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思暮想大哥的绿芸堂跟诊日记(一)

2015-05-27 14:10 楼主
本帖最后由 阿壮 于 2015-5-27 14:26 编辑

每每读起朝思暮想大哥所写的绿芸堂中医跟诊日记亲切难以言表,自己也去老师那里学习了20天,收获颇多,却无法完全表达出来,今天整理学习心得又看到这篇亲切备至的文章,再一次感谢姬老师对中医后学无私的教诲,朝思暮想大哥的辛勤整理。(由于论坛字数限制,完整版被我分为一、二、三、四分开发布,建议大家按顺序阅读)

淄博小别才数日,梦中相见又几回。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从绿芸堂学习回来已经三十多天了。师生相聚一堂,畅谈中医的画面和声音始终在脑海回荡,所有的情形都像在昨天一样。
本想将在绿芸堂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写出来和群里的同学分享,看了几遍在绿芸堂写的日记,自己都不满意。感觉没有把这几天的收获很好的表达出来。有几个群里的同学又很想了解在老师诊所学习的同学的学习情况。所以就挤时间整理成电子文件,陆续发过来和大家一块学习。


2014年7月8日初到绿芸堂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今天终于可以到姬老师的诊所绿芸堂去学习了。心情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愧疚和不安。
说起来,我和中医还是有一定的缘分。我曾祖父是一位中医,活到90岁,看病看到90岁。我祖父年轻时是国民党部队的文职干部,有传统文化底子,也跟我曾祖父学习过中医,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一生并未行医。到我父亲这一辈也没有人再学医。
小时候,经常见到有外地的朋友到我们家来打听,想知道我曾祖父的后人是否有行医的,说以前自己或亲人在这看过病。现在家里有病人在当地没有看好,想到这里看一下,说不定老医生的后人或许有行医的。
我祖父总是很歉意的告诉他们,自己虽然懂一些中医知识,但是从未临床,所以不能帮到他们。有自己熟悉的病症,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小偏方。这些朋友在和我祖父聊天的时候,也会谈到以前我曾祖父给他们治疗时的一些趣闻或者当时治疗的处方。
在我很小的时候,祖父就开始教我一些传统中医的理论知识。逐渐的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跟祖父学习中医理论。
由于理论不能很好的联系实践,学习的过程中间有太多太多的迷惑和疑虑。又让我感到中医离我太遥远了。
非常羡慕中医院校的学生,能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专心的学习。不用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操心,不用担心因为学习中医耽误了工作,被老板炒鱿鱼。有不懂的问题还可以直接向老师请教 。
还没有缘分拜一个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诊所跟师学习。不能像他们一样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没能进入中医院校学习,拜师学习更是无缘。自己能够挣钱之后,就开始买书看,因为悟性差,又没有老师指点,所以有很多地方理解不透。遇到一个不明白的问题,朝思暮想,废寝忘食,更多的时候也是越想越糊涂。直到后来,一看书就打瞌睡。
凭着对中医的爱好和执着,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医的学习。
成年以后,要选择一个职业来生存,我不想放弃自己喜欢的中医,但是有没有能力去治病救人,又没有一个继续学习中医的机会。好长时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心里非常苦恼。最后想出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就是开一个按摩店,工作相对比较自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好事多磨,一个偶然的事情的出现,让我有了真正学习中医的好机会。
2013年初,我从QQ空间看到从《百草居》转过来的一篇文章,就点击进入了论坛。我看到有这么好的学习家园,立即申请了一个账号,一有空闲就徜徉其间。拜读了各位老师的帖子,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也对学习中医有了一定的信心。在此感谢论坛的创建者,管理员、各位版主和各位无私的老师。感谢你们为中医的发展和继承所做的贡献。
2013年5月27日,我非常幸运的看到姬领会老师的帖子《想学中医吗》。姬老师在帖子里谈到:他奉恩师曹东义教授之命,公开谈医,免费教学。心里特别激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天哪,难道我真能遇到这天大的好事?
