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犯肺-疾病知识

2014-11-21 14:56 楼主
【概述】
肝火犯肺:本证多由情志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肺阴,或邪热蕴结肝胆,上犯于肺,肺失清肃或肺格受伤所致。西医相当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临床表现】
咳嗽阵作,气逆,咯痰黄稠,甚则咳吐鲜血,胸胁痛、性急易怒,心烦口苦,头晕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本证多由情志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肺阴,或邪热蕴结肝胆,上犯于肺,肺失清肃或肺格受伤所致。本证属实证,为肝肺同病,肝病在先,上犯及肺,形成木火刑金,或灼伤肺络,咯血如注,故多属急危重证。
【相关症状】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 中医名词。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
左边脸颊长痘 左边脸颊长痘痘可能是肝功能不顺畅,引起了肝火。如肝脏的分泌、解毒或造血等功能出了状况。
口鼻生疮 人上火之后临床症状表现为: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急性胃肠炎,痢疾等,容易在体内积累毒素,服用抗菌药后症状减轻,但副作用较大,且易复发。
五志化火 五志化火,病证名。喜、怒、忧、思、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所变生的火证。
舌苔发黑 中医认为舌苔发黑是热极化火所致。还有些肠胃有毛病的人,容易生寒湿,舌苔会变得厚腻,开始是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舌苔发黑的患者会发现舌头中部的舌苔总是黑色的。
脸颊发灰 脸颊发灰是身体疾病问题的体现。
弦脉 弦脉指有弓弦感觉的脉搏,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虚火 虚火中医名词,也作“上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阴虚有五脏之阴偏虚与精.血津液等亏损的不同情况。阴虚则阳气相对的亢盛,易于导致虚火上升,故虽见火升征象,实为阴虚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痛.颧红升火.心烦少寐.脉细数等。
中指半月甲呈粉红色 中指半月甲呈粉红色则表明你的情绪非常紧张以至引起脑血液循环不畅,肝脏机能不振的迹象
指甲中央部分隆起 中央部分隆起指指甲中间部分隆起,是机体提出警告,呼吸系统有异常,如果凸起特别明显就表明肝脏有毛病。
孕妇口苦 孕妇口苦指怀孕期间口苦,特别吃了东西以后,口就会觉得更苦。
右边脸颊长痘 右边脸颊长痘是肺热的症状之一。肺热是肺部脓疡形成的一种病症。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痰量多,气味腥臭,或脓血相兼为主要症状。
经期头痛 经期头痛为妇女常见病症之一,属近代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临床表现为经来前3~7天头痛发作,经来或行经后缓解或消失。
肝火 肝火,中医名词,指肝炎亢盛的病理现象。
咳出黄色痰液 气管炎导致的咳嗽特点:早期为轻度干咳,以后转为湿性咳嗽,可咳出黄色脓痰。早期有感冒症状,如发热、打喷嚏。
肝质地硬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易激惹 一种反应过度状态,包括烦恼、急躁或愤怒。可见于疲劳、慢性疼痛,或作为情感异常的临床特征,发生于老年性、脑外伤、癫痫和情感性精神障碍。
易昏厥 晕厥是指突然发生的暂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多由躯体因素引起,也可继发于脑的血液循环障碍。老年人、久坐后激烈运动等易昏厥。
咯血 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咯血量的多少视病因或病变的性质而异。大量咯血时血液自口、鼻涌出,常可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或严重失血危及生命,小量咯血有时仅痰中带血而被忽视,咯血量多少并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完全一致,小量咯血,尤其是持续痰中带血,。可能是肺癌的一种临床表现。因此,不仅对大量咯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血及抢救,对小量咯血也就在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容易激动 库兴氏综合征患者的精神症状,常见者包括容易激动、忧郁等,甚至可有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库兴氏综合征是因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皮质醇引起的症候群,又称皮质醇增多症。其中,由于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过多引起的库兴氏综合征特称为库兴氏病。
实火 实火:
①病证名。指阳热亢盛之火邪。
②邪火炽盛引起的实热证。 实脉 实脉的脉象是浮、中、伏都可能出现的,指下充盈、有力的脉象。
喉部有痰 喉部有痰是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慢性喉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声嘶、喉部干燥、说话时感喉痛,常因喉部分泌物增加而觉有痰液粘附。
容易上火 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症状包括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和牙齿痛等。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而常见的上火症状则有“心火”和“肝火”。解决方法为去火,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药物,也可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胸痛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
便血 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除消化道疾励卜便血也可见于全身性疾病。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如肠蠕动增快时,则可排出较鲜红的粪便而不呈柏油样便。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久,可排出柏油样便;当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或紫红色血块。结肠或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较新鲜血块。结肠上端出血时,血与粪便常均匀混杂呈酱红色。乙状结肠或直肠、肛门出血时,常有新鲜血液附着于成形粪便的表面。排便后滴血,粪便与血不相混杂者多见于内痔、肛裂、直肠息肉与直肠癌。血便或脓血样便可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偶尔也可见于阿米巴肠病。血便伴有剧烈腹痛,甚至出现休克现象者应考虑肠系膜血管阻塞、出血坏死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肠套叠、肠扭转等。便血伴有皮肤、猫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咯血伴胸痛 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咯血首先须与口腔、咽、鼻出血鉴别口腔与咽部出血易观察到局部出血灶。鼻腔出血多从前鼻孔流出,常在鼻中隔前下方发现出血灶诊断较易。有时鼻腔后部出血量较多,可被误诊为咯血如用鼻咽镜检查见血液从后鼻孔沿咽壁下流,即可确诊。大量咯血还须与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相鉴别前者常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病史,出血前有咳嗽、喉部痒感胸闷感,咯出血液为鲜红色,混有泡沫痰一般无柏油样便;后者常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病史出血前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出血液为棕黑色或暗红色、有时为鲜红色,混有食物残渣胃液,有柏油样便,可在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天。 对咯血量的估计有不同的定义。大咯血通常指在24h内咯血量超过600~800ml或每次咯血量在300ml以上;小量咯血指每次咯血少于100ml;中等量咯血指每次咯血100~300ml。
伴随症状 咯血伴胸痛 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梗塞、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
肺火 肺火盛者,易咳嗽。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易激动 由于受到刺激而感情冲动,使人的心绪容易激动。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常由郁怒伤肝,情志抑郁,化火犯肺,或肝经有热犯肺,或久病肺气不利,肝气来犯等引起。

