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五运六气的传统推算与实考相差较大

2012-08-29 04:06 楼主
今年年初,我就曾判断全年气候有些偏寒,人们普遍阳气不足,临床可以多用经方。
当时曾有网友说,这种判断与五运六气的推测一致(我不是根据五运六气判断的)。
现在已经过了大半年,我发现气候与人体阴阳变化与我判断的基本一致,但与五运六气的推测则差别较大。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2012年(壬辰年)的“标准运气”推测:
总体来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上半年偏寒,下半年偏湿,似乎有些迹象。
但具体以六气推之,却有所多处不符。
“初之气(大寒到惊蛰),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温病,瘟疫,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这一节根本不存在,从冬至春,气候一直偏寒,人群的大多数也一直阳气不足,并无温病现象。
“二之气(春分到立夏),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这一段反正是凉的,似乎不错,但关键是并无“大凉反至”,只是延续性地比往年偏凉而已!实际绝对气温还是渐热的,只是热得慢了些。
“三之气(小满到小暑),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没有所述的情况,反而在夏至前后出现骤热,与人体内部阳气两相益彰,人群普遍“上火”。
“四之气(大暑到白露),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治痿者独取阳明,足阳明属土)。”——并无早到的“风雨”,从大暑到立秋之间仍旧酷热,只在立秋之后雨水才逐渐多了起来,直到“处暑”前后,实际辨证大多数人的阳气才开始消减了下去。
“五之气(秋分到立冬),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有待于继续观察,看趋势恐怕不会出现。
“终之气(小雪到小寒),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有待遇于观察。
总而言之,2012年虽然没全过去,但据我看来,它并未按照“六气变化”那样弹跳,而是老老实实地依着四季而行,只不过春去过迟,秋来偏早,而炎夏虽短,却也着实火热了一阵!
可见,所谓“五运六气”并不能死搬硬套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察。还请全国各地的网友都来谈些今年的感受和看法,期盼之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8-29 09:35 2楼
首先,五运六气是以干支纪年为准,而干支纪年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因为人为原因失真了。其次,推算的准确性和个人水平也有直接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所谓运气,是一种思想,是人体生理与环境适应性的朴素思考,原本就不是死板的拿来推算的。术数不等于数学
2012-08-29 14:09 3楼
雨做的云 说:
首先,五运六气是以干支纪年为准,而干支纪年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因为人为原因失真了。其次,推算的准确性和个

五运六气的推测原理,分为主气、客气、司天、在泉,与易经八卦的推测方法相似。
目前易经八卦的“预测学”十分热门,相信不少人尝试过用其推算过“命运”吧?其准确性呢?呵呵!
之所以有误差,是因为自然界是复杂的,是由多因素决定的,而不是单因素的线性结构。而“五运六气”仅仅根据干支纪年便进行数术推算,是犯了和西式思维同样的“单因素充分条件因果关系”的毛病。
中医学的主流思想是不赞成这种思维结构的,可偏偏有不少国人还乐此不疲……
既然原本就是多因素,用干支纪年进行“死推”的方法显然不合时宜。就算干支纪年从古至今从不失真,也是如同《韩非子》所说:“今古之世异,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岂能有准?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对其进行一些方法上的改变。五运六气的根本原理,是根据天人相应的阴阳对抗,以及“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等阴阳基本性质而来的。
从而,要使推算较为准确,就要实测上一年中原人群普遍的阴阳盛衰现状,把它作为“主气”变化依据,再根据长期天气预报及本地特殊气候,作为“客气”变化依据,将之绘成阴阳消长曲线,就能随机应变,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主气——人体自身的阴阳盛衰。
客气——自然环境的阴阳盛衰。
司天——天人相应的“胜气”。
在泉——天人相应的“复气”。
这里的第一要点,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体现在“客气”阳生,则“主气”阴长;“客气”阳杀,则“主气”阴藏。“客气”主动,“主气”被动。
这里的第二要点,是由于客气为因,主气为果,所以“主气”总比“客气”要慢上半拍。比如“客气”超乎时令“寒盛”,则“主气”以体内之“阳气上长”应之往往不及,一般须得延迟一季才能全部完成。这就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内在机理。
这里的第三要点,便是非时而起的客气,总使主气应对不及,从而产生了“胜气”。而这“胜气”,便是所谓的“司天”的基础;同理,当“主气”因其“不胜”而一味地追赶“客气”,终于追上之时,客气却往往已完成季节周期而引退,使主气“独大”,从而形成下一季的“复气”,而这“复气”便是所谓“在泉”的基础。这种一胜一复,如果都十分明显,便可造成全年度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殄泄;夏伤于暑,秋为赅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我一般是根据上述原理进行季节性预测的。
当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谓“正气”,其实就是个别人的“主气”反应十分迅速,可以及早形成“天人平衡”。这种人,就是朝鲜“四象医学”中的“太阳人”。然而反应过快者也有缺点:“太阳人,不易外感而易内伤。”所以,天下其实不存在具有“完美正气”的人,从而“五运六气”的内在规律是值得重视的。
2012-08-31 15:16 4楼
shenyvf 说:
五运六气的推测原理,分为主气、客气、司天、在泉,与易经八卦的推测方法相似。
目前易经八卦的“预测学

五运六气本就是补入的七篇大论,是否是王冰的个人行为还难说,后世实在是把它太扩大化了。运气学说让人明白人要适应地气天时,仅此而已。
2012-08-31 16:36 5楼
雨做的云 说:
五运六气本就是补入的七篇大论,是否是王冰的个人行为还难说,后世实在是把它太扩大化了。运气学说让人明

光头先生是典型的反中医脑袋.

五运六气决不是王冰之后或说唐代之后才出现的思想和学术,是古已有之,
伤寒论中首推五运六气的推算,
伤寒论其实就是五运六气推算的结果,至今民间还有传承,他们只学习五运六气,不学习伤寒论,只依据老皇历推算,
书上的很多观点 ,都不值一提,都是误人子弟的
2012-08-31 22:17 6楼
哈哈,直接追溯到中医的最基本立足点了。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问题是大家能够理解运气的实际现象考察了没有?

在没有搞清最基本的立足点现象研究之前,不要背口诀凭空推算啊,这样会像利用数学公式而不知公式如何形成是一样的问题啊
2012-09-06 09:36 7楼
我看古今天象的不同也是测不准的原因。
2012-09-06 09:39 8楼
我看古今天象的不同也是测不准的原因。
2012-09-06 22:55 9楼
ncitlc 说:
光头先生是典型的反中医脑袋.

五运六气决不是王冰之后或说唐代之后才出现的思想和学术,是古已有之,

迷信中医反而至中医于死地,不能客观对待便说别人是反中医。中医精华在变通,医者易也。天人相应是人类适应性的表现。宇宙间各星系星体位置都在不断变化,规律也在不断修正。五运六气是教给我们观察和思考的方法和角度,不是生搬硬套。
再者,我的头像乃圣严法师法相,请尊重。
⬅ 同在天地间——老丁说中医(47) 老茶馆 内火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