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讨论【时间】为何物?——驳斥西方学者的谬论

2015-02-07 16:10 楼主
人文自然与物理自然
与自然现象、自然法则
关于刘笑敢博导的【自然:在现代的价值意义】(见同书p792~p794)
刘教授认为:“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在本书结束前我们应该总结一下这一价值在现代社会的意义。现代大工业的全球化的时代距离老子的社会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老子所推崇的自然仍然有价值吗?自然的原则还适用于现代社会吗?”
刘教授列举了一系列的【自然】,比如:演员的演技的自然;书法的自然;社会的自然演化;自然获得的权力;人与人的自然相契;国与国的自然友谊等多种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这些事例说明,自然在现代的实际生活中仍然是一种价值,但是,
第一,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只是不自觉地把自然当作一种价值;
第二, 人们往往是在较低的层次运用自然的原则,而没有在较高的、重大领域中运用自然的原则;
第三, 人们往往是分散地在各自的领域遵循自然的原则,而没有讨论过自然作为一种价值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可以广泛地运用于不同领域的问题;
第四, 自然作为价值有越来越削弱的趋势,道家思想在古代社会没有取得主流地位,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似乎更难以为人们普遍接受。”
这是刘教授把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轨道自然】【轨道自然规律】【轨道的自然法则】换成【人文自然】的哲学概念思想指导下,得出的结论。——在思维上,发生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中国古人所说的【道法自然】,是说轨道法则,依据自然现象,可以用自然秩序来描述,比如:发芽、生长、收获、果实归仓,这是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自然界现象,主要是植物界的自然现象,于是,中国古人依据自然界的植物生长状态,把地球公转轨道周期,描述为四期——春、夏、秋、冬——四季——四时,则各为91.3125°/季节/期/时,实际上参照物是北半球的轨道气候,依据就是植物界的生长旺衰规律——实际上也就是把植物生命周期划分为了四期——春天生发期,夏季成长期,秋季收获期,冬天归藏期。划分为五期、六期呢?
在《道德经•五十一章》中,老子明明白白是告诉我们地球公转轨道周期的分期法则,专家们不知道——这些法则,详尽地记载在《黄帝内经》中。
老子的原文是这样的: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
这里的原文十分明确的,肯定的告诉我们:“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万物显然是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有机物,同时也包括了组成地球三维空间上的所有无机物,没有不遵守地球轨道运动规律的,德——可理解为“道”——轨道规律通过自然界物种表现出来的生命状态。
原文接着讲:“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里的原文的含义是说天体轨道运动规律是人类必须遵从的轨道规律,天体轨道运动通过自然界物种表现出来的生命状态是什么可贵的,没有任何外部的人为命令【控制】却永恒如此运动。
对于常自然,理解为常常自己如此运动,永恒自己如此运动,都是可以的——这是说人类没有办法控制天体的轨道运动,不能对天体的轨道运动发号施令,没有办法控制。这是地球物理自然的轨道必然状态。
道生之,德畜之——这是地球公转轨道周期第一期物理自然界以物种生长期为标志,春季为生发季节,是自然界的“天德”的表现;这是把地球公转轨道分为四期中的【初始期】,古书上一般说的【始】,为91.3125°
长之育之——这是地球公转轨道第二期的物理自然界以物种生长期为标志,是说夏季的长育期,为公转轨道角度91.3125°
亭之毒之——这是说的地球公转轨道第三期的自然界以界物种生长期为标志,是说秋季的收获季节,为公转轨道角度91.3125°
养之覆之——这是说地球公转轨道周期第四期,以自然界物种生长期为标志,是说冬季的储蓄期、归藏期,为公转轨道91.3125°
一般的古书都称为【终】,实际上,就是把轨道周期连续计算为0°与365.25°的含义,注意这时的中国古人没有【0°】的概念。也没有阿拉伯数字计数法则。
