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条麻杏甘石不明白 请教

2013-09-27 06:52 楼主
发汗后 不可更行桂枝汤
后面有汗 有热 是有表吧 怎么就不能用桂枝汤了呢?
无大热是不是要区别 阳明 里热汗出呢?
有汗出 为什么用麻黄呢?感觉麻黄越用汗出越多呢 ?
这个跟 43 桂枝厚朴杏子汤有什么区别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9-27 07:21 2楼
昨晚正好学习到麻杏石甘汤,看看是否可以解答你的问题
《伤寒论》62到66条学习提要
/threads/356231
2013-09-27 07:34 3楼
白术 说:
昨晚正好学习到麻杏石甘汤,看看是否可以解答你的问题
《伤寒论》62到66条学习提要
http://www.baicao99.com

1、发汗后为何不可再用桂枝汤了?这个就要鉴别是否化热了,如果化热,桂枝的会火上浇油。(化热与否 这又没脉证啊 )

2、汗出而喘,喘,邪在肺,肺热熏蒸汗出。无汗而喘,用麻黄汤。逆气上冲闭肺而喘,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肺热熏蒸汗出 这个怎么看出来的?)
3、无大热,这个很费解,很多注家认为是说外无大热,热在哪里?在肺。如果大热在身,汗出,可能是热入阳明。
4、这个方子石膏倍于麻黄,一个可以加强清宣肺热,一个可以监制麻黄之温。这个热,很清纯,还没与有形之邪勾结,再重可加羚羊角、白茅根、芦根等。如果与痰饮合邪,可加瓜蒌、鱼腥草、葶苈子等。(您这条我明白点了 另求教一鸡子 多 还是半斤多?)
5、这个方子很常用,主要是宣发肺热的。这个肺热是表证没有得到及时的清除,入里郁闭在肺中,导致汗出而喘。这个入里,是相对的,在伤寒论中病涉及到胃肠道的才是真正的里证(阳明)。变证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多变化,葛根汤的自利,被叫做太阳阳明合病,是一种,这条也是一种变化。
嗯 谢谢您 另想请教 麻黄汤里 是桂枝发汗 还是麻黄发汗呢?有汗出 用麻黄还合适不合适呢?刚才您4条说石膏倍于麻黄是不是就是怕麻黄过于宣肺 使汗出的太多呢?这个我瞎猜的。。
2013-09-28 12:39 4楼
化热与否 这又没脉证啊

有,下面的‘汗出而喘’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证。

肺热熏蒸汗出 这个怎么看出来的?
条文里自己的解释是‘无大热’表无大热,热在哪里?表证不显著了,汗出自然也不是表证的汗出。


另想请教 麻黄汤里 是桂枝发汗 还是麻黄发汗呢?有汗出 用麻黄还合适不合适呢?刚才您4条说石膏倍于麻黄是不是就是怕麻黄过于宣肺 使汗出的太多呢?

发汗不是目的,目的是解除表证,
有的病用黄芪也可以见汗病愈,你说黄芪是否也是发汗的药呢?
汗后也有用麻黄的,伤寒条文里有,可以看看是什么原因
石膏倍于麻黄是不是就是怕麻黄过于宣肺 使汗出的太多,这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
2013-09-28 13:04 5楼
恩,有点方向了,回去好好研究伤寒怎么用麻黄谢谢您
2013-09-29 08:16 6楼
十万个为什么 说:
恩,有点方向了,回去好好研究伤寒怎么用麻黄谢谢您

呵呵,现在难得有这么肯下工夫的孩子了。支持一下,希望能用这种劲头持续钻研下去啊。

这里给你提几个小建议:
1、不要寄希望与一遍搞透。因为这是不可能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他能经得住反复地 【读】,而且能 常读常新。

2、要啃经典,要把相关的底子打扎实。因为底子不扎实,你的理解就会没有方向、没有原则。
举一个例子:是你上面的话【刚才您4条说石膏倍于麻黄是不是就是怕麻黄过于宣肺 使汗出的太多呢?这个我瞎猜的。。】

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你对【石膏】的性味主治并不太熟的。从你的这句话中,似乎把石膏当成了“约束麻黄发汗的工具”了。其实,石膏 辛、寒,也是可以【发汗、解表】的。也就是说,即使不用麻黄,用石膏也是会使人【发汗】的。 所以说,小伙子,你的思路跑偏了。而跑偏的原因,就是你对【药性】的这个基础,还不熟悉啊。

3、建议不要这样一遍就想搞透。先通读一遍。有时间再通读一遍。有时间再再再通读……,你会发现,很多你现在13年认为已经理解正确了的东西,到15年、18年、20年……以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却大多是不正确的。

经典,需要反复的读。书读千遍,其义自现。
而你目前的这种读法,是 事倍功半的。浪费时间和精力啊。

呵呵,直言得罪,还请不要生气啊。
2013-09-29 08:21 7楼
读书,

第一个阶段,要【博】。没有足够的底子,很多东西,就会看不全面的。

第二个阶段,要【精】。经过第一阶段博、杂的兼容并蓄,再往下,才能到高度提纯的阶段。

而经典,正是经过无数次高度提纯后的精华。

走上来就想吃透?
是没有可能的。
2013-09-29 08:42 8楼
医道宗源老师的建议,也是初学伤寒者们的一个学习方向,先博而后精,是一个不错的啃经典的方法
2013-09-29 08:49 9楼
醫道宗源 说:
呵呵,现在难得有这么肯下工夫的孩子了。支持一下,希望能用这种劲头持续钻研下去啊。

这里给你提几个

许多人是耐不住十几年的寂寞的
2013-09-29 09:01 10楼
过来人们如果能指点一二
是否就不用摸索十几年呢?
2013-09-29 09:42 11楼
三先生 说:
过来人们如果能指点一二
是否就不用摸索十几年呢?

不能。

指点,是别人的。

工夫,是自己的。

再好的老师指点,没有自己十几年、几十年的捶打,一样难成。

所以,医圣、药王的弟子辈们,也一样不能名动杏林。不是老师不够好,是修行不到家。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个人以为就是 拿时间去 磨。

另外,更重要的是——

以你我现在对伤寒的理解、认知,比初学者,可能要深一点。

但是,就一定是正确的?恐怕未必。

不达到仲景一样的高度,都难讲在理解上不会出现失误。

我们自己尚且不能尽知,指点别人的,很可能就是错误的。

同样,别人指点我们的,也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

路,还要自己走。
饭,还要自己吃。

别人,替代不了的。
自己,偷懒不了的。
⬅ 治‘青年痤疮’经验谈 老茶馆 四金汤治疗胆结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