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药不难学

2012-11-28 17:29 楼主
第一节 中药功效的来源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为了掌握中药的功效,古人付出了很多,不但“入腹知性”,更须“入口尝味”;不但运用象思维来推理功用,更须通过长期临床来验证其准确性。
知其然的同时还要知其所以然,中药,不但要熟记其功效,而且还要知道这些功效的来源。

中药,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占绝大多数,其功效的来源是复杂的,有根据性味而来,有根据质地而来,有根据颜色而来,有根据生长环境而来,有根据炮制而来,有根据气之厚薄而来,还有的是根据临床验证而来等等,下面,我简单的谈谈。
一、用取象比类思维来认识中药的功能
所谓取象比类,就是指求取某种事物的征象与他物加以类比,形成直觉认知。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指在观察事物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依靠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进行思维,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们认识复杂性事物的一种基本思路和方法。
用取象比类的思维对中药功用有个大致了解之后,然后再进行临床应用,经过验证,和我们推想一致的,形成理论而保留,这样,就有了现在都认可的中药功效。比如皂角刺,其药材位于皂角树的上部,故而,就可以治疗上焦病症,翻看《中药大辞典》,杨士瀛就说皂角刺“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验之于临床,确实如此。
1、质地决定性能。
一杯水之中,比重大的物质下行沉降,比重轻的物质上行升浮,所以,质地重的中药有下行沉降的作用,如矿物类药;质地轻的中药有上行升浮的作用,如某些植物类药。
同样是植物类中药,拿独活和葛根来说:独活质地沉重,故而能治疗腿脚部的疾病;葛根质地较轻,所以,就能治疗颈部的不适。
比如在《本草备要》中谈到沉香时:诸木皆浮,而沉香独沉,故能下气坠痰涎。这就是从质地方面用取象思维来推理出的功效。
2、由药用之前的性能决定。
如虫类药,活着的时候就善于飞爬,故而,大多数虫类药有走窜通络的作用;果实是营养物质的汇集,故而,大多数果实类中药都有补益作用。
著名医家张锡纯在一个“腿疼”病案中谈到“有一窦姓患者,年过三旬,邻村蒙馆教员。禀赋素弱,下焦常畏寒凉,一日因出门寝于寒凉屋中,且铺盖甚薄,晨起遂病腿疼。后因食猪头肉其疼陡然加剧……”,张氏在解释其疾病加重的机理时认为“猪肉原有苦寒有毒之说,曾见于各家草本。究之其肉非苦寒,亦非有毒,而猪头有咸寒开破之性是以善通大便燥结,其咸寒开破皆与腿之虚寒者不宜”。
这里,猪头的“开破”之力是怎么来的?
看看猪活着的时候,它的嘴能起土成沟,用取象比类的思维,就可以推断出其具有“开破”之性,最后,再经过临床验证,确实正确。
3、采集时间决定。
四季和长夏为五脏所主,春为肝所主、夏为心所主、长夏为脾所主、秋为肺所主、冬为肾所主,所以,不同季节采收的中药就能入不同的脏腑。
当季是药,过季是草。《新修本草》中明确谈到“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实非”,所以,采集时间是相当的重要。
不同季节采收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性”。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用取象比类思维,单从采集时间来看,春季采收的就是温性;夏季采收的就是热性;秋季采收的就是凉性;冬季采收的就是寒性等。这点,在后面“四气”中会有详细谈述。
4、由颜色决定。
有些药物颜色单一,而五色为五脏所主,不同颜色的药物能入不同的脏腑,具体来说:白色入肺、黄色入脾、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黑色入肾。比如,熟地为黑色,就可以入肾;朱砂为红色,就可以入心等。
5、由生长环境决定。
古今医家都喜欢道地药材,原因就是其疗效可靠。什么是道地药材?道地,就是地道,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具有可靠疗效的药材。
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药物本身的质量及其治疗作用也就有所差异,如商品生药白头翁有16种以上不同植物来源,正品应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其根含有皂甙,有抑制阿米巴原虫作用,而属于石竹科及菊科的一些同名异物则均无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又如不同品种大黄的成分其泻下作用也有明显差异,掌叶、唐古特等正品大黄中,其有效成分蒽醌含量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这些种类的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而一些混杂品大黄,如华北、天山等大黄,其蒽醌含量以游离状态稍高或接近结合状态,此等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差。另外,如中国长白山的野山参,中国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其人参皂甙的含量不同,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因而药理作用与临床疗效都有出入。
到目前为止,常常得到人们赞誉的道地药材有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四川的黄连、附子,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党参,河南怀庆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江苏的苍术,云南的茯苓、三七等。当然,道地药材毕竟数量有限,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常用一些同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来代替,不过,功效会有所差异,这点一定要注意。
一般来说,南方产的药物,药性多为温热,北方产的药物,药性多为寒凉,这与当地气候的寒凉温热有关。
6、炮制决定功效。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使中药有不同的功效,如大黄本为治疗下焦病症的药物,酒制后可清上焦之实热;柴胡、香附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能更有效的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橘核经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能更好的治疗肾经疾病。麻黄生用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解表作用缓和,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蒲黄生用活血破瘀,炒炭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地黄鲜用性寒凉血,制后则温而补血等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1-28 17:30 2楼
现在,终于有点时间来发帖子了,以后,很希望和各位老师朋友学习探讨中药知识,当然,也望多提意见。
2012-11-28 17:52 3楼
到了老姬这里啥都不难了,呵呵

