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補《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2012-05-11 07:27 楼主
抱歉,複製過來的文本文件中訂補的細節全部丟失了,本文中訂補處很多,沒有時間一一手工恢復。所以本帖用圖像文件,請點擊圖片-實際大小查看。謝謝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5-11 07:34 2楼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本文抄錄自數篇醫文,刪節頗多。

黃帝曰∶陰陽爲綱,萬物爲紀;生殺變化,猶然以序。故求癥頪陰陽之變而知其病,明病之因。(故)曰:治病必求於本,逐本以求原,無不已矣。(王冰本作“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並存,備參。)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生清而冷,熱生濁而鬱。熱見風寒而○生,寒逢濕邪而厥成。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眞)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陰之味出下竅,陽之氣出上竅。味濃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濃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濃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洩,濃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陽閉生熱,陰閉生寒。

寒傷形,熱傷氣。

氣傷痛,形傷腫。


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風勝則動,動則爲風;
熱勝則腫,腫爲鬱成;
燥勝則幹,乾爲津衰;
寒勝則浮,浮爲積涎;
濕勝則濡瀉,瀉爲火焱。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故喜怒傷血氣;寒暑傷形骸。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譬若寒暑過度。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故重陰,其象必陽,重陽,其象必陰。
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長夏傷於濕(王冰本作“秋”。改之),冬必欬嗽;秋傷於燥,冬必涎喘。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經臟絡腑,屬有所部。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裏,其信然乎?

岐伯對曰∶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運化。化生五味,道變生智,玄極生神,神在天為陽龢動气,(王冰本作“風”。並存。備考。)在地為木,在體為筋,
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是故肝病,則上幹清陽。營血濁怒,經筋受制。膽病,則胃氣制。陽龢受幹,則頸項胛中痛

南方生熱,熱生營,營生火,火生焦,焦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
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
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

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是故心病則營血不運,軀體不用,舌本彊。胷中少氣焦滿。少腹繞臍爍痛,頭病面青,目無光,唇紫灰。其火爍金,喘息不止。

長夏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酸猶過甘。脾生肉,肉生肺。-
脾主口。其在天為氣(“氣”,王冰本作“濕”。並存。備參)。在人爲意欲。意欲生勤,大气生憂。憂在天,爲陰,爲沉,在氣爲金。
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是以知脾病則肌肉壅腫,瘀之所病耳;不及則肌理尖削,食多榮少也。
故脾之敗也,其病消水癉渴。脾不消水,故口渴而尿頻多。此何生也,因其味太過,大食腥葷,膩之傷土而器不用,故水泛也。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
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

腎生志,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猶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是故肺病,則皮焦毛枯,背如重負,少气喘咳,皮屑飛揚,皮若當風,寒熱往來。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
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髒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
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志為恐。恐傷腎,思過於恐(王冰本作“思勝恐”。並存,備考);寒傷血,燥勝寒;
咸太過則傷血,甘太過猶勝於鹹。
是故腎傷則腹膨身腫,二便不利。以石,風,寒,濕,燥水別之。不及則小便頻數而少,畏寒不振,陽道不興。

故曰∶
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
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
故曰∶陰藏於內,而陽之守也;陽在乎外,而陰之使也。

帝曰∶法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甚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爲之俯仰,汗不出而熱畜,齒痠口幹,煩冤腹滿,死。
陽勝,則能冬不能夏。故身煩熱、骨熒。
陰勝則身寒汗出,膚若臨風,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氣逆,逆則腹滿(王冰本作“寒則厥”。意通。厥者,氣逆也。然下句“厥則腹滿”,則未妥。厥者,僅爲癥候,並存,備考),死。能夏不能冬。

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陰勝之變也,病之臨、形不可支也。勝者,相勝也。
寒生水,是水逢寒聚而不發,鬱而不行。不行則病。
熱生火,火化動气,勝則爲飆風,風動生寒,此極變也。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年四十內耗甚,腠理始疏,而陰營而衰自半也,起居癩散,榮華稍過,髪鬚斑白。
年五十,衛自衰而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年六十,陰營痿,陽氣失其榮而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故《經》曰:知七惑之弊而避之。用八益之利而益之。則衰老遠而身彊。反之,傷乎七惑之害,未臻八益之利,則衰老矣。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自然體用,愚者察異,力意不及。自然之道,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輕體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
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裏,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複始。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
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
風氣通于肝,雷氣通于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裏,以察太過與不及之理而補瀉。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善診者,先察色而望其形。別五行,分五域,而按脈審別其陰陽;見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
故脈者,
春之風也,柔龢而中弦。
夏之風也,洪弱而昭龢。
秋之風也,肅殺,浮毛如羽而清龢。
冬之風也,淩烈,散而沉石,中下見而靈活。
此四時平脈也。
按尺寸,觀浮沉滑澀,
察三才,而辧彊弱大小;
辧緊數促急激薄之象,生死立判;
分彊洪鼓擊實牢之動,眞假自明;
察查濡芤細散微耎之眞假;
溯及遲緩長短結帶之是非。

肝之脈曰脫,其無至若遁刀之責責。
肺之脈曰毛,其無根若摩麻,毛之浮波。
心之脈曰揣,其若索之去,傳豆於器。
腎之脈曰擊,如指彈石,辟辟搏絕。
脾之脈曰漏,乍陳乍數,屋漏雀啄。
故曰將亡之脈,生氣絕而不活。見其繫,而不見及气。見其動,而不見其韌者是也。
望而知生死,色見於外也。診脈而洞其機,而知病所生。以治,無誤則無失。(王冰本作“無過以診,則不失矣”。義同。)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得衰而已(“得”,王冰本作“待”。義同。)
故病盛,取之而傷眞气。因其輕則發揚而邪去,因其重則減之,因其衰則彰之。勝者剝之,弱者益之。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形勝則氣虛,以辛散滯而溫其陽。
氣盛形衰,用陰濁之性,以培其根。

邪在上者,揚而發之。邪在下者,引而泄之。(王冰本作“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意通。並存備參。)
中滿者,瀉之於內;

其邪所乘者,表之以汗。(王冰本作“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意通。並存備參。)
邪在表者,揚而發之。(王冰本作“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意通。並存備參。)
其氣慓悍者,按而斂瀉之。(王冰本作“按而收之”。並存,備考。)

其實者,益散益瀉,(王冰本作“散而瀉之”。當推敲。夫實者,在表則散之,里則瀉之。故曰“益散、益瀉”也。“散而瀉之”者,且散且瀉也,不在灋也。或徑作“散之瀉之”,妥矣。故改之。)
虛者,用益用補。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
判彊弱、乃知益損。
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血實宜決而疏之,氣實宜導而引之(王冰本作“氣虛”。非也。氣虛者,當靜以養之,非宜導引也。气虚之人必神气(机)不足,勉强导引,则意不能引气。气不能随意走,则徒劳其形而反耗其气矣。是以,气虚之人不当导引矣。可补之以味。功夫若足,可静坐搬运周天,采天地精气以补之。)。引領歸正,安活本位,定其血氣,各守其鄉,此治之道也。
⬅ 温州地区寻找一个针灸大师 老茶馆 訂補《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篇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