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中成药之一——人参归脾丸

2014-01-12 18:18 楼主
博友刘艳红2012-3-23 15:56说:张老师啊,给介绍些中成药吧。

满足刘老师的要求,先介绍我的大爱中成药之一“人参归脾丸”吧!
人参归脾丸出自于宋代《济生方》,方中有人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龙眼肉(桂圆)、炒酸枣仁、远志、木香、炙甘草等,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的病证,症状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气短,神疲倦怠,失眠易惊,记忆力减退,或脾胃虚弱而出现食欲不振、容易腹胀腹泻、四肢不温,或女子月经不调、经血量多色淡或易淋漓不断(行经期较长)、牙龈出血或萎缩、贫血等,舌淡苔白,脉细弱。
以同仁堂生产的蜜制丸为佳,不主张服用浓缩丸。口服,每服1丸,每日2次于早饭前晚饭后温开水送服。
提醒注意:身体壮实的人,没有虚证表现的人,忌服。
前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牙龈有点萎缩的表现,就想吃点这个。之前,我的一个学生,男生,比较瘦弱的,牙龈离齿了,他吓的够呛,我让他吃人参归脾丸,他吃了一盒就高兴地让我看他的齿龈,已经长上了!
这次,我也想吃点。买回药,吃了两天,腮上长了一个痘痘,再过一天,鼻燥有血丝,再不敢吃。我这样强实之人,是受不了这个补的。只好把药送给身体比较瘦弱的同事吃了。
我母亲最喜欢的两种中成药,一是人参归脾丸,二是逍遥丸。千百年来,这两种药是我们中医家庭的大爱,不知轻而易举地治好多少人的病痛。时常感恩古代先贤,感恩《济生方》,这些救济苍生的良方,将先贤的仁慈和大爱永世传扬!
(张焱)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1-12 18:19 2楼
大爱中成药之二——逍遥丸

逍遥丸出自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名叫“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血虚,症见两胁胀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见恶寒发热交替出现、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的方子。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称赞此方是“女科圣药”,是中医用于调经理血、调和肝脾的著名方剂,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和喜爱。

方子组成是:柴胡、白芍、炒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

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心情郁闷、胸胁胀痛、头晕目眩、不自主叹息、食欲减退、月经不调、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症。

现代临床应用很广泛:

1、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通过对300例PMS患者给逍遥丸治疗并附200例西药治疗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逍遥丸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为治疗PMS的特效药物。

2、治疗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吐血衄血、月经淋漓不尽等月经不调症: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肝的疏泄功能和脾功的运化统摄功能正常,气血的化生与运行调节才能保持正常,月经才能如期而有规律来潮。如果情志不遂、紧张郁闷、心情抑郁、生气发怒,就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郁滞不畅,影响到正常的气血运行和生命节律,常可引起月经不能按时来潮,胸乳胀痛,郁闷叹息。

如果肝郁日久化火,热伤冲脉和任脉中的气血,血得热则妄行,会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可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鼻衄齿衄、崩漏等。此时可用加味逍遥丸来治疗,这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清热凉血,用于治疗是肝郁血虚、郁久化火的病证,病人除了月经不调还有心烦易怒、手足心热、面赤目赤、大便干、尿黄,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数等。

3、乳房疾病:乳房两侧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边界不清,质实硬或囊性感,推之可动,尤以月经前期比较明显,经后则减轻或消失,西医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和囊性增生病,可服用逍遥丸治疗。

4、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的慢性肝炎,可以服用此丸治疗。实验研究,有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有大蜜丸、水丸、浓缩丸几种剂型,可按照说明服用。

使用注意:

1、服药期间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孕妇慎用、哺乳期禁用。

3、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4、不宜长期服用,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恩师胡永盛教授是讲授《中药学》、《方剂学》的,在文革期间,他上课时讲到逍遥丸,说:古人讲究逍遥人生,心胸开阔,我们今天的人也要学习古人,逍遥洒脱(大意)。

由此祸从口出,第二天校园里贴出大字报:小胡仙宣扬封建迷信!还画成漫画,并联系胡老师之前介绍每天喝蜂蜜养生的言论,展开批斗,揪出这样一个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艰苦偏远的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改造一年时间。那时,先生四十出头,一夜之间就白了发,身心所受到的创伤,非我们今天的人所能想象的到,多年以后,他还会因此而怵悸、愤愤不平,那是逍遥丸也解决不了的!难怪当年会有那么多人选择了轻生。

话题沉重了……希望那样的事不再发生!

