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为冬令主气,警惕寒邪致病

2012-11-28 11:05 楼主
《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这里所说的“风”“寒”“暑”“湿”,包括“燥”“火”,中医称之为“六邪”。

在二十四节气中,从小雪、大雪、冬至到小寒四个节气,为冬令主气。六邪之中,“寒”为冬季主气,寒为水气而通于肾,与肾水相应。由于冬季气温骤降,防寒保温不够,人体亦易感受寒邪而为病,因此寒病多发于冬季。

寒邪为病,其致病特征有以下三点:

一是寒易伤阳。寒为阴气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寒为阴邪。所以寒邪侵袭人体的时候,最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阳气受损,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如出现身体温度降低、手足发凉,甚至出现冻疮。另外,深重的寒气,还可以损伤全身的阳气。如寒邪束表,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伤寒”。若寒邪损伤脏腑阳气者,谓之为“中寒”。如伤及脾胃,会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委靡、脉微细等。

二是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之谓。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寒胜必痛,由于寒邪侵犯的部位不一样,所以病状各异。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三是寒性收引。寒气主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袭经络关节,会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如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

《儒门事亲》讲,小雪亥上终之气,“终之气为病,多发风痰、风寒湿痹四肢……终之气病,宜破积发汗之类。”意即治疗这一类疾病,可使用发汗之类的方法。因为经过发汗之后,毛孔开泄,汗液外出,体温下降,有些疾病因此就好了。古人总结讲,身体发热虽然温度很高,但是一经汗出就可退烧。因此,用发汗散寒法治疗外感疾病一直是中医学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烤火发汗、运动发汗以及药物发汗等。

人体是否发病,关键是要看人体的正气是否健旺。同一个气候之下,有的人发病,有的人不发病,关键是人体的抗病能力不同,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小雪时节,避寒就温尤为重要!只有重视外

在的气候变化,来调适自身的正气,才能祛病于身外,养生就是顺四时。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1-28 13:41 2楼
了解了
⬅ 甜饮料暗藏七大健康杀机 老茶馆 艾叶泡脚除黑眼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