腹水。因此中医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伴随水液传输转化的营养精微物质的传输转化障碍,则会出现全身乏力,肌肉消瘦,精神不振等。
人体脾气系统水精物质的传输转化过程,类似于生态系统土壤中以水为基础的物质循环过程。所以《内经》有“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的说法。又说:“脾者土也,治中央,-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水及其地表溶解物质的动态循环,是生态系统维持稳态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本原。《管子·水地》篇强调:“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就是说,生态系统的万物都是由于水在地中的循环而生出来的。以人的身体作为比喻,水就是地的血气,河川就是地的筋脉。因此,水在地中的循环就如同血液在人体的循环一样,血液循环是人体系统保持稳态的基础,水在地中的循环也同样是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基础。
以血液循环为基础的脾气系统水精物质传输转化的稳态,是人体整体系统维持稳态的基础,脾胃食物链是人体系统后天能量流、物质流的源头,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为了强调脾胃作为后天之本的重要作用,以李东垣为代表的不少古代医家,还把元气与脾胃功能联系起来深入探讨,认为脾胃的作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脾胃之气的盛衰,直接决定人体元气之盛衰,而元气乃是生命之根本。关于元气与脾胃之气概念上的关系,认为元气运行于后天,得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的滋养而能充足。这就如同地表万物的变化是以土壤的滋养而能充足。如李东垣《脾胃论》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又认为脾胃之气即是元气。李东垣在《内外伤辨》中又说:“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元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这里正好把脾胃之气化生为元气的过程统一了起来。胃气与元气正是既可分又不可分,就是说脾胃之气是全身之气的子系统,但却是人体整体系统(元气)维持稳态的基础。结合现有的西医知识,后天之本的脾胃之气子系统,相当于营养精微物质在体内的能量流、物质流为主的运转流通过程,而先天之本的元气相当于细胞基因、细胞因子、内分泌等的,以信息流为主体的子系统。但是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后天之本不只在脾气,它应把以胃为代表的六腑包括在内,脏腑是一个子系统。我们从本文开头引用的《内经》两条语录,也可以看出该书的系统整体观点。第一条语录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合在一起讨论的,认为是一个子系统。第二条语录从胃到脾又到膀胱也是指这个系统。所以历来言后天之本,并不排斥胃,而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此处只言脾者,是省略的说法。故金元李东垣知脾胃功能之密不可分,而将脾与胃合论,著《脾胃论》一书。
其实将脾与胃合论,最早还推《内经》。《素问》有“太阴阳明论”一篇,就是专门讨论脾(太阴)与胃(阳明)的系统相互关系。《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曰:“ 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似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固然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有一定差异,但它们都是围绕着对水谷饮食的消化吸收、传输转化而产生的差异,是一种表里分工不同的表现,而对整体的供养作用系统来说,二者是完整的一体,缺一不可的系统。人体有五脏合六腑,考《素问》、《灵枢》凡一百六十余篇,均未见专论其他脏腑之篇目,唯有此篇将太阴与阳明合论。可见脾胃关系的特殊性及其作用地位的重要性。
人体脾气系统水精物质的传输转化过程,绝大部分过程是在血液中进行,血液中水精物质的转运是全过程的主干,古人也早已认识到这一点。脾主统血的统血,即统摄血液的略言。统是统管,摄即固摄。往往只从固摄的意义上来理解统血,其实是不完善的。在脾的统血作用中,既包括了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也包括了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脾胃是我们人体消化吸收、饮食传输、转化物质能量的重要系统,也是血液生成的物质来源,因此,在中医上又有“脾生血”的说法,也就是说补脾是养血的关键。所以脾气系统的统血功能的稳态,既取决于脾气的固摄作用,也与生血系统、营血系统本身是否处于稳态有关。脾气健旺,生血充盈,则血液健全,否则血不健全,将失其稳态之性,而逸出脉外。因此在临床上,脾不统血而见出血者,既有脾气不足之证,也有营血不旺之机,出血与血虚并见。脾不统血所致出血,往往血色暗淡,血质清稀,此即是脾气系统与营血系统稳态变化的证明。
本文开头即提到《内经》论及脾的脏象有“仓廪之本,营之居也”的说法,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这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主要理论根据。说是“气血”,应包含“精”、“津液”等在内,“气血”也是一种简略称法。但“精”与“津液”又可隐含于“血”之中,通常认为血的组成即是营气和津液,而血与精是相互化生的,故中医历来讲“精血同源”。 气血对于人体生命,是极端重要的。气血之所以以经脉为通道,营运周身,无处不到,正是因为一身上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一处不需要气血滋养。凡机体有荣枯者,皆因气血之盛衰也。分而言之,气属阳,血属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从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平衡着所有的生命系统稳态。。因此,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作为人体生命系统整体涌现的最高形式——神的产生,中医理论认为正是气血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内经》指出:“血气者,人之神。”然而如此重要的气血,亦常有盛衰之变,它是因何而生、因何而竭的呢?都与脾胃子系统有关。因为脾胃,乃是气血生化之源泉。《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总而言之,近年来有的学者已明确指出,中医脾气是人体内将食物潜在能量转化为人体可利用能量并将其提供给人体各部分的一个包括多器官综合功能的子系统单位,是一个现代系统论中的‘概念单元’,又不能从系统整体中分割开来研究,而只能在研究者的概念中把它当作一个‘单元’子系统或‘统一体’来研究。现代医学的临床上的技术进步,在某些程度上,把脾子系统功能已经变成半黑半白,其中黑的部分,用西医的机械论和还原论是无法打开的,从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着手,进入微观分析与分子生物学的领域,未来中医可能把人体的脾子系统黑箱完全打开,使黑箱变成白箱,使中西医学证态概念融合,不是不可能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2-18 22:25 2楼
好文 学习了
⬅ 张绚邦:述胎黄机要,创清退饮验方 老茶馆 精索静脉曲张有什么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