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时间】为何物?——驳斥西方人的谬论

2015-02-07 16:13 楼主
【说得清的非常道 道得明的非常名】
【孔德之容惟道从 人在地球点运动】
【人法地法天法道无法无天不道早】
时间到底为何物?黄道赤道黑白道


2015年2月2日,在浙江大学周易创新应用课题组与谢谢陆鸣教授研讨之后,在回重庆的飞机上,看到当日的《参考消息》第5页【科技前沿】有两个内容:一个是;DNA化学变化可预测寿命。另一个内容是:【新理论:时间并非如流水】,这正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祖先在5000年前,就搞明白的,今天的西方科学家,不知道是通过【轨道法则】测定的,于是,不断有人提出新的猜测,我们已经反复告诉中国科学界,但是,并没有引起中国科学界的学者们注意和重视。所以,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大家,以正视听:
原文:“【英国《每日游报》网站1月30日报道】题:
你的未来已经被确定了么?
新的时间理论称,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宇宙中共存
老话‘时间如流水’可能是错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时间中前行,就像一艘船在水上航行。”
这是西方人的错误理解——我们祖先在5000年前,用流水来计算【时间】,也就是【滴水漏时】,中国古人在黄帝时期开始,就把一天计算为100刻,一刻又计算为100分刻,1分刻,又计算为100秒,这种方法一直保存到西方机械时钟传入中国以前——当中国的【漏时】技术传到西方之后,西方做了改进——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24小时制】。中国古人把100刻,又分为二等分,来计算昼夜的长短,以及计算昼夜的长短变化,这样,才可能、可以测定到白昼、黑夜的最长、最短的冬至、夏至的极点变化。把100刻划分为二,是一个地球自转周期一分为二的法则——《黄帝内经》记载的是【五十营法则】,同时又计算为今天地球公转1°——这被今天的地球卫星、牛顿力学证明是科学的、正确的、十分精确的——中国古人使用的是三角函数法则——计算和测量的是天体运动的角速度、位移以及周期,实在是让人吃惊的科学实践!
由于西方学者不知道这段中国科技历史,这样,就乱猜想。
中国古人说的“时间如流水”是针对【圭表】测定仪器上的水平尺,流水的刻度而言,所说的是以太阳光为参照物划分昼夜,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以及测定的白昼日影长短与圭表高八尺确立的直角三角函数关系,其系数是今天常用的三角函数表——在黄帝时代,这是统治集权的象征,是不可能让外人知道的!——这就是中国古人的【道】的法则,实际上,具体针对地球而言,就是赤道法则——今天的地球自转轨道周期360°法则,等分为二,则为东西十二区。针对地球公转轨道周期365.25°而言,就是——黄道轨道、天道、日道、道日规、大道、乾道、公道,春夏秋冬等等法则。
由于时间涉及地球自转公转周期、位移、角速度三者以及三者的三角函数关系,而且参照物是【太阳光】,更由于太阳光始终只能照亮地球的半个球冠面——这就是说这对地球自转轨道平面图而言,太阳始终只能照亮地球自转轨道360°中的180°——这时有科学家,误认为,时间超过光速——这是由于地球另外一半不能同一时间被太阳光照射所导致的,而不是【时间】超过了【光速】。
