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针灸经络、中医理论及气功之谜(七)--商振德教授

2012-01-17 09:25 楼主
胸腔和腹腔
体腔包括胸腔和腹腔, 在这两个腔内包含有五脏六腑, 实质性器官有心脏, 肺, 肝脏, 脾脏, 肾脏等, 中空性器官有胃, 大肠, 小肠, 膀胱等, 体腔内各个脏器不在一个系统内, 组织细胞的种类和结构不同, 而且各自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 心脏有心脏的功能, 肝脏有肝脏的独特功能 , 脾和肾也有其各自的功能. 但是这些脏器不是孤立的在人, 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这种联系, 使各个脏腑在功能上相互协调, 相互一致, 达到在功能上的完美结合. 这种紧密结合是通过二个相同完成的, 一是它们放出的生物电相同, 虽然各脏器产生生物电的能力不同,像心脏、肺脏、肝脏等实质性器官产生的生物电能多,胃、十二指肠、大小肠等中空性器官产生的生物电能相对要少,产生生物电能多的器官向相对少的器官传递最后达到生物电能的平衡,例如肝气犯胃就是肝与胃之间有一个重要结构,即小网膜形成的肝胃韧带,肝脏产生的生物电能多,过多的生物电能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通过肝胃韧带源源不断的传递到胃,补充胃生物电能的不足。 二是细胞外的支架系统相同. 胸、腹腔内所有脏器都要通过各种结缔组织韧带、系膜等结构与体壁或其他脏器相连和固定,这些韧带、系膜等结构就构成了体腔脏器与体表和其他脏器之间的生物电联系,通过这些结构来调节各个脏器之间和体表之间的阴阳平衡。
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 外面裹以心包. 前方平对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 后方平对第5~~8胸椎. 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 心的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 心的后方相邻食管, 下方与膈 相邻, 心脏上方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升主动脉, 肺动脉, 上腔动脉)相连接。 心脏的外面裹以心包, 心包除了包裹心脏表面, 向上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的外膜是相移行, 向下与膈的中心建相愈着.
从心脏分出的动脉根据管经不同形成大动脉, 中动脉, 小动脉及微动脉. 在各级动脉的管壁都有三层膜, 内膜 、中膜、 外膜。 内膜和外膜是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静脉从微静脉, 小静脉, 中静脉最后到大静脉的管壁外膜也是结缔组织构成.
所以, 心脏在每一次收缩过程中, 心房心室进行有顺序, 协调的收缩舒张活动, 将电能和化学能转化成机械动能的同时, 有一部分能量通过肌电放电的形式放出, 从心肌细胞放出的生物电能通过心肌细胞外的结缔组组织支架系统将生物电能传递到心脏表面, 到达心脏表面的生物电能再通过几个途径与心脏外组织器官发生联系, 一是通过心脏前面的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与胸前体表发生生物电联系;二是通过后方第5~~8胸椎与胸后壁体表发生生物电联系; 三是通过心脏前面和两侧与之相邻的胸膜和肺组织同双肺和整个胸膜腔发生生物电联系; 四是通过心脏后面与之相邻的食道外结缔组织筋膜向上到喉, 向下达胃 , 与胃和喉发生生物电联系; 五是通过下方与膈相连, 将生物电能下传到腹腔各个脏器; 六是通过心脏上方各个大血管的内外膜结缔组织筋膜并沿着各大血管走形方向向全身组织器官传递,到达外周后与神经束结合形成神经血管束,形成体表的各个穴位,同时包裹神经血管束的结缔组织包膜又形成各条体表经脉的主体; 七是通过包裹心脏的心包与外界发生生物电联系。

肺脏
肺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实质是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和末端肺泡,是气体交换部位。间质为包裹肺泡和各级支气管的结缔组织和血管、神经等。支气管从肺门入肺后形成一系列分支,形状象倒置的树。从支气管到肺泡有24级分支。支气管1~4级分支为叶支气管,右肺3支,左肺2支。叶支气管分支为段支气管,左右各10支。段支气管再进行多级分支成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最后形成终末细支气管。每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再与肺泡相连,形成很多肺小叶。肺泡是支气管的终末部分,成人肺泡约有3~4亿个,肺泡内径平均200~250μm。全肺肺泡总面积为80~100m2左右,有半个篮球场大小。每一次呼吸肺泡细胞都有生物电的释放, 释放出来的生物电能通过各级支气管外的结缔组织传递, 最后传递到肺门处, 肺门是支气管, 肺动静脉等血管, 淋巴管, 神经进、出肺之处, 这些进出肺门的结构将肺与纵隔连接在一起, 并由丰富的结缔组织包裹, 统称为肺根. 进入纵隔后, 与食道并行上传到喉, 下传到膈并通过膈继续下传到腹腔脏器.
