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2012-04-07 09:23 楼主
今天逛了一逛旧书市在一堆中医书中
无意中发现一本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达夫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铅印本,
顺便翻阅了一下,读到书中提到“补可去翳”真是奇怪,明明《本草》是“ 补可去弱”。结果是打印错误!
回来在网上就找到这本书。
成都中医药大学把陈达夫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可想他学术价值和作用!

现在上传供学者研究和学习!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4-07 09:23 2楼
中医眼科六经学说概要

中医眼科六经学说创立人 陈达夫教授

中医学的六经学说是中医眼科的基本理论之一。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上源于《周易》。《周易》与中医学有特殊的关系,有一句格言说“不知
易便不足以言太医”“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足以说明这种关系。如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藏家学说、气化、运气学说、中医病机学说等
,无不创始于《周易》。《周易》是中医理论的渊薮。六经学说是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概据。因此也源于《周易》。《周易》中的阴爻、阳
爻是阴阳关系的主要内容。《周易》中卦家所寓的阴阳哲理是中医阴阳学说的起源,《周易》爻象。卦象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导源;《周易》中
六爻与中医六经、六经体系、六经辩证密切相关,是组成六经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
六经学说形成于《伤寒论》,发展于《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称为中医眼科的六经学说。何谓六经学说?是根据六经所系脏腑的病理变化和六经
经络循行途经所出现的病理变化来诊治疾病的一种理论。包括了经络学说和脏象学说的内容。以手足三阴三阳经为纲,体现经络学说的内容;
以五脏六腑为纲,体现脏象学说的内容。
2012-04-07 09:23 3楼
一、六经学说的源流
1、三阴三阳的由来
(1)阴阳的由来
《易传》已明确提出阴阳的概念,如《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阴阳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用阳爻(――),阳爻(
-)符号来表示,体现阴阳的关系,对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皆取决于这两个基本符号的变化。作为完整的哲学体系。即阴阳的对立
统一运动变化,决定着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
《内经》在《周易》阴阳学说思想的影响下,吸取了《周易》的阴阳理论精华,与医学相结合,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理论,有力地促进了中医
学的发展。在《内经》中设专篇讨论阴阳,是医理与哲理相结合的典范。《内经》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
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等,对阴阳皆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听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的作用。《素问·阴阳离合论》以
阴阳离合精辟地根据了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寓合了阴阳分之为二,合之为一的对立统一观点,并提出了“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即阴是根本
,阳是主导的观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说明阴阳之气随四季变化而消长,把阴阳与自然界四时有人
体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时五脏阴阳的观点。《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予阴阳”“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言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
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者为阳,心、肝、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把阴阳
哲学灵活地应用于解释医学原理。《内经》平衡理论的特点主要以阴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在生理方面《内经》认为,维持阴阳平衡是生命机
能的重要环节,从而提出“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病理方面,提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认为疾病的发生与
脏腑阴阳的协调被破坏密切相关,在养生防病的发生与脏腑阴阳的消长平衡。在诊断方面以审查阴阳的变化为主要诊查原则,如《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提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在治疗又以恢复阴阳的平衡为宗旨,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目的在于纠正阴阳的偏盛衰而达到恢复协调的目的。
2012-04-07 09:24 4楼
(2)三阴三阳的由来
《内经》中的三阴三阳启导于《周易》卦象。也就是三阴三阳源于《周易》的阴阳之理,六爻之论,而提出了三阴三阳的六经学说。三阴三阳