生而不有——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因为地球公转轨道而存在,地球公转周期循环往复,地球自己却没有占有、没有获取任何利益。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们的研究,所以,我们提供以下证据:
证据一:《淮南子•诠言训》(见同书P676)记载:
“因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者弗得,所杀者非怨。
则,几于道也。”——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地球上的植物因为春季而生发,因为秋季而死亡。
植物生长没有获得利益,植物死亡也不会怨恨。这就是【天体的轨道法则】——也就是【道】的法则。
证据二:这句话在《淮南子•氾诂论》(见书626页)是这样记载的:“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这里春分、秋分针对地球公转轨道,指太阳在春分、秋分直射地球赤道的状态——以春分为公转轨道0°,则秋分为182.625°,由于这时,中国古人没有阿拉伯数字计数法则,用的是【和】——表示地球公转轨道0°与182.65°的轨道状态——类似于今天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X轴、水平轴、横向轴——这在八卦图上体现得十分清楚明白——可是,今天大家没有搞明白八卦图是计算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天文学专著!关于这种匹配,在《春秋繁露》中更多。与四时匹配是春夏秋冬,与五行匹配时是五季——春、夏、长夏、秋、冬——这在《黄帝内经》中运用的很多,由于儒家借用——天道——地球公转轨道的必然周期中的五期法则来匹配【仁义礼智信】——以此唯心地说明【皇权天授】,说明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似乎是天道的必然,这样,反而把标示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周期的五期法则给弄丢了——历史学家,尤其是近现代历史学家不知道这个原因——误以为是【阴阳五行】的唯心——值得中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自然科学家重视——否则,又会陷入唯心主义而不能自拔!
还有【合】与【冲】是标示行星与太阳在公转圆周轨道上处于0°与180°的轨道状态或者天球经度差为0°与180°的情况,而0°为冲,180°位为合——类似于今天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Y轴,垂直轴、纵向轴
证据三:《淮南子•主术训》(见同书382页)是这样记载的:
“故至精之动,若春气之生,秋气之杀也”这是说地球上北半球春气生长,地球上北半球秋季死亡、收割。
为而不恃——自然界植物的在春天生发,因为轨道周期循环而不断发生,不断进行,地球却不依靠植物的生长不生长而永恒如此运动。这也是人类应该向自然界学习的奉献精神
长而不宰——自然界植物在夏季茁壮成长,顺应其生长之长势而不宰杀,【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人类应该向自然界学习的天德、良好的品德——是谓玄德。
把自转轨道周期也如此划分呢?
比如早、晚,这是自然现象中的必然律,同时也是人们的规定:以自己所在地理经度,从黑夜到见到太阳光升起的时刻,定为早上,,为白昼的开始,为晨,规定为晨线,为东;见到太阳光下落不见的时刻为夕、为昏线,为晚上的开始,为晚,为西——注意东南西北等——没有中国的指南针是不能描述的——所以,后世的所有法则,都是建立在中国的指南针基础之上的——全世界都承认指南针是中国的发明创造——却否认圆周是中国人首先使用——罗盘中不仅有圆、而且有同心圆,不仅有同心圆,而且有定向同心圆,定向同心圆轨道法则、直角坐标系法则——全世界都否认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中国人首先使用——中国古人的罗盘不仅是平面直角坐标系、而且是极坐标系,中国使用的圭表是立体的直角坐标系——球坐标系、柱坐标系——没有这些坐标系,是不可能精确地测量到地球月球以及其他五大行星自转公转轨道周期、角速度、位移的!——至今西方学者都没有搞明白——就是一个间接的证据。直接的证据就是《道德经》《淮南子》《黄帝内经》《周髀算经》《周易》中明白地记载了这些测定、计算的法则,结果——今天的科学实践验证了中国古人的数据是正确的,数据是是吻合的,肯定是科学的,否则是不可能正确的——古今如此,今后也必然如此——除非地球真的【爆炸】了或者人类可以改变地球自转公转轨道!否则永远如此!