肺的表面被胸膜组织包裹, 胸膜被覆于肺的部分并陷入到肺叶间隙内, 称脏胸膜, 被覆于胸壁内面, 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通过肺根可以传递到整个脏胸膜; 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称为壁胸膜,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通过壁胸膜与体表发生生物电联系。 壁胸膜按其所在部位分4部分, 胸膜顶, 形成穹窿壮圆顶, 突出胸廓上口, 至颈根处.这是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与体表构成生物电能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人体多条经脉都是通过此处与肺组织发生生物电联系; 膈胸膜, 覆盖在膈的上面, 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通过膈胸膜和膈肌与腹腔脏器发生生物电联系; 纵隔胸膜, 衬覆在纵隔两侧, 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可以通过纵隔胸膜上下贯通,构成肺组织与头颈部、腹部的生物电联系; 肋胸膜, 衬贴于肋骨及肋间肌内面, 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可以通过肋胸膜与胸壁体表构成生物电联系。 所以, 肺脏与外界通过胸膜与肺外组织器官发生生物电联系, 一是通过胸膜顶将生物电传递到颈根处, 二是通过膈胸膜将生物电传递到腹腔脏器, 三是通过纵隔胸膜将生物电传递到纵隔, 通过纵隔上下传递, 四是通过肋胸膜将生物电传递到胸壁体表.
肝脏
肝实质的表面被有一层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被膜, 称为纤维囊. 纤维囊的结缔组织在肝门处特别发达, 构成各管道的鞘, 并伴随各种管道伸入肝的实质, 将肝实质分成许多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的构造单位, 肝小叶周围有结缔组织将其分隔, 成人肝脏有50万~100万个肝小叶, 相邻肝细胞之间具有紧密连接, 桥粒连接和缝隙连接, 有的肝细胞之间还有贯通的细胞间通道连接, 肝小叶和肝细胞之间通过这些连接形成相互协调, 相互一致的功能细胞团或细胞群。肝脏是人体内的产能大户,人体产生热量的很大部分是肝脏产生的,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肝脏产生的热能是维持正常体温的主要因素;同时肝脏也是产生生物电能的大户,在整个腹腔中,肝脏是产生生物电能最多的器官,特别是中医所讲的中焦各脏器,像胃、十二指肠、脾及胰腺等产生生物电能相对较少的脏器需要肝脏的补充和供给。肝脏产生的热能主要通过血液循环传递,而产生的生物电能主要通过肝脏与胃等脏器和体表形成的各个韧带来完成。所以, 肝脏内肝细胞发挥正常功能的同时伴随着生物电能的释放, 放出的生物电能一是通过细胞间的各种连接在细胞间传递, 二是通过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向外传递, 最后传递到肝门及 肝表面的纤维囊。传出肝脏后通过小网膜与胃、胰腺及脾构成生物电联系;通过纤维囊形成的韧带与其他脏器和体表构成生物电联系。
肝的毗邻关系: 肝的上面被以腹膜, 与膈, 右侧膈胸膜, 右肺基底, 心包心室以及部分左侧膈胸膜和左肺基底相邻.
肝的前面被盖腹膜, 大部分与膈相邻. 在右侧肝表面盖以腹膜与膈, 胸膜, 右肺前缘, 右侧6~~10肋骨, 肋软骨相邻, 在左侧与左侧7~~8肋软骨相邻, 小部分与左肺前缘相邻
肝的右面被以腹膜与膈, 胸膜及右侧肋弓相邻。肝的后面借结缔组织与膈紧密相贴.
肝的下面, 右叶背侧, 前内方为十二指肠, 前部为结肠. 方叶与胃幽门和十二指肠相邻, 左叶与食管相邻, 其外侧与胃相邻.