主要表示阴阳之气的多少及阴阳气化过程的初、中、末阶段的变化;如《素问·天元经大论》说“何为气有多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
三阴阳也”“说明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所以叫做三阴三阳。
《周易》将万事万物都一分为二,归属于阴阳两大类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在运动的各个阶段总是存在着偏盛,偏衰或多或少的差异,就其
变化,也是渐变的过程,从渐变开始,以突变为终,从少到老,必经历着初生,壮盛、衰弱的漫长过程,因此单纯用阴阳的老少概念不能说明
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因此产生了一分为二的前提下,又一分为三,也就是三爻组成八卦,三位一体,位为上、中、下,时为初、中、末象征
少,壮、老之三阴三阳概念,三阴三阳以示事物阴阳运动过程的少、壮、老的变化规律,在《周易·太极图》中也直接反映了三阴三阳的概念
。《素问·脉解论以三阴三阳配四时六气的阴阳清长分析六经病证。为杂病六经分证典定了基础。
2、三阴三阳与开阖枢的关系
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有关论点,如“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及“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失,精气乃绝”阴阳互要的理论,提出了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进一步深化
了六经之间的相互作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在《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篇》作了详细记载。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是故三
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阙阴为阖,少阴为枢”。开主外出,阖主内入,枢主内
外出入,体现了三阴三阳。分而言之,阴阳各有其经;合而言之,表里同归一气,既相互协调又各尽其职的理论。
2012-04-07 09:24 5楼
3、三阴三阳与标本中气的关系
从《素问·六微旨大论》的有关论点,提出了三阴三阳的标本中气理论,将六气(风、热、湿、燥、寒、火)与三阴三阳的本、标、中的从化
关系,反映了人是生活在气变之中,人的生理病理随六气而变化的观点,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就是在阴阳互根基础上的阴阳气化理论。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
上,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阳;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阳之上,湿气治之,
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其中,少阳、太阴从本化,因少阳本火而标阳,太阴
本湿而标阴,二者标本同气,故从本化;少阴、太阳从本或从标化,因少阴本热标阴,太阳本寒标阳,标本异气,故从本或从标化;阴明厥阴
从中见化,因燥从湿化,风助火威,自然之性也。
2012-04-07 09:24 6楼
4、六经的由来
六经亦源于《周易》,六爻位象的六个阶段,即由初微 →渐盛 →旺盛 →盛极 →始衰→复来,反映了阴阳消长盛衰的规律。所谓六经,即太
阳出入地平线所形成的六条法线,这六条法线是恒常不变的。故《素问·气交变大论》命名为六经。是在阴阳之基础,再加太、少、明、厥四
个系辞。太少是表示气的多少,从阳的方面来讲,太阳就是代表阳气多的阶段,少阳代表阳气少的阶段;从阴的方面来讲,太阴代表气多的阶
段,少阴代表阴气少的阶段,所以有“阳明者,两阳合明也”(《素问·至其要大论》)之说。在阴的方面,则把阴气趋于了最衰的阶段作为
阴尽阳生的转折点,所以把厥阴放在最末一位,因此代表阴气到了尽头的阶段。表示阴阳是互根的。阴尽则阳生,有“厥阴者,两阴交尽”(
《素问·至真要大论》)之说。
六经中气血多少在《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阳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
血少气,太阳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说明六经之间气血是协调的,表经多气少血,则里经多血少气,里经多气少血,必表经多血少气。在
《太素》中认为“太阴、阳明多血多气,少阴、太阳多血少气,厥阴、少阳多气少血”。
在六经中以太阳为统领,如《素问·热论》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故为诸阳主气也”,说明太阳为六经的领,掌握六经的协
调平衡。《类经》注“太阳为六经之长,统摄阳令,故诸阳皆其所属”。
2012-04-07 09:25 7楼
5、六经次序的排列
六经的次序也是本《内经》自然法则而来,在《内经》中有三种排序。一是为了代表阴阳的清长变化,按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
阴的次序排列(《素问·六微旨大论》);一是代表四秀的气候变化,有春少阳、复志阳、秋少阴、六志阴之说,按厥阳、少阴、少阳、太阴
、阳明、太阳的次序排列(《素问·本病论》、《藏气法时论》),一是用阐明自然界和人体之间气化活动的规律,按太阳、阳明、少阳、太
阴、少阴、厥阴的次序排列(《素问·脉解篇》、《素问·热论》)伤寒六经则用以第三种排序方法来阐明伤寒病传变的气化的规律。
2012-04-07 09:25 8楼
6、六经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三阴三阳六经与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因脏腑是六经气化活动的场所;六经气化活动有表里、升降、离合之分。从脏腑来看,三阳主外运,
从下而上,三阴主内用,从内而外,合则阴阳配偶,离则各异其用,其活动形式,则不外升已而降,降已而升。从经络来看。则包括营已气血
在此给隧中活动,前人将经络之功能称为经气,营已气血之功能称为脉气,六经则经气与脉气为一体。分而言之,营血又合脉气为一气,已气
又合经气为一气,而营已气血皆生出于中焦,由水谷之气的精微所化生,上归于肺,输布全身,由茶脏腑,外濡肢体,这就是阴阳互根,阴手
