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问津

2015-03-18 07:17 楼主
1. 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热病

什么叫伤寒?今天先谈一下这个问题。
《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热病”。这句话就是说伤于寒邪,则会患发热的疾病。

又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夫”的意思是作为指示代词,意思是“这些”、“那些”。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现在的这些发热的疾病啊,都是伤寒这类病。”其实,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现在,百姓们遇到某人发热,就会说“着凉了”,而受凉后,很容易想到可能会发烧。这里并不是说所有的伤于寒,都会引起发热;也不是所有发热,都是伤寒引起的。这里的意思就是“平日百姓口中提到的这些发热的疾病,都是伤于寒引起的。”

2.伤寒有五
《难经》又进一步把伤寒分为五种,“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为何分为了五种,他们又各是什么?

先看看北宋伤寒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的回答:
“当阳气闭藏,反扰动之,令郁发腠理,津液强渍,为寒所搏,腠理反密,寒毒与荣卫相浑。当是之时,勇者气性则已,怯者则著而成病矣。其即时病者,头痛身疼,肌肤热而恶寒,名曰伤寒。其不即时病者,则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夏阳气发生,则寒毒与阳气相搏于荣卫之间,其患与冬时即病候无异。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也。因夏暑气而变,名曰热病也。因八节虚凤而变,名曰中风也。因暑湿而变,名曰湿病也。因气运风热相搏而变,名曰风温也。其病本因冬时中寒,随时有变病之形态尔,故大医通谓之伤寒焉。其暑病,湿温、风温死生不同,形状各异,治别有法。”

这段和 “伤寒例”里一段所讲内容和思想大体相同,后面再说,因为大家认为他是王叔和的东西,好多人好像挺反感王叔和的东西,甚至把他看成伤寒论史上的罪人。其实怎么说王叔和距离仲景年代挺近,而且又是太医令,他的观点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现在有人论证说王叔和和仲景的弟子来往密切,甚至直接就是仲景的弟子。
言归正传,来说一说庞安常这段话:冬时当阳气闭藏,反而扰动之,导致为寒所伤,腠理营卫壅塞。此时,如果正气胜,营卫周流,血脉壅塞得通,则邪气可解。如果正气怯馁,就会留下腠理营卫的壅塞。
如果当时发病,则正邪分争,头身疼痛、发热恶寒。如果没有发病,等到春夏阳气生发的时候,正气开始祛除壅塞,所得病和冬天即时发病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正邪分争、营卫壅塞。但是因为季节、环境不同,病人正气的状态不同,正邪分争解除壅塞的表现不同,而又分为多种。
春季,体内和外界环境阳气生发,表现为温病;
夏季阳气进一步生长,热重于温,为热病;
“因八节虚风而变”:八节,二至二分四立八个节气,代表一年。无论四季何时,因为正虚而受风,使正邪交争具有开泄特点(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叫中风。
暑湿季节,体内和外界环境湿热均生长,此时为湿病;
“风热相搏”导致正邪交争,叫做风温,风热相搏即具有风和热的特点,具有风开泄和热重的特点,如“太阳病”第6条云“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不过此第6条是发汗所致,而庞安时所言是气运所致。
接下来这句为总结:
“其病本因冬时中寒,随时有变病之形态尔,故大医通谓之伤寒焉。其暑病,湿温、风温死生不同,形状各异,治别有法。”
伤寒根本是冬天的时候伤于寒,但是发病形态随时节有变,又分为伤寒、温病、热病、湿病、风温等,明白的医生都称为伤寒,但是他们的表现、转归和治法是有区别的。