原文中说“我们在时间中前行,就像一艘船在水上航行。”针对人类社会而言,“我们在时间中前行”,方向到底是什么?方向到底有没有?是如何前行的?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早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面向太阳,为前,叫做【迎日推策】——针对日光而言的——这时实际上是说的【地球公转轨道周期】了,而且地球上,本来没有方向,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之后,依据我国所处地球北半球,依据【早上看见日出】的地方,认为是【日出东方,日落西山】,这样,既确定了【东南西北】的地理方位,又以此确定了【晨昏线】的位置,以及晨昏线的移动。所以【时间】是针对地球自转周期而言,为360°轨道周期,今天计算为24小时,每一小时,地球自转15°。且同时在公转,大约1日公转1°,而所说的【时间在前进、在前行,针对的是地球人面对早上升起的【太阳】东方而言,实际上是针对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而言——主要是面对太阳,则是针对地球公转周期、角速度、位移而言,自转完成360°,计算为公转完成约1°,公转完成28°、29°、30°、31°,就计算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参照周期】,当完成365.25°,就测定计算为公转回归周期。由于地球是一个近似的圆球,在地球上,除南北极圈外,其他地方,都可以参照太阳光如此计算【时间】——这就是,今天,全世界能够统一使用【世界标准时间】的基础。而针对360°的地球经度而言,见到太阳的时候,都是【早上、晨】,都是【东方】,太阳下山的时候,都是【夕、昏】,都是【西方】。所以,中国的【罗盘、指南针】就十分重要、十分必要】,否则,没有办法测定时间,更不可能统一【世界标准时间】。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导致地球人针对360°的经度而言,始终只有0°~180°经度上或者180°~360°经度上的人能够【同时】为早上、同时为晚上,但是,地球有不停地在自转和公转,所以,地球人的【朝上、晚上】不是【同时】发生的,只有同一经度上的人【早上、晚上】是一致的,是相同的,是【同时】的。
实际上,不同纬度高度的地球人,晨昏圈的位置的高低会随纬度的不同而不同——纬度高低,实际上是地球人【晨昏圈、晨昏线】高低的参照物——这样,才能测定【晨昏圈】升降23°26′以及南北回归线——中国古人的黄赤交角。
由于不明白,中国古人5000年前的法则,于是,作者提出:“一个新的理论称,时间并不是向前流逝的。相反,时间中的一切都是始终存在的。” 我们认为:“时间并不是向前流逝的”,本质上,并没有错,因为,时间是针对地球自转公转轨道周期而言的,地球自转公转轨道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轨道本来是没有方向,地球上也是没有方向,我们祖先,为了计算地球自转公转的需要,给人类规定了方向、给地球本来没有的坐标标定了方向、经纬度,这样,才可以计算和测定地球自转公转周期、角速度、位移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而【时间】仅仅是其函数关系式中【轨道周期】的度量单位,其中角速度、弧度位移,都隐藏在其中——这是后世5000年来,大家搞不明白的根本原因。
所以,关于“相反,时间中的一切都是始终存在的。”则不知道作者所指的是什么?
于是,作者又错误地认为:“该理论称,如果我们‘俯瞰’宇宙,那么我们将看到时间是向着所有方向延伸的,正如我们此刻看到的太空。”——这是作者不知道计算时间的方向是针对地球自转公转方向而言的——主要是针对早上、夕阳西下的太阳光。站在地球上的人类是360度的经度——全方位的都可以看到太阳,以此确定早晚,而早晚,针对不同经度上的地球人,是在变动的,而且是恒定的以大致相差180°的周期变化的。当我们不在地球上了【时间】的周期,是依据所在【星球】的自转公转周期而定。比如:中国航天人,现在使用的【月面时间】就是【月面白昼、月面黑夜时间】,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公转周期大约为28天,中国古人很早就测定了——今天验证了!