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医》读书笔记04——第四回

2014-09-02 11:34 楼主
第四回辨痰浊论瘀血总归脂浊化痰浊逐瘀血终是祛脂



1. 现代中医组方思路

中医传统是先选方后遣药,现代医学的特殊病,可以尝试先选药后组方。

2. 先选药后组方的方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1)收集治疗该病的文章

(2)药方整理与统计

整理出治疗该病的各个药方(主要是专病专方,特别情况的话,还可以使用辨证分型方)

分析各方是否为古代方,或是古代方加减或组合

(3)药物整理与统计

用Excel统计药物出现的频次高低

药物地归类分析,如活血药、利水药、攻下药、理气药等

(4)以药测证得到病症 对比 该病的临床表现症状

3.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毛选语录:把某个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完完全全调查清楚,就有了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事实上:了解现状并不足以解决问题。

第一类问题,不必要将“历史和现状完完全全调查清楚”,只是时机或时间问题,就可以解决;

第二类问题,即使将“历史和现状完完全全调查清楚”,也未必能解决得了。(如不治之症)

第三类问题,虽然将“历史和现状完完全全调查清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现实中没办法调查清楚,但现实问题等不及。(如急诊,或战争)

所以,知己知彼的说法理想化色彩太浓太重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倒真是常事。

现代人工智能表明,在不可能或不必要确切理解大量繁杂信息时,运用模糊信息解决问题,有时比运用精确信息会有更好的效果。

4. 情报获取与思维加工

了解清楚情况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否则,情报处长就可以代替司令员来指挥了。
重要的是还要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正确的、深入的思维加工。
情报的获得并不能代替思维的加工。

师生同对病人,同样获取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尤其是辨证,总难统一。
这说明,一致的信息获得,未必有一致的思维加工结果。
跟师学习,不仅要学习如何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对这信息进行思维加工。

揣摩老师的加工思路,才是跟师学习要学的大巧之一。

整理统计中的信息加工,只有在研究思路上有新的突破,才有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予以解决。

4. 传统四诊与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现代高血脂病的中西医结合之辨证论治)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删繁就简,就是抽取共性;标新立异,就是用新的概念来概括。新概念既要参今又要通古。

水液对于机体,亏乏失调为燥为枯,正常滋润为津为液,多余泛滥为水饮为湿浊为痰浊。

血脂,血中之脂质,为水谷食物中厚浊富有营养之部分所转化,适当则为身体所必需,过多则为邪为害。其留滞多余者,犹如水液聚为痰浊,故可名之为“脂浊”。

所谓无症状,是针对传统的望闻问切的盲区而言。

中医诊断,不必限于四诊。所有运用中医理论工具和中医思维方式,加工搜集来的信息,所得出的对疾病的判断,不管这信息是传统四诊得来,还是现代检验仪器得来。

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四诊的延伸。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提供的信息,以中医思维进行加工,可能会更深入,更及时、更准确的诊断疾病。

中医治疗讲究理法方药,法从理来,方自法出。

血脂属于脂浊,是因物质有余而为害的实证。《素问》所言: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子,逸者行之。

血脂用“实者泻之”的治则——此为法从理来。

高血脂病对于传统中医是新的概念,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现成方子,所以方药可以合为一步,未必先选方后遣药,可以反过来,先选药后组方。岳美中教授提倡的专病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祛除脂浊功能的专药,与针对证型的治证药物相结合的组方,组成病证兼顾,中西结合的方剂。

尽管活血化瘀药与祛痰化浊法治疗相应证型的高脂血症有效,但并不是所有的或大部分的活血瘀药与祛痰化浊药都可以降血脂。相关的现代药理研究资料,可以发现有效方剂的主要药物才有降血脂作用。

如果用纯中医观点,单纯以治法选药,就有些盲目性了,未必能选到能降血脂的药物,或者,还会次一些符合治法但却没有降血脂作用的药物选进来,这就失之于泛了。

疗程统计是,一些慢性病时间比较长,如果是汤药,病人能不能坚持?

对于慢性病,其聚也渐,其消也缓,需要守方长服才能起效。“汤者荡也,丸者缓也”。汤剂一荡两荡也难荡慢性病,丸剂则缓攻渐消的优势比较明显。应该先让病人先服用几付汤剂,如果没有不良反应,接下来应该考虑制成丸剂或其它易服的剂型。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以增强疗效,巩固疗效。当然,如能在制剂时,提取有效降脂成份,缩小药物体积,减少服用次数,就更为理想了,病人的依从性又会提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小说中医》读书笔记03——第三回 老茶馆 《小说中医》读书笔记05——第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