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治验

2013-12-11 18:19 楼主
【原文】
1.趺阳脉浮而濇,浮则胃气强,濇则小便数,浮濇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伤寒论》(247)
2.《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文字与上相近。
【组成与用法】
麻子仁 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功效】运脾泻热通便。

【医案】

1.脾约
初诊:2005年10月14日。黎某,21岁,因未避孕未孕7个月于7月18日就诊,经过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偏小、子宫颈重度糜烂、右侧附件炎,末次月经9月20日来潮,10月7日B超监测左右两侧有3个成熟卵泡同时排出,基础体温维持在37℃。自从本月排卵之后即出现小便次数明显增多,为原先正常次数的一倍,无疼痛灼热感觉,尿常规检查正常,但大便常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运脾通便。
方剂: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每次6g,每日2次吞服。
二诊:2005年10月25日。服用麻子仁丸之后大便已顺,小便次数立即恢复至往日正常次数。

2.痛经脾约

初诊:2006年6月21日。陈某,27岁。经行小腹疼痛近半年,小便频数1年多,经前偶有乳房胀痛,月经周期基本规则,经量中等,经色先紫后红,夹血块,7天净,带下不多,胃脘痞满胀气,易饥,大便干结,3天一行。末次月经5月25日来潮。生育史:0-0-1-0。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子宫颈光滑,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1)两侧输卵管炎。(2)尿路感染?
治法:调气清湿热,润肠通便。
方剂:四逆散合麻子仁丸加味。
柴胡10g 枳壳10g 白芍10g 败酱草10g 红藤15g 椿根皮15g 半枝莲15g 土茯苓15g 蒲公英15g 大蓟15g 小蓟15g 萆薢15g 生甘草6g,7剂。
麻子仁丸每次6g,每日2次吞服。
二诊:2006年7月17日。服药之后大便已顺,尿频现象当即消失,月经7月2日来潮,一周净,舌脉如上。
治法:调气清湿热。
方剂:四逆散加味。
柴胡10g 枳壳10g 白芍10g 败酱草10g 红藤15g 椿根皮15g 半枝莲15g 土茯苓15g 蒲公英15g 大蓟15g 小蓟15g 萆薢15g 生甘草6g,7剂。
此后,守上方连续服用35剂,经行小腹疼痛缓解。
【按语】
麻子仁丸分而析之,是由小承气汤(药味相同,药物比率不同)、枳实芍药散加火麻仁、杏仁和蜂蜜组成,小承气汤合麻仁、杏仁润肠通便,枳实芍药散行气止痛。故章虚谷云:“既非大实满痛,故以酸甘化阴润燥,佐以破结导滞而用缓法治之,但取中焦得以输化,……故又名脾约丸。”
案1为脾约症。《灵枢·邪客》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这是正常的生理情况。而所谓脾约,即胃强脾弱,脾为胃所约,致脾失转输精气津液之功,三隧不分,津液独走膀胱,故小便数,津不入大肠,致令大肠失其“传道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职能,故大便秘结。麻子仁丸可使胃气下而肠燥润,脾气旺而津归其道,故脾约症得愈。脾约一症的发生,不拘于时日,此案发生于排卵之后,个中原由,尚需研究。
案2为痛经脾约症,而脾约先于痛经,通过妇科检查,认为痛经由于湿热所致,两病合治,以麻子仁丸润肠通便治脾约,以四逆散加味调气清湿热治疗痛经,一诊而脾约愈,数诊之后痛经缓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2-11 19:15 2楼
楼主辛苦
⬅ 麦门冬汤治妊娠恶阻 老茶馆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治妊娠身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