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证当与燥邪犯肺证相辨别,燥邪犯肺证以干咳无疾或少痰伴咽干、唇燥等燥象为主,本证有明显的肝气郁结化火见症。
辨证注意点:有咳嗽阵作咯痰不爽等肺失肃降的症状,同时伴有肝郁化火的见症。



【治疗方案及原则】
白细胞多于正常者,静滴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每日2次。白细胞正常者,口服氨苄青霉素胶囊,0.25g,3次/日,咳嗽有痰用复方甘草合剂10ml,3次/日。无痰咳者用咳必清25mg,3次/日。咯吐不利者用必咳平8~16mg,3次/日。

【中医治疗方案】
治疗法则: 清肝泻火,宁肺止咳。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黛蛤散(或龙胆泻肝汤)合清金化痰汤(或泻白散)加减:青黛,由栀子、黄芩、桑白皮各10克、贝母8克、海蛤壳20克.瓜蒌仁15克、知母、麦冬各12克、甘草10克,适用于肝火犯肺之证。纳上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日服1剂,分2次凉服或频频饮服。若咳甚药入即吐者,可加入生姜汁少许。
2.加减变化:若肝火炽盛,咳嗽气逆,面红目赤,口苦者,加龙胆草9克:若痰热内盛,咳嗽痰多,加竹沥10克;若火热伤阴,口干欲饮,心烦不寐者,加生地15克天花粉10克,芦根30克;若木火燔灼,肺气阴两虚者,加人参6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若咳嗽痰中带血,加仙鹤草30克、地榆炭15克、地骨皮15克;若出血如涌,加犀角10克、生大黄12克,冲服参三七粉3克或云南白药0.4克;若血脱阳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急用人参10~15克煎服,或用人参12克、附片10克煎服。

(二)外敷药物
1.附子适量、打烂,贴敷涌泉穴。
2.大蒜适量,捣汁贴涌泉,双足交替进行。

(三)饮食疗法:
(1)桑叶、菊花适量,开水泡服,当茶饮。
(2)冬瓜仁2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
(3)栀子仁粥:栀子仁3~5克(研末)、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粥,后加药末服食。
(4)梨子川贝菊花饮:将梨子与川贝蒸后取汁,用菊花泡服。
(5)薄荷茶:取鲜薄荷叶10克,开水泡,当茶饮。

病程和预后

【预后】
要预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够、心情放松,一些简单的药材或食物也有助于清火,比如药疗方面,肝太热者可用金菊花、溪黄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药材合煎饮服。肝火的预防办法关键在于制怒,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身体劳累,就会使人情绪不稳而易怒。平时要少食辛辣、海腥、过腻过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虾、肥肉、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
【饮食保健】
(1)桑叶、菊花适量,开水泡服,当茶饮。
(2)冬瓜仁2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
(3)栀子仁粥:栀子仁3~5克(研末)、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粥,后加药末服食。
(4)梨子川贝菊花饮:将梨子与川贝蒸后取汁,用菊花泡服。
(5)薄荷茶:取鲜薄荷叶10克,开水泡,当茶饮。
适宜食物:红萝卜,马蹄(荸荠,竹蔗,雪梨,枸杞,多吃清肝泻热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红柿、绿豆、绿豆芽、黄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针菜、油菜、丝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
不适宜食物:戒烟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萝、桂圆、石榴等,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
【护理】

(一)本证为肝肺同病,属实证,治疗以泻肝清肺为主法。情志郁结化火犯肺者,以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为主;肝经热邪炽盛,上犯于肺,可用龙胆泻肝汤合泻白散化裁;肝火灼伤肺络,症见咳血者,以黛蛤散合泻白散为主,加凉血止血药。

(二)肝肺同病,主要责之于肝。但治肝疗效不显著者,应注意调整治法。如肝火上炎灼肺,清之不已者,予以清金制木法,选用沙参、麦冬、天冬、石决明等;肾水亏虚而肝火密,清之不应者,予以补母法.宜六味地黄丸之类。

(三)肝主升,肺主降,肝肺同时受病,肝升太过,肺降不足,气机升降失调,用药时应注意其升降浮沉之性与病证相宜,尤当重用沉降之药。

(四)火为阳邪,最易伤律,耗血动血,木火燔灼,常引起肺阴不足,治疗时要注意顾护肺阴。清肝泻肺之药,大多苦寒伤胃,脾胃薄弱者慎用。

(五)本证与情志关系密切,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配合情志的疏导。

参考来源:
KKME医学搜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11-21 17:33 2楼
学习了。
⬅ 肝胃不和-疾病知识 老茶馆 如何学习针灸,兼推荐几本可供参考的针灸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