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厥阴病的病机问题的探讨

2013-10-24 12:43 楼主
在说厥阴病之前,先提点别的知识,对理解厥阴病有一定的帮助。

1·桂枝汤的病机是营卫不合,阳浮而阴弱,阳浮着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2·小柴胡汤的病机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截然汗出而解

3·厥阴病的病机是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以上三条,是张仲景自己所说的原话,这些原话都是体现张仲景思想的重要指证,但是这些指证不容易被人们所了解,原因就是所含的内容很深奥,但是今天对于厥阴病的理解,仍然是不解者众,在此有必要解释一下。由于伤寒论的思想是一个整体的思路,单独的说某一方面,不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在此结合内经来探讨一下。



在探讨以前,插入一点内经的条文一块分析

《内经·至真要大论》说“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这一条内经的原话,我们自己分析起来似乎很难,两阴交尽,哪两阴?如何交?,为什么是尽?

张仲景自己说阴阳气不相顺接,什么是阴阳气?为什么不相顺接?正常的顺接是如何的?

这些问题都弄不明白,是不会理解厥阴病的,我们先把厥阴病弄明白了,对于整个伤寒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是整个伤寒论的主体思想,明白了厥阴病,再结合其他的,就很快了。



什么是两阴。我们都知道,在经络的循行上有厥阴的两条,一是厥阴心包,一是厥阴肝,这两个厥阴可能就是指的两阴,但是经络的循行是从这经连接那一经,而张仲景值得厥阴病中的厥阴,则是取了两阴之名,并非经络,二是内经指出的经脉与络脉是有形的脉道,也就是张仲景说的卫行脉外之脉,还有就是随经的经脉,这些脉就是张仲景所说的厥阴的病位,那么,内经所说的两阴就是厥阴心包与厥阴肝所主的脉了。

或者有的要问了,你说的是对吗?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内经中来找。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的循行条文中提到了“是主脉所生病者”,还有就是‘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定位明白了,我们接着往下说。

说道交接,很多人都不明白,张仲景所说的顺接是如何顺接的,都是一头雾水,按照经络循行,两阴就不相交接,可是,又不和张仲景自己所说的会出现厥热盛复相吻合,所以难就难在这里,也就显而易见的来说是千古疑问。

说交接,我们最容易明白的就是接力赛了,接力赛就是交接接力棒来完成任务的,而人体中也是这个道理,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循环无端。那么是如何交接的,我们再看内经所说的交尽的尽了。

先说尽,在说交。尽是尽头,终端。说文解字说是器中空也,也就是没有了的意思,看到底了,也就是到了头了。什么东西到了头,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脉,这里的脉就是指经脉与络脉,先不说经脉与络脉,就说尽头,也就是说,经脉到了尽头,络脉到了尽头,两个尽头开始连接,这样经脉与络脉就形成了内经以及张仲景说的交接,就是经脉与络脉尽头的交接。

这样内经所说的两阴交尽就算是弄明白了,说是弄明白了,是真明白了吗,非也,下面接着讲。

说到这里,有的还是不明白,就算是你说的经脉与络脉交尽,是两阴,那么,张仲景所说的阴阳气是如何?,这就要我们接下来所说的。

我们直接说,心包脉就是指的经脉,肝脉指的是络脉,那么,心包经脉通行的是心阳之血,兼有津液之气,总称为阳气,借助脉外的卫气来运行。遍及全身,起到濡养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内经,卫气的作用有很多,明白这里面的关系,就会明白内经与伤寒论之间的关系了。例如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既然心包经脉中运行的是阳气,那么肝所主的络脉自然是输运的是阴气了,这里的阴气是指肾阴以及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肝脉把这些物质输运到上焦的心肺中,布散到全身的,这样才能完成人体的正常循环。