正应了那句: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学习中.
2012-11-29 08:03 4楼
孙洪彪 说:
到了老姬这里啥都不难了,呵呵

正应了那句: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学习中.

呵呵,过后,我慢慢的来谈,当第一章看完的时候,也许你就会和我有同感。
我们学习中药就是为了应用,如果单纯性的死记硬背,也许功效记得滚瓜烂熟,但是,会应用的人还是很少。我的感觉是如果换一个记忆法,只要你记住了中药的有关知识,那么,临床上就会用。
2012-11-29 08:06 5楼

呵呵,老牙,
谢谢你。虽然《厨房里的中医》还在写稿当中,但是,想放松一下,想和你们这些老朋友聊聊,还望你们多指教。
2012-11-29 08:16 6楼
二、四气五味决定功效
1、四气
(1)、四气的概念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热、温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严格说来,平性是不存在的)。
(2)、四气的来源
那么,药性的寒热温凉是怎么来的?
现在,主要有二种学说:
其一为禀受于天说。如李中梓云:“四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故药性之温者,于时为春,所以生万物者也;药性之热者,于时为夏,所以长万物者也;药性之凉者,于时为秋,所以肃万物者也;药性之寒者,于时为冬,所以杀万物者也。”其后,缪仲醇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凡言微寒者,禀春之气以生;言大热者,感长夏之气以生;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平即凉也;言大寒者,感冬之气以生。此物之气,得乎天者也。”认为药物的四气禀受于天,是由四时季节气候的差异而引起的。
天人相应,天物自然更是相应,故而,药物的采收季节对药性有很大的影响。
古时候,人们把中药称作本草,其原因就是《蜀本草》中所说的“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当季是药,过季是草,因于草药都有其固定的采集时间,而此时间和季节的寒热温凉有关,所以,最初的药物之性是由采收季节来决定的。比如春季采收的,其性为温,夏季采收的,其性为热,秋季采收的,其性为凉,冬季采收的,其性为寒。这点也可通过《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一段话得到证实,其中“因气感之宜”是药性的决定因素。不过,现在的药物在采收之后更多的是没有及时应用,而是存放慢用。药物在存放过程中经过其他季节之气“所感”,药性会有些变化,可以说,这是一种天然的炮制过程。
其二为入腹知性说。徐大椿云“入腹则知其性”。药性寒温的确定,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概括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的,“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素问》)。大凡能减轻或消除阳热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为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阴寒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为温热。同理,温热性质的药物,主要用于寒性病证;寒凉性质的药物,主要用于热性病证。
入腹知性不为错,但是这里面却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感知方法可能有误。病性的寒热不同于感觉的寒热,如张锡纯就说大量服用石膏后感觉不是很凉,就说石膏非大寒之品,先不说这个结论的正确与否,单就实验操作来看,把病性的寒热和感觉的寒热混为一谈,就是错误的;二是能治疗热性病的不一定都是寒凉之药,能治疗寒证的也不一定都是热药。比如冬季的风寒感冒,生活当中就有人服用“大青叶”之后,病好了,你能说“大青叶”是热药吗?这就好像能让自己受损的不一定是敌人,有时候反而是和自己关系相当好的朋友;三是有谁对每种单味药物都做过病性检测?
所以说,入腹知性不如入口知性,我们都知道神农尝百草,为什么要尝?尝,就是要感知其味,在口中尝知,而不是入腹,因为入腹是为用。
