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名曰器”辨疑 金 栋

2010-03-20 20:53 楼主
《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名曰器”辨疑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1 经文: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2 疑义:
经文将脾脏亦作为“器”,且与化糟粕、转味、而入出之腑混在一起,欠妥。

据经文“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及“帝曰:藏(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等所言,系讲“神脏五和或形脏四”的生理。因藏无形之气者为神脏,藏有形之物者为形脏。而将神脏之一的脾脏作为“器”,且与化糟粕、转味、而入出之腑混在一起没有道理。诚如清•张山雷《读素问识小录》云:“况本节论藏象心肺肾肝,皆不及府,何得于脾脏而并入诸府混合立论?文既不类,理尤难通。且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及六府分属五行,经有明训,于此而谓为‘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则诸府皆属至阴,皆通土气,真是汩陈其五行,荒谬极矣。”


3 辨析
“形脏四”,指藏有形之物者为形脏,有四即胃、大肠、小肠和膀胱等。“神藏五”,指藏无形之气者为神脏,有五即肝心脾肺肾。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注云:“形脏四,谓膀胱、小肠、胃、大肠,所以藏有形之物,故曰形。神脏五,谓肝心脾肺肾,所以藏无形之气,故曰神。”

形脏四、神脏五,其数有九,以应天之制数。“人(地)以九九制会”。黄钟制数,以九为数之极。但却与人体之五脏六腑(十一脏)不相匹配。从《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藏(脏)象何如?”所述内容分析,正是十一脏。但是胆腑单列,“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三焦别论,所剩正九脏。
形脏为四,而此为五者(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何也?主要与三焦有关。

三焦之义有两说:⑴形脏四,而禀气三焦。胃、大肠、小肠、膀胱者,皆藏有形之物,故曰器。其三焦者,为其主也。上中下三焦之气,能化肠胃糟粕、转味入于肠胃,出之前后二阴。见于《灵枢•营卫生会篇》。⑵膀胱三焦为一脏(腑)。见于丹波元简《素问识》和张介宾《质疑录•论三焦有几》。

原文“脾……名曰器”,显属不当,当是错简。
所谓器者,乃人体中空而能受纳之器官。正六腑之胃、大肠、小肠、膀胱(与三焦)之形脏四也。六腑能运行糟粕,转五味而入养五脏,出糟粕而通前后二阴,故六腑为水谷精微糟粕升降出入之器。脾乃实质器官,属五神脏之一,非中空之器,故将脾脏作为“器”,且与化糟粕、转味、而入出之腑混在一起没有道理。元•滑寿《读素问钞》云:“此处疑有错误。当云: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将原文直接改正,注云:“旧本混入下段,今改正。”清•张山雷《读素问识小录》云:“颐按:此节言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等语,专指脾脏立说,与肠胃三焦膀胱毫不相涉。”

“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义当如《素问直解》注云:“《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故脾者,仓廪之本,消化水谷,谷消则脉道乃行,水化则其血乃成,故荣(营)之居也。”故曰:脾脏不是器。


4 结语
综上所述,原文当为:“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与其他四神脏所述文理、医理、句法皆相同。原文“胃……名曰器”,当为:“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2010-03-20.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最近几则粗医案 老茶馆 [原创]《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名曰器”辨疑 金 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