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已,自学中医—— 痰饮之认识

2013-04-15 23:31 楼主
痰者,稠而极黏,饮者,清而不黏。痰饮之生,皆由三焦气化之失运;三焦之失运,由于命火之不足。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洲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盖水入于胃,脾气散精,上输于肺,此即津也。若阳虚火力不足,水停中焦,上射于肺,肺阳损伤,而致阳虚饮停,痰饮之证成矣。此外,痰饮形成与肾阳虚温煦蒸化失司有关。
观中医之所以不能广泛推广,主要原因还在于古今语言的不通,对文字意义理解和认识的不同。古人定的病名,现在我们很废力才能理解个一知半解。
最初生病没想到那么多,就想着止咳,也好使,一用就好,遇到复杂咳嗽才知道咳嗽没有那么好治。但是,并不是说咳嗽就不好治了,古人早积累了充足的经验呢。以前对痰饮,真的是搞不懂,今年开春,自己感冒,先是有点鼻塞,最后是干咳,再就是咳嗽有清稀白痰,头脑里本身对稀、浓、有色、无色、粘稠也没有个概念。所以先是学着别人以鼻炎性咳嗽、喉源性咳嗽治疗,先是用小柴胡加肺病三把斧药治疗,再是用王幸福老师的喉源性咳嗽方子治疗,均没有效,又以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无效,无法求于本市某名中医诊所,其人一见我不断呛咳,即豪不思索的说是喉炎引起的咳嗽,出方银翘散加味。出方后我还自叹自己认识浅薄,两付,服后没有感觉,于是再求教,又出方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最后不但没有好,却是更严重!叹中医之深奥!
于是不得已求医于市人民医院西医内科一陈姓主治医师,开了一大堆西药加中成药,无非是头孢类消炎药加止咳药加一些拼揍的中药清热药加玉屏风,吃后也更咳嗽。
不得已,还是验证一句话:求医不如求已!再次回忆用药过程,查阅资料,模模糊糊的似中医的痰饮嘛,但是鼻子开春以来一直又堵住,又像是鼻炎引起的。于是用了小青龙汤合辛夷清肺饮,先用一剂观效果,一剂后果咳嗽大减。后服六剂而安,用玉屏风合桂枝汤善后。
经过这一次临症,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痰、什么是饮,于是重温了关于痰饮的章节内容,加深了对痰饮、支饮、溢饮的认识,以后再遇此类病症再不会无所适从了。
所以,中医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古人、先人临床经验的积累,总结,后人要继承和发扬,首先要体会古人的经验,不可能每个人、每个方子都要去亲身体验,人的生命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发扬中医,大家都来亲身体验下治疗的感受,那何愁中医不发展呢?


2013年4月15日晚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4-16 06:52 2楼
谢谢楼主分享。再支持下。
2013-04-16 18:36 3楼
谢谢分享。
2013-04-16 18:40 4楼
实践出真知。
2013-04-16 20:23 5楼
谢谢分享啊,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前一段时间也用小青龙汤治好了自己的感冒。
2013-04-16 20:42 6楼
我也治好了自己有好几次,可是上周五一反常态,突然胸闷,胸疼咳嗽
鼻塞严重,黄涕黄痰,用了两天大清龙汤+薄荷,荆芥,苏叶,连翘解表
到今天鼻音浓重,痰浓,最后受益于文子老师刮经络的方法解开了胸闷

今天我再回头看以前我的发帖,炫耀我自己配药的成绩战果,
嘿,基本上把自己给否定了
2015-12-23 12:30 7楼
中医是实践科学,药善用则益,实践出真知。
2015-12-23 15:10 8楼
敬重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敬重祖先,放下现代的诸多贪嗔痴,与古人共同去走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会发现我们的祖先真的很伟大,现代人真的像佛法所言末法时代的那样,认假不认真,很难救赎,包括很多所谓地方名医,多是学的中不中西不西,多一般为生存重为利益,所以我很赞成您的观点,求医不如求己,自学图强,上疗君亲之疾,下解贫贱之厄,中保自身。
2015-12-24 09:19 9楼
hbwjy99 说:
敬重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敬重祖先,放下现代的诸多贪嗔痴,与古人共同去走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会发现我们的祖先

对,这个年代只能这样
⬅ 我床头的枕边书及读书计划 老茶馆 经方应用十一——五苓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