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问题一直不明白,求教哪有水吸收运化详细的流程

2013-04-26 09:48 楼主
说下我的主观想象,水喝进去胃大肠小肠膀胱都能气化水液,水在各部的温度状态都不一样,胃里气化的水一部分水是不是给脾呢动力也该是少阴肾,小肠传导应该气化的少,估计大肠水气化是不是直接给肺呢表里嘛瞎想的动力应该是小肠相火 大肠包小肠嘛火煮水蒸嘛,膀胱存储水的嘛,肠道里气化不了的渗透过来,膀胱满了尿出去,别的地方缺水膀胱再气化储存的水,这些通道是三焦,口干是唾液不足胃缺水,口渴最直接的是肺里津液不足,这些都是我想象出来的,内经没看几篇,伤寒看见水就弄不懂病机,求教水代谢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4-26 11:43 2楼
在人体心与小肠互为表里,五行皆为火,水的汽化必赖于火的蒸煮,心脏是最大的动能器官,心的搏动推动动脉的血不断向身体边缘走,而同时又产生大量的热能,就好比火车的蒸汽机或者汽车的发动机,动力和热能同时产生,而这个动力传达到血液,那么热能呢就会向外散,肺与心脏皆在上焦,心脏的热一部分传导给肺,肺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空气交换,除了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二氧化碳气体把心脏传导的热量散出体外,所以肺有相当于散热功能的风扇或空调,心脏产生大量的热,另外一部分向下传导,最直接接受心脏热能的是小肠,因其与心脏互为表里,小肠得到心脏送来的大量的热能,相当于是第二个心脏,小肠通过这个能量不断地进行食物蒸煮吸收,和水分汽化,所以当小肠火弱的时候,肠道里的食物不能正常吸收,水液也不能正常汽化,所以水会和未消化的食物一同进入大肠而后排除体外,这就是食古不化的症状,大肠为五行为燥金,只吸收水分而不吸收营养,非大肠的之功,乃是它环绕小肠,小肠从心脏送来的大量热能不断向外发散熏蒸大肠,大肠的水液被小肠蒸发汽化,而后只剩下食物残渣,最后排出体外,人体的水液进入胃,进行第一次汽化,这是因为胃紧贴心脏的下方,心脏就像小太阳,散发出光和热把胃中的一部分水液蒸发,第二次是进入小肠,被小肠直接汽化,第三是在大肠,被小肠的余热把剩下的最后一部分水液汽化,小肠下边紧贴膀胱,膀胱的水被小肠加热想一个热气球悬浮着,当膀胱的水到达一定的容量,汽化的压力迫使一部分水液化下行排除体外,而另有一部分干净的水被汽化运送到肝脏,肝脏需要过滤分解血液中大量的毒素,同时需要不断地补充大量干净的水,就好比我们工业冶炼需要大量的干净水水过滤一个道理,这就是身体水生木现象,而肝脏把干净纯净的血液送回心脏,这就是木生火现象,而心脏把血液运送到各个器官、组织,不是盲目混乱的运送,需要借助脾的整齐有序地分管才能做到畅通无阻,脾土就像运输的公路、沟渠,让心脏的血液在它给安排好的路线行走,这就是火生土现象,心脏回流的血先让它到达肺,进行能量交换,不至于血液过热而烧坏其他组织和器官,还有就是把氧气带回共身体的需要,这都是土分送有序的功劳,所以这是土生金的现象,肺把身体的热散发出去,汽态的水遇冷液化,受地球的重力影响下行,并把身体产生的一部分垃圾(另一部分从皮肤直接排除去)随着水液下行到肾脏,再通过肾脏的过滤下行到膀胱,这就是金生水的现象,人体五行循环相生与自然界是一个道理,只是人体的更显得具体有序,一旦某个环节生变就会造场连锁反应,不能循环相生就会隔位相克,这时的现象就是病态
2013-04-26 20:14 3楼
人体的水分多经过肾的代谢谢,膀胱气化后代谢谢出体外。还有是经脾运输到细胞,从皮肤出去一部分。这是喝进去的水。还有是人体自己产生的水是肺金经心火生化后形成类似于下雨,产生的水滋养到肾,这些弄懂了水也就明白了。其他的是水的通道。
2013-04-27 06:31 4楼
这样解中医,问题就大了。水在人体的代谢谢途径,不管用什么思维,方法,最后的结果是接近相通的,中医西医就像两种语言一样,可以互相翻译。您现在的中医知识能够翻译成西医知识吗?当然中医的物性认识比较粗略,但中医注重能量的代谢谢平衡,而西医注重物质的代谢谢平衡,这都是阴阳平衡的内容。有时物质代谢谢紊乱,西医没办法,中医可以通过能量代谢谢来解决,中医没有办法时西医可以通过物质代谢谢来治疗。比如热水入胃,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只需分析它的能量作用于细胞、细胞间质还是血液。经言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而,气血不和--等等,用点逻辑思维难道还归纳不出中医里的基本生理知识?
2013-04-27 07:23 5楼
四圣心源; 说: 四圣心源 发表于 2013-4-26 11:43
在人体心与小肠互为表里,五行皆为火,水的汽化必赖于火的蒸煮,心脏是最大的动能器官,心的搏动推动动脉的