再看一看“伤寒例”引用“阴阳大论”的话: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冒寒冷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总,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小品》、《千金》、《病源》同。)
触冒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这是狭义的伤寒(五种伤寒之一)。不即病者,当时虽然没有即刻发病,但是仍然引起腠理营卫壅塞,只是正气没有强烈作反应来解除壅塞,故没有寒热等临床表现,也就是“寒毒藏于肌肤中”。等到春天,阳气生发,正气抵抗来解除壅塞,此时发病叫做温病;若至夏天发病,则为暑病。暑病即是正邪斗争剧烈,化热更显著,因为夏季阳气生发于外的水平更高。所以辛苦之人,触冒于寒,至春夏则为温病、热病,这里热病是五种伤寒之一,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热极重于温”的暑病。这些都不是时行之气,而是由于冬季伤于寒,已经造成了血脉的壅塞,只是等到春夏方发病。
时行之气亦可伤人,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这些都是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此气候反常,人则易伤于寒,因此时人伤于邪同、所处季节相同,故病人所得热病都相似。
比如现在北方冬季普遍使用暖气,冬时应寒而反大暖,如此寒热反常,人往往易感受寒凉之气而患病,但是由于暖气致冬时不寒而反温,人处其中,则正气亦不像冬天一样静藏,而是盛腾于外,故都容易表现出化热迹象。这是时行之气。
在古代气候寒凉,而无厚衣被和暖气,甚至居中着透风的茅屋的时候,人若伤于寒,则可造成血脉壅塞,但是在寒冷的冬季不一定发病,而等到春夏随着阳气生发,正气开始祛除壅塞,即正邪交争,而成为温热病。这是冬时触冒寒冷所致,非时行之气。
无论时行之气,还是非时行之气,都是伤于寒导致血脉壅塞,而因为季节、环境、身体状态的不同,正气祛除壅塞时表现的正邪分争不同,而为伤寒、温病、热病等不同的病。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四季皆可感邪导致血脉壅塞而为病,但是以触冒冬时严寒为最严重,因为冬时严寒更盛,导致血脉壅塞也更为严重。而其他季节,寒气轻,导致的血脉壅塞也轻。
《难经》、《伤寒总病论》、“伤寒例”都是把伤寒进一步分为若干种,大体一致。其实进一步还会分为很多,他们发病时的来龙去脉,或者说传变规律是有区别的,所以都要掌握,这样才能知道疾病的源头和去向。
再回头看一看《难经》的伤寒有五,应该不难理解为何伤于寒,会又表现出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五种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3-21 12:21 2楼
支持原创,感谢分享
2015-03-22 15:48 3楼
对于伤寒有五的原理,解释的很好!
我的问题是,古代的这种认识,你认为今天仍然具有理论和临床价值吗?
先谢谢了!
2015-03-22 20:31 4楼
什么东西瘀久了都会化热。
2015-03-23 09:17 5楼
文子医生 说:
什么东西瘀久了都会化热。

嘻嘻,这话虽然不错,但咱感觉有点儿武断。
2015-03-26 07:37 6楼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三阴三阳,非专指经络,而愚仍称之为六经,经亦有经界、轨法之意。脏腑、经络、气化、分部、发病本为一体,将六经病强分诸说,皆有其理,却失之于全,难见其真。

诸“之为病”条,提纲条。俗谓六经病,当具此提纲脉证,大错也。此乃言寒气直犯,所见脉证,以脉证示人此经遇寒,正气之反应,重点在阐述此经的气化特点及正邪斗争特点,寓生理病理于脉证之中。

太阳之为病,非寒为病,非风为病,亦非温热湿诸为病,而是太阳之为病。太阳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发病有其自身的病理特点。生理,决定病理;病理,又体现生理。太阳,言其生理;之为病,言其病理。合而言之,则生理病理兼备。

脉浮,正气外出,血脉鼓动;头项强痛,寒气收引,正邪相搏;恶寒,正邪交争,卫气不敷,分肉不温,而寒气独留。言太阳发病所表现出的典型脉证。以脉证反应太阳的发病特点,寓太阳生理病理于脉证之中。寒伤太阳,则正气鼓动于外,而为诸脉证,此即太阳之为病。而治疗,则当顺正气搏击之势,亦即太阳气化之理。汗法,虽为太阳正治,然汗非药物强汗,药物作用人体,终是依赖正气,汗乃正气自作汗,即太阳气化,邪从汗而解。故病理,非深明生理不可知;法方,非深明病理不可为。

太阳为巨阳,面积最大,多血少气,是以标为太阳,本为寒气。在上者,为火,手太阳寒气兼火化;在下者,为水,是以足太阳寒气兼水化。火化者多气,水化者多血。

太阳中气为少阴,少阴实为太阳底面,太阳气化源能直系于少阴。经曰阳道实、阴道虚,于太阳少阴见之,则为太阳少阴互系,实则化出太阳,虚则不化陷入少阴。少阴,在上为心,在下为肾。

三阳主外,传化物;三阴主内,藏精气。三阳离则为三,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以门之开闭,象三阳出入之用。开,门之关;枢,门之轴;阖,门之扉。关轴扉,皆有捭阖。夫太阳为关,关有启闭,启则阳明少阳得以出于太阳,闭则太阳回于阳明少阳。

