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理论卡在膜原论

2012-01-21 10:19 楼主
一:《伤寒论》理论争议起在源头模式不清

《伤寒论》问世晚于《黄帝内经》,仲景不可能不去研究《内经》,关键是仲景写《伤寒论》一书依据哪篇大论,这是个问题,从文字上看,仲景研究了《热论篇》是肯定的,看文字就能看的出来“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历史上的注家也看出这一点。关键是《热论篇》又是依据那篇经文来定六经之名的?

如果研究者对于《内经》读的比较熟的话,就会知道六经原始定名在《阴阳离合论》中,“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历史上也有的伤寒注解家意识到这一点,开始结合这一篇经文来注解伤寒理论,但是这篇大论分为两段,下一段是:“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如果比较这篇大论的这两段经文,看上去就相当矛盾了,自古以来的注解家门没法将这两段经文同时用来注解《伤寒论》,因为自古以来医家没法复原《阴阳离合论》讲的这种模型到底是啥样子,代表了何种物象观测?很多医家也找到了仲景六经的定名的出处,但是无法具体使用这一理论源头来解读《伤寒论》的最原始机制问题。因为无法解决也就无法解决伤寒转足不传手的难题,伤寒理论的千古之乱也就从此开始,这是因为单纯的足经代表的脏腑根本不能全面归纳身体的脏腑器官,可能仲景当时也不明白,因此,用《伤寒杂病》来补充,中医伤寒理论逐步衰落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2:伤寒理论争议中的改革者

中医发展史上第一个敢质疑仲景的人是吴鞠通,他在使用伤寒理论实践中发现了伤寒理论的不足,一改自古外感病理论,写成将人体“横向”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这一理论大大突破了伤寒体系,因此是伤寒理论的改革者,这一改革从脏腑学说归纳外感病,弥补了伤寒六经理论不能涵盖的手经对应的脏器。

其实这一理论是在研究人体另一种病理传遍机制,即内脏病理传遍的临近组织病理传变的规律。大大丰富了外感病病理传遍的规律研究。可谓中医研究传染病学的一次飞跃。但是,还有三种病理传变机制,吴鞠通也就不能知道了。现在执着温病派的所有中医也还是这样,根本不知道还有三种病理传遍机制存在。

3:膜原理论的千古困惑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素问·疟论篇》中讲,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其间日乃作也。”膜原概念一出,自古一来关于膜原概念又成了千古争议的话题,诸家争议不休,因为不知道这个概念背后所指,无论仲景理论还是吴鞠通理论都被卡在这里,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任何理论无法离开人体生理结构,六经理论被卡在少阳半表半里上面,三焦理论被卡在三焦之间的连接机制上面,大家看看各家关于原膜的解释就明白了:

(1) 横膈之膜与其空隙之处皆为膜原

清代医家何秀山在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所作的按语中讲:“《内经》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外邪每由膜原入内,内邪每由膜原达外。”何氏认为膜原既包括横膈之膜,又包括膜中之空隙。他把“膜”与“原”分别加以诠释,膜为横膈之膜,原为肌腠与胃腑之间的空隙之处,处于半表半里、内外交界之地,与三焦气机的运行输布密切相关。膜原既是外邪侵入人体内的必由途径,又是体内邪气排出体外的必经通路。这一解释实际是混淆了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概念。如果大家对于解剖学比较熟悉的话,就会知道吴又可对于体腔内浆膜腔结构没有认识清楚导致的,但在那个时代,开始认识浆膜腔结构也就是破天荒的事情了,很伟大啊

(2)人体内夹缝之处的间隙为膜原

清代医家周学海在《读医随笔·卷四证治类·伏邪皆在膜原》中讲:“膜原者,夹缝之处也。人之一身,皮里肉外,皮与肉之交际有隙焉,即原也;膜托腹里,膜与腹之交际有隙焉,即原也;肠胃之体皆夹层,夹层之中,即原也;脏腑之系,形如脂膜,夹层中空,即原也;膈肓之体,横隔中焦,夹层中空,莫非原也!原者,平野广大之谓也。故能邪伏其中,不碍大气之往来,古书所谓皮中淫淫如虫行,及行痹、周痹左右上下相移者,皆在皮肉夹缝之中也。”周氏在《黄帝内经》有关“膜原”的论述基础上,汇通了一些西医学思想,把“膜原”的概念有所拓展,把它定义为人体内的夹缝之处的间隙,膜原范围极广,包括皮与肌肉之间隙、腹膜与腹壁的间隙、肠壁与胃壁的中空夹层、脏腑的系膜与系膜之间的夹层、心包膜与横膈之间的夹层,这些地方都是邪气易于结聚潜伏的部位,而且由于腔隙相通,邪气浸淫的范围容易扩大,从而使病情加重。这一解释已经讲原膜理论体系放大到全身结构了,与三焦论和六经理论根本不挂钩。

(3)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

清代医家薛生白根据湿热阻遏膜原的病理特征,提出“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之说。他在《湿热病篇》自注中讲:“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湿热伏于膜原证,既非阳明里证,又与伤寒之邪传里化热而在足少阳之半表半里证有所区别,根据湿遏热伏的病理特征和湿热秽浊之邪阻遏膜原的症状表现,多近于中焦阳明部位;而从寒热如疟的症状与伤寒少阳证之寒热往来症状相似,但不似疟之寒热发有定期,这一解释更是颠倒,将六经少阳阳明混为一谈,不知言为何物了,也没有基本的理论体系了。

