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看病不如习惯防病

2013-11-24 11:28 楼主
人生围绕着健康,财富里面应该包含健康,否则事业、学业、成功就失去载体。

按照生物进化,人理论寿命是最高175岁,抽烟酗酒、暴饮暴食、大吃大喝、搓麻将赌博、整宿折腾,一点事大喜大悲、大惊大恐,都使我们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报废死亡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不良习惯在消耗我们的寿命,现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使得儿童得了青年病,青年得了老年病。

有健康,心态才好,每天早上醒来,太阳是新的,心情是美好的,生活每天是充实的。又健康又快乐才能品味幸福。

21世纪的我们都能关注的是健康,而不是晚期疾病治疗。不要借口疾病难防,有健康才可以“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所以观念要转变,要从治病转变到防病上来。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自然规律,但死的方式不同。

一种是病理死亡,肉体痛苦,心灵折磨,亲人痛苦,身心煎熬,人财两空。

另外一种是自然凋亡,无病无痛,无疾而终,百岁以后,在睡梦中静静离去,这是我们说的善终。如果违背背了自然规律,违背了科学的生活方式,结果就只能是病理死亡,过早死亡。您想选择哪种呢。健康是你自己的事,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上帝是最公平的,自然规律是一样的。很简单,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你违背了这些规律。

我们过去有错误观念:以为医疗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医疗不能给你健康,只能延长痛苦。其实,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早期预防),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美国社会福利局的报告指出,采用医疗方法,花费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元,可以减少10%的过早死亡;而用养生、预防方法,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减少70%的过早死亡。1元的预防投入,可以减少8.9元的医疗费用支出,100元的终末抢救费。病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以后才正式算老年人。可现在的情况呢?许多人应该活到120岁的只活到70岁,整整少活了50岁。有一个病人,住院每天花费3000多元,前前后后花了50多万元,最后还是死了。50万元对他来说倒是小事,但是需要14个人照顾他一个人,为什么呢?他一进重症监护室,就有6个护士在左右护理着;他家里人觉得6个护士照顾不放心,又雇了3个保姆,这就9个人了;两个女儿轮流值班,老伴天天到,就是12个;住院医生管着他,13个;科主任医生查房,14个。14个人照顾他一个人,半年花了50万元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所以说,一个人活到100岁还不够,还要健康才有意义,不然活着就是受罪。没有了健康,一切的幸福生活都将不复存在。

有一句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是活着,患了癌症也算活着,植物人也算活着,但生命质量极差,这不是我们所要的,我们希望的是健康100岁。

健康100岁够不够?不够,还要快乐。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活在世界上天天要快乐,生活才有意义。每天都高兴,每天都快乐,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心情每天都是好的,生活每天都是充实的,活到100岁,又健康,又快乐,这才是我们倡导的健康新观念。

对健康而言,有四种不同心态的人

第一种人是聪明人:他们主动健康,投资健康,结果是健康增值,活到一百二十岁;

第二种人是明白人:他们关注健康,储蓄健康,结果是健康保值,平安活到九十岁;

第三种人是普通人:他们漠视健康,熟视无睹,结果是健康贬值,只能带病活到七、八十岁;

第四种人是糊涂人:他们之中许多是白领精英,但透支健康,提前得病,提前死亡,结果是生命浓缩,只能活到五、六十岁。

四种态度,四种结局。您是做哪种人呢?我想,每一个人都要争取做聪明人,最起码要做明白人,不能满足于做普通人,绝对不能做糊涂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冬天要注意保护前列腺 老茶馆 男性冬季养胃七食谱 调理肠胃远离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