今天中国航天人采用月面白昼时间、月面黑夜时间,各为大约14天,实际上使用的是月球自转公转的【半周期】——这是由于太阳同时只能照亮【月球】的一半——月球的半个【球冠面】,所以,采用的是【月面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负责人地告诉读者以及后来的研究专家:“该理论称,如果我们‘俯瞰’宇宙,那么我们将看到时间是向着所有方向延伸的,正如我们此刻看到的太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时间与我们此刻看到的太空没有多大关系——有关系的是【地月日】三者的关系,而且是轨道位置的函数关系,其他星球上计算【时间】,也是以光为参照物的产物——今天的【原子钟】,是以【原子的半衰期为参照物】——而原子的半衰期——是建立在【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制】的基础之上的。时间,实际上是没有方向的,中国古人为了计算的方便,是针对罗盘而言的,针对的是太阳光而言的——实际上是针对地球自转公转而言方向的。今天的坐标轴,为了表示时间具有【方向性】在坐标轴上【用正负】方向来标示【时间的方向】,这是数学表示的需要——与时间本身没有方向形成错觉——这是为了计算天体运动的【时间】周期而人为规定的方向。
该篇文章介绍说:“这个有趣的理论是由布拉德福德•斯科博士提出的。斯科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哲学副教授。”
文中举例说“另一种理论称,现在是一个‘焦点’,从过去移动至未来,我们处于这个焦点之中,并随着它前进。斯科称,他不会相信这些理论,除非他看到很好的理论。相反,他青睐一种被称为‘封闭宇宙’的理论。这种理论称,过去、现在和未来已经存在。”这里文中的例子说:“现在是一个‘焦点’从过去移动至未来,我们处于这个焦点之中,并随着它前进。——斯科不相信这些理论,为什么不相信?他没有说明!其实,这里关于“焦点”的问题——实际上,几乎接近【时间】的本质——这是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上的【两个焦点位置】——这个焦点位置,太阳所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近日点、远日点】的焦点位置——由于这位研究人员没有搞明白时间是地球自转公转轨道的三角函数周期关系,这样,似乎觉得有【焦点】,但是,又不知道这是指太阳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按开普勒法则的椭圆法则计算的焦点是太阳所在的位置——这样,斯科也就不知所云,当然,也就不会认为是正确的理论。于是,斯科提出“封闭宇宙”的理论——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已经存在】——这句话的本质,没有错误——因为过去指的是【地球自转公转周期已经结束的状态、完成的状态】;现在指的是【地球自转公转周期正在进行的状态、进行时态】,未来是指【地球自转公转周期没有实现、没有完成的状态】——但是,中国古人已经用三角函数法则准确地测量出其周期的长短,因此,未来是可以预测的。——因为地球自转公转角速度、位移、周期是相对恒定的轨道周期。
知道了我们研究的正确答案,就可以判断斯科的错误结论:
“斯科称,他并不认为事件从我们身边驶过并永远消失不见——相反,它们存在于时空的不同位置。”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斯科的结论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秦始皇的肉身还在吗?佛陀讲经,佛陀的肉身还在吗?耶稣讲经传道,耶稣的肉身还在吗?——这些事件是历史的过去——地球自转公转轨道周期已经完成、已经结束,不可能重新出现,所以,是永远消失不见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伟大的事迹,却记载在历史书籍里。不是什么“相反,它们存在于时空的不同位置”——作者没有搞明白时间、空间的关系,所以得出错误的结论。空间——是指地球上的三维空间以及地球自转公转的轨道空间——这就好比老子说的【有、无】的关系问题。而自转公转的轨道周期性单位——即是中国古人的【时间】单位。——因此,时间是针对地球三维空间的无形自转公转轨道周期而言,由于人类所在地球经度的不同,见到太阳光的【早晚】就不同,所处【经度差】称为【时差】——哲学家往往忽略这些地球物理学的常识——很可悲的!