胡老师、姥爷、母亲、我,还有众多中医,运用逍遥丸不知治好了多少人的病痛,几乎每次出诊都要开出的方子,是堪称中医至爱的中成药!
2014-01-12 18:20 3楼
大爱中成药之三——防风通圣丸

儿子胸前长了一个包,质硬疼痛,他吓的得够呛,说“离心脏那么近,是不是有危险啊?”我笑他十分惜命(这一点值得表扬,呵呵),安慰他不要害怕。看他发来的图片,应该是个疖肿。我告诉他先约医生看一下,然后可以到中药店买独角膏或是拔毒膏(不知道是否有卖的),不过知道悉尼有个同仁堂药店,估计差不多会有的(他说可以让那里的朋友帮助买来发快递)。今天去医生那里看了,诊断是确是个疖肿,老外医生开了IBILEX(头狍氨苄),告诉他一个月后再来复查。我告诉儿子也可以吃防风通圣丸的,每次走时都要给他带上一些的,他惊讶:“它也能治这个?!”是啊,防风通圣,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真是有一种“宣通表里,用如神圣”的功效呢!
有一次,在班车上碰到以前教过的一个研究生的女朋友,她身材较胖,坐在我身边便不失时机地问她正在烦恼着的病——皮肤过敏。她是学中药制剂的,皮肤过敏的毛病总是折磨她,每逢春秋加重,日夜搔痒,起红疹,面目虚浮。我告诉她吃防风通圣丸吧!过了很长时间,我再遇到她时,她非常高兴地告诉我:皮肤全好了!
我晚上回家乘坐的班车(偶尔才能坐一次),司机是位清秀的女士,去年春天,她面部皮肤红赤,起了荨麻疹,问我吃什么药?我说吃防风通圣丸吧,按照说明服用就行。一周后,她就好了。以后,我每次坐她的车,她都会笑着说:“欢迎张老师!”
朋友的妻子尿黄、便干、身体燥热、出汗少、皮肤干燥,给她开了防风通圣丸,她吃了后说:这个药真好用!
27岁的小郑是个女白领,工作很忙累,经常在有空调冷气的环境里办工,皮肤干燥粗糙,四肢伸侧都是包裹着汗毛的鸡皮疙瘩,天热时也出不来汗,全身毛孔都是闭塞的,面部不时有严重的痤疮发生。加之饮水不足、久坐少动,二便的情况也不正常。我用防风通圣的方子加减治疗,服药不到一个月,她从深圳出差回来,就欣喜地告诉我:能出汗了!皮肤也变柔润了。后来,又让她继服防风通圣丸两周,她的毛病就完全好了。
过去有句话:“有病无病,防风通圣”,意思是有病吃防风通圣可以治疗,无病时吃点也可以防病。真是这样的吗?这药真有这么好吗?
[方剂来源]
防风通圣丸,是金代著名医家、被称为“金元四大家”的第一家刘完素创立的。是《宣明论方》中治疗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恶寒发热,头痛眩晕,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及疮疡肿毒,肠风痔漏,惊狂谵语,手足痉挛抽搐,丹毒瘾疹等症方。在《方剂学》中被列为表里双解剂,由防风、麻黄、荆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等17味药物组成。方中以防风、麻黄、芥穗、薄荷疏风解表,使风邪从汗而解;以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使里热积滞从大便而解;配滑石、栀子清湿利尿,引邪热从小便排出;用黄芩、石膏、连翘清泻肺胃积热;加入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各药配合,共起解表通里、散风清热、养血解毒的功效。
[现代应用]
近年来,防风通圣丸临床应用不断扩展,在网上查到还可用来治疗下列疾病中的外寒里热症者:
1、肥胖症:近年日本对本品治疗肥胖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对妇女肥胖确有疗效,尤其是对20-30岁妇女肥胖效果最为显著。方法是取防风通圣丸(散)每次6克,每日6次,连服3-6个月,一般体重均有明显减轻。(博主注:吃的次数太多了,我认为如果想用这个减肥的话,可每日服三次,应该有泻下清热的功效,用于平常饮食过量,食欲旺盛,营养过剩,体内有湿热的肥胖症。气虚肥胖症不可使用。刘立老师可以试一下哦,呵呵!)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本病若是属于外感风热,郁而化火,邪毒循经上扰于中耳所致,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用法是取本品内服,每次6克,每日2次,或用本品原方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博主注:如果是由于生气、上火、发怒或饮食肥甘厚腻之品太过,而导致的肝胆湿热,湿热毒邪循胆经上扰于耳所引起的中耳炎,不宜用此方,要用龙胆泻肝丸治疗。)
3、脑病后遗症——头痛: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及脑血栓等病,经对症治疗缓解后,多数留有前额或某一部位疼痛的后遗症,在各种药物治疗部不见效时,可服防风通圣丸(散)治疗,每次6克,每日1次,一般在3-4天即可见效。
4、慢性阑尾炎:当发作时,可先以防风通圣原方水煎服用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待症状缓解后,服用本品丸剂,每次6克,每日2次,具有较好疗效。(博主:杨正瓴老师早点吃这个方子就好了,就不用挨一刀了,呵呵!)
5、高血压:防风通圣丸(散)内服,每次6克,每日2次,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若是病情较重,可用本品原方改为汤剂水煎服,一般连服15天以上即可见效,血压可下降2.67kPa。(博主:中医辨证应该属于表里两实证,若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不宜服用。)
6、斑秃:方法是将防风通圣散原方加少量白酒浸1夜,焙干后研为细未,每次6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另以白酒500克浸半夏60克,浸液涂搽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7、扁平疣:每次服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周为1疗程,一般1-3疗程见效。通常服用3-7天后,自觉皮损部位有紧张感和微痒痛,丘疹增大,发红,继而脱落消失。治疗此病,剂量可视患者体质而酌情增减;体质较差,食少便溏者,每次可服3-6克。服用时可能出现轻微腹泻,此属正常现象,一周内自止。
8、春季结膜炎:成人每次服用9克,每日2次;不足16岁者每次服用6克,不足10岁者每次服用3-5克,同样是每日2次。一般7天后自觉症状消失,20天基本痊愈。(博主:这个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当然,临床实际应用时,还有许多疾病可以运用这个方子进行治疗。中医辨证重要的是分清阴阳,阴阳就是表、里、寒、热、虚、实,此方就是针对表里俱实来确立的,所以是应用很广泛的中成药。我还要告诉大家,这个中成药是最好吃(无苦味、容易吞咽)、最漂亮的一粒粒像白玉似的小药丸,超级可爱呢!
[药品优势]
1、防风通圣丸是中药水丸制剂,服用方便,直接温开水送服即可。
2、防风通圣丸为纯中药制剂,专治荨麻疹、湿疹等,还能起到降火、减肥的作用。
3、为古典验方,疗效真实。传统炮制,质量更高。(以同仁堂的为最佳)
[使用注意]
1、孕妇慎用。
2、服药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腻、海鲜类食物。
3、本品不宜久服,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或皮疹面积扩大加重,应去医院就诊。
4、如果是因服用或注射某种药物后出现荨麻疹等相似的皮肤症状者属于药物过敏(药诊),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治疗。
5、虽然属于非处方类药,但依然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爱上防风通圣,大爱无疆!
后续:儿子吃防风通圣丸两天,胸前的包就不红肿了,吃了十天后完全不痛了,已经非常小了,后来从国内给他快递的拔毒膏到了,可是那么小也不用拔了,慢慢就会消散了。当时老外说:严重了就要手术。这把儿子吓的,脸都白了。
2014-01-12 18:21 4楼
大爱中成药之四——附子理中丸