我们想告诉刘教授的是:《道德经》中的“道”是天体的轨道运动规律,通过中国古人的描述,有地球自转周期轨道——赤道;有地球公转轨道——黄道、天道,有月道,有五大行星、六大行星的轨道。而不是什么【自然而然】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也是针对天体的轨道状态而言——天体轨道自然而然运动——这是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控制的——至少过去是如此,而且目前如此,今后永远如此吗?——在人类没有找到可以控制天体固定轨道力量的【外力】之前,永远如此!或者天体自己毁灭而不按今天的轨道运动!
因此刘教授关于“人们往往是在较低的层次运用自然的原则,而没有在较高的、重大领域中运用自然的原则”结论,肯定是不符合中国天文史的实际——中国古人运用【道法自然】,是针对天体物理、地球物理,太阳系六大行星而言的——这个层次是高?是低?
至于刘教授关于“人们往往是分散地在各自的领域遵循自然的原则,而没有讨论过自然作为一种价值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可以广泛地运用于不同领域的问题”的结论,是刘教授本人自己如此,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说的是人在地球自转公转轨道上做质点在轨被动运动,这是地球人没有办法回避的,没有办法摆脱的,必然的轨道法则、轨道力学,是刘教授不知道其普遍的意义。
刘教授关于“自然作为价值有越来越削弱的趋势,道家思想在古代社会没有取得主流地位,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似乎更难以为人们普遍接受。”似乎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情况——这似乎是针对【道家宗教思想】而言,而不是针对【道】而言,针对【道】而言——其中之一的医道,中医之道、养生之道,一直是被中华民族传承的。
于是刘教授“试图说明,自然在现代社会可以、而且应该取得普遍性价值的地位,这对于改善现代社会的整体状况,改善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关系,改善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都‘可能’有积极的意义。这里强调的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因为许多价值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实际效果,都取决于人们是否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结果如何?由于不明白【道的法则即是自然界的轨道法则】【天体的轨道法则】,又把自然局限在【自然而然】的一种【人文自然状态】,这样,刘教授能够让全世界认可其“普遍性价值的地位”吗?这可能吗?其实,作者自己认为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采用【可能】——不理解【轨道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这是全人类必须遵守的共同的普遍规律,却误以为【自然而然】的【人文自然】,是可能的积极意义——把天体运动的必然规律,改造为自己认为可能的理论,这可能有普遍价值吗?
关于刘教授“因为许多价值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实际效果,都取决于人们是否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不知读者注意到这句话存在的毛病没有?
1什么是价值?
2那种价值可以是【是有意义】还是【否意义】?
3那种价值可以是【是有实际效果】还是【否有实际效果】?
4对“都取决于人们是否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的理解,分开是这样的:“都取决于人们是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与“都取决于人们否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
从汉语语法角度看,刘教授的表述似乎是病句。
“因为许多价值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实际效果,都取决于人们是否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
这句话理解用分承的修辞手法是这样理解的:
1)因为许多价值是有意义,是有实际效果,都取决于人们是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正面意义
2)因为许多价值否有意义,否有实际效果,都取决于人们否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反面意义

刘教授想表述的含义可能是:价值的有意义和没有意义的正反两方面情况,与价值【是有实际效果】和没有实际效果的正反两方面情况,与人们采取实际行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
但是,在叙述的时候,把【是否】【是否】【是否】三重正反不同的比较关系,用【都取决于】的【都】表达了【全部、一切、完全】的含义及内容,这样,把【正反比较的不同的两个方面】【都】包含了,这样,不知道刘博导是要取舍的是正【是】还是反【否】?这样,作为汉语语法表达是错误的。
其次,从内容上看,在百度上搜索一下,价值的概念是这样的:
价值,是人类用于衡量达成精神共识所耗费的物质资源的尺度标准。
价值是一个比值,
价值(v)=精神共识(信用度c) / 物质消耗(能耗量e)
其中:物质消耗(能耗量e)趋于0,但不能为0
(2) 商品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财产价值
(3) 积极作用
引证解释