通过尝而感知味,以味定性才是正确的。同一种中药,炮制前后其味会发生变化,这样,其性也就随之而变化,比如鲜地黄性寒,经过炮制后变成熟地,其药性则为温。
下面,我就具体的说一下。
①:根据采集时间来决定。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之理。
春生:就是说春天温暖,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由于春季为肝所主,故而,这个时候采集的药物其季节之性为温,多有升发作用、且可入肝。
夏长:就是说夏天炎热,是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由于夏季为心所主,故而,这个时候采集的药物其季节之性为热性,多有强壮作用、且可入心。
秋收:就是说秋天燥热,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由于秋季为肺所主,收获的东西可抗燥热,故而,这个时候采集的药物其季节之性为凉性,多有滋补作用、且可入肺。
冬藏:就是说冬季寒冷,是大地封冻,农作物进入冬眠的季节。由于冬季为肾所主,故而,这个时候采集的药物其季节之性为寒性、多有收敛作用、且可入肾。
虽然,中医还有长夏一说,就是指立秋到秋分的时段,具体时间为阴历6月、阳历7—8月,阴雨绵绵的天气比较多,这时的植物体内都会过多的产生对抗阴湿的物质,此时采集的药物,多可以祛湿而健脾,但是,四季对四性,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不变之理。
总之,单从采集时间来看,凡是春季采收的药材就具有温性;凡是夏季采收的药材就具有热性;凡是秋季采收的药材就具有凉性;凡是冬季采收的药材就具有寒性。
②:味道来定性。
辛、甘、淡味属阳,而温热之性也属阳,故而辛、甘、淡味就具有温热之性;酸、苦、咸味属阴,而寒凉之性也属阴,故而酸、苦、咸味就具有寒凉之性。
③:从临床观察所知。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人通过验证,把能从根本上治疗热证的药定性为寒凉药,把能从根本上治疗寒证的药就定性为温热药。
由上所知,药物之性的来源是复杂的。对于药物之性,我们一定要综合考虑,不可偏颇。看看历代的本草书,对于同一种药,有的说性寒,有的说性热,有的说性平,这也许就是单一考虑的结果。比如山药,《药性类明》中谓“性凉而润”,《药品化义》中也说“生用性凉”,但《本经》中却说其为“温”药。如果不明其理,我们到底听信哪本书上的?
2、五味。
味,指的是气味和味道两种。根据动属阳,静属阴的原则,对于中药来说,气味属阳,味道属阴。味有厚薄之分,对气味而言,厚是强的意思,薄是弱的意思,由于气味强,容易走窜;气味弱,不容易走窜,所以,厚者为阳,薄者为阴;对于味道而言,厚是重的意思,薄是轻的意思,味道重的容易滞留而不动,味道轻的相对可以走散,所以,厚者为阴,薄者为阳,故而,《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就说“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气薄为阳中之阴,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为阴,味厚为阴中之阴,味薄为阴中之阳,薄则疏通,厚则滋润”。
不过,这里的五味,则专指药物的味道,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它们分别为五脏所主,肺主辛、脾主甘、肝主酸、心主苦、肾主咸。五味入五脏,可以增强五脏功能。而且,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不同的味道就有不同的作用,如把新鲜的萝卜拿回来,撒上一些具有咸味的盐之后,萝卜很快会变软,所以,我们就说咸味有软坚的作用。对于五味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辛散、甘缓、酸收、苦坚、咸软。
(1)、辛味:为肺所主,由于肺的功能就是排浊,所以,辛味药物能增强浊气浊物的外排,有宣散之功用。
所谓辛散,就是指辛味之物有发散之能。比如吃辣椒会使我们“出一头的汗”。
(2)、甘味:为脾所主,由于脾的功能是主运化:运化营养物质入血而补充血的不足;运化津液可使其正常布散。所以,甘味药物能充血和布散津液。
缓的本义为宽松宽大,有苏醒恢复之意,所以,甘缓,就是说甘味之物补脾之后可以使人体之血和津液的量得到恢复。比如干了一天的活,很累,这时,口里放块糖就可以缓解疲劳。
(3)、酸味:为肝所主,由于肝的功能是主疏泄,调气调血,所以,酸味药物就具有调气调血的作用。
所谓酸收,就是说酸味之物能收敛固涩,可敛肺止咳、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比如流鼻血的时候,我们用药棉蘸点醋塞鼻孔,能很快止血。