斯科接着错误地认为:“封闭宇宙理论称,你在时间中被展开,类似于你在空间中被展开那样。我们并非处于单一的时间中。”我们是处在地球固定的三维空间中,也是恒定的处在地球三维空间运动的轨道空间中,这是太阳系、银河系的轨道力量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许这就是斯科错误地以为的“封闭宇宙”——中国古人认为【宙指时间:古往今来,宇指上下四方——三维空间】
斯科关于“你在时间中被展开,类似于你在空间中被展开那样。我们并非处于单一的时间中。”
不知道读者如何理解的?请问:我们人类在时间中是如何被展开的?又是如何在空间中被展开的?这二者有何【类似】?——这里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不符合逻辑,被《参考消息》登载,也是编辑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是由于中国古人计算地球经纬度用的是【度、分、秒】为单位,而今天使用机械时钟计算【时间】24小时制,也套用中国古人的计算时间的【时辰、分、秒】等单位,与中国古人计算量天器【角度】的【度、分、秒】三者混淆在一起——西方学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中国的哲学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此,在注解《道德经》中关于【道】的部分,严重失误。
斯科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并非处于单一的时间中。”——请问我们不是处在单一的时间中,那就是处在复杂的时间中,是不是?单一的时间是什么?复杂的时间又是什么?——其实,作者在这里,也许要表达的是我们人类同时处在地球上不同的轨道系统——自转周期系统、公转周期系统中,因为地球自转360°——24小时周期时间系统中,同时完成公转周期约1°——365.25天公转周期系统中,同时存在,同时进行——所以【时间】概念,是一个十分难于描述的概念——中国古人用【道、轨道、黄道、赤道】等等周期性概念来表述。
斯科同样错误地认为:我们处于一种“暂时分散的”状态,斯科表示,“我们在时空中的经历并非像一个焦点——而你昨天的、上周的、甚至是数年前的经历如今都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人类不是处于一种“暂时分散的”状态,而是同时处在以不同角速、位移、周期的自转公转轨道上,针对于地球自转周期——这个轨道周期360°又是地球物理的赤道360°经度,地球经度差决定自转周期的【时间差】——这就是一般意义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由于地球自转周期参照物为地球赤道的经度360°仅仅是地球自转轨道周期。当描述地球公转轨道周期时,太阳处在地球椭圆轨道的焦点位置——这是符合开普勒的法则的——斯科不知道这一本质,也不知道这个【焦点】说的是地球公转轨道上,太阳所在的近日点、远日点位置为【焦点】。
斯科关于“而你昨天的、上周的、甚至是数年前的经历如今都是真实存在的。”也不知道斯科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含义?——这说的是地球自转公转轨道周期已经完成。
昨天——指的是,与今天的公转轨道周期,相差1°,与今天的地球自转周期至少相差360°;
上周的——指的是地球公转轨道上,与今天的轨道度数相比,至少相差7°,相差7天、日——中国古人又用【七宿】来计算的,而以地球自转轨道周期而言,与今天比较是相差至少为7x360°
数年前的——指的是【地球公转轨道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周期,计算为一年,中国古人实际测定为365.25°(天、日),与今年相比,则是多少倍数的关系,与今天的自转周期比较则是X365.25X360°的关系——不知读者明白了没有?
斯科接着错误地说:“在不同时间中进行旅行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目前在时空中处于一个不同的位置。”不知读者明白斯科要表达的是什么含义?作为人类,旅行是针对在三维空间的地球上不同的经纬度有关——也就是从此点到达彼点——比如,从重庆到达北京,从北京到达巴黎,从巴黎到达华盛顿,目前也可以借助航天器,飞到月球去——这就是人类的旅行——说的是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包括宇宙空间、星际空间。这些旅行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时间是参照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需要在【不同的时间长度、周期中去实现,去完成——这是因为人类可以借助不同线速度的交通工具去完成、去实现——但是,与地球自转周期的线速度【赤道约8万里】/日,以及地球公转线速度248万公里/日比较起来,始终是有差距的。
因此,不知道斯科所要表达“在不同时间中进行旅行是不可能的”的含义是不是说“时间没有隧道,不可倒流、不可倒转?——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公转轨道力量决定的,目前,人类必须遵守!
斯科所说的“因为我们目前在时空中处于一个不同的位置。”——真的不知道斯科针对什么而言?因为三维空间才有位置,而时间——指的是三维空间的轨道周期,三维空间位置,既是固定的,又是相对的,地球三维空间自转公转轨道周期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所以,牛顿认为【时空是绝对的】——这是由于空间是三维空间,是绝对的,地球自转、公转的轨道周期是绝对的。忽略了空间也是相对而言的,时间周期也是相对与星球自转公转轨道周期而言的。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空间是相对的】——于是,相对论产生了。虽然地球上三维空间在描述时是相对的,但是又绝对是可以测定的、可以度量的,虽然地球自转公转轨道周期,都是相对的,但是,却可以绝对地测定其周期、线速度、角速度、位移的数量。以此牛顿、爱因斯坦,各自说对了一半——可见,探索科学真理的艰难!