一、出处
附子理中丸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是由医圣张仲景的两个方剂四逆汤和理中汤合组而成,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见呕吐泻利,脘腹绞痛,心下逆满,手足厥寒,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霍乱转筋等症的方子。
二、方剂组成
原方是用制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各三两,为细末,炼蜜为丸而制成。
现在药店里卖的附子理中丸是由制附子、党参 、白术(炒)、干姜、甘草所组成的丸剂,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
古今比较来看,主要是人参被换成了党参,这样药品的成本降低了,但是健脾益气的效果不会改变,只是人参甘温益气、大补元气的作用,那是党参无法比拟的。再有就是把炮姜换成了干姜,炮姜具有温经散寒、温中止痛的作用,炮姜炭还能止血,多用于妇人经行小腹冷痛、经血淋漓不尽等。干姜是大辛大热之品,能够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化痰行饮等,温阳散寒的作用要更强一些。
三、功效与应用
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中医临床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病证。
1、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而引起的胃脘腹部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食欲不振、手足四肢逆冷(发凉)等症,以及脾肾两虚,阳虚寒凝所导致精神倦怠、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苍白无华、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胃、十二指肠溃疡:运用附子理中丸方合用黄芪建中汤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的病证,取得较好的疗效。
3、治疗各种腹泻:有报导称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用附子理中丸合用人参健脾丸,或合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四、应用举例
在临床上,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的病证,都可以用附子理中丸进行治疗。这个差不多是我每次出诊都要开出的方子。现在由于空调机的使用,以及广泛饮用冰镇饮品、冰点、冰淇淋等饮食习惯,加之露脐装的盛行,使得人们对于脾胃的保暖防寒意识变得非常薄弱,脾胃虚寒的损害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在古代,夏天再热也不能吃到冰,顶多是井下的凉水或贪吃西瓜香瓜哈密瓜等寒凉性的食物而已。过去的中医“冬不用石膏,夏不用麻黄”,夏天阳盛天热,人体容易因热而出汗,所以一般不用像麻黄那样辛温发汗的药物,更何况像附子、干姜那样大辛大热之品,是更不能用的了。可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夏天就会用到这些温热的药物,因为人们在夏季被人造的冷气伤害了,就要用热性的药物来散寒,越是炎热的地方越是需要呢。
同事是外语老师,她面色苍白,没有红润,总是穿着很多,但依然感觉不到温暖,并且四肢发凉,尤其是脚,到了晚上泡脚都不起作用,还经常腹泻,严重时就是水样便。她说:一点凉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腹泻。这种情况已经好几年了。夏天会好一些,秋冬更严重。我让她从立秋开始服用附子理中丸,效果显著。前几天,又见到她,她说现在好多了,见她的气色也明显好转,见到红润了。
给儿子开家长会时,看到儿子同桌的家长,高高大大的,却在应该穿风衣的时节穿着个厚长的羊毛大衣,我问她:你不热吗?她说:我怕冷,要比别人晚一个节气!看她腰身畏缩、一派清冷的样子,就知道是个脾肾阳虚之人。她说自己是个运动员,以前身体非常好,几年前做了一次阑尾炎手术,当时没有休息好,又吃了凉东西,弄的身体就一年不如一年的了。她的主要表现是手足逆冷、身体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发凉、经常鼻流清涕。我说:“你到药店买点附子理中丸吃吧!”过几天,她给我打电话说:“那个药怎么那么好用啊,我只吃了一盒,就不觉得冷了!”我告诉她再吃一点吧,但要减量,每天只吃一次,连吃一周,就可以了。因为当时已接近夏天,吃多了,人会上火的。本来她是个强壮的人,更应该注意。就这样,她这点毛病很快就好了。
年轻的女孩子中,经常有手脚冰凉的;年轻的男孩子中,经常有大便不成形的。这样的人共同点是面色苍白或发黄,比较怕冷,腰身不挺拔、容易缩成一团,容易疲倦乏力,容易腹痛腹泻。
特别要强调的是:手脚发凉也是一种病,中医叫寒厥证,是脾肾阳虚的表现。脾阳虚,消化吸收功能就差,消瘦、疲惫;逐渐会发展成脾肾阳虚,还会影响性功能和生殖机能,一定要重视哦!
值此阳气升发的暖春时节,你还会有手脚不温的情况吗?如果有,那就吃一点大爱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吧,它会助你阳气升发,使你能够跟随着春天的脚步,变得温暖阳光起来!
2014-01-12 18:21 5楼
大爱中成药之五——安神定志丸