我赶紧从网上买了姬老师写的《其实中医很简单》,《其实中药不难学》,《读医案学中医》三本书,随后加入姬老师创建的《绿芸堂》QQ群。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一边读书,一边听姬老师讲课的录音,一边和群里的同学交流。
姬老师陕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在医院工作两年,然后自己开办中医诊所。结合自己二十几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把传统的中医理论进行了一个解构重建。把传统中医中临床上用不到的东西,都给舍弃了,有用的东西又重新整理了一下,用自然界的规律或生活中的道理给解释的非常清楚。方便没有基础的同学更简单,更快的学习。
接触到姬老师的理论以后,以前的很多迷茫和疑惑都迎刃而解。很多以前不明白的病机都逐渐了然于心。自己又重新拾回了学习中医的信心。
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试着分析一些医案,有一次在论坛里分析一个版主老师的医案,版主老师还给我加了一个学术分。
更多的时候,我和群里的同学就搜集身边亲人和朋友的疾病信息,发到群里,和同学们一块分析,大家都有很大的进步。
但是,由于我们搜集到的信息不一定准确,所以分析时会遇到许多问题。
有一天,我们分析一个同学发到群里的一个小朋友的情况,说到她的真实情况和同学发来的信息不一定一致。
这时候,姬老师刚好在线,说分析医案很好,是学习中医的捷径,只是我们采集的信息不一定准确,肯定会影响分析和学习的效果。让我们分析名家的医案,先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医案开始。
在分析张老的医案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点,也发现了姬老师的理论能解释各种医案中的病机和指导用药。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一年就过去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我要工作,下班后还要看孩子,只有上班时间偶尔有一点空闲时间学习,下班后则完全没有学习的时间。投入的学习时间少得可怜,所以进步比较慢,没有别的同学进步快。
一次我通过QQ聊天向姬老师请教一个问题,姬老师说:“你有时间的话,可以来我的诊所学习。”此刻,我心里是更加的激动,承蒙老师错爱,给了我去诊所学习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今天终于可以出发到绿芸堂亲耳聆听恩师的教诲了。
坐在发往山东淄博的大巴车上,我想:真是应该感谢百草居给我们这些中医初学者和中医爱好者打造了这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感谢百草居使我认识了姬领会老师。感谢曹东义教授为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让姬老师公开传授中医。更感谢姬老师花费多年的心血,把临床经验和心得无私的传授给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还不厌其烦的鼓励我们这些零基础的初学者,为此花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为的只是让我们大家更快,更好的学习中医,为更多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挤出更多的时间认真的在姬老师的带领下学好中医,不能辜负姬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人在车上,心早已飞到了绿芸堂。总是感觉车走的太慢,恨不得下一秒就到地方。下午17点40分,终于来到了绿芸堂,也就是姬老师的诊所。
没来之前,我以为绿芸堂一定在东门路的大街上。来到后才发现在东门路向东的一个小道上。
站在东门路向东的路口,远远看见“绿芸堂”的绿色招牌,心里咚咚直跳,好像一个外出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心里既激动又倍感温馨。
三步并作两步,急不可待的来到绿芸堂门口,轻轻地撩起门帘,就看到了老师的背影。第一眼就看到了老师有点花白的头发,感到一阵心酸,老师为了给病人看病和指导我们学习中医,四十几岁两鬓就出现了白发。
老师已经下班,还没有回家,正在和来诊所学习的三个学生围坐在诊断桌旁,总结他们一天所学的知识和学习感悟。
由于老师面朝里,背朝外,我进去之后,他没有看到。两只脚刚踏进门里,我就急切的喊了一声:“老师”。
老师听到后站了起来,转过身来向外看。我说:“老师,我是朝思暮想。”
老师向前一步,握住了我的手,顿时,一股暖流流入心间。
老师鼓励我说:“朝思暮想,挺不错的,医案分析的很不错。”
我低下头,脸有点发烫,鼻子有点发酸,感觉真的很惭愧,很对不住老师。
老师又让从西安来学习的小罗上楼拿了一本刚出版的《三个月学懂中医》,签上字后送给我说:“《三个月学懂中医》刚刚出版了,送给你一本,好好看看。”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这本书,双手捧着沉甸甸的书本,闻着它淡淡的墨香,想着这本书凝结着许多姬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更饱含着姬老师对学生们的殷切希望。