肝的韧带: 第一肝镰状韧带, 由腹膜形成, 连于肝和膈之间使肝连于膈和前腹壁, 此韧带有一定的宽度.
第二, 冠壮韧带, 由腹膜构成, 连于膈于肝的上面和后面, 有一部分移行到右肾形成肝肾韧带.
第三, 左右三角韧带, 连接肝和膈.
第四, 小网膜, 由腹膜形成的皱襞按位置不同分二部分, 肝与 胃形成的部分叫做肝胃韧带, 肝与十二指肠之间的部分叫做肝十二指肠韧带.
所以, 肝脏产生的生物电向上通过膈与胸腔发生联系, 通过肝的韧带与胃, 十二指肠, 肾发生联系.
脾脏
脾脏在胃与膈之间, 脾的表面除了脾门外, 均被腹膜包被, 脾脏为腹膜内位器官, 与周围脏器连接广泛, 脾脏可以与胃, 胰腺, 肾脏, 结肠直接相邻, 脾脏还通过膈脾韧带, 脾肾韧带, 胃脾韧带, 托脾韧带等与周围脏器发生生物电联系。特别是脾与胰腺和胃之间的生物电联系极为紧密。
肾脏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 其生理功能是泌尿. 左右肾脏的毗邻关系各异, 有很大的变异.
肾的上极: 被肾上腺覆盖.
肾的前面: 右肾与肝, 十二指肠, 升结肠和小肠相邻.左肾与胃, 胰, 脾, 小肠及降结肠相邻.
肾的后面:与其相邻的有膈, 腰大肌, 腰方肌, 腰从的分支, 第十二肋骨及腹横肌. 肾上部与肺, 胸膜之间隔以膈, 在腰肋三角处肾上极与胸膜直接贴邻. 而且肾脏外的筋膜与腰大肌、 腰方肌筋膜是相互延续而成的一个筋膜组织. 在第十二肋骨的上方肾筋膜囊与胸膜囊, 膈胸膜直接贴邻. 两肾外侧缘均位于骶棘肌的外侧缘, 有时超出腰方肌的外侧缘外侧缘上部位于膈的肌性部表面, 下部与腹横肌腱膜贴邻.
腹膜从相邻脏器移行到肾, 形成腹膜皱襞或韧带, 如肝肾韧带, 十二指肠肾韧带, 脾肾韧带等.
肾的被膜从内到外依次为肾囊, 肾脂肪囊和肾筋膜, 肾筋膜分为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 肾前筋膜行于肾脂肪囊和肾血管的前方, 并从前方跨越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与对侧的肾前筋膜相延续, 肾前筋膜向上包裹肾上腺, 再与肾后筋膜融合并移行成膈下筋膜, 肾前筋膜向下被盖于输尿管, 肾前筋膜前方复有腹膜.
肾后筋膜行于肾脂肪囊和肾血管的后方, 腰大肌与腰方肌的前方, 并且贴邻紧密, 肾后筋膜与脊柱前方结缔组织结合, 紧覆于椎体和椎间盘. 肾后筋膜向下被盖于输尿管的后方, 向下与 髂筋膜相融合.
所以, 肾脏同周围组织器官生物电活动与联系也是多元的, 一是通过肾与肾上腺之间结缔组织发生生物电联系 , 二是通过直接相邻与肝, 胃, 十二指肠, 结肠, 胰, 脾等发生生物电联系, 三是通过各种韧带与肝, 十二指肠, 脾等产生生物电联系, 四是通过肾筋膜向上与膈及胸膜囊, 胸膜发生生物电联系, 向下通过输尿管下传到膀胱, 通过髂筋膜与下肢筋膜与下肢发生生物电联系, 向后通过腰大肌, 腰方肌外的筋膜向下传递, 再通过髂腰肌筋膜传出体内, 向后还通过椎体和椎间盘传出体内, 还可以骶棘肌筋膜向外传递

胃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 食管腹腔段指食管穿膈肌的食管裂孔之后到喷门的一段食管, 位于肝左叶的食管沟处, 一般并属于胃. 胃为腹膜内位器官, 绝大部分均被腹膜覆盖, 但喷门及胃底的一部分没有腹膜被盖, 直接与腹后壁相连.