太阳所过所布最广,其气亦得以经上下左右之腠,以溉通身之表。是故通身之表,亦有太阳之气所司,然不唯太阳之气所司。

太阳所司肌肤毫毛,营卫行于其中,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上焦开发,宣五谷味道,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故肌肤毫毛亦赖中焦运化,上焦开发,与太阳经气共相扶持。故上中下三焦之气,皆通于太阳。

诸正气之化途,亦邪气之传路。
2015-03-26 16:57 7楼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上条言太阳之生理病理,此处太阳病即此意,即太阳之为病意,是太阳自身的生理及发病特点所形成的一系列疾病。以下六经病同此,不再赘言。

名为中风,“名为”二字,特此点出太阳病见此脉证则名为中风。而非外界之风所导致的脉证。中风,言其既病后之形状,形状背后即其病机。

发病是生理的太阳和外来的邪气,两方面斗争的结果。太阳以其气化特点,和邪气斗争,而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即称中风。上条是太阳之为病,此条是太阳之为中风。

太阳所司腠理毫毛,营卫行于其中。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紧守营,营起充卫,二者相谐而后行。营之外,腠理也,通行卫气。皮毛腠理伤于邪气,卫气收引闭塞,此时卫气外出欲以驱邪,然腠理收引不甚,卫气奋起而浮张于外,浮张愈不能密,营起化卫,本以助卫,此气彪悍,反随空隙而外出。详条文脉证:卫气抗邪而奋起,故发热;卫气浮张,腠理疏松则汗出、脉缓;腠理疏松且正邪交阻失于温煦,故恶风。

腠理闭塞而不甚,卫气奋起抗邪遂浮张于外,这是为此病的机理。何以闭塞不甚?一则邪微,一则卫虚。邪微则闭塞不甚,而微邪所以能伤人,又因卫虚先虚。何缘卫虚?适烦劳而卫气开泄,夜卧卫行于阴,素来卫阳虚馁,皆可为之。
2015-03-27 12:19 8楼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3)
人遇于寒,则体表营卫收引于内,而表之腠理血脉闭塞,玄府津液亦为之凝聚。寒伤人则卫去营泣,此既为人体阴阳之理,亦为人体自我保护之反应。
至外界寒去,人体正气奋起,重新伸张于外,然外有腠理血脉闭塞、玄府津液凝聚,营卫不能顺畅外出。
正气虽奋起,而仍不能外出,以敷布温煦,故恶寒。体表经脉腠理收引,正气又来相搏,故体痛。里气奋起外出,亦有上冲之势,故呕逆。卫气充塞于外,不得泄越,故外现发热。或未发热,正气方奋起,尚未现热,然“未”字又指出之后的趋势仍是发热。外因寒而腠理经脉收引,内因正气相搏冲击,而现紧脉。
继太阳之为病后,又言太阳之为中风,为伤寒。
2015-03-28 15:35 9楼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太阳受之,言太阳伤于寒邪,其发病可为中风,可为伤寒。此两条,继上伤寒、中风两提纲后,又述其传。

脉静者,脉不数急之谓。太阳受之,脉但浮,而不数急,此谓脉静。于脉如此,于病机则是未有化热入里之势,故为不传。

伤于寒,则病热,以正邪交争,寒郁热生。亦即正气之抗邪反应而为热。邪不解,则热不去。传,即里气外出,积蕴化热,热又层层入里,而现“热论”所言伤寒传变。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至热盛,损伤津液,则传至三阴。此“热论”之三阴病,俱为胃家实,然又损及三阴津液。观仲景伤寒,始终不忘存津液。

热在表,传于内,则有阳明和少阳。见于阳明,则身热目痛鼻干;见于少阳,则胸胁痛而耳痛;二三日仍不见阳明,少阳之证,说明此病较为静止,故曰不传。

后文,有转属、系、罢、入、去、过经、循经、随经诸类有传变之意的词语,皆不同于这里的“传”。虽然二日三日未见阳明少阳之证,并不代表此病没有其他转变方式,尚可转属他经,循经入里等。
2015-03-29 18:46 10楼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催命期。(6)
此条冠以太阳病,亦是太阳所为之病。上两条言里气化热而热传于里,恶寒罢。此则病在太阳即发热而渴不恶寒。继中风、伤寒后,又出太阳另一种发病——温病。太阳有温病,实则六经皆有温病。六经言生理病理气化之规矩,可拎百病,又何来仲景之法但治伤寒,不治温热之说。