所以,真不知道斯科“因为我们目前在时空中处于一个不同的位置。”要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因为空间则是三维空间位置,是可以表述的,就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可以绝对地计算,也可以相对地计算;时间也是如此,既是绝对的依据轨道空间的位移、角速度,可以得出绝对的具体的数据,也可以得出相对的数据,这样,5000年来,自从中国古人测定之后,就没有定义——这是十分困难的三角函数法则,谁知道中国古人5000年前就知道运用了呢?
原文中介绍了英国学者朱利安•巴伯博士的一个错误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发生时形成了一个相对我们宇宙‘镜像宇宙’。这个宇宙在时间中是以和我们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个宇宙中的智能生命认为对方都是在时间中倒退。——这里,朱利安•巴伯博士不知道,中国古人所说的【时间】的参照物是【日光、月光】,也就是【昼夜长短】——这是地球自转轨道周期,【昼夜长短变化】——这是地球公转轨道周期,而【镜像宇宙】的提出,显然,又是不知道地球上的昼夜始终存在,这种【半周期】现象——中国古人又称为【阴阳法则】,是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公转,而自转时,太阳始终只能照射地球的半个球冠面——没有被照射的球冠面——也许就是朱利安•巴伯博士错误认为的【镜像宇宙】——用镜像原理说明,似乎应该是【镜像地球球冠面】而不是【镜像宇宙】。
朱利安•巴伯博士错误地认为“这个宇宙在时间中是以和我们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个宇宙中的智能生命认为对方都是在时间中倒退。”这是由于没有注意到地球上的【时间】都是以太阳光为参照物,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地球公转,地球上,东西半球的人在地球自转时,是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也”;南北半球的人,在地球公转时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正言若反“进道若退”
而不是朱利安•巴伯博士所说的“这个宇宙在时间中是以和我们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个宇宙中的智能生命认为对方都是在时间中倒退。”——目前,两个宇宙的智能生命在哪里?显然,是错误地把东半球和西半球的人,各自在自转状态下的自转轨道180°朝相反运动和在公转状态下南半球与北半球的人,各自在公转轨道182.625°朝相反方向运动的轨道状态,错误地理解为,有两个宇宙,并且错误的认为“两个宇宙中的智能生命认为对方都是在时间中倒退。”——倒退、前进,这都是中国古人为了计算地球自转公转方向而认为规定的——今天统一规定为: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公转,坐标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自转的起点——0时区、0度子午线、0°经度在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所在经度为0°,公转的起始点,又在东西经度180°的东西十二区所在经度——国际日期变更线所在经度——这本质上是不同的方向,或者是方向相反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进道若退”“反者,道之动也”“正言若反”的本质——老子时代就已经很明白了——可今天的地球人却不知道,岂不怪哉?而不是“两个宇宙中的智能生命认为对方都是在时间中倒退。”——这是说,若果以地球自转为前进的方向,而地球公转的方向则好像在倒退;若以地球公转的方向为前进,在地球自转的方向好像在倒退。——不是两个宇宙,而是针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而言,不是在【时间中倒退】,而是在计算轨道周期的运动方向上有正向、反向——东西方向——所以,老子一致强调【大道氾兮,其可左右】,或者【顺时针、逆时针】
所以,这一理论关于【时间之矢】说,时间是对称的,这是正确的——这是针对地球自转公转轴而言,是成立的。而说“所有这一切都在前行。”又是错误的——地球自转公转轨道周期是循环往复的,轨道是一个近似的圆周运动——定向圆法则——方向是人为规定的。