(4)、苦味:为心所主,由于心的功能是主血脉,所以,苦味药物能增强心主血脉的功能,不但可以活血通脉,也可以固脉止血。
坚,为牢固、结实的意思,所谓苦坚,就是说苦味之物可以让血脉结实、牢固。
另外,苦能燥湿,苦味的药物也具有燥湿的作用。
(5)、咸味:为肾所主,由于肾的功能是纳摄,主要是纳气和藏精,所以,咸味药物有助肾纳气和藏精的作用。
所谓咸软,就是说咸味之物有软化作用。生活当中,什么东西最软?当然是空气,要让一个东西变软,就要给这个东西里面充入大量的空气,比如面包,里面的空气就很多,所以,捏起来就很软;而用死面蒸的馒头,里面的空气就很少,所以,就比较硬。肾主纳气,就是说肾有充气之功能,气的含量增多,物质自然变软,而咸味之物可助肾以发挥功能,所以说,咸能软坚。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由于淡味可等同于甘味,能补脾而增强运化功能,所以,更多的书上就说淡味之物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涩味与酸味药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来标明药性。
这里更要说的是,一些书上谈到五味时说到:药物五味的认定,首先是通过口尝,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但五味更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的味道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和获得不同的疗效,而被归纳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五味不只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即五味的“味”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上。如把葛根的味说成是辛、甘,是因其能发散风热,实际上葛根的味却是微甜的。说真的,这种说法欠妥当:1:既然“入口则知味”,那么这个“味”一定就是味觉感知的“味”;2:根据功效而归纳,这是对药物功效的发生机理不懂而产生的,后面,我将会详细的谈述药物功效的产生及发挥机理,这里就不举例说了。
1999年《桂林医学》杂志上谈到“笔者对332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做了笔录查对,发现五味不归属五脏之经的药物达221味,占66.56%,其中辛味不归属肺经的达60种,如苍术、砂仁、麝香、佩兰、白豆蔻、石菖蒲、附子等;甘味不入脾经的73种,如金银花、地骨皮、芦根、百部、泽泻、天麻、熟地、枸杞子等;酸味不入肝经的有6种,如五味子、石榴皮、金樱子、五倍子等;苦味不入心经的有65种,如黄柏、龙胆草、赤芍、青葙子、射干等;咸味不入肾经的有17种,如青黛、羚羊角、犀角、石决明、穿山甲、地龙等,不一一列举。反之,入肺经之药不全是辛味,入脾经之药不全是甘味,入肝经之药不尽是酸味等,事实证明,五味归经并不具其普遍规律性,且与药性归经理论存在逻辑上的矛盾而不圆其说”。
为了归经理论的实用,为了“自圆其说”,我在本书里谈到的味指的都是中药本身固有的用口尝的真实之味道。
总之,中药功效的来源是复杂的,由于我的知识水平有限,故而,本书谈论的中药功效,遵从前人经验,更多的是从气味进行推理而来的。如《本草经疏》中谈到淫羊藿功效的时候就说“辛能散结,甘能缓中,温能通气行血,故主瘰疬赤痈,及下部有疮,洗出虫”、谈到三棱的时候说“老痃癖症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用药心法》和《本经逢原》中都谈到“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等。虽然这里的淫羊藿和桃仁,其真实味道都是微苦的,没有辛和甘味,三棱的真实味道为淡而微辛,但是,这些书却告知了我们中药功效的一个推理来源方法。
不过,我感到遗憾的是,虽然这样推理出的功效能概括教科书上的中药作用,甚至也能推理出一些单验方里中药治病的作用机理,但是,却不能推理出所有本草类书中谈及的中药功效。这里,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用更好的思维来推想中药功效的来源,以便知其然的同时还能知其所以然。
2012-11-29 14:07 7楼
学习了
2012-11-29 14:29 8楼
支持一下~~
2012-11-30 08:16 9楼
苍穹jiff 说:
支持一下~~

