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笔下的中草药传奇

2010-03-14 16:08 楼主
诗圣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辛勤躬耕在田野上的药农。他一生颠沛流离,崎岖坎坷,生性狂狷,嗜酒成癖,竭力地揭露封建当权势力的腐败和贫富的对立,同情广大劳动人民。


杜甫不愧是诗圣,在他的笔下,花草树木、山水人物等都被描写得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不仅把梅、兰、荷、桂、菊等名花描述得争奇斗艳,而且把中草药的决明、栀子、女萝、丁香等也阐述得生动、形象、美丽、芬芳。杜甫35岁到长安求仕,很不得志。安史之乱后,他过着流亡生活,处境窘困,48岁入蜀,在成都营建草堂,这段时光他潜心创作的同时,并躬耕种植草药、上山采药,他还炮制中草药,卖中草药。可以说,如果摘去诗圣这顶桂冠,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药农。杜甫为何要学会种中草药?笔者认为,一是他身弱多病,贫困潦倒,无钱买药治病;二是他弃官为民,无官一身轻,勤于耕作草药,这也是他的精神寄托。

众所周知杜甫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新唐书·杜甫传赞》云:“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故明清文人甚推崇杜甫,叶燮在《原诗》中云:“诗圣推杜甫。”然而,你是否还知道,就是这个诗圣,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药农呢。他一生种药、卖药,在我国药物学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章。

公元759年,杜甫由陇入蜀。他就和妻子、儿女一道在浣花溪畔造茅屋,辟药圃,请友人觅求药苗。“药条药甲润青青,包过棕亭入草亭,苗满青山惭取誉,根据隙地却成形。”这就是当时他为我们描绘的一派生机勃勃的药圃景象。直至晚年,他在身患多种慢性疾病,身体日益衰弱的情况下,还不忘种花种药。他在《小园》诗中就写:“客病留因药,春深买为花。”意即买下花园,即种花又种药,花可观赏,药可治病。

对于怎样种好药,杜甫也深有研究。在泉州,他见太平寺的泉水特别清冽,可灌溉一片繁荣的药圃,因而在《太平寺泉眼》一诗中写道:“何当宅下流,余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含生毛羽。”据《本草纲目》载,黄精是阳草,为一种药物,久服可延年益寿。

至于写采药、制药、卖药的诗就更多了。《秦州杂诗》中的“晒药无妇,应门亦有儿”,反映了当时杜甫的妻子、儿子也参与精制药物了。另外,他还在诗中写道:“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这里的洗药,也是药物贮藏、炮制前的必要操作工序。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他曾三次卖药行医。诗人35岁至44岁时,在京都长安未中科举,因此只好“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第二次是公元759年,杜甫携带家小由洛阳回华州,这时的卖药生涯更苦了,到了“短衣数挽不掩胫”、“男呻女吟四壁静”的境地。杜甫第三次卖药是在公元770年,杜甫在渔市上摆药摊,维持一家生计,直到这年冬天死在长沙到岳阳的小船上。


写诗是他对时代的不满和呐喊,种药是他渴望追求“世外桃源”的生活。杜甫在青年时代就学习了不少种植中草药材的知识,酷爱耕耘,人蜀后,他经常吟着“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的诗句。白天他在田地种植女萝、丁香、栀子、决明等草药,有时他也翻山越岭上山上采草药。诗云:“编蓬石成东,采药山北谷”,“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他精心炮制,晒干后贴上标签贮藏好,以便自服或外卖。他在诗文中写道:“晒药安垂老”、“采药吾将老”、“看题检药囊”。他还诗曰:“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由于他付出了汗水和耕耘,药材长势良好,举目眺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他对自己种植的草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他常常喝了酒之后,“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就连生病时,他还冒着狂风暴雨扶杖去“朝行视园树”,药圃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解忧醒酒的乐园。拜读杜甫种草药的诗文,就像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成都市郊杜甫的“草堂”里各种药材翡翠,枝叶繁茂,姹紫嫣红……我曾问过一位参观过杜甫草堂的老中医,他说相传确实杜甫在草堂旁边开耕了一亩左右的药材苗圃,杜甫称它是药国,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草药的故事。长期与中草药打交道,杜甫对中草药有很强的鉴别能力,他把草药的特性、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他写决明是“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写丁香是“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写栀子是“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诗文描写各种草药涉笔亮丽,轻松明快,表达了诗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的心态和情感。

晚年,杜甫的生活十分贫困,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在《登高》中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此外还有“牵缠加老病”、“白首多年疾”、“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等诗句都反映了晚年境况的窘迫。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存,他还在大雪纷飞的严冬,爬上山去采黄精,采药回来,还得摆摊卖药,境况十分凄惨。当年的人,谁会知道卖药的老翁竟是名传千古的诗圣呢?

杜甫吟诗一生,种草药一生,是诗和草药赋予他生活的欢乐;杜甫辛勤躬耕草药,深入劳动人民中间,深刻地体验了贫苦农民的生活和感情,这是诗圣万古不朽的精神境界和他的伟大之处。当今,我们应学习杜甫深入劳动人民,体验平民生活的感情;学习他勤于躬耕,热爱绿色,培植绿色的情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李白醉酒五加皮 老茶馆 归隐大山的“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一篇旧文,那个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