至于说:“在大爆炸发生的时刻产生了两个宇宙,而不是一个宇宙——并分别沿着相反的时间方向发展”——显然是无稽之谈,是荒谬的猜想,这是不明白地球公转时北半球产生四季春夏秋冬,南北球也产生春夏秋冬,只是季节相反。同时,也不明白,地球自转时,东半球有晨、中午、昏、子夜,西半球同样有晨、中午、昏、子夜——是不同半球在自转公转状态下轨道的相反方向的运动——而不是两个宇宙,而且是轨道运动的方向相反——时间没有正反——有正反,是人为规定的轨道运动的方向以及直角坐标系中的正负方向。
所以,后面朱利安•巴伯博士所说的“但那个宇宙可能并不会与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完全相同;它或许已经以其自己的方式发展和演化,与我们的这个宇宙完全不同。
然而,那个宇宙应当遵循相同的物理学定律,因此那里也可能存在行星、恒星和星系,就像我们的宇宙。”
这些错误结论的原因,在前面已经分析了。希望读者和编辑注意,不要讹以传讹。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就有很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系,其他恒星系遵循的【相同的物理学定律】应该是成立的——这与地球人的时间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时刻应当是当人类到达了其他星球的时候。
这样,我们需要明白一下,地球上,中国古人用的【时间】的概念以及具体单位、函数单位大小:
阳历年——地球公转轨道周期365.25°【天、日】,与地球公转角速度、位移构成周期性函数关系式;
阴历岁——月球绕地球12圈次的实际日期长度单位,354天,参照地球公转轨道365.25°可以比较,参照中国古人的正圆轨道360°也可以比较计算。
月,月球绕地球轨道周期,与其角速度、位移构成三角函数关系式。月球自转、公转轨道周期约为27天多,于是,中国古人依据28宿计算为28天,为【平月】,又称为【恒星月】。中国古人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在历法上有【大月31天、小月30天】,闰年的时候,农历二月为29天——这是把4年的365.25°中的【0.25°X4=1°,计算为1天】,加在农历的二月的最后一天。
关于大月31天、小月30天,是这样计算的:365.25°【天、日】÷12=30.4375°【天、日】,取整数,为31天和30天,这样,就有【阳历、公历】的【大小月法则】——注意,这不是现代人创造的——中国古人至少在《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记载黄帝使用的是这种方法——从上面的二位西方学者可以看出,此二位博士,至今不知道何为【时间】——时间没有爱恨情仇,对任何人都是如此!
月,阳历的月,是计算地球公转轨道周期12分法的参照单位;阴历的月,是计算的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12圈次的周期单位——二者皆可以用三角函数法则测定、计算——今天,仍然如此——中国古人5000年前,就测定计算了!中国古人没有阿拉伯数字,于是用【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来计算——地球公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都用这12个数字,很容易混淆,同时,地球自转周期,也用这12个数字单位。地球仪、天球仪的经纬网经纬度也用这12个数字,这样,不看中国的【天球仪、地球仪】,是不知道【天干地支】为何物的?!
1日,则是地球大约公转1°,同时,地球自转约360°,中国古人计算为一昼夜100刻流水时间,又计算为二十八宿,白昼、黑夜各50刻,各14宿。
中国古人将1日计算为12时辰:
这样,每一个时辰,计算地球的角速度为30°,位移为:30°弧。今天计算为24小时,24时区,这样,每一个时区,每一个小时,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同时,也可以与公转1°换算。也就是1÷24的关系,这样不能整除,反而会有误差。中国古人,用100刻制来计算可以整除,反而误差很小,或者没有误差的现象。
当然,为了避免发生误差的情况,中国古人又用【分、秒】等单位,只是中国古人是【1刻=100分,1分=100秒】与今天的60分、60秒不同。这样,由于古今差异,古今变化,加上中西不同,中西变化,这样——就把中国古人在5000年前测定的天体轨道周期性单位——时间,没有办法定义了,于是,有了上面二位学者的错误研究,很是可惜,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再讨论【时间】为何物?——驳斥西方学者的谬论 老茶馆 四论【时间】为何物?——驳斥西方人的谬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