感谢您的解释,几个问题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1您解释的出处
2胃小肠大肠气化的水去了哪里
3膀胱水到肝还是不太明白
4胃对食物中水以及饮水气化的动力以及谷不华的原因问题,我看四逆汤之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一直认为是少阴肾有附子嘛,您说得是心热腐熟水谷有点不明白
5不知道脾在代谢谢水中起什么作用,水汽变津液吗?
6,不知您对口干与口渴与消渴如何理解?一直对津液不布之人参的用法不理解
7出汗后大汗后对人的影响步骤是怎样的呢?一直对阳明里实病机不是很理解,有热汗出缺水膀胱里的水不能给肠胃吗?
谢谢
2013-04-27 07:30 6楼
少年岐伯; 说: 少年岐伯 发表于 2013-4-27 06:31
这样解中医,问题就大了。水在人体的代谢谢途径,不管用什么思维,方法,最后的结果是接近相通的,中医西医就

学生愚钝老师勿恼,读伤寒发现病机多有不理解,因是自学自己总结了一点怕有所误差,特发贴求教
2013-04-27 09:49 7楼
zhk_abc_1 说:
感谢您的解释,几个问题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1您解释的出处
2胃小肠大肠气化的水去了哪里

感谢您的解释,几个问题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1您解释的出处(1、对《内径》的理解,心与小肠互为表里,五行同为火,里,内也;表外也,心为君火,小肠为相火,相火为君火之余气;2、人与自然相应;3、受倪师思想(中医是物理学,西医是化学的思维)的引导,用物理学来解释人体汽水变化.,也就是自然与人体的道理相通,中医也叫‘天人合一论’。
2胃小肠大肠气化的水去了哪里 (脾胃皆其性象土,土具有大地的功能,承载水谷,化育万物,然胃从阳明燥金化气,实则与大肠的道理相同,受火的蒸腾,水液才能够汽化,心离它最近,在其上方,心就好比太阳用光热的辐射照到湖泊里的水面,使胃里的水第一次加热汽化,汽化之后的水的水分子变小,水汽是上行,充盈于人体上焦头部等的各个组织细胞之间,并有一部分补充道血液里,大肠里的水汽化后,也是上行,因为第一次胃里的水的汽化,上焦已经有了一部分气,这时大肠里的水汽化只能停在肺部,大肠与肺又互为表里,肺得水汽之润而不燥,能正常进行与外界空气交换
3膀胱水到肝还是不太明白,(膀胱的水主要是来源于肾,肾和膀胱互为表里,这个就很明显,一眼就能看出,人体脏腑以及各个器官的组织细胞都充盈着气(也就是水蒸气),但是肝脏解毒清理血液的时候需要大量干净的水,这个水从哪里来,膀胱是水液聚集的器官,相当于地下的水,蕴藏丰富,要想把膀胱的水运送到肝脏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小肠的热,同时肝脏清理血液工作最繁忙的时间是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这个时间正是人躺着休息的时间,第一大量的血液可以克服因重力的约束而回流到肝脏,第二膀胱的水也会可以克服重力的约束而到达肝脏,而且到达肝脏汽化的水还不能蕴含太多的能量,我们知道你越是加能量,气就越向高处走,到肝脏的时候汽化的水需要液化才能清洗肝脏中的血液,所以这个水无需再走到肺部,达到肝脏且要恰到好处。
4胃对食物中水以及饮水气化的动力以及谷不华的原因问题,我看四逆汤之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一直认为是少阴肾有附子嘛,您说得是心热腐熟水谷有点不明白(附子之性大热,善攻不善守,入少阴和太阴,肾五行属水,从少阴君火化气,少阴不独指肾,也指心脏,心脏火弱,小肠也一定或弱,因其互为表里嘛,你不能说火源小了,周边的热不变吧,并且下焦又是水火同源的地方,水液的蒸腾靠火,而火的蕴藏靠水,肾五行虽为水,但是它有不让火跑掉散失的作用,才能供组织细胞所利用,任何一个器官都相当于一部机器,机器一定要在正常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并需要有足够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气,因为气就是水蕴藏的火之后的状态,下利清谷,就是火弱不能蒸煮食物,水还是水,也没有被汽化,食物还是食物,也没有煮烂被消化,小肠相火弱的根本原因是少阴君火弱不能给小肠以足够的热来消化食物)
5不知道脾在代谢谢水中起什么作用,水汽变津液吗?(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出焉,胃就相当于一个仓库,食物和水等一切人体需要的材料都储存在这里,光有仓库,而没有运输队也不行,没有人运输,通过小肠和胃加工好的东西就不能到达各个组织器官,所以需要脾的运化,脾五行为土,象大地,道路,沟渠的堤坝,输送也一样需要动力之源,所以脾阳不足,动力不够,不能运化,土性本湿,需要不湿不燥才能正常运输或巩固堤坝,道路不泥泞才能正常行走,土湿是因为积水,水汽化正常土不会湿,只有气化不足,水液又不能及时排除体外,所以才会湿。所以脾的作用不是让水汽变津液,而是让津液打包运走)
6,不知您对口干与口渴与消渴如何理解?一直对津液不布之人参的用法不理解(口干,口渴是因为水少,汽化不够,就是所谓的阴虚,为什么阴虚?有两点:第一人体内的水液不足,无水可汽化(消渴症就是这个道理);第二阳不足,也不能汽化水,但是阳不足一定是上焦阴虚,下焦水涝的现象(也就是下焦寒凉,表现为膝脚寒凉,风湿关节炎都是属于此,人参入肺经和胃经,胃为气之源,肺为宗气,肺气足则能生津液,所以人参是帮助肺补充气的药,气是化水之源,没有足够的气,津液就生的少,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气又是血液的动力,心脏从肺得到的动力才能快速推动血液的运行,气比血先行三寸,所以人死的时候,一定是心肺两衰)
7出汗后大汗后对人的影响步骤是怎样的呢?一直对阳明里实病机不是很理解,有热汗出缺水膀胱里的水不能给肠胃吗?
谢谢
(人体出汗或者大汗后,一定是想喝水,这是自然生理现象,当人体运动需要大量的动能来补充,而产生动能的时候心脏也同样产生大量的热,心脏的火产生的太过,小肠获得热相对就多,身体里的水所贮备的水不够它蒸发的,大肠和胃里的水被迅速蒸发掉,等食物走到小肠的时候,水就给蒸发没了,食物变成干燥的渣滓,干燥的渣滓不能顺利通过小肠和大肠而排出去,就会阻塞在肠道之间,因为食物的残渣阻塞肠道,也阻碍了气的运行,所以出现阳明的症状;大量的流汗的人,一定是很少尿液或者没有,因为膀胱的水也被蒸发得所剩无几了,还哪里顾得上肠胃呀)
2013-04-27 18:26 8楼
四圣心源; 说: 四圣心源 发表于 2013-4-27 09:49
感谢您的解释,几个问题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1您解释的出处(1、对《内径》的理解,心与小肠互为表里,五