昨晚,儿子从南澳打来电话,说他刚才得知朋友麦克思(广州籍男生)已经病了很久,失眠、焦虑、惊恐不安、情绪紧张、出虚汗,儿子很为他着急。正好麦克思在儿子那里,我让他直接听电话。
我去年去澳洲时见过这孩子,是很阳光开朗的一个男孩子,当时他与女友陪同我们一家人去参观南澳那些著名的葡萄酒园,一路上我们不断品尝各种葡萄酒,后来,他与儿子都有点喝多了,醒了酒才能开车回来呢!
现在,这个孩子说了一声“阿姨,我是麦克思”,然后就开始紧张、大喘气、说不出话来。我安慰他,让他别害怕、别紧张,放松心情,慢慢说。过了一会儿,他语无伦次、嗑嗑巴巴的描述他的情况。原来,他是由于学习压力、情感压力(失恋)、痛失亲人(奶奶去世)、与房东弄矛盾等几件事情交织在一起,造成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的不适应,尤其是整夜失眠,很痛苦,有时候刚一要睡着,就会突然惊坐而起,心悸、惶恐不安、身体冒冷汗,便再难以入睡。后来,又加上生活无规律,情况有所加重,他自己查询资料想了解得了什么病,却越看越害怕,变得越发恐惧不安,平常还要极力掩盖病情,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生病。半年多过去,情况并未好转,他去看了医生,老外说他是焦虑症,给他拿了三粒镇静药,告诉他在很痛苦睡不着觉时才能服用,以免产生依赖性。他也不敢吃这个药,只吃医生给他开的维生素。昨天,我儿子见到他,发现他情况严重,才给我打了电话。我说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不早点跟我说呀?儿子说:“没想到他会这么严重啊!”麦克思说:“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啊!”我们聊的过程中,他的语气已经平稳,心里已不再紧张。我告诉他:一定会好起来的!
给他开了三种中成药,怕那里的中华大药房里没有,所以告诉他们明天去买药时,三选一就行,依次是:安神定志丸、天王补心丹、生脉饮。怕三个都没有,随后又开了一个方子备用,没有成药,可以直接在那里买药煎汤服用。
今晨,儿子打来电话,说:“妈,这三种药都有,要哪个?”我大喜,说:“当然要第一个哦!”让他们买了两盒。
我、儿子、麦克思,当然还有看博文的您,都会不由自主的从心底感恩!天佑中华有中医,无论身在何地,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祖先的恩泽!
原以为,安神定志丸中含有朱砂,那里的药店都是香港出产的药品,不一定有售。
在南澳有两家中华医药店,儿子买药的那家是他常去的,我也去过那里,里面有一个香港中医师的执业牌照,有看病的可以与她约定时间,买药的就与国内药店一样,直接拿方子就行了,那家药店是经常能见到我开出的方子的(都是儿子抄写的,呵呵)。
由此想到要感谢我的一个校友,他也是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叫张弛。他在悉尼开设北京中医诊所,将中医药带到澳洲,得到医界同行的敬佩。在像张弛这样的中医们的努力下,澳洲政府将中医药正式纳入医疗系统,成为澳洲医学的辅助治疗。所以,才有儿子买药的那些方便;所以,儿子才喜欢呆在澳洲;所以,我才放心的让儿子生活在那里;所以,才有了大爱中成药之五——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出处是:清代名医程钟龄(国彭)所著的《医学心悟》,是治疗惊恐不安,睡卧不宁,梦中惊跳怵惕的方子。以前,我总对学生说,不要按病索方,有几个人能照着古方生病呢?今天,却很惊讶于麦克思仿佛就是照着这个方子生了个病啊!
方子的组成是:茯苓、茯神、人参、远志各一两,石菖蒲、龙齿各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主要适应症是:心悸、怔忡(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失眠、烦躁、惊狂等病证。
中医认为,五脏都具有藏神的功能,所以中医称五脏叫五神脏。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神魂不安的病证主要与心、肝有密切关系。多由思虑过度,情志不遂,紧张惊吓等原因所导致,治疗需要养心安神,镇静定志的方法。
所用的方剂除了安神定志丸之外,还有朱砂安神丸、琥珀安神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甘麦大枣汤、柏子养心丸等。临床上需要根据心虚或肝虚或心肾不交等的不同病证进行选方治疗。辨证过程中,关键在于还要分清虚实寒热,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使用注意:1、应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2、内含朱砂,不可久服;3、脾胃虚弱、心情抑郁者,慎用。
2014-01-12 18:31 6楼
大爱中成药之六——通宣理肺丸