大家想一想,为何两种外感病中医理论到了清代出现这样的局面,流传几千年的伤寒六经理论自己推翻了自己,刚问世的吴鞠通三焦论接着又被质疑呢?究其原因既是中医历史从汉代开始中断了人体解剖学发展,医家单靠所谓的阴阳辩证已经无法解释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既使是简单的疾病也不能做人体病位分析了,病位不清也就谈不上药物归经,治疗也就失去了方向,中医发展到清代这一问题也就暴露的很明显了,直到现在中医界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中医辩证论治成为一句空话,实际所有中医都在利用经方套病而已,也就是所谓的症候群总结; 有的学者依靠训诂学解读,也不懂的人体结构,以字解字来会意,其实也是枉然。而随着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快速推广,中医这些解决不了的问题,现代医学可以解决了,由此大家也就搁置了这些问题的探索研究,这些千古之谜也就没有人再去提起,只要使用古方混口饭吃也就满足了,其实中医的致命问题所在根本没有得到一点解决。

因此笔者首先写《中医解剖学概论》一书,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所有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根本无法谈论,所谓的辩证都是说理不讲理的逻辑诡辩,这也是中医不被现代医学认同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我们这代人应该担负起这一责任,来修补这一理论缺陷。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1-21 10:30 2楼
连基本的生理结构都不知道,就是一个词“自己会看病”,谁见过你看病了?你问问网上谁见过你看病了,你不觉得自己很可笑吗
2012-01-21 10:33 3楼
什么话也不会说,只会骂街骂娘,只会一句话“我会看病”,难道论坛中的所有网友只有你会看病?不知你的年龄有多大了,如果你是小孩子也就无所谓了,如果你是成年人,懒得理你啊
2012-01-21 11:22 4楼
研究中医的目的是使中医现代化,既是不能重新回到主流医学地位,只要传统中医能够获得新生,我们也就对得起我们的祖先了。大家要共同为之努力,千万不能内讧搞宗派,搞正统,中医到现在这个状态,搞正统已经毫无意义了
2012-01-21 12:35 5楼
张仲景见到的《内经》与我们现在见到的《内经》是否完全一样?这个先生应该先解决。

否则,拿着我们现在的《内经》去臆测仲景之意,逻辑上有问题

我们只要知道《伤寒》与《内经》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就够了
2012-01-21 12:35 6楼
搞不清半表半里机制,伤寒理论无法诊断,也就复发治疗,因此伤寒理论到现在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伤寒六经理论陷入症候群总结也就自然没有了核心,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思维反思
2012-01-21 12:49 7楼
吴鞠通何曾质疑过仲景哦,很多言论完全是针对当时温病盛行而医者不知变通,乱用伤寒方的.
2012-01-21 12:52 8楼
引述一个吴鞠通的病案

唐 五十九岁 三月十六日 头痛恶寒,脉紧,言蹇,肢冷,舌色淡,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

麻黄(三钱,去节) 桂枝(六钱) 炙甘草(三钱) 杏仁(五钱) 生姜(六片) 大枣(二个)

煮三杯,得微汗,止后服,不汗,再服。不汗促役其间。

十八日 原方倍麻黄,减桂枝,加∶

附子(三钱)

二帖。

十八日 原方再服一帖。

十九日 诸证悉减,药当暂停以消息之。

二十日 中风表解后,言蹇减食则汗头行痛,舌白滑,脉微紧,宜桂枝加附子汤,除风实表护阳。

桂枝(六钱) 白芍(四钱,炒) 炙甘草(二钱) 附子(三钱) 生姜(五片) 大枣(二个)

水五杯,煮二碗,分二次服,渣再煮一碗服。

二十一日 表解后复中,恶寒胸结,舌苔浓而白,脉迟紧里急。

桂枝(六钱) 苍术(三钱) 附子(四钱) 干姜(三钱) 苡仁(五钱) 茯苓(五钱) 浓朴(三钱) 枳实(二钱) 陈皮(二钱)

日二帖。

二十二日 于前方内加∶

炙甘草(二钱) 生姜(二两) 去茯苓 减苡仁日二帖。

二十三日 诸证悉衰,当减其制,照前日方,日一帖。

二十四日 中风表解后,余邪入里,舌黄身热胸痞,议泻心汤泻其痞。

干姜(五钱) 生姜(五钱) 黄芩(五钱,炒) 黄连(二钱,炒) 半夏(六钱)

头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先寒后热,胁痛腰痛,少阳证也,议从少阳领邪外出太阳法。

柴胡(六钱) 黄芩(三钱) 党参(三钱) 桂枝(四钱) 半夏(钱半) 炙甘草(三钱) 羌活(钱半) 生姜(三片)

寒热后,寒退热存,胁胀。

半夏(五钱) 炙甘草(钱半) 陈皮炭(钱半) 生姜(三钱) 黄芩(四钱) 香附(三钱)郁金(二钱) 大枣(二个)
2012-01-21 13:07 9楼
中医貌似从来都不缺少话题

膜原,三焦,命门都是悬而未决的概念

希望先生的《中医解剖学概论》一书能解决
2012-01-21 13:18 10楼
中医学需要三部分人:一是理论研究者,其中有的理论很有一套,考究个什么东西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可能不会看病,但他们终久会看病的,因为经得起临床检验的理论才是有用的理论;二是临床实干者,其中有的没有多少理论,但临床疗效却很不错;三是既是理论行家又是临床高手者。这三部分人都应允许存在,可以相互借鉴,促进中医学发展。
2012-01-21 13:19 11楼
李茂春 说:
搞不清半表半里机制,伤寒理论无法诊断,也就复发治疗,因此伤寒理论到现在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伤寒六经理论

先生认为半表半里的机制是什么?

对待半表半里的认识有很多不同见解,但到了临床,依靠症候群结合医生的四诊来做综合判断都是一样的,,,理论慢慢来总结,只要有效,我们也可以先‘糊涂着’先用着
⬅ 脉求因果—《脉诊导论》 老茶馆 夹挤上颔带治腰骶关节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