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巧治疑难杂病怪病】―――每天一更

2012-12-13 12:27 楼主
前 言

在当今充满激烈竞争的经济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身心劳累,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不少人面临着下岗和再就业的困难,子女无钱上学及子女就业等问题,使心理上产生恐慌和不安,患心理疾病者日益增多,如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症、失眠症、燥郁症等,以及由心理疾病引起的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心律失常、哮喘、搔痒、糖尿病、精神病及胃肠病等病发生越来越严重。有些病仅靠吃药、打针是不行的,还要靠心理调节和治疗。

中医心理调理古已有之,从本书中看到从春秋战国至今,历代名医们应用各种心理治疗法治疗各种疾病病例繁多,现在有些人有病只知道吃药、打针,但如果心理负担过重,整天愁眉苦脸,不从心理上调节七情,吃再好的药也不起作用。而现在有些医生也只学会给药、打针,不知道从心理上调节病人情绪,不开展心理治疗,使有些心理疾病转化为躯体疾病,使其病越来越重。

现在国外已兴起“笑疗诊所”、“话疗诊所”、“心理疗法诊所”,国内大中城市也已成立了“心理诊所”,以调节患者心理情绪,以治愈疾病。据国内外许多长寿老人介绍长寿养生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心理健康,由此,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历代名医用心理疗法治疗的病例;第二章为现代名医用心理疗法治病的病例;第三章为怪病怪治法;第四章为传统中医心理治疗法;第五章为现代心理治疗法。

编写本书的目的旨在提倡医生和患者们重视心理治疗、心理保健,以免除人们吃药贵、看病难,保持心理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本书可供医学爱好者、医师们及卫生院校学生们学习,阅读本书可提高专业知识,可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2-13 12:29 2楼
人换环境失望病自愈
从前,陈家有两兄弟,二人同在一个学堂读书。十多年寒窗面壁,哥哥一举成名,考上状元,全家欢喜,邻里庆贺,披红带彩,光宗耀祖,好不热闹。弟弟呢,学习虽也用功,但缺乏灵活,成绩不佳,文章做的不好。两次进京赶考,均名落孙山,高兴而去,败兴而回。从此,弟弟悲观失望,认为自己一生完了,再也不会有出头之日。情绪消沉,郁郁寡欢,不愿见人。由于对前程过于耽忧,心烦意乱,精神恍惚,身体逐渐消瘦,四肢无力。后又咳嗽、吐血,脸色发青,病情逐渐发展。

其哥陈状元,眼看弟弟的病情恶化,十分着急,请来名医朱丹溪为其治病。朱医生诊断后,开始认为,病在虚弱,要治疗重在补虚。于是服了十几天的补药,结果并不见效。朱医生重又反复观察和分析思考,最后得出了“心病必须心治”的结论。他对陈状元说:“汝弟之病,因失志伤肾引起,必用喜解方可痊愈。”陈状元一下子理解不了医生的用意,问医生说:“是否给吾弟娶亲,病就好了?”医生说:“非也。应为他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汝弟忘却考试落榜之事。”陈状元经过三思,认为弟弟已丧失信心,不能再追求功名。否则会受到更大的打击。于是,便托人给他找了一个小差使,给县太爷当账房先生。

其弟有了差使,有了地位,每天忙忙碌碌,上下左右找他办事的人也不少。生活有了内容,不再感到空虚失落,心里很满意。便一心一意地为县太爷效劳,逐渐忘了功名利禄。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日子过得很充实,心情也愉快舒畅,身体精神渐好,脸色也逐渐由青变白,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病也不药而愈。见此情景,朱医生深有体会地说:“治病必须抓住根本,若是只看表面现象就下药,忽视发病根源,是治不好病的。因此,治病必先治心,这是当医生的高超医术之所在。”

根据《古今医案按•七情》编写
2012-12-13 17:10 3楼
有道理 !
2012-12-13 20:34 4楼
谁都不可以撇开朱丹溪来谈中医,现在医学说的社会,心里、生物医学模式,朱丹溪早理解了,只是没形成体系,可惜了。就像中国人发明火药,用来做烟花炮竹,而西方用做武器一样。没的说啦。
2012-12-13 21:21 5楼
仲景治诈病用长针,烧通红
2012-12-13 23:55 6楼
张天明 说:
人换环境失望病自愈
从前,陈家有两兄弟,二人

现今的医生多研求于身体的疾病,而忽约了心理的问题,现在的亚健康大多都是心理问题所致。
2012-12-14 11:11 7楼
半身无汗症

杨某,男,28岁。左半身不出汗2日。自述2天前患感冒,头痛身困,恶寒发热,自服“速效感冒胶囊”,头痛发热症状缓解,随之出现上症。时值盛夏,诊见患者左半身不出汗,右半身出汗如常。伴有口苦、微渴,脉细,舌苔薄黄等表现。此乃营卫不和、表里失调所致。

投仲景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黄芩、法半夏、桂枝、白芍、川芎、枳壳、白芷各10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进服2剂,左半身已见汗出,周身酸困缓解,惟有口苦口渴未解,脉舌同前。此乃少阳未解之征,投小柴胡汤加麦冬、枳壳、甘草,进服2剂后告愈。

(《河南中医》1997年第2期杨新年报道)
2012-12-14 11:59 8楼
张天明 说:
半身无汗症

杨某,男,28岁。左半身不出汗2日。自述2天前患感冒,头痛身困,恶寒发热,自服“速效

此案也与心理因素有关?
2012-12-14 12:19 9楼
孙洪彪 说:
此案也与心理因素有关?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历代名医用心理疗法治疗的病例;第二章为现代名医用心理疗法治病的病例;第三章为怪病怪治法;第四章为传统中医心理治疗法;第五章为现代心理治疗法。

我是随机发表的。
2012-12-14 16:57 10楼
张天明 说: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历代名医用心理疗法治疗的病例;第二章为现代名医用心理疗法治病的病例;第三章为

2012-12-15 12:10 11楼
峨嵋道士治怯症

清代峨嵋山有位道士,善用奇方异术治病。当时四川学政患病,心慌心跳,心里害怕,睡眠不好,常做恶梦,久治不愈。成都有一位将军去看望他,说是峨嵋道士现在这里,何不请他看一看呢?学政听了将军的话,就派人把道士请到官署。道士诊察之后,对学政说:“咱们有缘,你的病可以治疗。”于是2人对坐,教给学政纳吸之法(气功的一种)。5天之后,学政渐渐觉得病症消除,精神清爽。以后学政坚持修炼,身体强健。学政90岁高龄,仍精神饱满,步履轻健,像60岁左右的人,只是稍有耳聋。他每天早餐喝一茶碗稀粥,晚饭喝一小碗人乳。有人问:“你吃得那样少,吃得饱吗?”他拍着桌子大声说:“难道人必须吃饱吗?”听说他多年饮食都是这样,最后活到96岁死去。这大概是峨嵋道士传授给他的治病养生秘法吧!

(《竹叶亭杂记》)
峨媚道士的纳吸之法,实际上属于气功中的静功。气功通过调整姿势(调身)、调整呼吸(调息)、调整精神(调心),调动人体内在的免疫机能,调整内环境,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学政的高寿,与道士教给他的“饮食不宜过饱”不无关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在过饱的状态下,免疫机能低下,容易生病。从现在的眼光看,峨嵋道士的防病治病之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 提高疗效的方法【一】 老茶馆 中药饮片科普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