一、先从肺说起
中医认为,“肺恶寒”“通于秋气”,肺是五脏之一,主气(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司呼吸,具有宣发肃降的功能,是相辅之官,主治理调节(辅助心主血脉的功能,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外合皮毛,五志主悲,主藏气,也是魄的所在地,所以中国语言中有“气魄”一词。但是,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热邪会灼伤肺造成肺热,寒邪会侵袭肺造成肺寒,无论是肺寒还是肺热都会使肺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出现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引发咳嗽病证。在临床实践中,肺受寒而引起咳嗽的情况尤为常见。
二、《黄帝内经》论咳嗽
质疑中医的人,通常对中医重视学习经典医著无法理解。如果看到《素问·咳论》对于咳嗽这样的常见病的详细论述,可能就会理解经典医著的指导意义了吧!
《黄帝内经》专列《咳论》一篇,论述咳嗽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辨证分类、治疗原则、治法等。现节选一段与大家分享下: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这段原文告诉我们咳嗽一病,不仅仅是肺的病变,其它脏腑感受邪气后也可以影响到肺而引发咳嗽,临床上一定要详细辨明病原所在。并论述了在通常情况下,咳嗽是由于外有寒邪入侵(通过皮毛内传到肺),内有寒凉饮食入胃(通过肺脉上传至肺),这样内外寒邪结合,使寒邪留在肺中,轻者发生咳嗽病,严重者还会伴有腹泻、尿失禁、浮肿、腹痛、胁肋痛、胸痛等症状。单从咳嗽来看,病因是内外寒邪入侵于肺,病机是肺失宣降,所以治疗需要温肺散寒、宣肺止咳。而通宣理肺丸就是在这个原则下创立出来的方药。
三、来源与组成
通宣理肺丸来源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是由古方三拗汤合参苏饮加减而成。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四肢酸疼等症。
组成有:紫苏叶、桔梗、麻黄、陈皮、前胡、黄芩、枳壳、茯苓、制半夏、甘草、杏仁。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1丸,每日2-3丸,温开水送服。如果是水蜜丸或浓缩丸,需用炙麻黄、炙甘草。
功效是: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在感寒咳嗽初起时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四、临床应用举例
我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遇到很多因感寒而咳嗽的病人,包括亲朋好友,每用此药都是效果显著,药到病除。近日有一吉医大研二女生,先是来治痛经,服药一周后再来月经,竟然未痛,其人大喜,说“原来生理期还能如此舒适啊!”嘱其下次月经前一周再来服药。再来时,又新增咳嗽,是降温时感寒导致的,给她开了汤药,并让她服用通宣理肺丸,再来时,说是想改善一下体质增增肥(偏瘦弱),前两种毛病已痊愈。
博友黄秀清老师去年秋天患咳嗽,经治三个多月,未见好转。我仔细询问后,确定他是肺寒咳嗽,嘱咐吃通宣理肺丸,三盒而愈。
好像还有博友是肺寒咳嗽,曾经服用过通宣理肺丸吧,呵呵!
总之,不胜枚举啊!在临证开汤药时,此方也是常用来加减的,还有止嗽散,都是非常好的散寒宣肺止咳药。
五、特别提醒
1、生活中许多时候会接触冷气、冷饮等,尤其是在开着冷气的屋子里喝着冰镇啤酒,使得肺寒咳嗽病更加增多,千万不要以为一有咳嗽就是肺有炎症哦!如果咳嗽、发高烧、口鼻气热、面红、痰黄、舌红苔黄、脉数,这是肺热的表现,也是肺炎的典型症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抗生素治疗。如果是感寒的咳嗽,运用抗生素无效,尤其是点滴液后,使咳嗽痰多更加明显,不能根治,贻误病情。
2、咳嗽本是秋冬常见病、多发病,现在夏季也会经常发生,一定要详细分析原因,辨清寒咳还是热咳。
3、衣着保暖、慎吃寒凉食物都能有效防止咳嗽病发生或复发,有利于保护肺气,不可不知。
4、咳嗽一病,并无太大痛苦,所以常被忽视,有的人连续秋冬季咳嗽几个月,到春季就不咳了,到来年冬天又开始咳嗽,如此反复下去,必成慢性支气管炎,不可不防啊!
大爱中成药——通宣理肺丸,能够驱散寒邪,宣肺止咳,呵护中国人的肺,保护着您的健康!
2014-01-12 18:32 7楼
人参归脾丸,上火~
2014-01-12 18:32 8楼
大爱中成药之七——藿香正气散(丸、软胶囊)