说到这里,不知道弄明白了没有。如果还没有,我们再加深一点,经脉通行阳气以及水谷精微,在卫气的作用下,层层温养,从内向外,直到皮表而出汗,直到胃肠道而分泌胃液,直到下焦肾中以利小便,直到骨节以养骨,直到头脑以养脑,这样就形成了对全身的温养。这是正常的人体生理功能,那么经脉只出不进,不把脉内的营养耗尽了,继而我们说的络脉开始了,络脉与经脉的末端向交接,不仅输运者脉内的阴血,最主要的还是对脾的运化吸收,脾吸收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再上疏到心肺,这里的道理内经中都有们自己可以查看,如果不相信,我就加上三条

1`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2`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

3`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

这三条说的是太好了,直接就是伤寒论的经隧。上焦的卫气运行经脉以达到温分肉,养骨节,通腠理的作用,而中焦则是把水谷精微渗入孙脉,也就是进入到络脉内。再由络脉上疏到心肺,接着有经脉布散于全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综合以上,就是这些,把这些弄明白了,我们在说前面的桂枝汤,我说桂枝汤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桂枝通阳运行的是经脉,芍药输阴,输送的是肝脉内的阴血,也就是收缩的络脉,把阴血输运到心肺,这样两味药就把经脉与络脉都运行起来了,所以张仲景就把桂枝汤设为重点之方。

说完桂枝汤,还有一个是小柴胡汤,柴胡升发少阳,少阳是指什么?这就与络脉有联系了,少阳之气的升发就是输运络脉的动力,说到少阳之气,其实是络脉三种气的一种,络脉输运,起始于孙络,络脉的运行不同于经脉,经脉是由内向外一个卫气就能运行全身,而络脉虽说也是一个气,但是古人把他分为了三种,一种是孙络的原气,也就是络脉开始的原动力,继而到络脉这时候就是少阳之气了,再接着就是大的络脉,这里成了肝气,一个气,由于部位的不同作用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说法,这如同是小孩,少年,中年一样,都是针对络脉,我们可以给一个称呼就是肝气,肝气输运肝脉。柴胡升发少阳,能收缩络脉,通过肝气来运行络脉,这和芍药的作用机理不一样,但是效果是一样的。柴胡把络脉中的阴血上疏到心肺,也就是完成了张仲景所说的上焦得通了。就说到这里,四逆散治疗厥逆也是这个道理。

下面说说厥热盛复,经脉与络脉相交接,经脉满则络脉空,络脉满则经脉空,这些内经中都有,自己找。如果络脉不升发了,络脉充盈,那么经脉就不会再向全身通行阳气,肌体失温而出现厥逆,心阳不能正常运行,上逆于心包则出现烦热,心包之宗气强烈的搏动一次则身体出现一次发热,随之的厥逆暂时的减缓,接着又会出现厥逆,这就是厥热盛复的机理。这里的厥热盛复与少阳病的寒热往来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少阳病只重视的是气的运行,而厥阴病重视的是脉的运行。这是两者的不同

就因为厥阴与脉有关系,所以张仲景在厥阴病的四个方剂都与经脉与络脉有关,这些我在帖子里都说了,自己可以查阅,在此省略。http://www.baicao99.com/blog/3251/3511.html]http://www.baicao99.com/blog/3251/3511.html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0-24 19:16 2楼
目前比较公认的经脉,络脉,孙络是以大小而言的吧,包括叶天士说久病入络,络者易进难出等都是这意思。
2013-10-25 04:23 3楼
两阴交尽是指到厥阴便是阴的尽头了,阴极而阳,两阴当然是指三阴中的其余两阴了
柴胡主心腹积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升发的作用,从味和性来看好像也没啊.
2013-10-25 08:20 4楼
慢慢学习
2013-10-25 10:31 5楼
小医大道 说:
目前比较公认的经脉,络脉,孙络是以大小而言的吧,包括叶天士说久病入络,络者易进难出等都是这意思。

谢谢你的探讨,虽说是公认,但是我不相信,我只是相信张仲景的以及内难经所言,学习经典比现在的有意思,现在的专家连营卫都没明白,何况是经脉与络脉了
2013-10-25 10:41 6楼
阿孟 说:
两阴交尽是指到厥阴便是阴的尽头了,阴极而阳,两阴当然是指三阴中的其余两阴了
柴胡主心腹积聚.不知从什么