这么多问题您居然这么耐心细心的讲解,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惭愧的是读了三遍还未能完全明白,我会慢慢理解的,真想拜您为老师啊
2013-05-17 09:29 9楼
人体之内的水液代谢谢,正常状态是一种平衡的,胃管理水分的摄入,肾管理水分的排出,古曰;肾者,胃之
关也,关口的开阖和肾阴肾阳有关,阴主阖,阳主开,肾气充足,开阖正常,故喝水多,小便就多,喝水少
小便就少,冬季出汗少,小便就多,夏季出汗多,小便减少,这中调节水液的关系,除与肺的宣发有关外
另与肾气的充足,肾阴肾阳的开阖功能密关,
2013-05-17 09:53 10楼
肺肾与水液代谢谢的关系,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极,代谢谢过程中,有清浊之分,肺中之水为清,其清中
之清者,经肺之宣发,心阳的载运,达肌肤,充百脉,以润己体,清中之浊者,通过肺气的肃降功能,下降
与肾,归肾的水液为浊,经肾阳的蒸化,其精者,复化气上升于肺,而肺将其,布散百脉全身。其蒸化后之
浊者,注于膀胱,排出体外。
2013-05-27 17:20 11楼
水液是如何由小肠渗入膀胱的?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由于古代解剖的缺陷,前贤没有发现肾与膀胱之间的中间通路--输尿管,所以主要靠小肠的气化功能来完成,即将水液渗入膀胱的职责。但是没有中间解剖通路来联系。

《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来完成。

受盛,指接受、盛纳。此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化物,化,指消化、变化;物,物质,此指精微和糟粕。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气化作用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然后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这就是化物。接着是进行泌别清浊的功能。

其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后,经脾气的转输、散精作用,上输于肺,由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以三焦为通道,布散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其代谢谢后的废液,下输至膀胱,经膀胱的气化作用,变成尿液排除体外。因“肾主水液”,所以这个过程还要有肾脏的参与,即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来协助完成。请注意,这个过程是没有解剖通路的,是靠脏腑的气化功能来完成。这就是由小肠吸收的大量水液渗入膀胱,变成尿液的过程。这在《内经》有一段经典名句,即《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这就是中医理论、中医的经典理论,水液由小肠渗入膀胱,最后变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是由多个脏腑的共同气化功能来完成的,即(胃小肠)→脾→肺→三焦→肾、膀胱,中间是没有解剖通路的。中医经典《内经》一句话就完成了,满意否?

而现代解剖生理是这样的,即(胃)小肠(经血液循环)→(肝、肠)肾→输尿管→膀胱→尿液(体外)。

其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的气化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在经过大肠的燥化作用,将小肠传下来的浊者,吸收其水液,使之形成粪便经魄门而排出体外。这是有解剖同路的,即(胃)小肠→阑门→大肠→魄门→体外。
⬅ 中医治疗暴喑案 老茶馆 石头治病强身“玄机”--‘桢涵茶’五行‘金’现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