我打开书刚要看,老师说:“先不要着急看,咱们一块出去吃个饭,为你接接风。”此时,我感到更加的惭愧。想想医不扣门,道不轻传。姬老师付出那么多的心血,无私的指导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学习中医。自己却不能很好的安排时间学习,远远的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老师已经把补气药和补阳药都讲完了,自己还在学习诊断,中药还没有去看,去记。老师免费的教我们学习中医,还要老师请我吃饭。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中医,要不然太对不起姬老师。
老师嘱咐在诊所学习的周村本地的小王给家里打个电话,不让家人挂念。我们就出门了。
一出诊所的门,老师就开始和我聊起了中医。说我们医案分析的不错,临床的时候,只要通过四诊合参采集了病人的资料,就像我们平时分析医案一样去分析就可以了。分析完以后就能处方用药了。
接着,老师又问我中药学习的怎样了,我惭愧的说:“由于挤不出太多的时间,中药还没有怎么去学习。”老师笑着鼓励我说:“你们都是那么忙,能抽时间学习中医,已经很不错了。只要坚持,就有可能成功。你再有一段时间把中药学好,就可以临床了。”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老师又指出了我们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你们一个症状,一个症状分析的时候,分析的挺不错,后面的病机归纳还有一定的问题,把这一块搞好,医案分析就可以了。”
看到老师这么和气和亲切,心里感觉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
天已经傍晚,周村的街道车不是特别的多,偶尔一辆车从身边经过,老师总是用手轻轻地护着我,让我走在相对安全的路边,自己却走在路的中间一点。我心里想啊,这就是一个长者对自己的亲人最无私的呵护。此刻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吃饭时,谈到中医的现状,老师说:“现在党和领导对中医的发展都很重视,老百姓也非常需要中医,你们一定要努力把中医学好。先不要考虑别的问题,先把中医真正学好了,真正的能给病人治好病。以后的事都好说。”
吃完晚饭,老张说可以帮我找到住的地方。老师再三嘱咐老张一定要帮我安排好住的地方。让我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再学习。
老张是来自内蒙古的一位中医爱好者,十几天以前来的绿芸堂,准备在老师这里学习三个月。现在周村租房居住。
老张陪我找了一个小旅馆,我就安顿了下来。把老张送出旅馆之后,我洗了个澡就睡下了,一天的旅途劳累,加上我终于找到了梦中的家园,心里非常的放松,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也不知道几点,闻到枕边一阵阵油墨的清香。这是刚刚出版的《三个月学懂中医》散发出来的沁人心脾的香味。实在难以抵挡它的诱惑,我开了灯就读了起来。
“中医,可以分为三大块,一块是基础知识,一块是诊断,一块是治疗。《三个月学懂中医》的规划就是一个月学习一块。”
这本书是《其实中医很简单》的升级版。前面关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人的形体和功能以及人体的两大物质所需,我从《其实中医很简单》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最关心的是《其实中医很简单》中没有过多谈到的直接诊断的部分,找到176页《如何断》的篇章,《直接诊断法的运用》这一节如痴如醉的读了起来。
没有看到这本书之前,分析医案时,遇到每一个症状,我都结合《其实中医很简单》中理论,自己思考这个症状产生的机理。往往每个没有分析过的症状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有时候分析一个症状的机理要经过多次的推翻——重新思考——再推翻——再思考的过程。
现在看到姬老师把各种常见的症状都用中医理论做了一个分析。这些内容用很大的篇幅基本上将临床上能够出现的问题一网打尽,使人看后一目了然。假如遇到这里所谈的症状直接就可以往里面套。
看到这里,真是羡慕刚刚跟老师学习的同学。光是医案分析这一块,他们就能节省多少宝贵的时间。
接着又看了《寻根诊断法的运用》。这一章节不但谈到了舌脉寻根法、推理寻根法、排除寻根法、归纳寻根法。还用直接诊断法和寻根诊断法分析了两个学院派的张伯臾老先生的医案,一个民间派的张锡纯老先生的医案。让我们学习起来有范例可以效仿。
看到这里,不得不被姬老师为指导我们学习中医的良苦用心所感动。
为了使中医初学者和中医爱好者更快、更好的学习中医,姬老师真可谓呕心沥血,把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都一一总结出来,生怕大家学习时会多走一点弯路。
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姬老师为什么两鬓会有这么多白发。
揉了一下酸胀的眼睛,抬头向窗外看了一眼,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天都亮了。看了一下手机已经5点40分了。赶紧起床洗漱了一下,准备在绿芸堂第一天的学习。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5-27 14:40 2楼
努力,努力就会有收获。
2015-06-04 11:25 3楼
这样的文章,一定看也一定顶。加油!
2015-06-04 14:10 4楼
记号下,喜欢看这类的跟诊日记文章。
2015-07-16 13:43 5楼
加油,阿壮老师
⬅ 多角度了解中医忌口 老茶馆 朝思暮想大哥的绿芸堂跟诊日记(二) ➡