你说得对,但是还是没有弄明白经脉与络脉的连接,经脉运行的是阳气,达到经脉尽头的时候阳气不再发挥作用了,紧接着连接的是络脉,阴气开始运行了,明白这些道理,就明白自然界的规律了,也就明白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道理了。
至于柴胡是否具有升发的作用,还要再看看人体气机的运行,肝气是如何升发的,肺气是如何宣降的,肾气是如何封藏的,就会明白柴胡是如何推陈致新的。
不要见怪,我是对事不对人
2013-10-25 11:57 7楼
首先你说两阴交尽为什么就是心包和肝经呢?心包其实是代心受邪,很多时候是和少阴阳明联系的。我觉得应该是肝经和肺经吧,从子午流注的时间讲,肺经起到肝经结束,
其次内经经脉和伤寒的六经不能完全等同,内经就是个循环,没有里外之分,足厥阴肝经的主病和伤寒的厥阴证是两码事。
第三,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跟厥阴没有半毛关系。
第四,小柴胡汤里的药有升有降,所以和解少阳,但是论到厥阴证,不是该算乌梅丸吗?
第五,经脉,络脉,肌肉,筋骨,各是各的,按内经络脉病就是刺络放血,桂枝汤解肌表,你你你你把内经伤寒绞在一起,就象要在马路上划船,让我怎么说你好!
2013-10-25 12:35 8楼
文子医生 说:
首先你说两阴交尽为什么就是心包和肝经呢?心包其实是代心受邪,很多时候是和少阴阳明联系的。我觉得应该是

谢谢您的参与,你的回复是我学习的动力,能让我从中分辨出是对还是错,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思路不一样,对事物的认识深度不一样,所以对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样,这很正常。
1·你也是吧针灸的经络于《内经》中的经脉与络脉没有区分开来,才导致这样的认识,经络是经络,经脉是经脉,络脉是络脉,这三种不一样,在《内经》中提到的很多,我就不一一提了,但是你不能说,《内经》中的经络就包括经脉与络脉,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这一条中的经脉与络脉是指经络吗?为什么会说经脉未盛,络脉调匀。
在其次,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这一条经脉的病变能是经络吗?这里的脉内脉外是指什么?
在其次,“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这一条中“络脉不得随经上下”,你看是如何理解?
最后一段“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这一点该是很明显的说明了经脉与络脉的不同,我们学习要仔细,不能草草读过,气口的跳动就是经脉,能是经络吗。
2·,《内经》中的理论体系与伤寒论是不一样的,并不是不一样,二是张仲景从《内经》中的混杂中,整理出了其中的真正规律,把经脉与络脉从混杂中分离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了自己的一个体系,所以我们要有分别的对待,不能一视同仁。
3·至于桂枝汤,以及小柴胡汤的理解,根本没有明白营卫气血升降运行关系,对条纹的理解还是很肤浅

不是针对个人,在于探讨,话击之处,还望谅解
2013-10-25 13:19 9楼
徐明之 13:12:14
先生原文“3·厥阴病的病机是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仲景原文谈厥“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而厥阴病的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2条对看,先生将“厥”的病机目为“厥阴”的病机,恐非张先生论厥阴病的原意。个人窥管之见,见笑了

观仲景原书“厥”是一个症候,三阴都有四肢厥冷,若将厥目为厥阴病,恐不是仲景原书意


柴桂方应 13:18:05
其他的厥都是有各种原因引起的,白虎加人参汤是热盛迫阴外出引起的,四逆汤肾阳虚引起的,唯独厥阴病张仲景说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引起的,这就是一个病的病机
为什么上面有热下面有寒,这就是阴不升,阳不降
2013-10-25 13:42 10楼
见到这样的帖子只有学习
2013-10-25 17:46 11楼
还是有点晕的,慢慢消化。谢谢柴老师
⬅ 脚凉巧用穴 老茶馆 传统中医都包括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那么多人说符咒、占卜、特异功能之类的归为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