一、出处

最早以藿香正气散出自于宋代名医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以二陈汤为基础,再配以疏解外感风寒及调整胃肠的芳香辛散药物制剂而成。因为方中的主要药物藿香,能温中和胃,调整胃气,强壮正气,故名「藿香正气散」。

二、组成

方中有茯苓、大腹皮、紫苏、白芷各一两,半夏曲、陈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各二两,藿香三两,炙甘草二两半。为细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三、功效

能够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恶寒发热、头痛昏重、胸膈满闷,腹痛呕吐、肠鸣腹泻,口淡(胃口变差、饮食无味、食欲不振),舌苔白腻等病证。

四、应用

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生活中。是医生常用和家庭常备的中成药,也是外出旅游备用的首选药。

原方是用散剂加姜枣煮汤服用的,效果显著。早年,有了藿香正气水,是加了酒的酊剂,味道极大,很不好闻,这种改良中药剂型的做法,真不敢恭维。记得小时候,我母亲经常给病人用这种药,她自己也常用,用后满屋子都是药味儿。也有丸剂的,吃起来味道不那么难闻。后来,有了片剂的,好吃一些了,但是效果会受到影响。

自从神威药业有了“藿香正气软胶囊”,服用方法简便了,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保障。使这个中成药更受欢迎了。

现在主要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寒湿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妊娠恶心呕吐等病证。疗效显著。近年,在临床应用中还发现此药的外用新功效,尤以皮肤科疾病疗效极为显著。

1、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是皮肤真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中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这个味道可比较大啊!)

2、疖肿:有暑疖和多发性疖病,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方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方中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故能散郁除湿而治疗疖肿。用法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擦患部。

3、白癜风:是风湿等外邪侵入毛孔,以致气血瘀滞、毛窍闭塞而成。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辛散行气的作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其用法是:每日用净布蘸藿香正气水涂擦患部,微微用力,反复蘸擦至皮肤微红为度,一日2次。

4、外阴瘙痒:因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药组成,故治疗外阴瘙痒有较好的疗效。用法是:以藿香正气水1克兑50克凉开水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不但有止痒疗效,而且有一种清爽感。

5、外痔: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1000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促使痔核萎缩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

1、夏季感冒一般比较复杂,藿香正气是针对夏季纳凉过度感受风寒或过食冷饮而引起的感冒。要严格辨证才能用药效果显著。如果是夏季感受风热的感冒要吃银翘解毒丸,中暑引起的要吃清暑益气汤或香薷饮等。不可不分病因病机一律使用藿香正气治疗。

2、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对酒精过敏者或肠胃功能不好的患者,应慎用或改用其他剂型,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藿香正气滴丸。或让中医师开方煎汤药服用。

3、由于藿香正气水药效比较峻猛,所以小儿和年老体虚者要慎用。 宜用软胶囊或汤剂。

博主忠告:藿香正气虽好,并不是夏季感冒的万能药,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后使用!大爱中成药都是个宝,就看人用的对不对路子;用对了,都说好!
2014-01-12 18:33 9楼
大爱中成药之八——川芎茶调散

一、王号博主的记录
近日,博友王号撰“谁说中药见效慢——川芎茶调丸应用纪事”一文,记载他的女儿因为近距离吹电风扇而突然头疼,是两侧太阳穴疼,分析是风邪侵入体表伤及经络而引起的。
当时他想:若有薄荷之类,发散一下也好。可惜家里连薄荷也没有,实在想不出什么药可以用。外出散步时,突然想起川芎茶调散,随径直走到附近的一家药房,正好有川芎茶调丸,才8.4元一盒(48*4粒),买上即往家赶,心里还想,不知是否用得上。回家才知道,前后才半个小时不到,女儿的病情就严重起来了,胸闷、难受、想吐,正趴在床边呕呢。幸好还没吐出来。于是,赶紧泡了一杯铁观音,给孩子用清茶送服成人用量的一半——4粒。
他女儿说,药一下肚,就感觉气往下行,不再难受,也不想呕吐了。孩子躺下一会儿,就睡着了,一夜无事。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是一个活活泼泼的小姑娘了。
王号说:“这一次,俺不得不对这个川芎茶调丸刮目相看了,何方神圣,竟有如此速效之功,谁说中药见效慢呢?”