胃的毗邻: 胃的上方为膈, 下方为横结肠, 两侧为膈和胸壁的一部分, 前方与前胸壁和前腹壁相邻, 胃后壁全部被腹膜覆盖, 隔网膜囊与肾上腺, 胰, 横结肠及其系膜相邻, 与胃后壁相邻的这些结构称为胃床.
胃的韧带: 胃膈韧带, 胃上部与膈相连的韧带, 向左移行为胃脾韧带.
膈食管韧带: 是由移行腹膜形成, 在食管左侧移行至胃膈韧带, 向右移行至肝胃韧带.
肝胃韧带: 是肝门与胃小弯之间的韧带, 右侧是肝幽门韧带. 两者没有明显界限.
肝幽门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肝胃韧带合称为小网膜.
胃脾韧带: 胃与脾之间的韧带.
胃结肠韧带: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的韧带, 是大网膜的一部分.
胃胰韧带和幽门胰韧带.等等.
所以,胃作为腹膜内器官, 它的生物电活动与周围组织器官的联系是极其广泛的,向上通过食道将生物电上传到肺及喉等; 通过小网膜与肝发生生物电联系; 通过大网膜直接与结肠发生生物电联系; 还可以通过各种韧带与脾、 胰等脏器发生联系;通过膈胃韧带与肺发生生物电联系。
小肠
小肠中的空肠, 回肠全部被腹膜所包被, 并借助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 肠系膜与腹后壁连在一起的部位称系膜根部, 长约15厘米, 而系膜的小肠缘长约3~~4米, 所以从系膜根向小肠延伸时, 不能不作扇形展开并作波浪状折叠.它起自十二指肠的第四部分, 第二腰椎的左外侧缘, 往右下方直到回盲连接处, 肠系膜呈一条斜线附着于腹后壁, 它跨过十二指肠第三部, 下腔静脉, 右侧输尿管和腰大肌, 终止于右髂窝. 肠系膜以扇形展开包裹肠管.
所以, 小肠产生的生物电只能通过肠系膜向其根部传导, 传递到系膜根部及腹后壁以后, 再沿着与系膜根部和腹后壁相连接的筋膜结缔组织向外传递。但是,小肠是中空性器官,产生生物电能的能力相对弱,它主要是接受其他组织器官的生物电能的补给,特别是心脏产生的生物电能的补给。
大肠
大肠是消化管的最末部分, 长约1.5米, 起自右髂窝, 止于肛门. 升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 前面和两侧被盖有腹膜, 后面借助疏松结缔组织固定于腹后壁, 即固定在包裹髂腰肌, 腰方肌外的髂腰筋膜上, 横结肠上方接触肝右叶和胃大弯, 下方接触小肠, 后方接触胰和十二指肠, 前方盖以大网膜. 降结肠与升结肠大致相同。
所以, 大肠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生物电联系比较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胃与大肠之间形成的大网膜内的胃结肠韧带,胃接受肺组织、肝脏等组织器官的生物电能后,再通过此韧带下传到大肠。
9,膀胱
膀胱可以分为底, 颈, 体, 顶.成年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的前部, 前方为耻骨联合, 膀胱的前下壁接触耻骨联合后面, 在男性有外侧耻骨前列腺韧带和内侧耻骨前列腺韧带及结缔组织相连; 在女性为耻骨膀胱韧带及结缔组织相连.
膀胱顶与脐之间有脐中韧带, 膀胱的外下壁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肛提肌相邻, 膀胱上面和后面被腹膜覆盖.
膀胱后外侧有输尿管进入, 输尿管从肾门出来人为分为三段, 腰段, 盆段和膀胱壁段, 腰段输尿管沿腰大肌筋膜表面下行, 相当于第3, 4, 5腰椎横突的前方进入盆段, 位于腹膜深面, 起先贴于骨盆侧壁下行, 贴着骶髂关节, 闭孔内肌及其筋膜下行, 在坐骨棘附近穿入膀胱.
所以, 膀胱与外界的生物电联系也是广泛和有其规律的, 通过输尿管与肾发生生物电联系, 与肾 形成生物电的表里关系; 向上通过腹膜与其他脏器形成生物电联系; 向前下通过与耻骨联合相连的结缔组织筋膜及韧带与体表形成生物电联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揭开针灸经络、中医理论及气功之谜(六)--商振德教授 老茶馆 揭开针灸经络、中医理论及气功之谜(八)--商振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