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界定

2012-08-22 22:29 楼主
试论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界定
吉文辉(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研究员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特邀研究员)
内容提要:中医药所处的文化地位、蕴含的人文精神、表现的文化形态、
体现的价值观念以及运用的思维方式等,显示的都是文化内涵而不单是医学理
论和临床技术。由此可以这样界定:中医药文化是包含和超越中医药本身的一
种文化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融为一体,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文化
生活当中。中医药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今年8月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1认为“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是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2]文件对中医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一文件的贯彻与落实必将在全国中医界引起对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审视和高度重视。但是,在贯彻与落实中,人们必然会遇到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医药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中医药本身的特殊性,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同样也是莫衷一是。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首次给“中医药文化”下的定义是: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3这一定义是从广义文化(即: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的角度下的,在具体的操作中比较难于把握。《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概括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但未明确中医药文化的内涵。这一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肯定会影响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精神的贯彻与落实。
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 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界定:
一、中医的根是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
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水乳相融、休戚相关。其与传统文化的
关系如鱼在水,不可分离。中医药学正是熔铸了传统文化中哲学、易学、天
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人体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等诸科知识并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加以建构,才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学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发展、成熟起来的。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没有这个根,中医药学就会失去生命原动力。中医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要素,“中华医道既是生命之道,更包含着自然与社会之道。揭示生命之道,便可揭示自然与社会之道。……以人为本是中华医道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4在遗存至今的古老的传统知识体系中,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像中医学这么全方位的涵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中医蕴含着传统人文精神
从本质上讲,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思想、理论、知识和行为活动才够得上称文化。恰恰在这一点上,中医蕴含着极其丰厚的传统人文精神。“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素问·征四失论》)古人认为医道之广大,充盈于天地四海之间。认为“医道之大尚矣,其上医国,其下医人”(《儒门事亲·后序》)“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吕氏春秋·审分》)医人之病与医国之病道理相通,故范仲淹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之慨。传统文化称儒术为仁术,同样亦称医术为仁术,二者同具仁爱之心。“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明·王绍隆《医灯续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千金方·序》)。清代徐廷祚写道:“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认为只有谋利的心淡薄了,良心和责任心才能产生。因此,他一再告诫医家:“医虽小道而所系甚重,略一举手,人之生死因之,可不敬惧乎!”(《医粹精言》)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和医德的基本原则。中医不仅仅是治病的医术,而且还是治人的医道。中医是治病的人,不单是治人的病。这些都是中医人文精神之所在。
最新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5 仁、和、精、诚四个字实际上就是儒家精神的集中反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论语·泰伯》);“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第一章》);“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周易·系辞下》);“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惟天下至诚,…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第三十二章》)。 这些思想与孔子所言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恭、宽、信、敏、惠)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之体现。
三、中医药融入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连绵数千年,辉煌灿烂,在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医药不仅与传统哲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与史学、文学、伦理学、语言文字学;与阴阳、五行、干支、八卦等数术密切相关,而且还充实发展了这些学科。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是集阴阳五行、集天地人三才、集相术、集气学、集象学、集养生学、集人体学等学术之大成的煌煌巨著。今人所著《中医体质学》、《中医气象学》、《中医养生学》、《中医文献学》、《中医康复学》、《中医老年学》等等,都是对传统和现代文化的促进和发展。中医药不仅在学术文化方面如此,而且还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除文学艺术、饮食起居外,民风民俗中也具有中医药色彩,如端午节家家将菖蒲艾叶插于门楣,饮雄黄酒,佩香囊以避邪驱瘟。重阳节登高远眺、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中医药已形成一道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景线。
