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探源2

2013-01-03 17:37 楼主
作者:张敬文 鲁兆麟2 命门说源于老子玄牝说考明清众多医家的论述当中,能集前人之大成,真正从理、法、方、药诸方面使命门学说日臻成熟、趋于完善者,当首推明代医家孙一奎、赵献可及张景岳。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经常引用道家内丹著作和丹经术语以阐发命门学说。孙一奎在《右肾水火辨》云:“仙家取坎填离,以水升火降,既济为道。谓采坎中之一阳。填离中之一阴,此还乾坤本源之意也。”张景岳在《类经附翼•求正录》中论述“命门”一词的含义时,多次引用内丹典籍中的话来证明命门即丹田,认为二者乃同物异名。其云:“此命门与’肾,本同一气,道经谓此当上下左右之中,其位象极,名为丹田”。又引《黄庭经》“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闭塞命门似玉都。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房之中神门户”说明之。说明张介宾认为命门之气与肾相通,命门即丹经中所说的丹田。孙一奎、赵献可更引用了道家之“玄牝之门”来说明命门,而“玄牝之门”即指丹田,如《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云:“追越人两呼命门为精神之舍,原气之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者,岂漫语哉?是极归重于’肾为言。谓肾间原气,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黄庭经》曰:‘肾气经于上焦,营于中焦,卫于下焦。’《中和集》曰:‘阖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所谓阖辟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也。’越人亦曰:‘肾间动气者,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命门之义,盖本于此,犹儒之太极,道之玄牝也”。由上可见,命门、玄牝、丹田皆为异名同指。按上述孙一奎的说法,秦越人“命门”之论与元代道家人物李道纯《中和集》中“玄牝”之论是完全等同的。考“玄牝”一词最早出现在道家经典著作《老子》中,在《老子》第六章有:“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在另一早期道家著作《列子》中亦有:“黄帝日: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其后,“玄牝”一词屡屡出现在道家或医家著作中,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序中有:“原夫神医秘术,至赜参与道枢,宝饵凝灵,宏功浃于真畛。知关龠玄牝,驻历之效已深,辔策天机,全生之德为大。”唐代幻真先生对《胎息经》作注云:“脐下三寸为气海,亦为下丹田,亦为玄牝。世人多以口鼻为玄牝,非也。口鼻即玄牝出入之门,盖玄者水也,牝土母也。世人以阴阳气相感,结于水母,三月胎结,十月形体具而生人。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 《脉望》亦云:“玄牝无可名状,但阖辟始有动处,故即为门,为天地根,化化生生,其出无穷也。” 张伯端《悟真篇》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玄珠永不离。”从以上道家著述对玄牝的阐释,可以看出:(1)“玄牝”之论,反映了道家之天道观及天人相应、天人同构的思想;(2)玄牝既为天地之根本,又为人身之根本,它体现了古人在养生实践中对自然之道与人体生命内在奥秘的认识;(3)玄牝既为联系天人相应之门户,又为人体精气神之聚居地,道家养生过程中,通过存神丹田,以任“天真”,自然“坎离交媾”,“水火既济”,精气神自然混融,胎息(真息)自然呈现,从而达到形与神俱,祛病延年的目的;(4)就人身位置而言,“肾间动气”是玄牝生机的反映,其位于脐下小腹丹田部位,处两肾之间,其气与肾相通;(5)玄牝本无可名状,在常态下难以体验,但其阖辟有时,故称为门,为联系全身气机之枢纽,故化化生生,其出无穷。对比以上道家对玄牝的认识和《难经》对命门的论述,可以说二者具有惊人的相似,难怪孙一奎把二者视为等同。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命门探源1 老茶馆 命门探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