感邪虽一,发病可不同。发病是正邪双方斗争决定的,和人体自身的气化特点有关,人体自身的气化特点,又受外界环境和此时状态等诸多因素影响。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寒伏于内,未即发病,至春阳气生发,或者风寒袭表而引发正气奋起,热从内而发,发为温病。为寒所伤,虽为即时发病,然其血脉腠理的闭塞仍然存在,只是正气未做激烈的抵抗,此闭塞的位置,也就是伏邪的位置。其发病,又因寒伏位置不同而不同。邪又以伏于三焦者为多,盖正气不作为,寒邪循腠理,入于三焦。三焦外应腠理毫毛,下连属膀胱,内面合于手足厥阴,上下将肺肾两脏,三焦主气,司决渎。诸此三焦的生理,决定了此种温病的病理,于此条则是决定了此太阳气化的特点,太阳之为病的特点。

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冬不藏精,至春则阳气易于浮动,此人体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发病的特点。至春阳气生发,或者风寒袭表而引发正气奋起,发病则出现热有余而阴不足的特点。精藏于肾,肾主水,三焦下连于肾,通行其气;上连肺,合心主;肾外合膀胱,气化则出于膀胱;肾为胃之关,肾水上滋阳明燥土。诸此肾脏的生理,决定了此种温病的病理,于此条则是决定了此太阳气化的特点,太阳之为病的特点。

此病在太阳,而气化所发之病,又为温病。太阳病当从外解,然温病阳热盛阴不足的特点又不能径直的温散。邪的祛除最终依赖于正气,太阳气化得力,则邪方可外解;里气不能外出太阳,太阳气化无所用,则徒发汗,邪亦不去。是以病虽起于表,虽在表,而解除的机窍涉于里。

下文汗、下、火之逆,则示温病不可汗、不可下、不可火,乃知清、滋为其主法。

若发汗已,则是温病复加温散,乃成风温。于温病的基础上,又加温散,更加助热伤阴,热愈蒸腾,阴愈受伤。水热蒸腾,脉浮汗出;壅塞营卫,故身重;热势上涌于肺,鼻息必鼾。水热上蒙心主,多眠睡、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津液内竭,下则小便不利,上则目系不濡而紧急;肾阴被伤,无以化气,小便虽少而不能自约。
若被火者,助热又复伤阴。火热灼血伤津,而为发黄、惊痫、瘈疭。
一逆则尚可迁延时日,以为救治;再逆则直索其命。不可不慎之,戒之。
2015-03-30 20:28 11楼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王叔和曰:“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于内。发表以桂枝,温里以四逆。”

发热恶寒者,恶寒因肌表之营卫闭遏,发热因正气抵抗,正邪斗争于表,故曰发于阳。

无热恶寒者,无热则正气不亢奋,恶寒,则寒邪尤在。无热恶寒者,正气抵抗不积极或者无力抵抗,故曰发于阴。

发于阳,正邪交争阻遏于表,故可发汗而解。发于阴,正气抵抗不积极,整体内外抵抗不足,故可温之。

发病是正邪两方面的事,治病也是正邪两方面的事。以发热揭示正气抵抗,非必发热。以无热揭示正气无力抵抗,非必无热。

经曰:“阳道实,阴道虚”,即为此理。于太阳少阴言之,则为太阳少阴互系,实则化出太阳,虚则不化陷入少阴。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若为药后而愈,则药不同,愈有迟速,无固定日数;若为不药而愈,则伤寒更有不能愈而亡者。这里愈,是以此病可以自己发展而行尽一经为前提。下条“七日以上自愈者”之愈即是本于此条,而下条的七日这个日数,也是从此条而来。待至下条再详言。

其行尽一经的日数,则在六七日之间。昼则卫气在阳分,故发于阳者,其发病而出现脉证及其愈多在白昼;夜则卫气在阴分,故发于阴者,其发病而出现脉证及其愈多在黑夜。某日至次日,为两日之数;而某夜,至次夜,为一日之数。故阳数七,而阴数六,实在皆约七日之间。
⬅ 朝鲜四象医学 老茶馆 何处药香不医人,这个药接触时间长了,真的感觉是一种香味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