四、中医学体现着人类医学的终极价值
《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工,刺其未病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从医学的社会价值层面归纳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6 这一观点突破了医学本身的社会价值,体现了大医之道的终极价值。第一层面表述的是:国家治理好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的健康就有了充分的保障。人心治理好了,产生疾病的心理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得到了改善,人们患病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地减少了。医家治病的水平提高了,许多疾病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第二层面表述的是:上等水平的医家能够防治尚未出现的疾病,体现的是疾病预防;中等水平的医家能够把疾病控制在初发阶段,体现的是疾病早治;次等水平的医家能够治疗症状明显的疾病,体现的是疾病治疗。先秦著作《鹖冠子》曾记载了古代医家扁鹊的一则故事,说的就是这一思想: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古人认为能治“未”病者为上工,今人则认为能治“危”病者为上工。一字之变更,大道遂不显。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与传统文化中其他学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古代军事上主张“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善之善者也”。7政治上讲“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主张“治国君民,教学为先”等,都体现了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重在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周易》中的一个重要人文精神就是忧患意识。由此可见,古人谈的是医道,今人谈的则是医学。中医谈的是医学终极价值,今人谈的多是医学的经济价值。
五、中医十分强调医家的文化素质
中医学的文化属性不仅表现在医学理论和医学思想上,而且也反映在医家个体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上,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素养上。传统中医如同绘画作文,需要主体综合素质的全部参与,临证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医家主体。“通乎儒不通乎医者,容有已,未有通乎医而不通乎儒者也。徒通乎医者,庸人也;兼通乎儒者,明医也。”(《图注八十一难经》徐昂序)这里所讲的儒,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历代医家几乎都说过:“医者,意也”。这里的“意”就是指思维活动,认为中医是一门注重思维活动的学科。而现代科学则注重实验,西医发展的特点是以术传人。理论的突破和技术、设备的更新,决定着临床效果。引进一台CT机,可使整个医院诊断水平提高。而中医发展的特点是以人传术。个人主体悟性的强化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决定着临床的效果。同一个道理,各人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往往是不一样的。中医理论的效应与医家的主体综合素质极为密切。因此需要强化的是个人的素质和悟性:“流变在乎病,主治在乎物,制用在乎人”,8“物之性有尽也,制而 用之,将使之无尽;物之用有穷也,变而通之,将使之无穷”9。中医临证最忌讳的是胶柱鼓瑟,按图索骥,这是历代医家一再谆谆告诫的。为培养和激发个人的悟性,需要阅渎大量的古代哲学典籍和重要医著,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谓也。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出,执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著至教论》)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强调:凡欲为大医者,除必须熟读医家经方本草外,还“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老庄,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旺,七曜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10
中医临证带有很大的个人技艺性,这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特点。晋代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物理论》)清代医家徐大椿更进一步强调:非聪明敏哲之人,非渊博通达之人,非虚怀灵变之人,非勤读善记之人,非精鉴确诚之人,不可学医。(《医学源流论》)医非小道,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医的。重视医家的素质,实际上就是重视医学,重视人命,这是医德的一种表现。
以上五个方面涉及到中医药所处的文化地位、蕴含的人文精神、表现的文化形态、体现的价值观念以及运用的思维方式等,显示的都是文化内涵而不单是医学理论和临床技术。由此可以这样界定:中医药文化是包含和超越中医药本身的一种文化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融为一体,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她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引用参考文献:
1、2009-8-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第一章 总则》
2、2009-8-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第二章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张其成 刘理想 李海英:近十年中医药文化学发展回顾 ,中医药文化,2009年第1期
4、傅景华《捍卫中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3 : 130
5、2009-8-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第二章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6、唐·孙思邈,《千金备要方·大医习业》
7、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
8、北宋·赵佶,《圣济经·卷十》
9、北宋·赵佶,《圣济经·卷九》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8-23 13:31 2楼
其实看过不止一位大医的成长经历,往往是说根基于内经,本草,然后甲乙、难经……这不是守旧,而确实是中医的根基所在。
2012-08-31 14:08 3楼
ksjyjs 说:
站在生物学角度去分析生命人体中电磁场运动规律,是西方医学的一大误区,在粒子与波动的二象性中只谈粒

几千年的中医之所以现在还有用武之地就是因为人体的整体性质!
⬅ 复苏中医药之我见 老茶馆 孙思邈的“三层九级医道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