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应用三十七——四逆汤(1)

2013-05-09 15:37 楼主
三十七、四逆汤
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主治阳衰阴盛证。以(1)脉微细,但欲寐,自利口渴,小便清长,四肢厥逆,欲吐不吐。(2)大汗亡阳,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辩。方用附子温肾回阳,干姜温中散寒,炙草调中补虚。可治阳虚阴寒内盛的腹泻、痛经寒厥、阴性疮疡、低血压、心脏病、休克、毒血症、美尼尔氏征、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肢端青紫症等以阳虚阴寒内盛为辩证要点。
案49、阴黄重证(肝昏迷):
堂舅王某,男,35岁,1992年6月14日诊。
因“黄疸性肝炎”在本县医院住院3个月,黄疸持续不降,且逐渐加重,五天前出现昏迷,经积极抢救,病情不见好转,县医院用救护车护送回家以备后事。患者家属不忍坐等,邀余诊治。诊见患者昏迷不醒,面色深黄晦暗如烟熏,手、足冷过膝、肘。大便稀溏如鸭粪,腹胀按之柔软,叩之有移动性浊音,尿少(每日约300ml)双下肢指陷性水肿。视其舌胖大淡嫩而水滑,上罩白苔厚腻秽浊,脉迟缓无力。问其所用之方,全系茵陈、栀子、虎杖、大黄等苦寒之品。余思忖再三,此系过用苦寒,损伤脾肾阳气,脾肾阳衰,正不胜邪,寒湿秽浊之邪充斥三焦,蒙蔽神明所致。所幸脉虽迟缓无力,尚有胃气;尺脉重按有根,肾气尚存,虽见肝昏迷,尚有一线生机。置此生死存亡之机,只有回阳救逆,化浊开窍,以求背水一战。
茵陈30g,附子30g,干姜30g,炙甘草20g,节菖蒲15g,半夏15g,生姜15g,白蔻10g。水煎服,3剂。
二诊:服药二剂,肢冷转暖,尿量增多,能睁眼但不识人;三剂服完,开口索食,全家大喜过望。诊其脉转有力,四肢已温,尿量每天1500ml,已能识人,苔腻转薄,效果出人意料,守方再进。上方加丹参、赤芍各30g,5剂。
三诊:腹水全消,精神复常,黄疸消退,尿转淡黄,食欲转常。上方减干姜、附子为15g,守方服至20剂,复查肝功正常。直至10年后,因过度劳累致肝病复发转重肝而死亡。
按:本证为黄疸性肝炎过用苦寒损伤脾肾之阳,致脾肾阳衰,正不胜邪之阴黄重证。寒湿秽浊充斥三焦,蒙蔽神明故昏迷;真阳衰微,阳气不能布达四末,故肢厥;脾肾阳衰,三焦气化失职,水液代谢谢失常,故腹水、水肿。用大剂四逆汤回阳救逆以挽欲绝之脾肾;姜、夏、菖、蔻化痰醒脾以开窍;茵陈利湿退黄。本证虽重,但病机核心是真阳衰微。故抓住回阳救逆,挽救欲绝之真阳的这一关键环节,果收意外之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5-09 16:30 2楼
厉害厉害,佩服佩服
2013-05-09 21:30 3楼
阿弥陀佛,挽救了一个年轻生命。
2013-05-09 22:05 4楼
据辅行诀记载,本方名泻脾汤。附子生姜为体。附子味辛属土,为木中土,体克用,为泻脾之君,生姜味辛属火,体生用,为泻脾之臣,附子生姜都属木,克脾土故为泻,生姜之用火生附子之用土,此为泻中有补。生甘草为用,味甘属金补脾土,此方泻中有补,以泻为主,制方之妙如此。后世以为补方者,非也。
2013-05-09 22:34 5楼
学习了!
2013-05-13 00:27 6楼
这才是真的救死扶伤啊,我叔叔就死于黄疸型肝炎,当时也是昏迷,最后在家等死。哎!
2013-06-26 22:55 7楼
在当今社会这样的案例只能发生在自家或亲戚之间,对于外人即使你有这个本事也不能施展当今医患关系险恶,闹不好搞得你身败名裂。
2013-06-27 00:14 8楼
余老师的好医案啊
2013-06-28 14:19 9楼
中医学徒 说:
在当今社会这样的案例只能发生在自家或亲戚之间,对于外人即使你有这个本事也不能施展当今医患关系险恶,闹

是啊,现在还有哪个基层医生敢治重症啊,只有待医院不治了,判了死刑再治,或许有点机会,否则病人死了,就要遭受讹诈,赔钱带丢人。有谁敢干啊?
⬅ 不要以为凡是“科学”都比中医先进——评皋永利先生“突出特色是彰显中医先进性” 老茶馆 辩证论治——医案一则,首次发帖,向大家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