阳秘之道理,了就是整体活动借气化以生存的大概情况,也是六经气化活动的常态。常与变更是在一起的,有常必有变,太极动而生阳,静而
生阴,阳过动则气外露而害生,阴过静则用不彰而弊出,因而产生了阴阳失衡而病理变化。在太阳则病多从寒化,在阳明则从燥化,在少阳则
从火化,在太阳则从湿化,在少阴则从热化,在厥阴则从风化。
2012-04-07 09:25 9楼
二、六经学说的形成
1、六经学说之初当在《素问·热论》指出。伤害一日,巨阴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因太阳感受寒邪,足太阳经脉从头下项,侠脊抵腰中,
所以头项痛,腰脊强直不舒,二日阳阴受之,阳明主内,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子于,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
脉循胁络于本,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平;五日少阴受之,厥阴脉循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曩
缩,此为六经学说的初刍,是以六经循行部位而出现的症状来进行归纳,亦看出六经与经络的关系。
2、六经学说的形成一伤寒六经的提纳。伤寒六经从太阳病到厥阴病,根据六位阴阳之气的多少,异用的特点,相应地表现出的症状,形成六大
类,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影响的病证,形成了伤寒六经提纳,其内容如下:
2012-04-07 09:25 10楼
(1)太阳病的提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为阳盛阶段,太阳经、受阴寒之邪侵袭,则产生阳气泛滥于外以抗病的现象,因而出
脉浮;太阳之经脉交于头项,头为诸阳之会,寒邪属阴,从阴邪而临阳位,阴胜则阳病、故头痛;项为阴阳交通之枢纽,阴寒之邪凝于枢纽之
道,故项强;因卫外之阳受阴寒之侵袭,阳气不能排阴邪之道,故项强,因卫外之阳受阴寒之侵袭,阳气不能排阴邪之象,故出现恶寒,以上
症状反应了阳阴盛的气化活动,也是太阳病的病理机制。由于经先受病,故以经证为提纳,太阳经证为正证,腑证为变证。
(2)阳明病的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阴明代表阳气极盛的阶段,阳明属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因阳热之气极盛,遏而正能行,取于胃肠,形成痞满,燥实坚的胃家实之证,由
于阳明病是化热入里,不管阳明经证,腑证都反应了这一特点。阳明从实证为正证,虚证为变证。
(3) 少阴病的提纲——少阴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阴为初阳,指阳气少的阶段。少阴病的部位在口、咽、目枢转之处,少阳之
府为胆,胆火上炎则口苦,津为热耗则咽干,风火上扰则目眩。少阳病是表半里之柴胡证为主证,以胆经里证为变证。
(4)太阳病的提纲——太阳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腹时痛也,若下之必胸下结鞭。太阴为阴气盛的阶段,太阴病则胃家
不实而脏有寒,阴气太盛,以致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水湿阻碍中焦气机痞寒,故腹满;脾虚阳气不足,寒邪上逆,故吐;脾阳则胃之受
纳受到影响,故食不下,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湿部下注,故而自利;由于自利不止致脾胃更虚,以致下利日益加重,阴寒道阻,阳气郁
而正伸,气机阻滞,故时腹自痛;若再将此虚寒之证,误为肠胃实热而下之,必然导致胃脘部为阴寒凝聚而结硬。太阴之病为阴盛阳衰,寒邪
损伤脾阳,所致的一系列病证,使阳气长而阳气消。太阴是脾先受病,以寒证吐利为正证。
(5)少阴病的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为阴气少的阶段,其病变主要向着虚寒方面转化,病及心肾,可以出现化寒化热
的病变,但以虚寒证为主。因肾中阳气衰弱则脉微;心之苦血亏虚则脉细,脉微细为心肾阳气。阴血均不足之象征。阳气大衰,精神疲乏,则
出现但欲寐的证侯。少阳病从寒化为正证,热化为变证。
(6)厥阴病的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操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利不止。厥阴为阴尽阳生的划界点。主要表现
绝阴绝阳之病变。常出现寒热错杂。或偏盛偏衰的严重病变。若阳热气上逆则消渴,乏上撞心,心中疼热,肝经寒邪横犯脾胃,故饥而不饮食
,强食之,脾难于运化,则蛔虫随肝气上逆而吐出。厥阴病提纳为止热下寒之证,上热用下法既不能解除,下寒用下法病变必然加重,故下之
则必然下利不止。厥阴病从寒热错杂正证,以偏寒偏热变证。
2012-04-07 09:26 11楼
三、六经学说的发展——眼科六经学说的形成
近代著名的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把《伤寒论》六经学说移用于中医眼科,形成了眼科六经学说,是对六经学说的一大发展。
1、六经学说应用于眼科的理论依据
(1)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是脏腑给络的精气结聚而成,而经络是联系眼与机体的桥梁。如《灵枢·大惑论》说“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五脏六腑之精是,皆
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它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灵
枢·口问》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均说明了五脏六腑和气血精液通过十二经脉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中精微和阳气,上注于目而使眼能明
视万物。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白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
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所以经络起到了桥梁作用,说明眼与脏腑经络有密切的关系。
⬅ 本草思辨录校释((清)周岩撰,张金鑫校释) 老茶馆 中医宝典-按摩 ch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