1.价格。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薰陶》:“香皂以江南 六合县 出者为第一,但价值稍昂。”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碎石治河》:“因度山石远近价值,与土木船载远近多寡,计需银止十四万两。”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中 人之游 欧洲 者,询某厂船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2.指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3.指积极的作用。 清 酉阳 《女盗侠传》卷三:“隔一小时,有人来还帔,并袖出一小囊曰:‘此主人所以赠君者,嘱君载之以行,有无量价值。’” 柯灵 《香雪海•时间》:“古往今来,时间老人迈的永远是同样的步子,但是时间的意义和价值不同,对人的感觉也就不同了。[1] ”
从百度上面关于【价值】的描述,我们分析认为,刘教授是要说的【价值】应该是指【积极作用】或者【精神的积极作用】,不知道是不是?这就是刘教授说的【是】的正面的积极意义——积极意义、正面意义,才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针对精神财富而言。
如果是这个含义,其否定意义,就是精神垃圾、精神糟粕,就是刘教授说的【否】的负面的消极意义——消极意思、反面意义,这是不需要人类社会去追求的。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没有实际效果,人们会去追求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不可能采取实际行动去追求的,人们追求的只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有积极作用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等等,不会去追求负面的、反面的、没有意义的垃圾、糟粕——这样,如果说“都取决于人们是否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在内容上,就包含了人们对精神【垃圾、糟粕】的追求,岂不是谬论吗?
针对物质财富而言,价值则是指:“商品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也就是说,价值的衡量标准,是有【数量单位】的,也就是【价值量】,体现在货币的表现形式上,就是价格,就是价格的多少,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价格的大小、多少——是由商品属性决定的,其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而不是刘博导所说的“因为许多价值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实际效果,都取决于人们是否真的把它们当作价值来追求”——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而不是【取决于人们的追求】——与人的追求、目的没有任何关系,有关系的、取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这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且是【多与少、大与小】的关系,定义域在【0~∞】,而不可能用【正负——是否】来描述、表述。
同理,精神价值、精神财富、社会文化财富的【价值量】的判断标准,也应该是【大小、多少】,但是精神财富、社会文化财富(不包括科学思想财富),有可能是垃圾、是糟粕——因此,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的作用、消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刘教授的【是否】——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又似乎是可以的。也就是说;针对精神财富中的垃圾、糟粕,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求,而有积极作用、积极意义的精神财富,则是必须追求的!

我们不是要指责刘教授,而是要向读者说明的是,哲学研究十分困难,而且,中国古人的【道】是有具体天球仪、地球仪模型为依据的——不是凭空想象的——否则,就如刘博导这样的专家,同样会一会儿认识是正确的,一会儿又是错误的,一会儿是肯定的,一会儿又是怀疑的,这样,能够有说服力吗?
于是,刘博导,提出了【人文自然】,从客观上说,这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从主观上说,这是刘教授不知道【道】的本质内容,在中国古人具体所指的是如下的内容:
赤道——地球自转轨道;
黄道——地球公转轨道;
黑白道——月球轨道
以及其他天体的运动轨道,而这个轨道的【周期】,就是,我们今天采用的【时间】的概念。由于【时间】涉及的是【道】——三个轨道的【周期】,而这三个轨道周期、角速度、位移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具体的轨道是不同的,但是可以用共同的参照物【360°圆周轨道】来比较、测定、计算,用三角函数测定、计算。——中国古人5000年就完成了的科学实践——却把现代的智慧人类给【难住】了?——你不觉得奇怪吗?这是为什么?
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为什么成为科学的必然?宇宙的必然?
——这是由于人在地球上被动做质点在轨运动,这是人类必须要遵守的必然法则,任何人不可能例外,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可能有例外——这难道不是老子所说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答案是肯定的!