二、三火对川芎茶调散的印象
川芎茶调散,是我自幼就熟知的良方,我的外祖父就是用此方自制成散剂,救治那些头痛患者(在东北,寒风凛冽,风寒头痛的人很多),效若桴鼓,药到病除,因而方圆百里挺出名的。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医生配制散剂可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先把药物焙(烘、炕)干,用药碾子碾碎,再用一遍遍地过筛,我们家老小都要参与其中的。蹬药碾子的滋味,可不好受哦,需要的是体力和耐力!
初在大学的《方剂学》课里学到此方,后在《中医内科学》中不断提到此方,再后来,在临床中经常运用此方。以致心中深爱之,口中常赞之,家中常备之!

三、来源与组成
此方出自于宋代官府颁发的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治疗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及妇人血风攻疰方。
组成:薄荷、炒香附(一本作细辛一两)各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防风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水调下。

四、功效与应用
能够疏风止痛。用于治疗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本方为治疗风邪外袭所致头痛的有效方。方中川芎善治少阳、厥阴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薄荷、荆芥、防风辛散上行以疏散风邪,止头痛。此方以川芎为主药而制成散剂,用茶清调服,治风邪上犯头目,阻遏清阳的头痛,有卓著的疗效,故名「川芎茶调散」。
辨证要点:本方所治的头痛,为外感风邪所致。中医认为,风为阳邪,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府。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气,故头痛、目眩;鼻为肺窍,风邪侵袭,肺气不利,故鼻塞;风邪犯表,则见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若风邪稽留不去,头痛日久不愈,风邪入络,其痛或偏或正,时发时止,休作无时,即为头风。外风宜散,故当疏散风邪以止头痛。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头痛),故为方中君药。薄荷、荆芥辛散上行,以助君药疏风止痛之功,并能清利头目,共为臣药。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李东垣谓“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 (《本草纲目》卷 14);细辛祛风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并能宣通鼻窍;防风辛散上部风邪。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功,共为方中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服时以茶清调下,取其苦凉轻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头目,又能制诸风药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中有降,也属于佐药。综合本方,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风止痛而不温燥的特点,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五、使用注意
1、谨尊辨证要点,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导致的头痛。
2、注意加减变化,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需要加减运用于各种外感头痛病。风为百病之长,外感风邪,多有兼夹。若属外感风寒头痛,宜减薄荷用量,酌加苏叶、生姜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外感风热头痛,加菊花、僵蚕、蔓荆子以疏散风热;外感风湿头痛,加苍术、藁本以散风祛湿;头风头痛,宜重用川芎,并酌加桃仁、红花、全蝎、地龙等以活血祛瘀、搜风通络。
3、现代运用要得当,本方作为常用中成药,可用于感冒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头痛等,但中医辨证属于风邪所致者。

六、使用禁忌
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对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引起的内伤头痛,禁用此方。
2014-01-12 18:34 10楼
大爱中成药之九——独活寄生丸

昨天,看到博友xujing43210留言说:“人参归脾丸补心脾的,感觉偏峻补,容易上火。张老师给说说寄生丸吧,个人感受非常好,清补的,适合现在大多数人。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中成药介绍,学习中!”

