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对命门穴说发展的贡献2

2012-07-31 09:33 楼主
2 明确提出“水火相济”,促进了命门学说的发展成熟
由于孙氏的阐发和推广,道家内丹养生在唐宋元发展很快。内丹术借用外丹理论和术语,以铅代表人体肾精,以汞代表人身心液,认为二者的交互作用主导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人生命之主宰。内丹的铅汞,实则肾心,铅汞交互作用即为心肾相交。这种铅汞心肾交互作用的思想,影响到中医学,促进了中医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第十三》明确指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这里将心和肾同等地看作人体的两个重要生命根源,心肾代表水火,水火即是阴阳,心肾两脏同具真阴真阳而并重。因此,命门学说复苏的重要理论准备是心肾相交理论的兴起。心肾相交理论说明,中医学已开始由“心(火)为主论”向“心(火)肾(水)并重论”过渡,中医命门学说正是在完成了这一至关重要的过渡之后于明代蓬勃发展起来的,而导致这种过渡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内丹术取坎填离、坎离交媾的思想[5]。在此过程中,孙思邈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孙思邈在医学、道学、养生学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其学术思想对后世道家和医家均长生了深刻影响。许多著名医家,如刘完素、朱丹溪、李时珍、孙一奎、张景岳、赵献可等对道家学说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对命门学说做出重要贡献的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经常引用道家内丹著作和丹经术语以阐发命门学说。因此可以说,道家内丹养生是命门学说形成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来源。正如孟乃昌先生所认为:“宋代已在内功术中确立了命门学说,而且宋儒太极学说以及命门学说都是“流”,二者同是道家内功实践及其理论这个“源”所衍生的。”[6]陆广莘教授也指出:“从学说发展的历史看,命门学说史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7]

作者:张敬文 鲁兆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刺血治疗时间性疼痛一例 老茶馆 关于面瘫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