依据刘教授的思路,我们似乎认为这样区别一下,可能更好:
自然的含义
1) 自然环境——特指人类生活的地球物理环境、地球三维空间环境
2) 自然轨道环境——特指地球轨道运动的轨道空间环境,这个轨道空间,实际上是三维地球的不断连续移动状态——人们用圆周、椭圆可以描述、测定、计算——但这不是三维地球轨道空间本身。地球同时具有自转公转两个轨道,并且同时带着月球卫星在公转轨道上运动。这是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如此的——人类目前是控制不了的。这也不是【神的意志】,也不是【上帝的意志】也不是【圣人的意志】——是天体运动的轨道力量。
这样,刘笑敢教授注意到了:“值得注意的是,老子之道与宗教和科学都有某种相通的关系,特别是与宗教和科学中的新趋势相一致,反过来也可以说,宗教和科学的最新发展都显现了向道的价值或方法靠近的趋势。”——这里的阐释,应该说,接近、趋近对道的正确的认识,但是刘教授没有注意到【道的方法】【道的法则】【道的自然法则】【道的轨道法则】【【道的物理、数学法则】以及具体的方法,所以,就得出了下面的错误结论:
“道和宗教相比,没有人格化或精神性的信仰,极少教条的色彩,没有自封为真理的倾向。道和经典科学相比,道体现了理性的怀疑精神,更接近科学的探索和推测,不像宗教那样把主体的信仰放在第一位;和科学相比,道更接近宗教悲天悯人的情怀,重视宇宙、世界、社会与人生的统一和终极状态,不像传统的科学那样 只追求可以凝固为永恒的冰冷的规律和公式。”
刘教授的错误认识,具有代表性,所以,读者一定要重视。中国古人用三角函数的数学法则、物理法则测定计算出了地球自转、公转轨道周期、角速度、位移,所以,【道】才是永恒的真理,而不是宗教,也不是“更接近科学的探索和推测” 也不是刘教授否定的“不像传统的科学那样 只追求可以凝固为永恒的冰冷的规律和公式。”——中国古人有永恒的规律和公式,只是刘教授不知道——当然,全世界物理学家没有给【时间】定义,而且不断有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提出不同的新的假设和猜想!刘教授不知道也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刘教授是从哲学角度研究【道】的,我们从天文学、数学、物理学上研究,得出了新的正确的、科学的结论。于是,刘教授下面的观点,又是错误的:
“从科学的立场来看,我们不妨把道的存在当作一种理论假设,各科的科学家与学者都可以以道——贯穿于宇宙、世界、社会与人生中之统一性的根据——为共同的研究课题,探索道这种概念所指有没有实在的基础,其具体内容可能是什么,这或许会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带来某些有益的启示。”
我们反复强调,老子之道,或者中国古人之道,针对的是【赤道、黄道、黑白道、五大、六大行星之轨道以及轨道周期、角速度、位移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不是一种理论假设,而是科学实践,在这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三角函数、等差数列、球坐标、极坐标、柱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定向圆、定向同心圆、轨道、轨道角速度、位移弧度、周期【今天的时间及其具体单位】等等关于自然科学领域中涉及数学、物理、天体轨道运动法则——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张岱年教授理解为:道以自然为法则,其实方向已经正确了——但是,其学生却改变了正确方向,进入了误区,很遗憾!
所以,我们认为刘博导的结论:“从科学的立场来看,我们不妨把道的存在当作一种理论假设”是不成立的,与中国古天文的科学测定、科学计算、科学资料、科学历史是不相符合的—— 背道而驰的!
刘博导关于“各科的科学家与学者都可以以道——贯穿于宇宙、世界、社会与人生中之统一性的根据——为共同的研究课题”——这是一句实在的话,全世界都在探索【天体的轨道运动规律】
至于刘博导关于“探索道这种概念所指有没有实在的基础,其具体内容可能是什么,这或许会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带来某些有益的启示。”——我们关于道的实在的基础是天体的轨道运动,其具体内容涉及太阳系六大行星【水金地火木】五大行星+镇星【今天称为土星】,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地球月球自转公转轨道【周期、位移、角速度】
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带来科学思维的启示,则是必然的——没有怀疑的必要!不知读者是否满意?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海藻石 老茶馆 三论【时间】为何物?——驳斥西方人的谬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