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言脉之宗(3)

2010-03-22 19:36 楼主
“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这是大家熟知的《史记·扁鹊传》的最后一句话。后世多以此将扁鹊视为诊脉的发明者。其实,“脉”对于中医学的意义绝不止是诊法,而是整个中医学术的“命脉”所在。《盐铁论·轻重》说:

“扁鹊抚脉息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而邪气无所留矣。夫拙医不知脉理之腠,血气之分,妄刺而无益于疾,伤肌肤而已矣。”

王符《潜夫论·实边》也说:

“扁鹊之治病也,审闭结而通郁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故病愈而名显。”

扁鹊调阴、调阳,以及所“审”、“通”、“补”、“泻”的,并非指疾病的辨证结果而言,实际上是基于脉而言的。诊脉就是在人的身体上观察和抚摸而获取脉息。一开始,这种诊病方法一定与针刺密切相关,或者说是由于针刺的需要促进了诊脉的发展。通过诊脉,能够直接体察出脉之色泽、大小、寒热、虚实,以及气血盛衰、运行逆顺。当发生疾病时,根据脉息变化用针调治,自然与“随病调药”不同。针与脉的密切结合,不仅使中医学发展出现辉煌,而且形成了中医自身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理论,如虚实、寒热、补泻、逆顺等,本为针刺的基本理论,最终演变为整个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由于这些理论与阴阳思想相融通,所以后来这些理论便被阴阳所统一。

后来,脉与药逐步融合。除了考虑“病”以外,用药治病开始注意疾病的虚实、寒热,治疗也有补虚、泻实等差异。这种“药”实际上演变为后世所谓的“方”,与随病而调的“药”相比,显然具有质的改变。到了仲景时代,已经明确提出“辨××病脉证并治”。从“以药治病”到“以方治病”,其关键在于通过“脉”而建立起的中医基本理论。由于这些理论的扩大应用,中医学很早就走出了经验医学的阶段(但今天仍有人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显然是对中医学的历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随病调药”的治病形式,曾一度欲以针刺取代之,但与“脉”相合后不仅没有被取代,相反有了质的飞跃和发展,甚至超越针刺,这是值得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虽然从形式上看,“药”与“方”是一样的,也有很多人认为“方”是在“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确切地说,并非单味为“药”,合而成“方”,其实二者形成理念完全不同,尽管在本质上有着明显差别。简单地说,“药”是针对“病”的,是基本固定的;“方”是针对“证”的,是灵活变通的。张仲景可谓深明“方”之本义的第一人,后世称其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但如果没有扁鹊的理论贡献,仲景的辨证论治亦无从谈起。如果没有扁鹊从“随病调药”到“知病所从生”的理论贡献,中医学将一直停留在“随病调药”的水平,那么中医学很难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中医学术具有自身的特质和规律,这是我们今天发展中医学术的基础和根本。试想,今天大力开发中成药,尽管在技术方法上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究其实质,与扁鹊之前的“随病而调药”又有何本质的区别呢?这种状态如不加以改变,中医学的发展很难走上正确的轨道。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扁鹊――知病所从生(2) 老茶馆 老年性便秘的辨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