呵呵 谢谢。
2012-11-30 08:17 10楼
三、植物类中药的功效来源
对于植物类药而言,药用部位有根、茎、枝、皮、花、叶、果实或种子,部位不同,功效各异。
1、根类药。
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而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作用,为整个植物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所以,大多数根类药物具有滋补作用,如丹参、当归、何首乌、牛膝、白芍、人参、党参、地黄、天冬、麦冬等。
当然,枯朽的根除外。
由于根位于植物的下部,取象比类,根类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疾病。
2、茎和枝类药。
茎和枝,是植物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通路,取象比类,茎和枝类药物大多数具有疏通作用,如麻黄、桂枝、桑寄生、海风藤、木通、苏木、鸡血藤、通草、钩藤等,而且,取象比类,它们还可以治疗人体躯干部位和上肢部位的病症。
3、皮类药。
各种各样的植物都有一层皮。有的坚厚,有的嫩薄;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这层树皮是干什么用的呢? 科学家研究后发现,树皮的作用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虫害之外,主要是为了运送养料。在植物的皮里有一层叫做韧皮部的组织,韧皮部里排列着一条条的管道,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就是通过它运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中去的。有些树木中间已经空心,可是仍有勃勃生机,就是因为边缘的韧皮部存在,能够输送养料的缘故。如果韧皮部受损,树皮被大面积剥掉,新的韧皮部来不及长出,树根就会由于得不到有机养分而死亡。俗话说:“人怕伤心,树怕剥皮”,道理就在于此。现在又知道,树皮不仅可以吸附环境中的许多有毒物质,而且还是一员优良的监测大气的尖兵,可以从历年来树皮吸附的有毒物质多少来监测大气环境的污染情况。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树皮有保护、疏通和解毒作用。同样道理,植物皮类药物也有这三种作用,如桑白皮排痰护体、大腹皮利水护体;肉桂温通血脉;黄柏解毒等。
以皮治皮,皮类药物能够治疗人体皮肤病变。
4、花类药。
花,质轻在上,可以开放,故而,大多数花类药物有宣散和上行的功效,如辛夷花、金银花、菊花、红花等。人们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得出“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5、叶类药。
植物和动物一样,都需要呼吸。叶子上的气孔像动物的鼻孔和嘴巴一样,是植物呼吸的通道,而中医上,肺司呼吸,所以,取象比类,叶子有助肺排浊作用。
叶子助肺排浊,质轻者偏于排上部之浊;质重者偏于排下部之浊;不轻不重者,上下皆排。从质地来看,桑叶、枇杷叶和大青叶质轻,偏于排上部之浊;艾叶、石韦和番泻叶质重,偏于排下部之浊;淫羊藿、侧柏叶和竹叶质地不轻不重,上下皆排。
所以,桑叶、枇杷叶和大青叶可治疗胸闷、咳喘;艾叶、石韦和番泻叶可利小便、通大便;淫羊藿、侧柏叶和竹叶既可治疗咳喘,又可治疗二便不利之病症。
6、果实或种子类药。
它们富含营养物质,故而,这类药物大多数具有滋补作用,如五味子、枸杞子、女贞子、乌梅等。
2012-11-30 09:30 11楼
为啥中医中药都简单呢?

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中医中药不会向前发展,只有这些东西

人们慢慢学习就可以,一天学一点,日积月累就学成了

为啥著名老中医都是70岁以上了呢?原因就在这~!

年轻的,没戏~!

人老了,快死了,可以称为名医了~~~~
⬅ 怪病治验 老茶馆 《伤寒论》临床诊疗“实质公理”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