今天,三火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丸)吧!
一、出处
此方出自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记载如下:
独活寄生汤
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诸处风湿亦用此法,新产竟便患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不得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汤除风消血。
二、药物组成及用法
1、汤剂:独活三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干地黄、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各二两。
上十五味为粗末,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风虚下利者,除干地黄。服汤取暖。是属于煮散的汤剂。
2、丸剂:独活、桑寄生、杜仲(盐水制)、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54、防风、川芎、党参各54克,甘草、当归(酒制)、白芍、熟地黄各36克。
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110~130克,制成大蜜丸,即得。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甘而辛、麻。口服丸剂,成人每次1丸,每日2次,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的1/2量。
3、颗粒: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估计药的力量要差多了,即使服用三次也不及原方的十分之一吧!)
4、合剂:15~20ml次,3次日。用时摇匀。(改造的现代剂型,差别更大了!)
三、功效与主治
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风寒湿痹,是中医对痹证的泛称。《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痹,即闭,痹阻不通之意。痹症(Bi syndrome)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中医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五脏痹和五体痹。涉及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黄帝内经》中以病因分类,有风痹、寒痹、湿痹;以症状特点分类有行痹、痛痹、著痹。因为此病是因感受风寒湿导致肢体关节经络闭阻不通而引起的病痛,所以治疗时要疏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止痛,而独活寄生汤就是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创立的方子。本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原则,方中在祛邪通经的同时,加以温养气血、扶持正气的药物(参、归、芍、草、地黄)。
四、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海鲜等食物。宜温服、取汗。
2、小儿、年老患者应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服用。
3、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必须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4、发热病人暂停使用。
5、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五、三火感慨
原方汤剂的用量很大,按照唐代用量比率,唐朝一两相当于今天37.3克,那也是相当大的一个方子,但是只用一剂,煎煮一次,分为三次服用即可。每次服一升,差不多是594ml啊!难怪古人用方用药见效快捷,祛邪更是刻不容缓的呢!正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所说:“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感叹今人临证治病用药战战惊惊、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又不解病情药性,自然难以药到病除。要吃这个方子治病,首选是汤剂,其次是丸剂哦。
想到三火曾治疗武夷山老师的同事王老师,她就是患有风寒湿痹的人,多年失治逐渐加重。先服用追风透骨丸类,总是疗效甚微。后来,王老师到长春出差,我给她带回汤药,服用后初起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后来的疗效则稳定不前。就是因为现在三火已经不敢像孙祖先那样大剂量的给病人用药了!这几天,还要与王老师联系,准备让她吃一段时间独活寄生丸吧,不知道北京是否有卖的,若没有,我要在长春给她开方、加工成丸药后,快递给她哦!祝她早日康复!!
2014-01-12 18:35 11楼
大爱中成药之十——四君子汤(丸)


博友loseedeng 2小时前留言说:张老师,我是您的粉丝。买了您的书在细细研读呢。在科学网上几乎一片的反中医浪潮中,您是中医粉丝的最大王牌啊。我是坚定的挺中医派。坚决支持您多写验方。我看到沈自尹院士对健脾的四君子汤情有独钟,在抗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方面,他认为有比较高的疗效。能否介绍下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在《方剂学》中被列为补益剂中的“补气”第一方,它的功效很简单,就是——补气健脾。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医补气健脾的最基本方,之前介绍过的“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逍遥丸”等中成药都含有此方,还有著名的六君子汤、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都气丸、八珍汤等,可以说中医补气健脾的方子多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的。
一、出处与组成
著名的四君子汤有两个出处,一是宋代官府编著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方。人参、白术、炙甘草、茯苓各等分。为粗末,各服二钱,水煎服。
二是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肺损而皮毛聚落方。白术、人参、黄芪、茯苓各等分。研末,每服五至七钱,水煎服。
还有与之同名的四君子丸,是出于《洪氏集验方》治受食不化,停积中脘,吐逆恶心,泄泻方。砂仁、乌梅、陈皮、诃子各一两。研末,煮大枣取肉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下。
当然,尤以《太平惠发和剂局方》最为著名,并广泛流传,直到今天。
二、功效与主治
功效:补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脏腑虚弱,面色萎黄或苍白,四肢无力,少气懒言,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呕吐、干哕、呃逆,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等。
三、用量用法
1、煮散煎汤:四药适量各等分,先制为细末。每服6-10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口服。
2、饮片煎汤:每剂四味药各9克或15克,煎汤,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3、口服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4、制成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宜温服。
四、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证明,本方具有:
1、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既能抑制胃肠推进运动,减轻腹泻;又能使运动降低的小肠恢复正常。
2、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其PH值,有利于胃肠溃疡的愈合。
3、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4、能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数而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
5、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代谢谢、护肝、增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抗肿瘤与抗突变、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延缓衰老、抗应激反应等作用。
五、加减应用
本方以人参为主药,补气健脾养胃,配白术健脾燥湿以加强人参补气健脾之力;再加茯苓健脾渗湿以使补脾之功更加明显;配炙甘草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并能调和诸药使药效更温和。本方作为调理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是补气方剂的基础方,取名“君子”,是喻本方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冲和之德、中庸之道。适宜长服。现在中医临床上常广泛加减应用于治疗下列疾病:
1、消化性溃疡病: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三棱10克,乌贼骨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尤其对脾虚型的患者效果较好。
2、慢性胃炎: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3.慢性肝炎: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柴胡6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每日1剂,水煎服。
4、子宫肌瘤: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3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5、经前紧张综合征:党参30克,白术20克,茯苓15克,甘草9克,黄芪30克,制附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6、小儿气虚低热: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6克,炙甘草3克,山药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此外,本方还可用于胃癌、食道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
六、注意事项
1、儿童用量酌减。
2、阴虚内热者慎用。
3、无气虚脾虚者,勿服。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实际应用时应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由正规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
⬅ 动静之间 老茶馆 为什么麻黄汤中用桂枝而不用细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